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洁
(浙江音乐学院,浙江 杭州 310024)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培养具有创新性思维的高水平复合型人才,成为国家教育事业的重要目标。特殊教育作为国家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然成为教育体系中发展最为迅速的领域之一。科学研究表明,音乐教育对于视障者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具有非常独特的作用。而钢琴演奏教学由于自身的学科规律与特征,必然成为最为全面的、高效的、重要的音乐教育途径[1]。因此,如何在特殊钢琴教学中培养视障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具有深远的社会意义与学术价值,值得深入探讨和研究。
音乐艺术在众多艺术门类中可谓最抽象的艺术形式。钢琴演奏艺术又是在所有独奏乐器中较为复杂艰深的。多声部、多层次的音乐纵横结构,需要钢琴演奏者在表现音乐的内涵与意境时,将乐谱上的印刷符号依据特定的音乐逻辑在内心进行合理组织,并通过联想与想象感悟、理解作品蕴藏的音乐内涵,再运用恰当的演奏技术将之转化为活生生的音响。而视障学生由于视觉的丧失所形成一系列生理和心理的感知觉特征,既有受多方面影响形成的缺陷劣势,反之又有缺陷代偿功能所造就的能力优势,他们相较于普通的明眼学生有着巨大的差异性和特殊性。因此,在特殊钢琴教学中必须充分依据视障学生的感知觉特征,科学、合理地运用多角度、多维度的教学方法与模式进行培养。只有基于视障学生感知觉特征的教学,才可能达到真正意义上的“因材施教”,培养出真正具有创新性思维的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复合型特殊人才。
视觉通道的缺失导致视障学生个体感知外界信息的重要渠道减少,对事物特征的认知存在完整性局限,知觉范围狭窄,感知速度缓慢,感性经验贫乏以及概念缺少准确性等诸多方面的问题。这些问题又将直接影响其整体的心理发展水平和状态。故而视障学生在学习、生活的过程中不同程度地表现出与普通明眼学生心理特征的差异性。视障学生在注意力、记忆、想象、思维、情感、意志等方面都形成了心理发展的特征表现。
个体的感觉包括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运动觉、平衡觉和内脏感觉[2]29。是个体的多种感觉信息器官在接受来自外部环境的刺激过程中,相互协同合作而产生的综合感觉。它们既相互独立又相互作用,形成密不可分的关系。视障学生的视觉缺失客观上要求借助其他感觉来代偿视觉功能。由于听觉与触觉是视障者日常生活中最重要且有效的感知来源,因此通过长期的锻炼与学习,逐步形成了视障学生听觉、触觉异常灵敏的感觉特征优势。但是视觉具备的感知速度快、范围广、距离远、转变灵活等优势,缺失了视觉功能后的视障学生在感知活动中还是受到了很大的限制,形成了不可避免的劣势特征。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
(1)视障个体感受经验的广阔度和丰富性受限
由于人类大脑接收来自周围环境的信息有80%以上都是通过视觉渠道获取的,因此视障者在感知经验的广度、深度和多样性上受到了极大的限制。视障者缺失了视觉渠道,只能通过听觉、触觉、味觉、嗅觉、运动觉等其他感官来建立感觉概念,但是这些感官相对于视觉有很多缺陷。就最主要的两个方面来说,听觉虽然可以提供方向和距离方面的线索,但无法传递物体的形状、大小、色彩等具体信息。触觉感知的范围小,很多物体根本不可能被触觉感知,如天空、太阳、月亮、云彩太远;山脉、河流、大海、大厦太庞大;病毒、细菌太微小;雾气、肥皂泡、火焰、液态氮等物体也无法依靠触摸而准确感知[3]。有毒性的物体、有腐蚀性的物体更不可能通过触觉感知。视障者也无法对运动中的物体通过触觉建立准确的感知。因此,视障者的感受经验在广阔性与多样性上有着非常大的局限。
(2)视障个体的综合运动能力及反应力受限
个体的综合运动需要大脑的定向和身体的移位两个不可分割并且相互作用的核心因素。视觉功能的缺失所产生的主要影响之一就是对视障者综合运动能力的限制。而独立运动能力障碍最终将会使视障者产生生理、心理的双重障碍,这也意味着视觉功能的缺失既限制了视障者的生理活动,使其形成木讷的僵硬状态,并且他们不能像普通明眼人那样观察周围的环境并且根据周围环境的变化而及时作出相应生理动作反应,表现出特有的“盲态”,又使视障者在心理上形成自卑、胆怯、敏感等不良心理状态,同时他们很大程度上需要依靠工具或他人的帮助,会产生与他人人际关系上不对等的隔阂感。
知觉是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在人脑中的反映[2]30。由于知觉是在实践活动中发展起来的,因而需要依赖个体以往经历所获取的知识与经验对事物加以认识。视障学生对于事物感知的种种缺陷使其形成了较为特殊的知觉特征,这些特征在相关音乐的活动中主要表现为知觉理解性欠佳、知觉整体性欠缺。
知觉的对象是由不同部分和属性组成又是相互紧密联系统一的整体。然而,尽管视障者能够通过听觉、触觉、味觉以及嗅觉等渠道来代偿视觉功能,但是这些代偿渠道都是相对独立的,其知觉的整体性相较于普通明眼人有着显著的不足。视障者可以在几个不同的维度进行逐个方面的认知,但是很难对客体对象构成一个真正完整的认知概念。这种知觉整体性的欠缺又带来知觉理解性受到制约等问题。知觉的理解性与个体已有的知识经验有密切关系,所谓“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正是视障者感知觉经验的整体性上存在的缺失,导致视障者在理解认知一些概念时遇到很大的障碍,影响了理解认知的速度、深度和准确度。
钢琴演奏是一个将乐谱上无声的印刷符号变为活生生的音响的转化过程;是一个在作曲家对音乐作品一度创作基础上,以演奏者自身的感受理解,同时通过恰当的演奏技法在钢琴上进行二度创作的创造性思维过程;是一个从感知、体验到创造再现的过程,是一个演奏者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的整合过程。其中,联想与想象是贯穿在演奏过程中的重要思维要素,演奏者对作品的感知、理解以及最终的整合表达都离不开创新性思维。丰富活跃的创新性思维对于挖掘并揭示作品音乐内涵的深度和广度具有非常重要的甚至是决定性的作用。
想象是思维的翅膀,是创新的源泉。爱因斯坦曾有一句名言:“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严格地说,想象力是科学研究的实际要素”[4]。高尔基在《谈谈我怎样学习写作》文中也指出:“想象在其本质上也是对于世界的思维,但它主要是用形象来思维,是‘艺术的’思维”[5]。然而视障学生在生理心理上存在的一系列缺失,都会严重影响其思维的发展,在钢琴教学的实践中成为主要的障碍因素。因此特殊钢琴教学实践中,对于视障学生想象思维的培养必然成为不可或缺的环节,具有特殊的意义。
创新性思维是以感知、记忆、思考、联想、理解等能力为基础,以探索性、辐射性、综合性、挑战性为主要特征的,极具活力的原创性思维,是兼具理论开拓性和实践导向性的思维形式[6]。视障学生由生理缺陷造成的创新性思维匮乏导致他们在特殊钢琴教学中遇到诸多发展提升的障碍。钢琴学科的特殊性和教学对象的特殊性都决定了特殊钢琴教学必须基于视障学生的特征进行创新思维培养。
在十几年的视障学生钢琴教学实践中总结出以下几个方面有效的培养途径。
(1)情景体验的积累
生活情景的经历与体验是学生音乐感知能力的源泉,丰富的生活经验能够提供给视障学生以想象的土壤,从而对音乐产生更多的感悟,音乐感知力也会随之提高。人类认知世界所获取的80%以上信息来自视觉,视障学生失去视觉感知途径后,认知周围世界的感知觉通道受到很大的局限,认知事物所获得的表象欠完整,获得的信息也不一定准确。例如有些物体没有声音和气味,也无法触摸,如天空、云雾、色彩只能通过视觉感知。这就让视障生在认知和概念形成上受到很大限制,他们难以建立起自己与周围环境的整体联系。空间知觉的不确定性以及心理缺乏安全感所带来的紧张敏感限制了他们对外界探索与交往能力的发展。对生活环境感知体验的单调匮乏将极大程度地限制视障学生的想象与表达,因此教师应该注重加强学生对生活情景观察力的提升,丰富其内心的感知体验,可以运用生动有效的情景教学法,根据教学内容为学生创设相关情景,通过配合使用简洁直观和形象生动的言语描述做补充,启发学生的音乐想象思维。为学生创新思维的建立提供充分的养料基础,为创新思维的腾飞做好准备。
(2)内心听觉的培养
音乐是一种声音的艺术,是一种听觉的艺术。因此,听觉的敏锐能力对于钢琴演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里所说的听觉包含客观的“外部听觉”与心理的“内心听觉”两层含义。“内心听觉”是一种内心表象。它是一种不依赖音响,仅凭记忆表象和思维而准确地构成内心音乐意象的能力[7]。音乐的“内心听觉”就是通过音乐的内心记忆,想象出相关声音的音高、音色、节奏等多维构成要素,从而进一步创造出内心所期待的音乐形象。“内心听觉”是一种在钢琴演奏中具有十分重要意义的音乐听觉能力。内心听觉实际是一种在大脑中对声音进行再现或创造性想象的能力,即在客观现实中没有真正的物理音源刺激的条件下内心对于声音的想象能力。钢琴演奏中对于音乐的鉴赏听觉是一种需要建立在音乐特定的组织结构与思维方式上的、有选择性的听觉,因此在钢琴教学中需要对其加以特殊的训练培养。培养学生内心听觉就是要在演奏作品之前,使作品美好的音响效果已经在其心中形成,并建立正确的声音概念并在大脑中得以储存。这样的音响信息随时可以被调拨、呈现在学生耳前,学生进一步地运用想象思维调整自我的弹奏,创造出更新颖贴切的声音,进入更为美妙的声音意境。
在教学中要重视引导视障学生大量倾听不同类型的乐器所发出的声音,体会不同音质音色的特征,使其在大脑中建立储存各种美好乐音的储备库。只有在内心积累了丰富充沛的声音储备,具备了良好的“内心听觉”感知力和创造力,才能在钢琴演奏中“有物可言”,诠释出作品的音乐内涵。
(1)音乐审美的联觉培养
作为一种心理学现象,音乐审美的联觉通感在钢琴演奏与教学中越来越多地显示出其特殊的重要作用[8]。音乐活动中的联觉是人的音乐审美经验积累到一定程度,在揭示音乐音响与表现对象之间产生了某种对应关系的一种心理现象。钢琴演奏者借助这种通感联觉来诠释音乐内涵,使得音乐能够表现视觉、触觉、味觉、嗅觉、动觉、情感等非听觉性的表现内容。联觉使音乐想象能力得以更好地发展和完善,强化了演奏者在音乐内涵方面的知觉,从而能够更为贴切地把握音乐形象风格并准确表达音乐内涵。对于联觉的神经作用基础的科学研究表明,具有创造性的人表现联觉的比率是一般人群的七倍之多,这也在某种程度上揭示了艺术家们具有丰富创造力的缘由。因此,特殊钢琴教学中基于视障学生的生理缺陷特征,更加应该科学地运用联觉的缺陷代偿功能,培养学生多渠道获取感知信息、多角度洞察思考,以及多方位灵活变通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
(2)演奏心理的联觉引导
音乐是情感的艺术,钢琴演奏心理状态在钢琴演奏实践活动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视障学生普遍存在自卑、拘谨、敏感、孤僻、依赖性强、缺乏独立性、主动性和安全感等心理特征。学生容易形成对老师的单纯依赖性,缺乏自我主动探索的意识和勇气。他们在钢琴演奏时心理状态单一,缺乏舞台演奏的场景表演感。视障学生由于长期处于相对隔离孤独状态,缺乏与人沟通交流的意识,更加容易形成消极依赖、紧张胆怯等心理问题,这些问题都困扰着视障学生在舞台演奏实践中放松自如地发挥。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始终贯穿并提升对学生舞台艺术实践的锻炼,注重对良好演奏心理的正确引导,培养学生直面困难、克服困难的勇敢创新精神。
视障学生由于缺失了对周遭环境的直观感受,他们对环境感觉的准确性受限并且无法及时应变。在人际交往环境中许多非语言的表达性肢体动作与面部表情有着十分直观而重要的意义,对个体之间的相互观察、理解、表达与沟通起着微妙而重要的作用。但是视障者却因为视觉缺陷而无法捕捉这些感知信息,更难以有意识地运用这些非语言的肢体动作与面部表情来传达内心的思想与情感。久而久之形成面部表情贫乏及体态姿势僵硬,从而缺乏与周围环境的良性互动和沟通协调,产生误解与隔阂,容易造成自闭孤独、猜疑麻木的心理特征,进而缺乏更有效的沟通交流方式。因此教师应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感知丰富多彩的情感体验并贴切表达。
(1)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
独立思考能力是形成创新性思维的关键要素。独立思考意味着对事物有着清晰的认知与独到的见解,本质上是具有批判性的思维能力。然而视障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往往习惯于依赖他人而缺乏独立思考,形成一种思维的惰性。生理缺陷所导致的胆怯心理使他们不敢冲破思维的束缚,追求鲜明的个性。然而鲜明的个性特征恰恰是钢琴音乐演奏艺术的生命力所在。失去了鲜明独特的艺术个性,也就失去了钢琴演奏艺术的根本意义。因此,需要将引导学生打破思维定势贯穿于钢琴教学之中,让学生克服思想惰性与依赖性,拓展想象空间进行独立思考。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与学生展开充分的讨论,开放式地提出多个问题并设置多种解决途径,培养学生具有批判性、探究性的独立思考能力。例如,对于钢琴作品演奏某些乐句的指法安排设计问题,教师可以提供多种不同的指法方案加以演奏练习实践,并且逐一讲述各种不同指法的设计缘由与效果差异,给予学生独立体验与比较判断的思考空间,而不是简单地依赖老师的单向灌输指导。这样的教学方式将有利于激发学生的独立思考动机与能力。
(2)创造想象能力的培养
钢琴的声音虽然从物理声学层面上是单一的乐器音色。但是通过这一乐器表达的作品所蕴藏的音乐内涵是极为丰富的、变化万千的。通过演奏者和听众内心不同的感受与想象,能够创造出变幻无穷的声音层次,使得音乐诠释具有了无限的表现力。
想象力的培养首先可以从模仿开始,模仿本身便是一种具有再创造性质的想象,是人们在对于外部事物的认识过程中,抓住其本质特性进行再次创造的过程,即“再造想象”。模仿能力越强,再造想象能力就越强。由此可见,模仿对于促进想象力发挥的重要作用。具体到教学中,“范奏”必然是最为直接而有效的方法。所谓“百闻不如一见”的道理在这里则是“百述不如一闻”。再多的语言描述也不敌真实的音效感受。因此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范奏”的直观功能,尽可能频繁、准确地进行示范演奏。让学生在课堂上接收到最直观、最保真的声音效果体验,在同一音响环境下同一乐器上的“声音移植”,对于视障学生来说相对简洁容易许多。学生在教师“范奏”的启示下从技术到音乐都将得到双重的启迪。
在“再现想象”的基础上,教师则应该掌握并合理地运用简洁直观的语言和形象生动的比喻手法等,来帮助学生提升感知理解与进一步的“再造想象”。教学中运用生动直观的语言能够启迪学生拓展想象思维空间,是形成“再造想象”思维的有效途径。
(1)教学模式的创新设置
创新性思维本质上是多层次的发散性思维,这种思维方式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多角度思考,多途径探索。既不受现有知识的限制,也不受传统方法的束缚。其思维路线是开放性、扩散性并具有挑战性的创新思维[9]。因此特殊钢琴教学中,教师首先应该突破传统的束缚,根据视障学生的感知觉特征,运用打破常规传统的、适合于视障学生特征的教学模式,以达到激发学生勇敢探索、追求创新精神的目的。
首先是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传统的钢琴课堂教学模式是“一对一”的个别授课模式,这样的教学模式对于视障学生有针对性强的优点,但是也有单一封闭的弊端。灵活叠加设置新的教学模式,在传统的个别课形式基础上,定期结合“一对多”的小组课堂教学模式,能够较为有效地避免传统钢琴教学模式的单一性。并且能够给视障学生提供更为广阔的视角,更为有效地激励引导其进行探讨与思考,提高视障学生相互交流合作的能力,帮助其克服依赖他人的不良心态[10]。在钢琴教学过程中将其他明眼学生与视障学生的有机结合,能够最大限度地利用两者各自的优势,使他们相互帮助相互激励,这样钢琴教学的课堂中才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活跃的学习思维,教学成效才得以最大程度地提升。
(2)教材曲目的创新架构
视障学生钢琴特殊教学中,合理地选择教材曲目科学将有助于视障学生对钢琴音乐内涵的感悟与理解,激发其更广、更深、更丰富的想象,帮助其准确把握音乐风格特征,创造性地通过与自己相适应的演奏表达音乐作品的思想情感。
教师在教学中要尽可能地将教材的优势发挥到最大。在浩瀚如海的钢琴作品中,有描绘山川河流美丽景色的,有描绘生动祥和生活场景的,有描述气势宏伟历史传说的,有描绘欢乐喜庆节日气氛的,有描述不同国家的地貌、不同民族的风情、不同时代的风格、不同作曲家的个性,不同人物之间的丰富情感等等。教师应根据视障学生的特点建立钢琴曲目架构,通过丰富多样、生动形象的钢琴教材曲目,有效地帮助学生拓展音乐认知的想象空间,提升音乐表现的创新思维。
标题性乐曲、赋予指向性内容的乐曲、含有人物形象描绘的乐曲、模仿声学音响的乐曲、结合文学语义的乐曲、结合动作感官体验的乐曲等,都是启迪视障学生创新性思维的有效素材。如《巴蜀之画》《八幅水彩画》《捉迷藏》《流水》《筝萧吟》《夕阳箫鼓》《童年情景》《狂欢节》《欢乐岛》《雨中花园》《水之嬉戏》《邀舞》等,都能够很好地帮助学生通过想象而获得由此及彼的表象转化。从语义学、心理学和神经科学等多角度构建起多感官与声音的联系,唤起丰富的联觉反应。例如肖邦升F大调钢琴曲《船歌》(Op.60),肖邦以其丰富多彩、柔美细腻的创作手法,栩栩如生地刻画出“风摇树影,扁舟轻渡”的优美意境。高声部抒情优美的歌唱性旋律,舒缓而静谧。低声部好似船行水上时摇曳起伏的固定节奏音型,描绘出小船荡漾的律动感。运用这样的乐曲能够很好地帮助视障学生感知理解并展开想象,唤起学生有如坐在水面上行驶的小船中摇曳的动觉、徐徐微风拂面的肤觉,以及清新空气沁人心扉的嗅觉等,使人有身临其境的真实感受。
又如肖邦前奏曲第15首《雨滴》,在右手高声部抒情歌唱的悠长旋律之下,作曲家运用了左手低声部固定重复的单音,均匀单调的节奏型,仿佛雨天屋檐下雨水滴滴答答的滴落声。音乐给人以雨滴声声的听觉再现想象之外,仿佛还让人感受到一股水汽扑面而来湿漉漉的肤觉,空气中弥漫着青草绿植的清香气味的嗅觉,这些综合感官联觉想象将引导学生的演奏达到充满神秘与浪漫的意境。
培养具有创新性思维的复合型人才是时代发展的必然需要,也是我们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目标。在针对视障学生的特殊钢琴教学中,对学生创新性思维的培养有着十分重要的且特殊的意义。通过丰富感知积累、架构通感联觉、拓展想象空间、激发挑战创新等多重培养方式,将有效地激发视障学生的创新意识与探索精神,从而使其成长为符合时代需求的、全面健康发展的创新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