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益者三友
《论语》中,孔子有言曰:益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
自我反省,内则或存孤傲之心,外则不喜孤独,秉性乐于结交朋友。点检一生所交之友,举凡童年玩伴、念书学伴、军队战友、车间工友、写作同好、单位同仁,包括江湖豪侠、市井狗屠之辈,不可胜计。粗粗打量一番,朋友中却是益友多多。
孔夫子同时又说:损者三友,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
孔夫子也是大略而言,没有展开话题。其实,有的人歪行无道、阿谀奉承、花言巧语,这样的人,如何能够成为我们的朋友?即或交往之初,不曾识破其本来面目,那也只在暂时。一旦认清嘴脸,谁还会和那样的人继续交往呢?
于是,根据我们的人生经验,可以断言,真正能够成为终生朋友者,皆是益友。
当然,这又必然牵扯到我们自身的人格建造。所谓“人以类聚物以群分”,我们是什么样的人,大致会有什么样的朋友。
例如有些人,阴险狡诈、自私势利、蒙昧冥顽、偏狭乖戾,他们能有朋友吗?或者,他们又能交到什么样的朋友呢?
老百姓俗话讲:秦桧都有三个好朋友。这当然也是说出了人间的某种真实。
而常言又说“君子不党”。相反的情况,必然是小人惯好结党营私。偏爱“狐朋”,不乏“狗友”。至于他们之间如何蝇营狗苟、臭味相投,却是局外人不得而知,“子非鱼安知鱼之乐”也。
且说疫情三年,交往受限,区区在下,竟然又交往了一大帮好朋友。其中,最为关键一人,堪称良友益友,便是我本章短文特别要言说一番的裴黎光先生。
2、以文会友
《论语》第12篇第24章,曾子曰: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阅读或引用《论语》中的这条语录,我们首先不宜望文生义。在孔子曾子们所处的时代,君子们哪里会人人扛一捆竹木简去约会、聚会、开会?
以文会友,这儿的“文”,恐怕多半是指文化文明或有关人文的思想。也许,这才是“以文会友”的本意。当然,到了后来,文化人结交朋友,有了以文字文章为中介的可能。
而无论在哪种情况之下,“以友辅仁”,当是仁人君子“以文会友”的出发基点和期望目标。
我和裴黎光先生最初结识,说来有点偶然,但究其根柢,还是脱不开“以文会友”这四个字。
2015年,是汾酒在巴拿馬万国博览会上唯一荣获中国白酒品牌甲等金质大奖章100周年。应汾酒厂之邀,我写了一篇《汾酒赋》。我的赋文,酒厂方面非常满意,请人书写于汾酒厂博物馆当门而立的推光漆屏风上。行业内外,读者众多;平心而论,是为广受好评。
过了不久,徐建宏先生将这篇赋文,隆重推荐给了著名的自媒体《老家山西》。
徐建宏先生,与我交往30年,是位知心挚友。其人结交广泛,是我们省城太原著名文事活动家,惯爱为人作嫁,热衷文坛公益。我曾经就此给他写过两句评价:
雪中送炭,不惧疲于奔命;锦上添花,甘以绿叶奉陪。
说起《汾酒赋》,是他最先得知汾酒厂欲要请人写赋,乃向酒厂有关负责人将在下做了大力举荐,并且亲自赴汾阳杏花村予以倾情关说。如今,赋文写得,又一腔盛情推荐给《老家山西》。
《老家山西》不仅及时推出拙著,而且慨然宣称系此自媒体平台建立以来付费第一文。简而言之,短短一篇赋文,一时仿佛繁花似锦,犹如烈火烹油。
说来惭愧,当时我还没有使用微信,难免闭目塞听,竟然不知道天下人间堂堂山西有《老家山西》这样一家大名鼎鼎的自媒体。
由于徐建宏先生的无私举荐,我才得以认识了《老家山西》的掌门人乔琰先生和主编李平女史。
与这两位结识,一见如故,有相见恨晚之慨。《老家山西》,勉力宣传本土文化,以弘扬我华夏传统文明为宗旨。晤谈之际,一拍即合。其后大家往来密切,我们相互之间,一方但凡“同气相求”,另一方必是“同声相应”。果然是“以文会友,以友辅仁”,岂有他哉!
在《老家山西》组织的一次文事活动中,不期然之间,认识了裴黎光先生。
记得是关于当代家长如何教育孩子的一个公益讲座,主讲嘉宾共四人,两男两女。在我之外,另一位男士就是裴黎光。讲座进行中,会后晚餐时,我对裴先生有了一点最初接触的浅表印象。
其人衣装整洁,发型讲究;身材颀长,面目俊朗;举止得体,气度娴雅;言语温润,内蕴泓涵;谦逊而不失自信,坦诚而透着睿智。大略如彼。
一个人,仿佛是一部书。和一位新朋友初初碰面,好像仅扫视了一下书的封面,连封底都不曾看过,哪里敢说了解。假如没有后来的进一步交往,我和裴黎光先生非常可能是擦肩而过。说是认识,属于点头之交罢了。
我和裴黎光先生日后或有风云际会,却皆在未定之天。
3、为德不孤
《论语》里仁篇第25章,子曰:德不孤,必有邻。
这句话,孔夫子说得非常肯定断然。在《论语》中,有孔夫子的许多语录体短语,并不是每则短语都可以放之四海而皆准。但上面这句话,我以为说得非常恳切,乐于经常引用。
这句话可以看作是仁人志士的一种自我鼓舞,同时它讲出的也是一个基本事实。志士仁人,只要相识相知,当然会“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否则,秉持仁义道德,而不能得到呼应,那也太令人感到悲哀了。
至于德者仁人,天涯而能比邻,其最初得以会合,盖有机缘在焉。而一旦相识往来,则必然会成为相知。或者,这也是“德不孤必有邻”之另外一解。
我和裴黎光先生从相识到相知,大略正是这样一种情况。
汉书《艺文志》有曰:遭秦而全者,以其不独在竹帛故也。
我们伟大的华夏文明,是从远古流淌至今的一条自在之河。文明的传承,道统的赓续,除了史书典籍包括代代文人学者著书立说之外,我们博大浩瀚的民间,代代繁衍的亿万民众,其不立文字口口相传的口头文化,是一个尤为重要的因素。
对于民间口头文化,区区在下,自幼耳濡目染,加之积年留心,可以说比一般人掌握得要多些。传播这些口头文化,愚以为是我义不容辞的职责所在。
这些口头文化,固然也可以形于文字。事實上,我也就此写过几部专著。但在当今时代,纸质传媒确实难以和现代影视等传播手段相比。
近年来,在我交往的圈子内外,曾经一再寻求合作渠道。逢人说项,犹如杜鹃啼血。包括到省市电视台,颜毛遂自荐。非常遗憾,我的个人游说能力极其有限。荏苒数年,连连铩羽,几欲头破血流。
有心如乔琰先生,多情若李平女士,体谅区区这点心愿,乃在心在意私下鼎力促成。
大约在2019年冬,李平女士电话告知:《老家山西》与喜马拉雅在线音频平台驻山西某首席代表已有先期接触,当晚摆酒请客,以进一步洽谈合作事宜。难为她和老乔考虑周全,酒会同时请得裴黎光先生一道出席。
原来,我认识不久的裴先生,本身正是制作视频音频节目的行家里手。手下团队,人员器材齐全。
此一议题,当晚谈了一个大概合作框架:张某,负责主讲;裴黎光一方,可以保证按照平台要求精心制作。
但裴黎光的公司,为此要有若干先期投入。喜马拉雅方面表示,将在决策层研究之后,决定是否收购视频节目。至少,将决定能否承担相应的合理费用。
这次酒会,大略是我和裴黎光先生的第二次接触。直到此时,我才弄清楚他具体是干什么的。
当然,这都无妨。只要我们往下得以合作,假以时日,朋友之间一定会达到充分了解、相互信任,最终建立起纯真的友谊。
但所谓好事多磨,人生在世,不如意事常八九。几方会谈,一切都说的像真的似的。然后,就没有了然后。
一件事,总算有了一点希望,在我而言,是为格外上心,夸张些说,犹如大旱之望云霓。一盼再盼,一等再等,泥牛入海,再无消息。我的心情,就像林鹏先生在一首俚句中所写的:“未死心塌地,先老气横秋”。灰心失意,嗒然若丧。
孔夫子晚年,大道不得风行,慨叹“河不出图,洛不出书”,声言“道不行,乘桴浮于海”,对于老人家的懊丧心情,此时此际我有了愈加刻骨的体味。
时间过去一年多,就在我已然接受现实,强行熄灭了自己心头希望之火的时候,事情竟然出现巨大转机。
2021年初夏的一天,裴黎光先生打来电话,明确讲述了他刚刚做出的决策。
原来,这件事,裴先生同样耿耿在心。一年多来,他没有对我言声,却一直默默做着准备。
他说:他的公司,器械人手齐全,会全力以赴参与这件事;
他说:一年多来,他自己亲自做视频,已经打造好了一个平台;
他说:讲座场所,以及费用投入,请张老师不必考虑,他会竭尽所能寻求朋友赞助……
简而言之,裴黎光先生苦心孤诣,已然将此事安排就绪。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积年夙愿,眼看变成了现实。当下,我的心情近乎难以描摹。
如果说,此前我是“大旱之望云霓”,此时便说是“旱苗得雨”亦不为过。
我和裴黎光先生,交往极其有限,仅仅碰面几回。超乎我的想象,他竟然能有今番动作。得友如此,夫复何言!
或曰:裴黎光的公司,几乎全员出动,每次直播,须得架三套设备。不言误时费工,裴黎光还要动用自己多年的人脉资源,寻求襄助,堪称全力以赴。这一切,到底所为何来?
质言之:在弘扬传统文化、护卫传统文明方面,我们的目标是一致的。我所孜孜以求的,正是乔琰、李平和裴黎光们耿耿在心的。
“以文会友,以友辅仁”“德不孤,必有邻”,圣人之言,诚不我欺!
4、如切如磋
《论语》第一篇即“学而”篇的第十五章,是孔夫子和他的得意高足子贡在整个《论语》中出现的第一次对话。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
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
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
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师徒文友之间研讨学问,从此有了“切磋琢磨”的说法。
在裴黎光先生全力策划操作之下,由我来主讲的视频直播节目终于正式开播。从2021年夏季到2022年夏季,历时一年,直播将近四十场。直播效果应称满意。线上听众,从开初的几万人,逐步增加到数十万人。
回头检视这几十场直播,在对于我们的传统文明和民间口头文化的认知方面,我和裴黎光先生包括乔琰先生、李平女史之间,正是在相互切磋琢磨中,大家都获得了某种提升。是为“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关于我们的国学原典,关于我们的民间口头文化,此前我也有过若干做讲座的经历。但线上直播,在我是第一次。平时茶座酒席上,虽然我寻常喜好发言,滔滔不绝的样子,但多是临场发挥,讲一些零星片段。如今每次直播,一般都在两个小时以上,如何做到主题突出、内容翔实,并且生动有趣,既有知识性又有趣味性,对主讲人确实是一个考验。
在我个人而言,直播讲座的过程,是我对传统文明重新认知的一个过程。收获许多心得,有“日新日进”之感。
每次讲座,事前做好提纲,裴黎光先生和我都要认真研讨。
讲座进行中,裴先生要随时搜集听众反馈;在讲座结束后,他还要介绍自己的现场体会。然后,是对本场讲座的概括总结。
有几次,裴先生另有它事,委托李平女士来出任讲座主持人。尽管他们两位的主持风格不同,但和我的配合都达到了非常默契的程度,是为相得益彰。
凡所发问,必是直击要害、切中肯綮;但有发挥,则能举一反三、补漏拾遗。
直播讲座广受好评,取得了预期成功,确然是大家默契配合、共同托举的结果。而且,大家未经预演排练,主讲和主持,自然而然达成了“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研求学问的自由状态。在整个过程中,大家求仁得仁,乐在其中,为传播我们的传统文明做出了值得自豪的一份贡献。与此同时,我们自身相互取长补短,获益良多。
5、仁者乐山
《论语·雍也》篇第23章,子曰:“知(智)者乐水,仁者乐山。知(智)者动,仁者静。知(智)者乐,仁者寿。”
这章《论语》中的“乐”字,讀如快乐之乐(Le),喜闻乐见,绝不害义,有何不可?宋儒过度解读,硬要读成药(yao)之音。难为后学诸子,以学问高深而自得。
再者,中国古文向来有“互文”修辞传统。仁者乐山,亦可乐水;智者喜动,不妨好静。仁者智者,皆可乐而寿也。
客观点说,具体到个人,对于山水或有某种程度的偏爱罢了。
通过和裴黎光先生的进一步接触,发现我们两个对于山,都有相当的偏爱。
我们的直播讲座平台,冠名《山知道》。此前,裴黎光先生个人的直播,专说青藏高原的雪域雪山和世界第三极若干地区的独特文化,用的就是《山知道》这个名字。
到我主讲的直播开始,主办平台是《山知道》,协办是《老家山西》,主讲人叫“张石山”。在无意之间,我们组成了这样一个都与“山”有关的铁三角。
直播连续进行中,我对裴黎光先生的了解与日俱增。
裴先生出生于我们华夏文明最早的发祥地山西省晋南的稷山。他自幼成长的村落,名曰“沙沟”,地处县境北端圣王山脚下,属于典型的偏远山村。
说起我们山西,说起农村,说起山乡野里,某些人会一言以蔽之曰“封闭保守”。其实,让我们回到常识来说话,相对封闭保守,正是传统文明的表征之一。假如是日新月异,文明早已荡然无存。
老话又说:权力不及之处,正是教化施行的地方。
我们博大精深的传统文明,犹如“天无私覆、地无私载、日月无私照”,早已泽被整个华夏大地。甚至愈是偏远之地,文明基因样态愈加保全完善。
这里,构成了华夏文明最强固的防御纵深。
事实也正是如此:山野民众的道德水准,包括依据常识辨析事理的能力,比起若干御用的所谓专家学者,高出去不知多少,简直不可以道里计。
况且,我们的传统文明,从来都是胸襟开敞,善于吸纳包容,并不拒绝全人类创造的别样优秀文明。
保守与开放,形成了这一文明的巨大内在张力。
即以裴黎光先生的家族而论,他的祖母、外祖母和母亲,都是虔诚的基督徒。这样的事实存在,足以引发我们深刻的思考。
就在华夏文明的腹地,就在偏僻的山野沙沟村,这里并没有拒绝外来的基督文明。
孔子与耶稣,在这里不期而遇,相视一笑;仁道和博爱,并行不悖,相得益彰。
果然,吸纳与包容,构成了一个村落文明格局的博大与丰赡。
这样雍容博大的文明,滋生滋育,成就了我们;我们身处这一文明之中,譬如饮水,冷暖自知。
裴黎光和我一样,在山里长大成人。故乡的大山,包括山花野草、鸟兽鱼虫,与父母兄妹邻里乡党一道,陪伴着我们。大山,壁立千仞,给我们坚实的倚靠;但大山,从来没有阻挡我们向往山外世界的梦想。
滔滔山海的尽头,山的那面,是什么样子的呢?
孩童的梦想,成为世上所有文明永葆青春的灵丹妙药。
某一天,我们终于离开了故乡。大山,山里的一切,目送我们高飞远走,默默献上朴素真诚的祝福。
熟悉裴黎光的朋友们都知道:作为一位传媒从业者,他同时是作家、摄影家与旅行爱好者,还是《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的特约撰稿人和摄影师。由于痴迷世界第三极青藏高原,十多年来行走不倦,几乎走遍高原的每一个角落。笔耕不辍,写作出版了散文集《与自己同行》《去远方过另一个年》《山神复活》《大北线日记》和诗集《如果有你在身旁》等著作。
裴先生的著作,插图皆是取材于他的摄影作品。读过这些著作的人,我相信,大家都会惊叹他高超的摄影技艺,都会被他的独特的叙事风格和诗化的语言所折服。
而透过他的叙述文字的表层意象,我们一定还能感受到:
对于青藏高原一些地区藏民族的独特文化,他有着一种极其敏锐的感知与入木入骨的理解。所以能够如此,可以判断,这都是基于作者本身强大深厚的文化背景。是山西,是稷山,是沙沟,给与了作者丰厚的文化储备和文明架构。人对人的理解,说到底,是文化与文化的沟通,是文明对文明的感知。
正是仁者爱人,岂有他哉!
而且,我们还会生发如下的联想:
裴黎光先生对青藏高原的神奇雪山和瑰丽风光情有独钟,暗暗透露出某种消息———对故乡之山的偏爱,孕植出了对人间绝美高原之山的痴迷向往。
正是仁者乐山,一如既往!
6、可使南面
《论语·雍也》篇的第一章,子曰:雍也,可使南面。
自从秦始皇在中国建立起皇权独大的集权制度,后世所谓儒家,包括惯会依文解经的所有经学家,再也没有一个人敢于正确解释这一句明白如话的经文。
直至当代,注释家们亦步亦趋,都是这样解说:冉雍这个人,可以做某一方面的领导主管。
其实,伟大的孔子直言不讳,他说的明白不过:冉雍,能够治国理政,甚至可以被推举为一地长官甚至诸侯王!
在我们中国历史上,曾经有过“尧舜禅让”的伟大先例。舜,本身就是一个典型的自耕农。
尽管有人疑古,说尧舜禅让只是一个传说。后人硬要说这是历史上的真实,不过是想要托古改制。
一个民族,一个民族的思想家,没有理想是不可想象的。尧舜禅让,即便只是一个理想,极力推崇这样的理想,希望建立一个民主推选地方长官甚至国家领袖的制度,有何不可?
冉雍,在孔门十哲当中,与颜渊等列在德行科。而且,冉雍出身贱民。一个贱民出身的人,能够得到孔子的几乎至高无上的奖掖推举,这一事实,尤其具备了不起的意义。
秦始皇焚书坑儒,没有杀尽读书士子,也没有烧尽经书。《论语·雍也》篇的第一章,“雍也,可使南面”,赫赫然载于史册,光耀千古。
裴黎光先生,祖上世代务农。他像许多农家子弟一样,自幼上山下田。跟着长辈种过地、放过牛、砍过柴、烧过炭,还做过豆腐、烧过石灰。可以说,他的身份就是一个地道的农民。
在曾经的中国,四民是为“士农工商”。拥有土地所有权的广大农民,在我们这个以农立国的国家,有着虽然平凡普通却并不卑贱低下的纳税人地位。
而且,自汉代以降,广大士族与千百万自耕农,在与皇权的博弈中,迫使皇家朝廷推行察举“秀才孝廉”,到隋唐时代,最终建立起了科举取士的制度。
整个社会,从来没有阻断广大自耕农中优秀人才的晋升通道。
整个社会的层级,因之并未板结固化。“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不仅仅是一句鼓励士子读书的口号,而成为曾经的事实。
读书士子,掌握四书五经,秉持仁义道德,对帝王极权形成了强大的制衡力量。两千年间,他们站在广大农民的立场上,坚决捍卫了自古而然“耕者有其田”的根本制度。
只是在后来,在我和裴黎光的父辈亲历的历史年代,农民方才变成“二等公民”。城乡分治,户口制度,将农民几乎全部永远地束缚在土地上,而他们还没有土地所有权!
中华民族付出巨大代价,终于迎来了伟大的改革开放。不仅高考恢复,广大农民也终于某种程度挣脱了户口制度的束缚,可以外出打工。
而我们广阔的乡野,伟大的农民,只要稍稍获得自由喘息的机会,即刻迸发出无与伦比的生命伟力。
质言之,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成果,绝对离不开亿万农民的血汗付出和才智创造。
千百万农家子弟,通过高考,或者进城打工,犹如洪流一般涌向城市,冲决了阶层固化的藩篱。
中华民族,纳新吐故,由之焕发出勃勃生机。
出生于1976年的裴黎光,赶上了这个时候。
锥处囊中,脱颖而出;踏破藩篱,一飞冲天。
裴黎光先生,先是外出读书,求取文凭;毕业之后,在省城太原打工十年。于2008年,创办了自己的“吾同传媒”,经营媒体广告代理业务,下海经商,取得了预期成功。
经济上获得相对自由独立,裴黎光在同时赢得了人身的相对自由。经商之余,顺遂自我天性爱好,抽暇投入旅行、摄影与写作。如前所说,他已经出版好几部著作,而且就自己去青藏高原的旅行见闻,搞了数十期面向爱好者的公益直播讲座。
日前,他的公司制作完成的300集系列长视频,正逐集在“锦绣太原城”官方平台荣誉播出。
正如《论语》所言“古之学者为己”,裴黎光先生没有沾沾于事业上的外在成功,在满足爱好、拓宽视野的同时,自觉努力建造完善自我。
今天的裴黎光,早已不是稷山沙沟村的那个怀着梦想的孩子,远非昔日吴下阿蒙。
“雍也可使南面”,或乃此之谓欤?
7、文武之道
《论语》第19篇子张篇的第22章,卫国有一位公孙朝向子贡发问:孔夫子的学问,是从哪儿得来的?
子贡这样回答:“文武之道,未坠于地,在人。”
端木赐,字子贡,比孔夫子小31岁,是孔子最喜欢的弟子之一。上述这场问答,发生在孔子去世之后。子贡的回答,可以说极其准确地归纳总结了孔夫子学问大道的由来。
春秋时代,固然在一方面出现了“礼崩乐坏”的问题,但在另一方面,则是官学不再独霸学问。比如孔夫子,开民间教育之先河,将诗书礼乐普及到了平民阶层。
况且,文武之道,并不是天上掉下来的,它原本就生发于人们秉持崇奉的天理人情。
再者,莫说在接受礼仪道德教化的两千年之中,便是在孔夫子生活的春秋时代,文明也绝不仅仅在简册。其时,周公定礼500年,文武之道,已然泽被广大民间。
文武之道,确然在人。
以我们最普通的人生体验来说,也能得出这样给人信心的结论。
当今的文化人,有多少人认真读过四书五经?何况还有更多的人,特别是广大农民,认字不多,几乎从来不读书,遑論阅读经典。
但是,众多国人,特别是农民,尤其是生活在偏远地区的山野草民,谁能说他们没有文化、不讲道德、不懂礼仪?
《汉书·艺文志》记载:仲尼有言,“礼失而求诸野”。
质言之,文明礼仪在传承的过程中,固然难免有所减损;但也总是在同时,有一个求诸野而得以重新捡拾整合的情况发生。
以我个人而论,我的道德人格养成,包括懂得一点日常礼仪,得益于我自幼生活于乡间经历。
从12岁离开故乡到太原来读中学,随父母生活,我在省城生活已经60多年。我不知道是否有“城市文明”这种东西,如果有的话,我从来不曾从中受教得益。即便真有这种文明,它也从来没有高出过我童年在乡间接受的文明。
从乡间小学,到省城中学,我曾经读书12年。12年的学校教育,我除了记住若干书本上纯粹的所谓知识,在道德养成方面,绝对乏善可陈。回忆起来,一个懵懂的少年,一直都在挣扎,在挣扎中抵制灵魂的扭曲和精神的堕落。
这样的话题,我和裴黎光先生有过简单的交流。我们的体会和感受,惊人地一致。
今番“话说裴黎光”,从我的角度来看,他的情况相对更加典型。
裴黎光先生,个人开公司,或有具体盈亏,而他为个人赢得的“自由”,却是一个无价宝。
比起众多必须按规定上班的人,他可以自由旅行,去搞摄影,去深入藏地采风。当然,他也就更可以自由回乡。
于是,他成了随时游走于城乡两地的人。
他几乎从来不曾真正离开过家山故土,更不曾与我们的乡野文明亦即传统文明有所疏离。
于是,他对我们的传统文明,有了可贵的内外观照:
入乎其内,而得生趣;出乎其外,而有高致。
活在民间遍及乡野生活方方面面的“文武之道”,果然未坠于地。触目可见,俯拾即是。
时时亲炙这样的文明,留心捡拾,并且加以理性认知,因而,我们再也不会被蛊惑和欺骗。任何似是而非的吓人的貌似无往不胜的高超理论,在我们个人身上遇到了强韧的抵抗。
文武之道,未坠于地,在人。
这个时候,我们能够自豪地说:
文武之道,就在我们自身!
8、瑚琏之器
《论语·公冶长》篇第四章,子贡问曰:“赐也何如?”子曰:“女,器也”。曰:“何器也?”曰:“瑚琏也。”
在孔夫子的所有弟子中,端木赐子贡尤为善于经商,被后世尊为儒商鼻祖。其人聪明好学,深受孔夫子喜欢。子贡和先生的情感也极其深厚。夫子去世后,众多弟子在坟茔前结庐守孝三年,唯有子贡又守了三年,前后共达六年。而且,对于夫子的人格与学问高度,子贡大力宣扬、忠心捍卫。后来孔夫子的仁学大道得以光大,子贡起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论语·公冶长》篇的好多章节,孔夫子对自己的好多弟子,不吝鼓吹夸赞,其中也有这位端木赐。
在本篇《论语》的前三章,孔子分头夸许肯定了公冶长、南容和宓子贱三位弟子。年少好强又有些调皮的子贡,此时按捺不住,于是有了本章向夫子的脱口一问。往下,这便有了师徒二人非常机智有趣的一段著名会话。
在《论语》第二篇为政篇中,孔子有言:“君子不器”。孔夫子深得教育要旨,注重学生人格的全面建造,不希望大家成为只是有某些专长的工具型人才。所以,对于子贡的发问,夫子回答说“你呀,还是有些器”,也就是说还有相当局限。
但聪明调皮的子贡,利用“器”字的多义性,故意反问道:
老师你说我是个器,那我到底是个什么器?
孔夫子心里明白不过,虽然子贡还有些局限,但这个学生毕竟聪慧好学,各方面相当优秀。所以,将错就错回道:
你嘛,是个瑚琏呀!
瑚琏,是古代王侯宗庙祭祀专门盛放黍和稷的豪华礼器。孔夫子将子贡誉为瑚琏,不啻也是一种相当豪华的评价。
后世,也因之将某些仁而智者,道德高洁、能力足可安邦治国的人才,称之为瑚琏之器。
从直播开讲,我和裴黎光先生频繁接触,配合默契,是为胜任愉快。心意相通,倾盖如故;布衣之交,而成忘年之好。
直播節目,有连续12讲解读我们的国学原典《论语》。关于裴黎光先生,油然生出一个联想,不禁将他比之于孔子的高足子贡。
裴黎光者,仁德敏慧。个人开公司,善于经商而取财有道;聪明睿智而内心坦诚;善于交际而通达泓涵;口才尚佳而不激不随,从善如流而疾恶如仇。谦谦君子,温润如玉。
比之于人,乃端木子贡;形之于物,则瑚琏之器。
2500年前,我们的圣人先师孔夫子门下,有弟子三千。两千年下,孔夫子的仁学仁道,早已普惠华夏泽被众生。
仁者无敌。草原铁骑、异族统治,亘古巨变、当代纳粹,未能撼动仁道根基。
乡野大地,处处是捍卫仁道的坚城;草民庶人,多是服膺仁道的徒众。孔夫子的当代弟子,何止亿万。
德不孤,必有邻。得友如裴黎光者,幸何如哉!
文武之道,未坠于地,在人。展眼望去,冉耕、冉雍之徒,子路、子贡之辈,前赴后继,正不知凡几。则尤为幸甚至哉!
责任编辑:宁志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