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新闻”:电视新闻节目的多样化发展趋势

2023-12-28 04:22:11
视听界 2023年5期
关键词:导语新闻节目主持人

苏 畅

近年来,电视媒体中各种类型的节目层出不穷,电视节目的类型也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电视新闻节目也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以适应不同层次的观众需求。“说新闻”与“播新闻”相比,更符合大众对电视节目样式与语言播讲方式的创新要求,更具亲和力和感染力。生活化和平民化的新闻节目,越来越受到大众和市场的追捧,有着更多的传播优势。

一、“说新闻”的主要特点

(一)导语摆脱传统“六要素”

传统意义上的导语“六要素”为何人(Who)、何事(What)、何时(When)、何地(Where)、为何(Why)、如何(How)。[1]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新闻导语并不完全涵盖这六个要素,而是提炼出新闻中最精华或最引人关注的部分作导语。其实这种现象很多年前在报纸标题上就已经有所体现。因为报纸的篇幅与字体大小原因,人们阅读时往往会先看标题,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阅读,这就对标题有了要求,要第一时间吸引受众的关注点。而电视新闻的导语和报纸的标题一样,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吸引受众?于是,就出现了只提取六要素中最精华、最重要、最吸引人的一到两个要素的“部分要素导语”。例如,江苏新闻·公共频道《有一说一》2019年9月8日的节目中,有这样的一条导语:“江阴的黄先生最近在超市花了三块多钱买了一卷挂面,最神奇的是,这面条怎么煮就是煮不烂,这面条能吃吗?”这种“欲说还休”的播讲方式,让受众有耳目一新的感觉,调动起受众的积极性和好奇心,也使新闻节目更直观、更立体、更亲和。

(二)导语口语化

口语化更符合人们日常的说话习惯。日常交流中,人们基本不会采用较为书面的长句式的语言,短句、词组或是语法结构相对简单的句子最为普遍。现在的新闻节目,早已从以播讲人为主体向以观众为主体转变,口语化导语的出现顺应了这一趋势。20世纪80年代,美国著名新闻主持人拉瑟认为:“我们做电视新闻的人必须把新闻价值建立在我们认为受众最感兴趣的话题上。”[2]江苏公共·新闻频道《奇闻天下》2020年10月29日的节目中,主持人说:“在这个上海的地铁里,两个男人打架,招式很多,打的时间很长,没想到呢,这也被我们一些好事儿的网友拿来恶搞了一下,甚至啊,还有人给他配上了韩大嘴韩乔生老师一般的现场解说!嘿,我们就来听听看,热闹不热闹!”贴近受众语言习惯的播讲方式,加上贴近百姓生活的新闻内容,更容易被受众接受。

(三)主观性评论串联新闻事件

以前我们常说新闻播报是客观的、严肃的,不可以有播音员自己的思想感情。但随之而来的问题就是新闻缺乏感情。“说新闻”则很大程度上改变了这一现象。以江苏卫视《新闻眼》节目为例,主持人每次在做节目之前,会通篇看过当期节目的所有新闻,并将新闻事件有机地串联起来,导语中还加入了许多评论性语言。这种方式使整个节目形成一个大的整体,一个个独立的新闻彼此间相互链接,承上启下,灵活机动,播报便像叙述事件那样娓娓道来,观看感受变得更加顺畅不突兀,趣味性大大增加。这也锻炼了主持人的思维能力和信息整合能力,凸显了主持人的创造性。

(四)视觉效果多样化

在直观视觉效果上,许多“说新闻”节目加入了现场连线报道、多地区演播室连线报道、直播追踪、3D 动画等新颖形式,还将漫画、字幕、音效、图标等效果加入主持人的播讲与新闻短片中。形式上的多样化创新强化了视觉效果,提高了新闻节目的可视性和趣味性。有些节目采用主持人的走动播讲、多机位摄像等形式,演播厅也是 360°无死角布局设计,取代了主持人坐在主播台前的单机位方式,画面效果更加灵动形象。

二、“说新闻”的必要性

(一)受众情感需要

我们常说“内容决定形式”,与受众息息相关的新闻是受众最关心的,这类新闻需要贴近生活的表达方式。面对广大的受众群体,多角度、多层次、亲民化、兼具深度和广度的新闻节目,才符合新时代对新闻节目的要求。这不仅对主持人灵活机动的创作有了更高的要求,还要求新闻节目更富有情感,更具有人文关怀。替老百姓说出他们想说的话、办成他们想办的事,决定了受众对于新闻节目的认可度和持续观看度。

(二)融媒体竞争需要

电视新闻必须经过前期拍摄和后期制作,直至播出的必经流程,时效性相比网络媒体差了很多。如何在新兴媒体面前,保有传统媒体自身优势,填补与新兴传媒之间的差距,也是“说新闻”节目兴起的一大因素。以凤凰卫视《天下被网罗》节目为例,它就当天最重要的新闻话题,整合网络资源,在有限的时间内为受众提供最深入、最多元、立体化的信息。节目所有内容都来自网络,帮受众汇总一天内国内外网站的头条新闻、网络人物、世界各地博客爆料以及网络争议话题,将电视媒体和网络媒体的优势结合起来。这样的节目对于受众来说,与其自己上网浏览信息,还不如看电视听主持人生动讲解,帮助自己汇总加以评论。

三、“说新闻”对主持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说”得规范自如

“说新闻”的节目主持人要明确地认识到,即使不要“播音腔”,也仍然不能放弃对播音员基本功的长期训练。因为规范的发音、停连重音、语流音变等基本功,是主持人播讲任何内容的基础,离开了基本功是万万不可取的。主持人要加强内部技巧和外部技巧的训练,在规范之上做到不着痕迹地亲切自如地说话。许多主持人“播”得非常好,但不会“说”,这对主持人来说是个不小的考验。

(二)提高文化素养

“说新闻”要求主持人将文字语言转化成有声语言,而转化的过程中如果主持人的文化素养不够,使语言失去了文字本身的美感,而口语化的不彻底又让人觉得略显做作。同时,带有评论性质的播讲内容,对主持人来说也是一个挑战。如果对新闻事件没有深入了解,对评述内容没有深刻认识,新闻便“说”得浮于表面、平平淡淡。所以“说新闻”的主持人要向采编播一体的全能型人才发展,只有切身体会新闻事件,评述的内容才会深刻。

而且,主持人还得是个杂家,因为新闻关乎社会生活方方面面,大到国家的大政方针,小到每天的菜价,主持人面对各类新闻要有话说有话评,平时的积累就尤为重要。否则,就会经常出现书到用时方恨少,说出的话干瘪无力、毫无看点的情况。古人说“腹有诗书气自华”,主持人的气质和气场在镜头前尤为重要。一个主持人给观众呈现出的状态应该是积极、沉稳、有公信力的,而这种状态只有靠日积月累的积累与沉淀才能慢慢实现。痒、蜻蜓点水之感,难以真正触及受众内心,而有“新闻感”的主持人,更容易走进受众内心。

(三)提升“新闻感”

“新闻感”目前还没有一个准确的定义,笔者认为主持人的“新闻感”,是播讲新闻时更具象、更有冲击力、更具深度,让新闻事件厚实起来。许多新闻主播是从一线记者做起的,有着丰富的一线采访报道经验,他们更能感受到什么是新闻事件最重要的报道点,最应该向受众传达什么样的讯息、引领什么样的舆论导向。当他们成长为新闻主播,在播讲新闻时,势必会有更加深刻的感受,措辞与状态也会大不相同。普通的“说”,也就是“泛泛而谈”,难免会有隔靴搔

猜你喜欢
导语新闻节目主持人
导语
主持人语
主持人语
阳光
主持人语
主持人语
本期专栏导语
新闻节目中主持人的“可为”与“不可为”
新闻传播(2018年8期)2018-12-06 09:03:00
地方电视台如何办好新闻节目
新闻传播(2018年11期)2018-08-29 08:15:30
导语
戏曲研究(2017年2期)2017-11-13 03: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