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慧/文
技工教育作为我国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为社会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国家高度重视职业教育的高质量发展,2022年修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对职业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时代的高素质高技术技能人才不仅要具备高超的知识与技能,而且拥有较好的人文素养和文化品格。然而,技工院校在快速发展过程中却忽视了学生人文素养的培育,从而导致学生普遍“重技能、轻人文”,“重专业、轻素养”,人文意识淡薄,这对技工院校的长远发展和学生未来职业发展都将不利。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内容,其文化精髓可以反映中华民族的整体思想特征和精神风貌,具有传承性、独特性和人文性[1]。职业院校要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传承和创新发展,职业院校将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思想与立德树人高度结合,形成丰富的以立德内容、立德方法与立德价值为主的立德树人体系,能够在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传承和创新发展的同时,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使他们成为更符合社会需求的徳技并修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成为不具备替代性的能工巧匠,成为真正的大国工匠。基于此,本文探讨基于传统文化视域下技工院校学生人文素养培育。
人文素养培育即通过人文知识传授和环境熏陶以及自身的实践,使人类的优秀文化成果及其所蕴含的价值观念、审美情感和思维方式等内容转化为受教育者相对稳定的品格、气质和修养。良好的人文素养有助于提升人的品味,拓展人的思维,激发人的创造力。
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灵魂。如何寻找和挖掘本土优秀的文化资源,通过文化内在理念传递文化认同,凝聚力量,不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是青年一代必须面对的时代课题。面对当前中西方文化冲击与交融的复杂形势,部分技校生的思维观念西化倾向较为严重,传统文化意识较为淡薄。因此,加强对技校生的人文素养培育,让其学习和掌握中国文化的思想精华,对树立他们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大有裨益。
北京师范大学课题组会同国内百名专家研究发布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早在2016年就将人文底蕴的培育纳入了学生核心素养的内涵范畴之中[2]。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培育学生人文品格不仅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适应当前教育改革发展趋势、提升我国职业教育国际竞争力的迫切需要。技工院校承担着为社会输送高素质、高技术、高技能人才的重要责任,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是时代和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
对技校生进行人文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积淀和文化内涵,涵盖的内涵和领域非常广,对学生具有极强的影响力和带动性,是培育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来源。在日常教学中加强人文素养培育,不仅可以深化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而且有助于学生塑造优秀个人品德,形成良好的职业素养。
对技校生进行人文教育,有助于唤醒学生的民族意识,激发爱国情怀。在当前复杂的国际形势下,青年一代的爱国教育任重而道远。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丰富的历史素材和人文故事,都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技工院校应借助当前丰富的文化典籍故事、优秀的人文榜样、经典的人文节目培育技校生的民族意识和爱国情怀,强化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对技校生进行人文教育,有助于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对技校生来说,个人的专业技能和人文知识的积累决定了学生能否在未来的职业发展上厚积薄发、可持续发展。如果说专业技能是技校生就业的核心竞争力,那么人文素养则是学生职业能力提高的基础以及未来职业道路走得更远的基石。
近年来,技工教育乘着职教改革的东风,迎来一波强势发展。但整体而言,仍呈现良莠不齐的现象。重技能、轻人文,重竞赛、轻教学,人文素养教育在技工教育中呈现不断弱化的趋势。具体归因如下:
技工类院校受招生体制和办学条件的制约,招进来的学生大都基础较差,学习态度不够端正、学习动机不明,加之受传统观念和市场需求的影响,大部分学生更愿意接受专业实训课的学习,学校和老师往往也更看重学生的专业成绩和技能竞赛成果,公共类基础课程的重要性在日常教学中常常被忽视,从而形成了“重专业,强技能,弱基础”的恶性循环。学生虽然是学习的主体,但对于学习本身的兴趣不高。他们对需要徐徐浸润、细细熏陶的传统文化缺乏学习的耐心,不愿主动去积累、去沉淀。他们大部分人更愿意把业余时间花在上网、聊天、打游戏上。根据笔者小范围的问卷调查可知,大部分学生学习态度不够端正,普遍对中国文化一知半解,学生人文素养现状不容乐观。
当前技工院校普遍存在师生配比不科学,因此存在甲教师教乙科目,或者同一名教师承担好几门课程的现象,导致教师没有多余的精力来深挖教材,研究教学,对教学任务往往敷衍应对,更不用说在课堂上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人文素养方面的培养。部分教师虽然对文化教学有一定共识,但缺乏系统理论的研究,加之许多教师习惯传统的讲授方式,不擅长使用信息化手段,文献综合检索能力不强,往往枯燥地灌输课本知识。加之自身知识盲点,对某些中华文化知识一知半解,无法向学生完整地呈现中国文化的全貌。
长期以来,技工院校的人才培养方案老旧,课程设置陈旧,且多强调学科知识的传授,学生技能的高低往往成为考核评价的标准。一些技工院校在进行课程设置时,多偏向于专业建设而忽视人文素养教育内容,除基本的语文、英语、思政、职业教育等,其他文化课程难寻踪迹。学生的学习目标充满功利性,自然得不到传统人文文化的积累以及基本人文素质的提高。以笔者所在技师学院中级数控加工专业人培方案课程设置为例,学院三年的公共基础课程开设中更注重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而文化素养课程仅常规的《应用文》《数学》《英语》《计算机基础》,甚至连《语文》课程都难觅踪迹,更不用说其他人文素养通识课程,如国学经典阅读、诗词鉴赏、文学赏析、艺术赏析等课程。这种课程模式必将不利于技工院校的长远发展,也将对学生未来的职业道路和综合成长产生不利影响。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中华传统文化的历史影响和重要意义,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劳动者素质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至关重要。面对当前中西方文化相互冲击与交融的复杂形势,部分技校生的思维观念西化倾向较为严重,传统文化意识较为淡薄。因此,要加强对技校生的人文素养培育,引导其树立正确的“三观”。
众所周知,人才培养方案是决定课程建设、教学实施等环节的基石,而课程建设又是人才培养的关键所在。当前部分技工院校存在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模糊、学生人文素养提升诉求缺乏、人文教育课程设置随意、课堂实施流于形式、学生考核评价标准单一等问题。在当前职教改革大背景下,技工院校应切实转变观念,创新教育教学理念,优化人才培养方案,落实素质课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依据最新的教学大纲和教学标准因地制宜,结合专业特色,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完善课程设置。除开设基本的人文素养通识教育课程外,还应以人文素质课程为载体,深化拓展人文社科选修课,丰富课程覆盖面,优化统筹不同学科和实践活动之间的相互融合,以实现资源的优化整合。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更好地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客观要求。现代职业教育理念也越来越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学生作为“社会人”的核心素养备受重视,厚植人文素养逐步成为提升技工教育的重要驱动力。课堂教学作为“立德树人”的主战场,教师作为“立德树人”的主体,承担着知识传授和文化传播的双重任务。教师应摒弃传统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开展探究学习、互动学习,利用网络丰富的微课、慕课等资源,切实将专业知识传授和人文素养培育巧妙有机地结合起来。因而教师要重视课堂教学,深挖教材文化元素,合理整合,在专业教学中融入中国特色文化,有意识地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例如,教师通过深挖企业劳模、技能大师、世赛得奖选手等,将企业文化、工匠精神、劳动精神、技能报国等融入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在体验、实践中积淀人文基础,培育人文情怀。
第二课堂作为课堂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对帮助学生增长见识、开阔视野、发展才智、展现才能有着重要意义,为他们提供了很好的展现舞台。通过有计划地组织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将中国悠久的历史和丰富多彩的中国文化融入生动的第二课堂活动中。通过创新形式,融合多样的信息化资源,以线下班级为基地,以线上宣传为窗口,以重要节假日为契机,充分开展各类主题活动或实践活动。例如:组织开展“优秀中华故事”情景剧表演、“优秀中国电影”赏析、“中国传统节日”主题活动角等活动,进行历史人物雕像设计、著名建筑再创造、汉服设计与展示等活动,线上通过专题化的视频、音频、案例等充分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情,提升学生的体验感和互动感,对这些成功的活动进行宣传推广,打造书香校园,营造良好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氛围。
技工院校要秉承立德树人的理念,在创新创业实践中践行育人责任,培育青年技校生坚持学用结合、知行合一、甘于奉献的精神品格,推进青年学生在实践中接受教育,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3]。一要积极引导学生在社区、烈士陵园、敬老院、养老院等单位开展志愿服务活动,让学生在帮助他人、服务社会的过程中践行人文道德认知、外化道德行为。二要培养学生优良的职业精神。由于技工教育的特殊性,与普通学校的人文素养培育不同,技工院校更加重视企业理念、企业文化、岗位能力、职业精神等元素的融入,因此,要多创设不同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发挥校企双元的协同育人作用。例如,通过与企业合作建立“技能大师工作室”、公共实训中心等,依托校企合作平台,共建实习实训基地、开发课程和协同创新等,鼓励引导企业深度参与学校教育教学改革,让企业走进课堂。
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培育人文品格,不仅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民族意识,塑造良好的思想品格,培养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同时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整体文化素养,从而帮助学生在未来的职业道路实现全面可持续发展。技工教育应充分借助优秀传统文化精髓开展人文素养教育,创新传统文化培育方式,达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树立良好的人文思想风貌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