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给水构筑物抗渗、抗裂砼技术在施工中的应用

2023-12-28 11:13李恭华
建筑与装饰 2023年22期
关键词:池壁水池垫层

李恭华

广东省科达水利电力岩土工程有限公司 广东 广州 510000

引言

当下社会发展背景下,城市建筑工程不断发展,给水构筑物施工涉及大量的混凝土材料。而新时期,工程使用的混凝土材料,应该朝向高强度、高性能方向发展。随着混凝土强度与性能提高,混凝土使用频率增加,各种工程都可见其踪迹。混凝土大量使用后,会应自身特性出现凝固收缩现象,导致建筑结构出现裂缝,如何应对砼技术应力增加,成为困扰施工单位的主要难题。本文针对此进行探究,加强抗渗、抗裂技术应用,保障砼技术施工质量。

1 工程项目介绍

1.1 工程概述

本次工程属于给水构筑物,是水厂工程内功能性水池之一。整体容积为740m3,施工高度为4m。由于水池结构有一半结构位于地面以下,需要采用开挖、垫层等方式,保证施工顺利进行。

本次工程名称为清水池工程,清水池选择混凝土结构施工。长度为24.0m、宽度为10.0m。地质报告显示,持力层为全风化砂岩,需要使用垫层和厚砂石,砼强度为c15。主体结构砼标号为c30,设置抗渗等级为p6。池内设置池柱10个,与导流墙连接的墙柱预留钢筋,长度为1m;滤池标高为2.0m,设置通风孔;池内设置导流墙,以及溢流管;池内外壁与顶板顶面,均按照1∶2的比例涂抹水泥砂浆。

1.2 施工部署与流程

工程施工要严格按照施工流程进行,场地平整后对现场各处位置进行测量放样,确定好中心线后,进行基坑开挖作业,设置好垫层、底板水槽,在池壁3.25m高程下进行作业,装置配水箱,等到水池蓄满水完成测试。

1.2.1 测量放样。根据工程设计图纸的高程,找到基准点与坐标,使用全站仪对水池坐标测量,找到坐标控制点后,将四个角的坐标标注出来。将清水池引到水池外侧,根据图纸进行基坑开挖,使用水准测量监测,保证开挖深度符合要求。

1.2.2 土石方开挖。清水池基础开挖深度为2.9m,局部集水坑深度深于基础面,需要采取放坡的方式,使用机械挖掘土方。将挖出的土方运输到指定地点进行场地平整,避免挖掘土方占据施工现场。在开挖过程中,做好排水工作,预留部分保护层。保护层部分不得使用机械设备,需要采用人工的方式挖除。

1.2.3 垫层施工。基槽验收合格后,需要使用垫层,完成垫层施工。根据工程的填筑要求,使用厚砂石作为垫层,铺设300mm的厚度;基槽内浮土清除后,经过检测符合质量要求后,使用强度等级在C15的混凝土浇筑,平板振捣后压平抹面。

1.3 施工质量要求

工程施工应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由项目管理人带头,成立专项质检部门,对工程各部分工序检验,降低人为因素导致的工程质量不佳现象。保证项目开展过程中,施工人员都能严格按照规定,尽职尽责地完成工作。工程管理过程中,需要加强对物质的管控。施工材料关乎施工质量,对于采购的原材料、半成品商品,务必严格检查。要求厂家出具相关检验资格文件,把控好材料数量、质量。入场材料必须在检验合格后,才能送入工程进行施工应用;安全管理方面,要求现场配置专职安全员。各部门施工前,做好技术交底工作。管理人员对现场全面管理,要求全体员工都具备安全意识。严格对子项目质量检测,不合格施工项目严禁进入下一道工序,全面保障工程施工质量。

2 工程施工主要方法

2.1 钢筋工程

2.1.1 技术准备。施工前应准备好施工材料,钢筋工程需要技术人员根据设计图样,准备好钢筋材料。施工人员在审阅图纸后,将配料单交给技术部门,对钢筋加工[1]。

2.1.2 钢筋的绑扎。

(1)底板钢筋绑扎。核对好位置后,设置底板下层钢筋,使用钢筋绑扎和定位。在底板钢筋上绑扎好相应的零部件后,对图纸审核,确定各处轴线、标高是否正确。无误后进行绑扎操作,使用焊接头焊接,使钢筋接头连接。池壁与柱不得遗漏钢筋,搭设好护架后,防止钢筋弯折。

(2)池柱钢筋绑扎。池柱钢筋绑扎,需要搭设脚手架——套住箍筋,绑箍筋,在操作面四周铺设跳板,计算好根柱箍筋数量,确保箍筋与钢筋交错布置,形成八字形。

(3)池壁钢筋。拆除插筋的定位钢筋,搭设定位架,安装保护层垫块。等地底板浇筑完成后,在端部和池壁拐弯处搭设定位架。按照要求绑扎,保证绑扎牢固,使用C25的混凝土垫块安装,保证垫块与钢筋绑扎牢固。

(4)顶板钢筋绑扎。清理模板上的杂物,按照间距线摆放钢筋,绑上钢筋后设置垫块。间隔为1m,按照梅花形布置。顶板上铺设脚手板,防止钢筋间距不均匀,实现对模板有效绑扎。

2.2 模板工程

2.2.1 模板设计。垫层模板按照100m×100m规格设计,沿垫层边线使用短钢筋固定;底板模板采用木模的形式,设置规格为(0.9×1.8),在集水坑位置使用厚砖砌作为模板,内部使用木模板。池壁模板使用压刨找平,以及止水螺栓和钢管支撑固定;池柱模板选择厚度为18mm的夹板,间隔400~600mm设置一道,距离地面250mm,其板块与板块竖向接缝处理,做成企口式拼接,固定好使用钢管支撑,确保结构与柱体有效连接;顶板模板则采用夹板刨光,使其方向与夹板相同对缝平铺。接缝处下方必须设置龙骨,保证拼缝严密性。下方垫方木为柱头龙骨,顶板支撑采用碗扣式脚手架,支撑均为可调节顶托模式。

2.3 模板加工与安装

底板与池壁模板,需要满足截面尺寸,将误差控制在规定范围内。对于尺寸过大的模板采取特殊处理,使用刨边设备对其进行刨边,严禁尺寸不合规格的模板投入使用[2]。龙骨也需要刨光,经过质检人员验收后方可使用。模板安装顺序,需要定位好,对垂直度进行调整,模板加固后进行浇筑,浇筑养护后拆模。模板安装前,需要在底板位置防止海绵条,保证准确的安装;顶板模板安装需要搭设脚手架,按照顺序依次安装,使用螺栓固定。模板拆除需要保证混凝土强度达到规定要求,先松动穿墙螺栓,使用撬棍撬动模板,不得大力拆除。顶板模板拆除后,需要对抗压强度进行测试。取下模板后,调节升降螺杆,取出龙骨和模板,拆除的模板要轻拿轻放。

2.4 混凝土工程

浇筑施工前,选择商品混凝土,使用车辆运输到指定地点。根据工程施工进度,混凝土浇筑尽可能选择在白天进行。当浇筑量较大时,为了不留下施工缝,应对现场人员合理分配,采用分工轮换的方式,完成浇筑作业。各专业派遣监管人员,对现场施工进行检测,保证各方施工协调。

混凝土浇筑时,为了防止材料出现离析现象,需要使用甭管卸出,控制倾浇的高度;浇筑步骤需要现在底部填充石子砂浆,使用振捣棒保证浇筑质量,对混凝土振捣,等到混凝土表面不会出现气泡为宜。混凝土施工时,需要有专人看护模板,对模板、支架、预埋套管检查,当发现变形移位现象,需要立即停止浇筑,保证在浇筑前修复完毕,避免对后续浇筑造成影响。浇筑完成后的混凝土,需要在规定时间内,使用塑料薄膜覆盖,在上方适当洒水,做好养护工作。浇水养护不得过量,要适当保证混凝土处于湿润的状态,养护14d后,可以进行拆模。对混凝土强度检测,强度≤1.2MPa。养护期间,不得有人在周边活动[3]。

2.5 水池满水试验

2.5.1 试验条件。池体混凝土强度与抹面砂浆强度检验水池抗渗、抗裂的关键,当混凝土达到规定强度后,需要对水池进行满水试验。试验前要对各个管道检测,保证畅通性良好[4]。之后按照规定要求进行测试,试验前,需要标定水位测计,对临时孔洞封堵。试验流程要分三次进行,充水高度逐渐从1/3到注满。每次充水测读水位下降值,合理对水量把控;则使用水位标尺取读参数,精度控制在0.1mm。第一次的渗水量符合标准,则需要再度测定;第一天渗水量抄表,则需要逐步减少渗水量,延长观测时间,对试验进行更细致的观察[5]。

3 施工技术保障措施

3.1 施工缝处理

为了最大限度保证施工质量,需要对施工缝科学处理,才能降低水池渗漏现象发生。对此,需要做好施工缝留置工作,在池壁水平施工缝预留出止水钢板,预埋止水钢板,能够保证连续浇筑后不会留下施工缝,保证施工浇筑质量;对于浇筑后存在的施工缝,可以对其进行凿毛处理,将杂物清除后,铺设上20~25mm的石子砂浆,缩短施工缝上下间隙的空间[6]。

3.2 穿池套管、铁件的防水处理

水池项目投入使用后,导致建筑结构处于水环境下。需要采用有效的防水措施,避免杆件生锈[7]。固定模板使用螺栓,在上方焊接止水环,保证环数符合设计要求;防水套管施工需要预埋馆陶,保证止水环焊接更加严密。池壁混凝土距离套管有一定距离时,将管路下方混凝土振捣后,保证套管均匀对称,保证振捣密实。混凝土需要持续填筑,直到30~50mm的位置,期间套管应提前预埋好,保证铁件不受到水的影响,做好防水处理[8]。

3.3 水池施工中的抗浮措施

基坑内地下水急剧上升,导致水池自重较小上浮。需要在基坑外边缘设置排水沟,保证地表水有效排除。同时,在基坑内设置集水坑,使用潜水泵将水完全排除。满水试验前,要保证各个预埋管道、孔洞畅通。只有在不封堵的情况下,才能保证水量上涌,及时采取紧急排水的方式,保持池内外水位平衡[9]。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混凝土作为工程中不可或缺的施工材料。其应力反应导致的裂缝等现象,降低施工质量。加强抗渗、抗裂技术在工程中的应用,显得尤为重要。合理运用砼技术施工,对于建筑工程有重要意义。能够保障工程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是建筑工程发展过程中,研究的重要课题。只有合理采用抗裂防渗技术,对材料合理选择、配置,才能防止裂缝产生,提高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

猜你喜欢
池壁水池垫层
延长超白太阳能玻璃窑炉窑龄维护实践
小区的水池
垫层对水泥土搅拌桩桩土应力比影响的有限元分析
换填垫层底面处土的自重应力的计算方法探讨
把住医保基金水池闸门
找水池
面板堆石坝垫层施工及坡面防护
垫层混凝土对落水孔水库坝基应力的改善
壁面温差对钢筋混凝土圆形水池池壁结构的影响
半地下式圆形贮液池结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