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晶晶,陆英杰,陈 耀,邓 桦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广东 佛山 528225)
传统的课程建设,重点关注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和专业能力的培养,而新时代的课程建设,则是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方面的有机融合,且价值塑造位于首位,即育才必先育人。如何在知识传授中实现价值塑造是当今专业课教师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动物病理学是兽医学科中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其发展经历了从宏观到微观,从形态鉴别到组学,从单一技术到交叉融合,从主观经验判断为主到可自动化判定与人工智能辅助诊断的转变,经过几代病理人的奋斗和传承,病理学知识和技术体系不断建立和完善,在授课过程中,让同学们了解病理学的演变过程,既是知识文明的传承,同时也是价值的引领。另外,该课程内容蕴含大量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极其关键。通过运用辨证唯物主义思维方法讲述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将思政教育的目标与课程建设目标紧密相连,使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同在,同时帮助学生在课程学习过程中完成对自我价值的认知与重塑。
动物病理学(Animal Pathology)是研究动物疾病发生、发展和转归规律及其发展过程中形态结构、代谢和功能变化的一门学科,其主体内容分为两部分,分别为动物病理解剖学和动物病理生理学。动物病理学是沟通基础兽医学与临床兽医学之间的“桥梁”,该课程上承动物解剖学、动物组织胚胎学、动物生理学、动物生物化学、兽医微生物学和兽医免疫学等基础学科,下接兽医内科学、兽医外科学、兽医诊断学、家畜传染病学及兽医寄生虫病学等临床学科,具有承前启后的关键作用。总的来说,动物病理学既是专业基础学科,同时也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因此,想学好此门课程,需要学生们具备一定的理论基础知识。课程开设在大学三年级,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从形态结构和机能代谢等方面认识疾病的原因、发病机理,并掌握疾病过程和病理变化,为进一步学习动物医学临床课程、开展防病治病工作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唯物辩证主义的核心哲学理论认为,物质世界是按照其本身所固有的规律运动、变化和发展的;一切事物都包含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是相互排斥又相互依赖的统一体;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事物矛盾双方又统一又斗争,促使事物不断地由低级向高级发展。而动物病理学课程内容蕴含着丰富的辩证唯物主义哲学理论,动物病理学的研究对象为患病机体,利用辩证唯物主义思维讲述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在知识传授过程中融入哲学思想,有助于深入理解疾病的本质。
2.1 疾病与健康疾病是相对健康而言的,到目前为止,针对疾病和健康的概念,尚无明确且清晰的定义,两者在个体生命活动中可以相互转化且无绝对明显的界限。
2.2 疾病是机体完整的反应通常,机体与外界环境以及机体内部各器官系统之间保持协调统一的动态平衡,疾病发生时这一平衡被打破,其表现既可以是全身性病理变化,也可以是局部病理表现,二者之间相互影响,不可分割。如肺结核的主要病变在肺部,表现为咳嗽和咳血等临床症状,同时也会引起发热、盗汗和消瘦等全身病理反应;另外肺结核病与病人本身抵抗力有关,当抵抗力增强时,肺部病变可缩小甚至痊愈。因此,要辩证的理解疾病过程中整体与局部的关系,不可只顾局部,忽略全身,或只顾全身,忽略局部,仔细审视整体与局部的关系,有助于正确认识疾病并治疗疾病。
2.3 疾病是一种矛盾斗争的过程疾病的发展过程是损伤和抗损伤的复杂斗争过程。致病因素及其引起的各种病理性损伤为一方;另一方是机体通过调动各种防御、适应和代偿功能对抗致病因素及其所致的损伤,即产生抗损伤性变化。在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损伤与抗损伤构成矛盾的两个方面始终贯穿始终,既互相依存,又互相斗争,推动着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如炎症是机体对各类致炎因素及其所引起的损伤产生的以防御为主的反应,炎症的本质是清除和消灭各种致炎因素,促进损伤修复,是一种防御适应性反应,但在抗损伤过程中会引发血液循环障碍、炎症介质的释放和组织细胞的变性和坏死等损伤性变化。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引导学生以辩证的观点看待疾病,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
2.4 因果联系规律世界上任何事物均处在普遍联系和相互作用之中,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整体,孤立的事物是没有的。而在疾病发展过程中,这种因果联系更多地表现为因果转化,即由原始病因作用于机体所产生的结果又可作为新的病因引起新的结果。如此病因、结果交替出现,相互转化,形成一个链锁式的发展过程,推动疾病的发展。如外伤性出血时,急性大出血引起血压下降;血压下降可反射性地使交感神经兴奋,导致组织缺氧;持续的组织缺氧会进一步加剧回心血量和心输出量的减少,如此循环作用,致使每一次因果转化都会进一步恶化病情。相反,如果及时采取正确的措施即可防止病情恶化。在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要正确的认识因果转化的规律,尽早采取合理有效的措施治疗疾病。
2.5 理论与实践的联系动物病理学是动物医学专业或相关专业的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基础学科,要求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还需将所学知识灵活运用于临床实践中,借助生动而具体的临床实例来巩固和提高自身的病理学素养,践行理论指导实践,以实践验证理论的指导原则。
病理学的发展史,可追溯到两千多年前,动物病理学伴随着病理学的发展而发展起来。我国是最早开始做尸体剖检的国家,春秋战国时期《皇帝内经》、隋唐时代《诸病源候论》和南宋时期《洗冤集录》均有相关记载。建国以来,我国以胡正祥、梁伯强等为代表的现代病理学开拓者,带领病理工作者相继创办了《中华病理学杂志》《中国病理生理杂志》,并出版多部病理学教科书、参考书和专著,同时大力推进和开创病理学新技术,在克山病、血吸虫病、黑热病、病毒性肝炎等多类疾病研究中取得显著成效,培养大量医学和病理专业人才,为我国病理学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2019 年,人类历史上遭遇了全球性大流行性病之一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随着新冠病毒在全球的蔓延,人类生命安全、健康及国家经济面临重大威胁。“新冠肺炎遗体解剖第一人”刘良教授,带领其团队成员完成了第一例新冠肺炎逝者遗体解剖工作,获得了一套完整的病理学资料,为后续研究新冠病毒发病机制和制定治疗方案提供了关键证据。新时期时代背景下,青年的命运同时代紧密相连,我们要向先贤们学习不畏艰苦、顽强拼搏、敢于担当大任的精神,要将“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兴、则国家兴”的家国情怀厚植于心,强化国家和民族的担当意识,发愤图强,发挥中华民族的脊梁作用,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2019 年6 月11 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弘扬科学家精神加强作风和学风建设的意见》,要求大力弘扬“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爱国精神,勇攀高峰、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追求真理、严谨治学的求实精神,淡泊名利、潜心研究的奉献精神,集智攻关、团结协作的协同精神,甘为人梯、奖掖后学的育人精神”。古往今来,大批的科技工作者在与疾病抗争的历程中,不畏艰险,无私奉献,刻苦钻研,为科学技术进步、人民生活的改善、中华民族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食管癌防治先驱沈琼教授:我国著名的病理学家沈琼教授深入到食管癌高发区进行长达40 多年的调研,是世界上首例食管原位癌的发现者和报道者,是食管细胞采集器的发明人,是早期食管癌的发现与定位手段-“分段拉网定位法”的创建者。他发明的“食管细胞采取器”为食管癌高发区人群的筛查诊断做出了巨大贡献,解决了食管癌早期诊断及癌前病变研究中的重大难题,使我国的食管癌防治研究处于世界领先水平。“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沈琼教授这种刻苦钻研、独辟蹊径、锲而不舍和勇于拼搏的精神值得每一位学生学习。秦光煜教授是中国著名病理学家和医学教育家,秦老品格高洁、学识渊博,在肿瘤、内分泌腺、血液病、脑瘤、麻风病等方面都成就卓然,为中国的病理学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中国著名病理学家杨光华教授,专长于外科病理学(尤其是肿瘤病理学的诊断和研究);1961 年,杨教授首次报道了我国凉山地区出现的克山病;主编《中华外科病理学》和《病理学》教材,在全国广泛使用。杨教授将一生都奉献给了祖国的医学事业和教育事业,他锐意改革、开拓进取、治学严谨、师德高尚,为我国病理学科建设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上,一代又一代科技工作者不畏艰难、无私奉献,为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中华民族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作为后辈,应引导学生们继承并发扬老一辈科技工作者以国家民族命运为己任的爱国主义精神、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追求真理的求实精神,为将我国建设为建设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出更大的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随着课程思政的提出,将课程思政自觉融入专业课程教学活动中,使得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有机结合,两者相互配合相互支撑,发挥既立德又树人、既育人又育才的协同效应,以更好的完成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动物病理学这门课程因其蕴含丰富的德育内容,具备开展课程思政的坚实基础,通过深挖其中思政元素并自然渗透到专业教学中,以病理学专业技能知识为载体,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灵活穿插思政教育内容,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使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以期通过这种教育模式在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梳理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理想信念和价值取向,以达到“润物细无声”的育人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