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笑伟
《一个人的纸屋》是民主与建设出版社编辑出版的“文学百年———名家散文自选集”系列中的一种,这是作家王子君的一部较为重要的散文自选集。在这部充盈着情感力量、散发着生活气息的散文集中,有一篇讲述冰心对作者产生的巨大影响的作品《爱的灯亮着》,作品中的一句话让我瞬间领悟到王子君散文的一个重要特征,“她赞扬了我由心出发、真情写作的态度。”这里面提到的“她”,指的是冰心先生。
我深以为然。由心出发,是王子君散文的一个重要特点。《一个人的纸屋》里的每一篇作品,都是作者从心底自然涌动出来的,都带有作者真实的情感、真切的情思、深沉的情愫。可以说,每个字都凝结着作者的真情。这部自选集分为五辑:《闯海》《相遇》《走过》《思绪》《说话》。那么,在我看来,《一个人的纸屋》就是由心出发、用“心”演奏出的令人荡气回肠的真情“五重奏”。
一
中国文学与“心”密切相关,自古而然。《诗·大序》中说,“在心为志,发言为诗”。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讲,“因情造文,不为文造情”。及至近现代,散文“形散而神不散”之说,在我看来,这里说到的“神”,指的是主题,更指的是思想感情。而这个思想感情,无疑是源于“心”的。可以说,没有“心”就没有文学,正像没有个体的“意”,哪来文学的“境”?因此,考察王子君散文的最重要特征,也必须由“心”出发。
在《一个人的纸屋》中,我读出了作者的自由之心。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追求独立自由的女性越来越多,这也深刻影响了当代女性散文创作的样貌。这种自由不仅仅是生活、经济上的自由,更是精神上的自由,不仅仅是一种生活方式,更是一种精神追求。在第一辑《闯海》中,作者讲述了她在海南创业发展的一幕幕场景。《椰子树的魅影》通过描绘“树干挺拔的椰子树”的形象,写出一位独立自强、坚韧不拔的女性形象。“我年轻的心仿佛看到自己生活的道路,像海洋一样宽广!”在这篇散文中,作者讲述了自己初闯海南的经历,“自己像椰子树一样,不动摇”的精神品格。在这里,“我”与椰子树的形象融为一体,也让人看到了“一切是那么艰苦,一切又是那么美好”的生活真实。在这篇散文中,作者的自由之心在鲜活而有力地跳动。自由之心包含着无所畏惧的选择和独立自主的勇敢。从“闯海”到“北漂”,从一位客串过礼仪小姐的上班族,到成为著名作家的艰辛经历,作者还在《纸屋》《爱的灯亮着》《明来花似雪》等文章中描写过。在这些散文中,读者可以深深体会到,自由来自热爱,自由来自坚持,自由也来自勇敢。其实,我一直认为,文学既应该书写独一无二的自己,也应该书写自己所处的时代,把文学的“主体性”与“人民性”完美结合,就一定能够成为一位优秀的作家。在《一个人的纸屋》中,我们既看到一位追求独立自由的女性形象,也感知到了这样一个尊重女性、成就梦想的时代。
二
在《一个人的纸屋》中,我读出了作者的博爱之心。由心出发的散文,必然会让人读到爱。这种爱有对亲人的爱,也有对朋友的爱。在《亲爱的父亲》一文中,作者写到了父亲的平凡、隐忍,也写到了父亲的温厚、谦和与善良,还写到了对父亲最终的理解。“在那个万物复荣的春天,我父亲的精神静静地契入他疼爱的女儿的灵魂”,“我唯一庆幸的是,我向父亲表达了我的爱,我让他明白了他的爱对我的生命的意义。”这些句子是发自内心的爱的流淌。仅仅写出爱的情感是不够的———一个优秀的散文作家,应该懂得区分什么是自然情感,什么是艺术情感。自然情感就是现实中的、原汁原味的个人情感,而艺术情感则是散文作家对个人情感的艺术化再造。这种情感无疑更具有艺术感染力,也更能够打动人心。
一个成熟的散文作家对艺术情感的再造,是通过细节的描写实现的。《我与母亲不“相生”》一文中,作者熟练运用“反常构思法”,从习惯思维的反向出发,突破思维定式。本来母女之间应该是亲密无间的,作者却说与母亲不“相生”,因为彼此的观点不同,造成了亲情的矛盾与冲突。特别是母亲对“我”初恋情感的干预,更加深了这种矛盾。“我”义无反顾地远离家乡后,“母亲的信一封一封地来,问及海南的一切,责怪我的信写得不详,又不厌其烦地教导我安心工作,注意身体,改掉坏脾气。我每每将信一揉,扔在床上,‘哼一声。然后呆坐一会儿,又猛地将信抓起,展开,抹平,一遍遍地读,直读得珠泪横流……”这样的细节描写,写出了母女之情,也让这种情与爱有了艺术的力量。从自然情感升华为艺术情感,使情感有了审美的意义,自然也能够引起人的共鸣。
爱是博大的,在亲情之外还有爱情和友情。作者在《纸屋》《干枯的鸟》《初恋的回声》等散文中,记录了难以忘怀的爱情往事。在《有些灵魂会重逢》《“老舍先生和你在一起”》《傅惟慈的緉山游玩梦》等作品中,作者也写下不少与文坛挚友交往的故事。在这些散文作品中,作者给我们带来的最大感受就是真诚,无论与谁交往,都会捧出一颗心来。在《纸屋》中,“经过台风洗礼的纸屋已很残破,但仍然可以让人感觉出它正弥漫温情。”在《初恋的回声》中,作者讲述了主人公“我”与朋友皓的初恋,讲述了我的一个梦境,“成为我生命中最震撼、最悲情、最奇幻的一次事件。”字里行间都让人感受到情感的真挚:“这是我的初恋的回声,它属于那个离得越来越远的时代”———散文结尾的这句话,怎能不让人的内心掀起情感的波澜?《“老舍先生和你在一起”》,讲述了朋友大魏对老舍先生的喜爱,还有“我”对大魏的帮助———请舒乙先生(老舍之子)在老舍先生的画像上题写一行文字。《一张纸的美》,讲的是作者与香港作家东瑞伉俪的交往,更讲的是一个节俭的故事。在这个故事的背后,其实也是作家们的真诚。读《一个人的纸屋》,我越来越深切地感受到,散文需要真情实感———但这种情感不是原生态的情感,而是有具体意象载体的、体现出审美价值的、表现出艺术技巧的情感。这种艺术化的情感,其实就是散文的“神”。
三
在《一个人的纸屋》中,我读出了作者的自然之心。在这里,我指的是作者热爱生活、热爱美、热爱大自然的美好心灵。俄罗斯作家、文艺批评家车尔尼雪夫斯基提出“美是生活”。他认为,“任何事物,凡是我们在那里面看得见依照我们的理解应当如此的生活,那就是美的;任何东西,凡是显示出生活或使我们想起生活的,那就是美的。”散文集《一个人的纸屋》中的第三辑《走过》,记载的都是作家寄情山水、享受自然、追寻美好的历程。我十分喜爱《广安门的春天来了》这篇散文。这篇舒缓优美、富于韵律感的散文,在散文的“达意”方面,成功地运用了“点睛传神法”。“点睛传神法”的关键是寻找到并写出散文的“文眼”。这个“文眼”应该是最富于表现力、最具魅力的妙言警句。这样的“文眼”,可以出现在文首,可以出现在文中,也可以出现在文末。总之,要贴切自然,具有哲理,让人过目不忘。文章从“春天来了吗?”的疑问开头,写到了广安门南滨河公园的冒出青绿的草地、开出鹅黄叶芽的树木,再写到河岸边迎风绽放的迎春花、海棠花。紧接着,作者的笔触向着公园深处延伸———一座青铜制的纪念碑出现了。这座“北京建都纪念阙”把作者从风景之中带到历史深处:“历史、现在和未来,宛如一条河流,有源头、流域、方向,虽千曲百折,却不可断裂”“原来,风景的深处,就是千百年来的民族文化沉积。”由此,作者联想到,“原来,春天是开始,历史却不是结束。”在接近文尾处,作者先铺垫性地描述,“广安门这一隅春天,也只是京都春天的一个缩影”,緊接着,匠心独具打磨出的“文眼”出现了:“我放开想象,透过这曾经荣为古老王城入口的城阙广安门,春风由此渡进城去,春水由此流淌进城去,春花蔓延着绽放进城去,那么这也是春的入口,春就进城了,北京城的春天也就来了。”多么美好啊!这里是“春天的入口”,春从这里进入,“北京城的春天也就来了”。这个“点睛”之笔,不仅点出散文的主题,更集中表达了作者对明媚春天,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由于这个金句,让广安门的春天更加生动传神,使这篇散文也更加圆润、富于文采与境界。
作家的心是细腻的。在北京奥林匹克公园的北园,她可以听到“叶子落在地面的声音,那是它们在枯萎中绽放生命”;在家乡的舜皇山上,作者观察到“溪水细小得和这宽阔的溪体不相匹配,也和岸边茂盛的树木极不和谐”。后来经过探寻得知,因为这里建了水电站,“因为要蓄水,溪流的水被拦截了。”后面,作者又欣慰地写道,很快“舜皇山所有的小水電站都要拆除了,森林生态会全面恢复。你们明年春天再来,就能看到非常漂亮的原始溪流风光了。”正是因为有了这些细腻的观察,作家将日常生活的体验升华为一篇篇优美的散文,并使她的作品具有了一种敏锐的思想锋芒。
四
在《一个人的纸屋》中,我读出了作者的包容之心。关于散文的功能作用,最普遍的观点是具有抒情作用。当然,也有人说具有丰富知识、开阔眼界的作用,还有人说具有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的作用。我高度赞同散文具有塑造心灵的功能。我一直认为,汉语的现代散文有几个比较重要的源头。第一个源头,是以《史记》等为代表的古代历史典籍,它们塑造和影响了中国散文“记事”“言志”的功能;第二个源头,是以儒释道为代表的宗教,它们塑造和影响了中国散文“寄情”“达意”的功能;第三个源头,是翻译过来的外国散文,它们让中国散文具有了更为开阔的视域,更为丰富的题材和更为现代的表现技巧。其实,这几个源头都不否认散文对于人的心灵的抚慰与影响作用。从与人的关系上来说,散文与人的日常生活是最接近的,也是在表达形式上最接近生活本真的。有人说诗歌是跳跃,小说是跑步,散文则是散步———其实说的也是这个意思。
读《一个人的纸屋》,我难忘的一些篇目,是作者人生态度对我的启示及影响。在《红凉鞋》一文中,作者并没有因为外甥女年纪小而轻易否定她的意见,而是认真地顾及到她的感受,并且从中发现了生活的哲理。“我”买下了和自己年龄不相称的红色凉鞋,还写道,“你的姨妈,将不再是个穿红鞋的舞者,在青春的舞台上旋转。她的精神已张开了翅膀———我可能会变成一只飞鸟了,天空才是最自由,最适于心灵翱翔的!”
散文是博大的,是庞杂的,是世俗的。因此它需要驾驭者———散文作家具有一颗包容之心。我很喜欢这本书中的第四辑《思绪》,因为在这一辑散文中,很多都能体现出作者的包容之心与对人间美德的提倡与思考。《美德散发的香气》一文,写的是人们经常遇到的问路与指路的场景,在一个个温馨的小故事之后,作者说,“一切的美德都是值得述说的”“有美德就有慈爱,有慈爱就有丰丰满满的生命。”《没有爱情》一文,是一篇深刻的生活感悟。作者指出,因为种种世俗的偏见与约束,“我们已没有了爱情,这令我们伤心不已”“我们为婚姻而担负着责任,我们为前途而继续着事业,我们为繁衍而积蓄着金钱”……凡此种种,引起了作者的反思。实际上,这也是对一种没有世俗与物质影响的纯真爱情的热切呼唤。《谁在春天的奥森歌唱》一文,描写了一位春天的歌者———“红衣先生”,拍摄春天美景短视频的场景。在这个场景里,展现出的是陌生人之间的相互信任,让作者“感觉人世的辽阔,感觉人间的春天也显出别样的温暖。”
五
“纸屋”这个意象是有象征意义的。象征着什么呢?因为没有作者本人的阐述,我们不得而知。但《一个人的纸屋》这本散文集,正是因为从心出发,写出了艺术化的真实情感、时代化的个人成长、审美化的心灵感悟、女性化的细腻抒情,使得它成为近年来一部值得关注的散文作品。
一般而言,“五重奏”由两把小提琴、两把中提琴和一把大提琴(或两把大提琴和一把中提琴)来完成,融汇在一起在室内演奏。在这部《一个人的纸屋》中,五个不同的部分,正如不同的提琴乐器,在纸上演奏出了一曲曲由“心”出发的真情乐章。
对于人类而言,真情是永存的。所以,文学也是永存的。
责任编辑:宁志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