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评论员 陆鹤鸣
2023 年2 月, 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政治局第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在教育‘双减’中做好科学教育加法。 ”5 月,教育部等十八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指出通过3 至5 年努力,在教育“双减”中做好科学教育加法的各项措施全面落地。 由此可见,推进科学教育高质量发展,是当前基础教育面临的重要课题。 在此阶段做好科学的“加法”,不仅能够提升青少年学习科学的兴趣,更能帮助青少年建立科学思维,为日后培养创新型人才打下基础。
但是,科学的“加法”并不是一道简单的数学题,更不是给学生加入纷繁复杂的知识点。 这个“加数”应该是什么?我们认为,“加”的是学生的科学思维和科学精神;“加”的是教师的科学素养和专业能力;“加”的是校内校外的资源合作。
科学思维不是一朝一夕养成的,而是需要建立在丰富的科学知识积累和科学实践的基础之上。 一方面,教师要帮助学生转变观念,让学生明白自己并不只是知识的接受者,更是新知的创造者。 要引导学生站在科学家的角度提出问题、探索问题、解答问题,以此建立科学思维。 另一方面,要引导学生对身边的真实资源进行开发、探索,让学生在真实生活中感知、认知科学,从而更好地理解科学的内涵。 实践是科学教育的基础和前提,学校应提供更加丰富的科学实践资源,如物理、化学等模拟实验以及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信息技术,将它们融入科学课堂,让学生参与其中,进行思考、探究、发明。
科学教师的专业水准不仅决定着科学教育质量的优劣,还影响着青少年科学价值观的形成。 2021 年底,教育部基础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科学教学专委会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覆盖13.1 万名小学科学教师的调查,数据显示,超过70%的小学科学教师为非理工科背景,其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明显不足,有的地区或学校甚至还存在科学课由其他学科教师“兼职”的情形。
想要做好科学教育的“加法”,就要抓牢小学科学教师队伍专业化建设这一关键点。 首先,要提升科学教师的专业化水平。《意见》要求“逐步推动实现每所小学至少有1名具有理工类硕士学位的科学教师”,这是一个目标,也是一个教育愿景。 科学教师应至少掌握一门理工科专业,并对该专业进行系统性的学习,真正做到研透、读透、吃透,同时不断加强对科学前沿知识的学习,提高自身对科学的理解,进而去引领学生。 其次,要增加教师的科学实践机会。 中小学教育越来越强调跨学科和综合性,教师若缺乏科学实践,尤其是跨学科实践,将很难培养出有较高创新意识的学生。 科学教师需要进入科研现场,通过研究转变教学理念。 可以与高校科学实验室、科研院所以及高新技术企业等建立联系,与科技人员及不同领域的教师进行交流。 建设教师科学实践工作室,设计开发跨学科主题科学实践活动,以此来开阔视野,丰富教师对科学学科的综合性理解。最后,要积极开展教师培训。这里的培训不仅指义务教育范围内的课程培训,还应该让科学家、科技(科普)工作者等参与进来,同时要鼓励科研院所和特色理工类大学建立专门的科学教育平台, 让教师能够与科技工作者、高校教师集体开发课程,以更加“科学化”的角度夯实教师的专业能力,切实将“科教融合”落到实处,发挥不同主体的协同作用。
一堂优秀、有趣的专业课,只停留在课堂上是不够的,科学的“加法”不仅要“加”在时间上,还应该“加”在空间上,要将科学教育从课内拓展至课后,从校内拓展至校外。
《意见》提出“各地要将科学教育作为课后服务最基本的、必备的项目”,学校应该利用好课后时间,邀请院士、专家等优秀科技工作者定期为学生开展科普讲座,组织创客活动以及观测研究等科学实践活动。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组织教师研发科学校本课程, 突出跨学科性和实践性,丰富学生的课后生活,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学校要充分利用博物馆、 科技馆以及科研院所等充满科学气息的平台,以“馆校结合”的方式开展科学教育,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科学天地,近距离感受科学的价值与魅力。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 做好“双减”中的科学教育加法不是一个简单的目标,这一“减”一“加”的背后蕴藏的是教育观念的转变和教育形式的变革。 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要从基础教育阶段着手,而加强中小学科学教育是一场全员运动,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