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 琦
媒体融合发展的不断深化,使得新闻内容生产、呈现方式更趋多元化。多媒体融合技术下的沉浸式新闻以数据可视化、场景再呈现等表达方式,被媒体广泛运用到新闻采访实践中,让受众以第一人称视角代入沉浸式新闻报道中,身临其境地获取新闻源的多感官汇集体验。
沉浸式新闻是数字科技时代背景下新闻报道创新性产物,主要是通过数字虚拟技术构造新闻中的虚拟环境和场景,并以第一人称视角进行新闻报道,将受众代入新闻事件中并获得身临其境的感官体验,继而实现了受众与新闻事实的近乎“零距离”接触。
沉浸式新闻的概念最早出现于2010年,由美国《新闻周刊》记者诺尼·德拉佩纳率先提出。德拉佩纳运用计算机技术进行视觉设计和生产,并配合观看设备,从而增加了受众的体验感和互动性。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现今,沉浸式新闻利用虚拟现实电脑仿真系统,对新闻中出现的情景进行全方位信息模拟呈现,构造出最逼真的拟态场景,并将受众以“第一人称”代入这一场景,从而实现受众视听触觉全心态感知,达到身临其境的在场感。
沉浸式新闻适应了媒体融合发展的需求,将“条线化”新闻生产方式迅速转变成“辐射状”融媒生产方式。这样的新闻采编方式,一方面让受众获取了更加独特的信息传递体验,使得新闻传播更接地气,更有烟火气,也更加符合受众的信息获取需求;另一方面,沉浸式新闻采访通过打造动态式、渐进式的新闻场景,提升了受众对新闻事件的互动参与度以及情感认同度,进一步强化了新闻传播的真实性,也提升了媒体新闻发布的权威性。从这一角度讲,媒体融合背景下,沉浸式新闻采访增加了媒体新闻传播的延续性、宽广度和时效性,也是新闻采编“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生动实践。
传统的新闻报道通过文字、图片、视音频,或者以上述介质集合的方式呈现,这种平面呈现的传播方式在全媒体时代已经不能满足受众对多元化信息的需求。
与传统新闻不同的是,沉浸式新闻报道借助数字虚拟现实技术,再现新闻现场,重新塑造了受众对新闻的体验和感知。这种以第一人称为视角的叙述方式,让受众仿佛置身于新闻现场,实现了虚拟环境下受众与新闻事件的关联,让受众从原先的被动接受新闻信息转变成新闻“目击者”和“当事人”。沉浸式新闻报道改变了受众的视听感受和情感感知,给予受众全新的“现场感”体验。
现阶段,沉浸式新闻最具代表性的两种表达方式为360度全景呈现和虚拟现实呈现,这些技术主要调度了受众的视觉、听觉和行为系统,传播效果主要体现在认知层面、心理层面和行为层面。因沉浸式新闻通过新闻现场构造,动态感、现场感远强于传统新闻报道,从而避免了传统报道传递给受众的刻板印象。与传统文字、照片、视频等新闻报道方式相比,沉浸式新闻报道虽然对新闻内容的认知略逊于传统新闻报道,却强化了受众的感知和行为系统,使得受众从沉浸式新闻中获取的情感认知明显强于传统新闻报道方式,由情感感知带动的行为认知同样强于传统新闻报道。沉浸式新闻遵从了广大受众对信息的情感态度,符合受众的价值取向。获得“尊重”的受众在多感官体验中,实现了个体和新闻事件的交叉互动,从而在沉浸式新闻传播途径中获取了符合大众审美情趣和自我认同的新闻价值,这种新闻认同指导个体或社会群体的正向行为。
为更好地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激发各级干部群众守正创新,锐意进取,撸起袖子加油干,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大潮中贡献自己的才华和智慧,2022年10月下旬起,南通广播电视台电视节目中心推出了系列专题片《我们的美好生活》,通过媒体融合沉浸式采访,以百姓视角反映不同领域、不同行业的普通人在南通的工作和生活,用鲜活朴实、生动具象的百姓故事,展现了人们鼓足干劲、奋发有为、共同奋斗,创造新时代美好生活的精神风貌。
专题片《我们的美好生活》分为“‘网红街’背后的故事”“高铁时代‘双城记’”“护理院里的喃喃心声”“我家住在运河边”等十个篇章,分别从南通主城区“老破小”改造、城市生态环境提升、智慧农业发展、高铁时代城市空间扩容、养老事业发展等多个角度展现大美南通新时代新征程的美丽画卷。为了更加形象生动地展现城市向上、生活向美,专题摄制组在拍摄前与新闻当事人进行了充分的沟通,通过沉浸式投影场景再现等方式将新时代美好生活愿景娓娓道来。
在拍摄专题片《我们的美好生活:我家住在运河边》时,摄制组经过多方寻找,最后确定以二十年前就住在南通通吕运河边的市民刘汉泉为人物主线,以他为第一人称视角进行拍摄。画面先从刘汉泉在运河边塑胶跑道散步后回家开拍,人物进入拆迁后运河边的新房推窗入景,展现改造后南通通吕运河绿化长廊的生态景色,侧面反映了像刘汉泉这样的城市改造拆迁户生活的宜居环境,然后画面一转,通过画面投影技术,将十多年前运河边沙场成堆、沙尘乱飞的脏乱差景象重现。运河边新旧景象对比,给观众留下了深刻感受。
这样的沉浸式采访,观众身临其境地感受到了刘汉泉在专题片中提到的“十多年争前恐后逃离运河,十多年后举家搬迁亲近运河”的内心幸福变化。专题片最后,通过三维技术,将刘汉泉所住的运河周边成为南通城市副中心的发展前景立体展现给观众。这一专题片播出后,引起较大反响,畅游通吕运河两岸,行走在风景里,成为这个秋季南通市民周末休闲度假的最佳方式,这也是沉浸式新闻报道起到的最真切的传播效果。
专题片《我们的美好生活:“网红街”背后的故事》主要反映疫情过后,各地重燃烟火气,经济快速复苏的大主题。摄制组确定了以南通市文峰路网红一条街作为采访背景,以文峰路一家咖啡店店主王蒙和文峰社区党委书记吉莉两位人物自述表达为主线,通过店主王蒙感受文峰路拓宽和栈桥建设,以及濠河景区提升改造,讲述以环境改善带动网红街人气,以及社区党委书记吉莉扶持网红店经营的故事。两条人物主线相互交叉,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职能部门和基层社区落实省、市促进经济复苏各项政策,让城市繁忙起来,让街区热闹起来。这样的沉浸式采访不但让文峰路网红街更加热闹,也带动了南通其他网红打卡地的人气。
《我们的美好生活:护理院里的喃喃心声》以全国人大代表、南通常青乐龄护理院90后护士长李楠楠为人物主线,通过李楠楠的视角,将观众“代”入养老护理院里的日常,特别是“代”进老年人的精神生活世界,让观众切身感受到年迈的长辈所需所想所求,以及政府部门对养老事业的投入和规划。“夕阳事业也是朝阳产业”,专题片中李楠楠参与校园招聘遇到养老专业人才短缺的窘境,以及养老护理是社会所需,也是社会必须尊重的一份工作的“喃喃心声”,让她撰写的“关于加强养老从业人员专业队伍建设的建议”更有分量。整个片子沉浸式代入,让观众重新认识了养老事业的发展前景以及投身养老事业的美好愿景。节目播出后,许多观众打来热线电话,表达想要像李楠楠那样投身养老事业的想法以及咨询政府对养老产业扶持政策。这就是沉浸式新闻报道将观众情景式“代”入,身临其境地感知后做出的行为反应。
《我们的美好生活:一家三代守护最美海岸线》《我们的美好生活:“播”出新生活》《我们的美好生活:观鸟人记录美丽生态画卷》……这些系列专题片,分别从守护海岸线的志愿者、全国家纺生产基地的带货主播以及拍摄生态鸟类的摄影人入手,以第一人称“我”为采访视角,以技术保障情景塑造和再现,将观众代入新闻场景,身如其境地感知我们的美好生活是撸起袖子干出来的,是时不我待奋斗出来的。
这样的沉浸式采访颠覆了传统的新闻叙事模式,在遵循新闻事实基础上,将新闻人物化、故事化、情节化,新闻人物多用第一人称,新闻情节多用情景再现,新闻故事平铺直叙,不故意拔高,从而让受众潜移默化地代入,和风细雨地认同,并激情昂扬地付诸行动,这就是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专题系列片《我们的美好生活》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