宜昌市夷陵区柑橘绿色高效健康栽培技术集成

2023-12-29 15:31:02严显硕郑文艳黄晓峰邓高峰钟家成谢合平
湖北畜牧兽医 2023年4期
关键词:蜜柑橘园夷陵区

严显硕,郑文艳,黄晓峰,苏 媚,邓高峰,钟家成,谢合平

(宜昌宽皮柑橘综合试验站/宜昌市夷陵区农业技术服务中心,湖北宜昌 443100)

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柑橘种植历史悠久,是国家农业农村部确定的柑橘优势生产区域,先后荣获“全国早熟蜜柑之乡”“全国柑橘产业三十强”“湖北省水果大县(区)”等荣誉。根据夷陵区2021 年统计年鉴,夷陵区有柑橘面积2.14 万hm2,年产量达79 000 万kg,综合收入突破30 亿元。在华中农业大学专家指导下,夷陵区以“增产、增质、增收,减肥、减药、减工”(三增三减)为目的,集成应用了“轻简标准建园、树体综合改造、品种结构调整、病虫绿色防控、平衡配方施肥、覆膜控水增糖、延时完熟采收、田间机械管理”等先进栽培技术,旨在通过技术应用,进一步提高柑橘产量及品质,使标准化橘园平均单产超过3 000 kg,优质果率超过90%。

1 主要栽培技术

1.1 轻简标准建园

对树龄在30 年以上、树势下降或树体死亡、产量在7 400 kg/hm2以下的橘园实施重新建园。新建橘园根据“水电供应到园,沟渠贯通到园”等[1]的建园标准,缓坡地采用挖掘机械优化调整地形,将园区内的田坎削除,使地块尽量合并,地面削高填低,形成平整的地面或均匀的坡面,并使坡面向汇水线或排水沟倾斜。坡地修筑等高梯田,外高内低。通过对橘园土地平整,利用挖机或起垄机械将行间表层土培到苗木两边和苗木之间成弓形或龟背形垄,垄宽1.2 m、高30~40 cm(与苗木根颈齐平)、垄沟2.5~3.0 m。定植前3 个月在定植穴或沟中添加有机质和调pH。定植时,选用2~3 年生无病毒容器大苗或裸根壮苗按照株行距(1.0~2.0)m×(3.5~4.5)m 定植。容器苗在春、夏、秋季均可定植;裸根壮苗可春栽或秋栽。定植完毕后,及时建立一套滴灌系统(管径一般16 cm、承压力0.4 Mpa 以上、1 m 有3 个滴水孔),安装时毛管直接固定在垄上中间位置。根据天气情况间隔3~6 d 滴水1 次,直至苗木成活。

1.2 树体综合改造

对株行间距小、郁闭严重的成龄橘园采用疏株间伐方法,使橘园行距不小于4 m,提高果园生产能力和机械使用水平,保证橘园通风透光良好。树冠改造遵循“掐头、去尾、缩冠、疏枝”8 字修剪口诀,“掐头”即矮化树冠,通过疏除主、侧枝等骨干枝和重回缩,将树冠高度降到2.5 m 左右[2]。“去尾”即去掉骨干枝上离地面50~60 cm 的辅养枝。“缩冠”即对于过长的延长枝组,在适当部位回缩,行间间隙控制在40~50 cm,树间间隙控制在20~30 cm。“疏枝”即选取3~4 个主枝,对其余大枝进行疏除。掐头一般在春季进行,对裸露的主干需进行涂白处理,以预防夏季高温灼伤树干表皮。幼树树形以开心型为主,进行轻简化修剪,缓和树势,培养3~4 个分布合理的主枝,方便柑农进行果园管理。

1.3 品种结构调整

对于品种混杂、品质退化但树体生长良好的橘园实行高接换种。高接品种主要是大分四号、肥之曙、由良等温州蜜柑品种,也可适当选择部分杂柑爱媛28、金秋砂糖橘、鸡尾葡萄柚、明日见等。在夷陵区一般选择在3 月中旬至4 月进行,采取锯头高接换种技术,选择分枝角度较大的大枝3~4 个离地面50~80 cm 锯除,采取切接、枝接或单芽腹接法,做到接穗与砧木切口削平、形成层对准、薄膜绑紧[3]。接芽数量根据树冠大小,一般接6~10 个芽。在每次新梢萌发后及时摘心,以促进新梢尽快木质化并再次抽发新梢,同时及时抹除接芽上所有萌蘖。

1.4 病虫绿色防控

在橘园采用物理、生物等方法进行综合防治。一是橘园生草。种植的间作物或草类应是与柑橘无共生性病虫、浅根、矮杆,以豆科植物和禾本科牧草为宜,适时收割翻埋于土壤中或覆盖于树盘。夷陵区橘园适宜种植如波斯菊、黑麦草、藿香蓟、百喜草、三叶草、肥田萝卜、豌豆、紫花苜蓿等。二是空中挂灯。频振式太阳能杀虫灯在柑橘园中能诱杀天牛、金龟子、蝽蟓、吸果夜蛾、黑刺粉虱等以鳞翅目害虫为主的50 多种害虫,效果明显。一般平地按照每3 hm2、山地每2 hm2的标准悬挂1 盏频振式太阳能杀虫灯,均匀分布,开灯时间为5 月初至10 月下旬。三是园中挂板。在4 月下旬至5 月上旬悬挂黄色和绿色诱虫板诱杀粉虱、蚜虫等害虫,225~300 张/hm2。悬挂方向以板面向东西方向为宜,高度以高出树顶60 cm 为宜。四是树上挂虫。即“以螨治螨”技术,利用有益螨类(捕食螨)控制柑橘红蜘蛛等有害螨类的生物防治技术。在释放捕食螨前15~20 d 根据橘园病虫发生情况采取化学防治措施进行1~2 次清园,将害螨密度降低到2 头/叶以下。在湖北省宜昌市,以气温稳定通过20 ℃的5 月中旬释放捕食螨较好[4]。每株成龄橘树挂1 袋,释放捕食螨后橘园尽量不要施用杀虫剂,若部分橘园病虫较严重,宜选择生物源或矿物源药剂进行防治。五是树中挂球。利用绿色诱蝇球诱杀柑橘大实蝇。在大实蝇成虫羽化盛期至补充营养阶段(一般5 月中旬至6 月中旬)集中进行防治。将其挂于橘园外围树体中上部荫蔽处,每3~5 株挂1 个球。

1.5 平衡配方施肥

按照“以果定肥、因树施肥、矫正施肥”的原则,根据柑橘需肥规律、土壤供肥特性与肥料效应,在合理施用氮、磷、钾和微量元素的基础上,增施有机肥[5]。宜昌市夷陵区以温州蜜柑为主,按纯氮∶磷∶钾的比例为(1.0∶0.5)~(0.8∶1.0)为宜。6 月上中旬,建议每株施35%柑橘专用肥(N∶P2O5∶K2O=18∶7∶10)1.0~1.5 kg。11 月中下旬,施优质商品有机肥(饼肥)3~5 kg+35% 柑橘专用肥(N∶P2O5∶K2O=18∶7∶10)1.5~2.0 kg。同时可结合土壤改良,在每年11 月进行抽槽改土,每公顷回填45 000 kg 杂草或15 000 kg 沼渣。沼渣出池后,一般先在储粪池中存放15 d 后才可以施用。

1.6 覆膜控水增糖

夷陵区早熟温州蜜柑在8 月下旬,中熟温州蜜柑或椪柑在9 月中旬,地面采用透气不透水的无纺布或银黑反光膜等覆盖,以起到控制土壤水分和提高柑橘品质的作用。覆膜前对园地进行清理和平整,覆膜时要确保全园覆盖,膜与膜相交部位、膜与树体主干接触部位要用宽胶带或细绳压好,边缘用地钉或土块压实,防止被风吹起,雨水进入。采收结束后要及时清理除膜,以利恢复树势。

1.7 延时完熟采收

由于夷陵区处于柑橘产区北缘地带,11 月开始出现霜冻天气,采用树冠简易覆膜可以延时果实采收,延长供应周期。研究发现,该技术能有效减少早熟温州蜜柑鲜果的异常落果和腐烂,提高果实外观和内在品质,延长鲜果供应期30~45 d,销售价格增加0.40~0.60 元/kg[6]。夷陵区树冠覆膜一般在11 月中旬左右,选择丘陵或坡地,树势强壮、结果均匀的橘园实施。覆膜前,将树冠上果实横径大于65 mm的果实采收销售,同时疏除病虫果、日灼果、畸形果等非商品果实,使树体负载量保持在原来的2/3 左右[7]。对树冠顶部及外围突出的枝条进行疏剪或回缩,以免戳破薄膜。同时喷施1 次预防红蜘蛛和病害的药剂。选用厚度为0.06~0.08 mm、透光率较高的聚乙烯薄膜将树冠顶部全部覆盖,在两侧用绳子拴住薄膜两端拉紧并用木桩固定,沿薄膜垂直方向在两株树中间拉绳进行固定,以防刮风掀翻薄膜。膜的边缘与地面应保持20~40 cm 的空隙。果实全部采收结束后及时将薄膜从树冠上拆除,减少对来年生产的影响。

1.8 田间机械管理

橘园喷药推广担架式和移动式电动喷药机械或风送式多喷头喷药机,相比人工背负式喷雾器提高效率6~10 倍。田间管理推广小型割草机、小型旋耕机、开沟机和手持式修剪机。针对坡度大于25°的山地橘园推广遥控牵引式双轨、单轨货运机、自走式单轨运输机,解决肥料、果实运输难题。

2 主要成效

随着乡村振兴全面进入历史新阶段,水果消费正在发生重大变化,消费主体对果品质量要求越来越高[8]。夷陵区以市场为导向,大力推行柑橘“三增三减”绿色高效健康栽培技术,促使柑橘产业发展迎来了新的春天。2021 年夷陵区柑橘总产量达79.76万t,产业综合产值突破60 亿元。

2.1 提升了基地建设

2019 年以来,夷陵区完成橘园“三改”(改观柑橘园相、改良柑橘品种、改善柑橘品质)1 667 hm2,特早熟、早熟、中熟、晚熟比例基本达2∶5∶2∶1,果园机械化水平达63%,机械喷药100%,累计建成标准橘园1.2 万hm2。其中,鸦鹊岭云红基地被农业农村部评为第一批全国种植业“三品一标”基地。全区通过柑橘绿色食品原料基地认定1.13 万hm2,出口果园注册登记面积0.16 万hm2,被授予“国家级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称号。

2.2 优化了果品质量

通过实施橘园密改改稀、矮化树冠、土壤改良等措施,使橘园土壤环境、通风透光条件明显改善,果实外观得到显著改善,优质果率在90%以上,可溶性固形物在12% 以上,产品农残检测合格率达100%。2021 年11 月9 日,宜昌市举行温州蜜柑品质鉴评活动,夷陵区“三增三减”栽培示范基地选送的3 个温州蜜柑样品获得金奖,占金奖总量的3/4。

2.3 增加了柑农收入

通过技术集成运用,减少了柑橘园化肥的使用量,降低了生产管理劳动强度,每公顷节约劳力用工90~150 个。综合计算每公顷平均节约生产成本投入9 000 元左右。引种到夷陵区的大分四号,推广面积1 333 hm2,让“宜昌蜜橘”提早上市近30 d,使每公顷平均增收15 000 元以上。

3 小结

通过柑橘绿色高效健康栽培技术集成创新,夷陵区柑橘产业得到质的飞跃,提高了栽培水平,优化了栽培方式,实现了科学应对栽培风险的能力,增加了产业的综合效益,从而为全区乃至湖北省柑橘绿色高效栽培提供了实践基础。

猜你喜欢
蜜柑橘园夷陵区
特早熟温州蜜柑稻叶的特征特性和高产栽培技术
现代园艺(2017年23期)2018-01-18 06:57:52
丰收的橘园
学与玩(2017年1期)2017-03-21 22:33:30
橘园话丰收
湖南农业(2016年3期)2016-06-05 09:37:36
宜昌夷陵区推进城乡交通一体化建设
环境与发展(2016年4期)2016-05-14 03:34:10
湖北省夷陵区农民合作社发展实践
温州蜜柑提升品质的试验效果与途径
浙江柑橘(2016年2期)2016-03-11 20:12:41
温州蜜柑作中间砧的甜橘柚光合特性研究
浙江柑橘(2016年2期)2016-03-11 20:12:40
橘园生草栽培的生态学效应
浙江柑橘(2016年1期)2016-03-11 20:12:29
我为群众办件事
党员生活(2015年5期)2015-05-20 19:18:43
特早熟温州蜜柑大分4号贮藏条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