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贺萌,李 琪
(吉林艺术学院,吉林 长春 130021)
美术馆是我国实施美育工程的重要平台之一,具有收藏、研究、科研、教育、展示、传播六大核心功能[1]57。在公共教育方面有着现场导览、数字展厅、出版物等多种模式与途径。美术馆利用其自身具备的学术资源、专业人员、空间及设备等优势,为艺术家与观众提供近距离接触、交流的机会。随着教育文化观念的革新以及全民美育政策的落实与推进,教育价值与文化价值不断使美术馆的主要职能发生转变,“以人为中心”的服务观点愈来愈重要。许多美术馆正在从“关注展览与藏品”转向“关注公众”。由展览延伸出来的交流空间逐步扩大,丰富的艺术实践活动、学术研讨会和专题讲座等公共性活动通过多种形式走进公众的日常生活。这种转变推动了美术馆艺术教育活动的兴起与美术馆的再建设。
各阶层观众的受教育程度与审美水平不同,对于艺术活动的感受力也不尽相同。因此,在开展公共教育的前期准备阶段,美术馆要考虑到受众存在的差异性问题,面向不同年龄段的群体进行考察与分析,以便后期实行的教育活动方案更具针对性。不同的群体在教育中的倾向性也不一样,所以美术馆在策划活动时不能把活动方式都设置得千篇一律。策划者要对目标群体的身份及心理发展状况有清晰的了解,“区分对待”观众的艺术需求,以观众的兴趣、想法和观念为塑造教育活动的依据,通过开展高效的教育活动,达到提升国民艺术素质的美育目的,实现文化融合与繁荣发展。观众的差异除艺术领域与非艺术领域这一重要区分之外,还可根据不同年龄的划分来分析教育活动的功能及作用,从发展心理学的理论角度出发,将美术馆观众按年龄层划分为四个部分,即幼年群体、青少年群体、成年群体和老年群体。
目前,幼年群体是美术馆公共教育的重要活动对象之一。对观展儿童进行指导的教育者须具备极高的职业素养和专业性,策划活动也需要考虑到该群体的独特性,从而建立相应的教育模式。面对此类群体,美术馆工作人员应该具备一定的教育学和儿童心理学知识,通过趣味性的交流与展示,引导小朋友建立自身与被展示艺术品之间的关系,激发他们对艺术的求知欲和新鲜感。通过研究幼年群体对美感认知的能力,达到促进其想象力和创造力提升的目的。当幼年群体对美术具有一定的主动性并发生自我活动之后,他们对外界的艺术兴趣可转化为随意的本能意识,进而初步建立起审美观。而在接受美术馆的公共教育过程中,他们往往会把这种体验与自身的审美能力相结合,形成主动的艺术审美动机,进而提升对艺术的兴趣。因此,美术馆应考虑针对幼年群体设置活动的教育方式,若教育方式不起作用,可能会降低幼年群体对艺术的兴趣,从而削弱美术馆公共教育的影响力。
美术作为一种情感寄托,本身是人类独有的创造活动与行为,它不仅能够帮助青少年构建对新事物的认识,还可以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与审美观。但目前部分中小学的艺术教育仍存在某种不可避免的偏见,从而导致了青少年的个性、想象力和创造力在一定程度上被削弱、审美能力被抑制等现象。这种艺术教育并不足以达到人们所期待的水准,进而凸显出美术馆公共教育功能的重要性。
随着素质教育的普及,美术与美育相结合的教育模式逐渐成为当前美术馆公共教育中的重要课题之一。美术馆展场中的公共教育活动有别于学校的艺术教育,在美术馆所营造的专注环境中,青少年群体更容易受到氛围的带动,提高学习的意愿。这种协作式教育可以健全青少年人格的形成与身心的全面发展,美术馆的公教内容与学校的素质教育内容相辅相成,公教活动在呈现崭新艺术视野的同时,也要融入美术教学的理论和实践。美术馆营造的场域为此类群体提供了开放的体验场所,有助于提升青少年对展品及新鲜事物的认知,通过公教实践活动还可以有效地辅助青少年回顾、重温在课堂上接受的美术知识,促进“知”与“行”的统一,进一步提升青少年的精神品格。
成年群体是美术馆重要的服务对象,也是公共教育活动面向人数最多的群体。由于此类群体普遍具有较强的基本艺术认知及理解能力,所以针对成人的公共教育活动,选择学术型研讨会或系列讲座的模式往往较为适合。通过学术型相关的论坛和讲座,可以让成人群体在其已有的审美观念和审美意识的基础上,提升理论批评和鉴赏推广的能力,并发挥“中轴”作用辐射到其他年龄层群体,进一步推动美术馆公共教育实践活动中的美育理想落地生根。
但在关于美术馆举办的讲座中,普遍存在“资源雷同”[2]的现象,即受邀主讲讲座的专家、学者多是重叠领域的艺术工作者。他们了解艺术本身发展规律,且谙熟美术的特点,这也导致在讲座中经典案例反复出现、流程与语言趋同等现象,这不利于艺术的多元化发展和对成年群体艺术鉴赏能力的提升与拓展。实际上“专家解读”并不是唯一的出路,也可邀请其他专业领域的学者介入艺术展览的批评。此类跨学科的文化解读不仅可以迸发多元化的视角和观点,也有助于提升美术馆增强公共教育的张力,更大范围地普及美育。
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全面加速,老年群体占美术馆公共教育人数的比重逐年上升。美术馆作为重要的公共教育平台,不能让特殊群体成为被忽视的群体。针对老年群体策划的公共教育活动,首先应考虑到安全、便捷、舒适等关乎该群体身心健康与幸福感的问题。其次,注重建立观众的好奇心和舒适感,通过非营利性的活动来丰富老年人业余生活将会是公共教育致力研究的重要课题。老年群体公共教育活动的发展应加强观众的体验和服务,实现丰富他们精神生活的目标,在增强美术馆公共教育活动影响广度的同时兼顾老年群体教育资源的公平共享。这种教育产生的积极影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使老年群体建立自己的审美价值,并使其形成一种独特的审美趣味及鉴赏艺术品位的主观评估能力。从而帮助老年群体与时代接轨,及时把握先进的文化艺术发展动态,进一步落实“积极老龄化”国家战略。
审美行为是人类基本的精神行为,有着悠久的历史。与之相适应,美育同样有着悠久的历史,只是在不同的时代和地域有着不同的形态和方式而已。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中提出:“充分挖掘学校艺术场馆的社会服务功能,鼓励有条件的学校将艺术场馆向社会有序开放”[3]。高校美术馆成为国家推动美育公教实践的重要场域,对美育工作的普及和人民群众艺术水平的提升承载着不言而喻的重要责任。
专业艺术院校的美术馆,既是学校重要的学术机构,又是社会化的学术平台[1]57。吉林艺术学院美术馆以展示为主,收藏、研究为辅,秉持高水准的收藏体系和展览机制,立足学院,辐射东北,是一座具有学术性和专业性的国际化高校美术馆。美术馆全年面向社会免费开放,依托策划、展览、专家座谈会等途径与模式,主办了多种形式的高品质公共教育活动,对地域美术进行传播与推广,为服务吉林省地方文化建设贡献着力量。围绕所承办的50余次国际、国内大型展览,美术馆目前已累计举办了20余项系列公教实践活动。针对不同年龄层的观展群体,吉林艺术学院美术馆在活动策划过程中,以公共服务为导向,以学科融合创新为抓手,总结并推出以下与群体分类相匹配的公共教育活动的途径与模式。
面向社会进行公共教育活动,是美术馆重要职能所在。成年人借助自身知识和经验感受艺术,终将成为个人审美经验体系的拓展与补充,而小朋友对世界的认识尚处于懵懂阶段,看展览等同于形成与艺术相关的早期视觉印象,从中接受潜移默化的艺术熏陶。国家艺术基金2019年度传播交流推广资助项目、中央美术学院“周而复始——综合材料绘画学术邀请展”长春站,在吉林艺术学院美术馆开幕,为在校师生带来专业与学术的借鉴,并且一如既往吸引着社会大众和媒体的关注。这次展览,儿童观众比例较高,其中学龄前儿童占据了大多数。值得注意的是,在休息日许多小朋友跟随父母、家人而来,这充分折射出大众对美育的重视与主动追求。于是,美术馆策划了以启蒙为目标的“小朋友与综合材料绘画”公共教育活动,活动力求规避枯燥难懂的美术理论,着力拓宽实践环节的趣味性,为儿童创作属于自己的综合材料绘画成果提供自由、快乐的空间。参与活动的小朋友置身展厅中充满趣味地进行涂鸦,活动最有价值的地方在于其过程性的体现,在活动的尾声还有很多作品仍处于“未完成”的状态,相较于作品的最终呈现,体验过程和自由涂鸦环节的全身心投入显然对于幼儿群体来说具有更加重要的意义。
“从做中学”是美国教育学家杜威的教育观点之一。对于高校美术馆而言,利用教学场地使观展群众更加直观地了解艺术品诞生的始末,为市民大众“创造一种条件”,既增添公共教育活动的整体策划性及专业性,又扎实有效地助推了美育事业的创新。2019年末,“精工之作——版画制作工坊体验活动”在吉林艺术学院美术学院版画系实验室展开。该公教活动生发于由吉林艺术学院和欧洲艺术联盟文化交流学会共同主办的“从文艺复兴三杰到毕加索——国际艺术大师版画作品展”。活动前期,由版画专业教师进行讲解、科普,并从制作角度为观众演示版画的创造过程,依照技术、秩序、精神、品质等几个层次阐释其美学价值;活动中期,老师向观众逐一演示了木版、石版、铜版、丝网版画的印制方法,更加直观地让观众详细了解版画的制作过程;活动后期,在版画系师生的协助下,大家动手操作实验室内的设备和工具,体验雕刻、印制版画,在老师和志愿者的邀请下,近30名青少年根据各自兴趣选取材料类型,完成了从雕版到印制的一整套流程,创作了人生第一幅版画作品。这种公共教育活动不仅广泛活跃了观众对艺术创作过程的积极性,同时也使美术馆与学院专业实验室横向协作,开拓了美育公教的新场域。
作为发挥美术馆美育功能最为常见的模式,现场导览对于各层面的观展人群来说,都是了解展览内涵、接触展品本质精神较为直接有效的方式。区别于其他美术馆,立足于高校的美术馆具备更加丰富的学术资源。吉林艺术学院美术馆负责导览的工作人员,均为亲身参与展览策划、筹备和布展工作且具备较扎实美术理论基础的在校师生。实践表明,一旦讲解者经历了展览筹备的始末,对于导览工作的理解便不会仅仅局限于展品本身的讲解,这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针对单个作品照本宣科式的讲解。讲解者结合筹备阶段所涉及的关于美术理论知识的前期成果,如将艺术家年表梳理、艺术特色提炼、艺术风格总结等融入导览活动,从而提升讲解内容的专业性与趣味性。
常见的讲座类型包括:关于某一特定艺术风格的讲座;集中某段时间不同艺术门类的讲座;关于指定艺术家的讲座等。其中,设置在展场中的讲座往往更激动人心。策划讲座活动时将展览内容和美术馆场地相结合,开展更有意义的讲座来满足观众对艺术欣赏的高标准,同时高校美术馆的讲座还能给予在校学生和社会公众一个主动学习的环境。在全国设计“大师奖”历届获奖作品集锦展举办期间,吉林艺术学院新媒体学院媒体应用策划系教师、“北京2008”主题奥运招贴设计大赛“金奖”和“评委会特别奖”获得者肖洋,在自己的作品旁进行了题为“创意背后的故事”交流分享会。叙述了自己的学习成长经历以及获奖作品《新时尚》的创作历程,并探讨了对“创意”的理解。通过艺术家的讲述,观众可以在理解吸收专业知识的同时积极互动,形成自己的观点。在国际艺术大师版画作品展中,根据版画相较于其他绘画种类体验性较强、趣味性更高的特点,曾开展了多项公共教育活动。例如由东北师范大学和吉林艺术学院教师主讲的4场主题讲座,分别是铜版画之美、复制与收藏——18至19世纪欧洲版画的复兴、从古典到现代——欧洲版画发展历程回顾、原创与复制——现代版画的发展。讲座的听众多为在校大学生和研究生,教师讲授与专业相关趣闻的同时也丰富了校际教学实践。
由此可见,系列的主题讲座在发挥美术馆教辅功能、为学生打造具有双向互动与交叉性的课外专业实践活动的同时,也助力了全民美育的重要目标,为社会大众提供了看到美、感知美的专业学术空间。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高校美术馆公共教育的普及化进程,了解关注老年群体及特殊群体的艺术需求与观展愿望,进而完善相应的无障碍设施以及健全服务体系,打造安全、便捷、舒适的馆内空间,越来越成为美育工作亟待解决的重点问题。同其他观展者一样,观展的老年人以及长春大学特殊教育学院的8位聋哑学生在“首届中国写意油画双年展”举办之初,抱着对油画与写意关系的好奇与期待纷纷来到美术馆一探究竟。在做好引领工作的同时,为了充分发挥美术馆的美育功能,提升面向社会不同群体的公共教育服务能力,美术馆为其专门设置了讲座和“解读与练达——走进写意油画的精神世界”公共教育活动。针对老年人的情况采用“一对一”的导览方式,放慢导览速度,使他们能够听得见、看得清;针对聋哑同学,采取专业教师阐述与手语老师相互配合的形式,使聋哑同学初步对“写意油画”这一新概念建立起自己的理解。讲座之后,在志愿者“一对一”地指导下,观众在展厅内完成了自己的写意油画临摹作品。这次活动将服务范围限定在老年及特殊人群,受众具体选定为有审美需求的老年人和正在接受高等教育、具有艺术追求和学习愿望的聋哑学生,目的在于充分发挥吉林艺术学院美术馆面向社会不同群体的公共教育服务能力。同时,活动安排本校学生与老年人、聋哑学生共同参与到实践环节中,希望借此锻炼学生的志愿意识和服务意识,促使美术馆成为践行社会教育责任的公共服务平台。
美育是审美教学与美感教学的结合,美育公教实践活动是美术馆通过导览、讲座、工坊、线上传播等多种实践形式对市民大众进行的长期服务。如何在代际更迭中恰当地选取公共教育实践的切入点,使之在传统公共教育的基础上进行美育创新,且更具针对性地创设迎合各年龄阶层群众的审美观念,逐渐成为评判其美育功能是否行之有效的重要根据。由于公共教育活动所服务群众具有不确定性,展览公共教育活动的策划需多元化且具有创新性。美术馆公共教育活动的策划应把这些群体的情况进行分析,与馆内现有的资源结合在一起,为不同群体提供相应的高质量服务。这要求美术馆工作者必须对艺术品包含的信息加以仔细辨认和提炼,并结合专业的艺术理论知识和发展心理学多角度“因材施教”,为各类观众群体策划科学性与实用性并重的公教模式,探索美术馆美育途径的更多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