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力婕
全媒体时代给主题报道的舆论场带来了深刻改变,这已经成为中国媒体界的共识。曾经主流媒体“我说你听”的单向传播格局被完全打破,受众可以通过多种渠道更加自主地“倾听”和“发声”。全程媒体、全息媒体、全员媒体、全效媒体,多种方式共存,信息源无处不在,致使舆论生态、媒体格局、传播方式均发生深刻变化。而正因为信息的纷繁复杂,信息的接收者在信息来源的准确性上则变得弱势。一些不真实、带有目的性的、哗众取宠的言论愈加吸引眼球,而往往主流媒体严肃、讲道理的真实信息却门庭冷落。更需高度警惕的是,西方的破坏势力正渗透在中国的各种社交平台上,发布各种虚假信息,对中国大搞舆论战。因此,在全媒体时代,中国主流媒体的主题报道,非但不能弱化,反而要坚持下去,要成为舆论战的利器。
然而也正是因为我们处于一个传播形式丰富多样的全媒体时代,想让主题报道实现其使命,提升其影响力,就必须改变以往单向传输、说教式的风格,适应新时代受众的话语特点和需求,从而达到应有的效果。而这其中,与受众达成“共情”变得尤为重要。在全媒体时代,社会情感的作用不容小觑,做好情绪引导、建立情感共鸣,是主流媒体抢夺受众资源和话语权的重要策略。
共情不是过度煽情,新闻工作者仍要坚持新闻传播的基本底线——真实性。但需要改变的是,创作者应该避免单向思想灌输的宣传方式,不高高在上地说教,也就是官媒要去掉“官气”,将“说教”变为“可见可信”的事实,以事实、细节和真相引发共情。
曾经固有的主题报道方式,往往一味将职能部门通稿里的权威数据和结论照搬过来,再搭配一两个不疼不痒的事例以及并不生动的采访同期,就完成了一个成就报道。但这样的节目案例不生动,数字不贴近,结论自然说服力不够。2022年党的二十大前夕,《新闻联播》推出系列节目《解码十年》,首次运用卫星拍摄图片的十年强烈对比加统计数据以及增强现实的视觉冲击等呈现方式,讲述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多个领域发生的巨大变化。笔者认为,其在主题报道上的引领价值在于,成功去掉了成就报道的说教式,不再自说自话地直接灌输给观众成就在哪里,而是通过充分的视觉展示,让观众直观感受到十年间的变化,到底变在哪里,变化有多大,都一目了然。
类似的案例还有央视《晚间新闻》在2021年底推出的《卫星看脱贫》。这是卫星元素首次在央视重大主题报道中作为视觉工具运用。2021年底,随着贵州最后9个深度贫困县宣布脱贫,中国832个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用什么报道方式展示这一伟大成就?《晚间新闻》栏目推出的《卫星看脱贫》,用十年间多个贫困地区相同地点的卫星对比图片,用一目了然的事实,让人们直观看到了山乡巨变。曾经的山崖间出现了路和桥,曾经的泥泞操场变成了塑胶跑道,曾经破旧的民居变成了漂亮的新农村。
让观众直观看到事实,这是达成共情的最好方式。共同看到、听到、感受到创作者想表达的内容,自然也就深深理解了其中的价值和主题。因此,在如何让观众更好地看见上下功夫,这是全媒体时代电视媒体主题报道者需要修好的一门功课。
诸多的新闻实践证明,生动的细节呈现,在提升节目影响力上非常重要,甚至决定着成败。而主题报道的笔墨经常用在说理和数据的支撑上,弱化了新闻事实中细节呈现的部分。但这一部分恰恰是受众能更直观地接收到信息并产生共情的所在。
近年来,主流媒体在每个年终岁尾都会推出《新春走基层》,用深度伴随式采访,记录各行各业奋斗者的坚守和不易。但事实上,不是每个故事都能打动人,让人记忆深刻。如果被采访对象的艰苦、担当等需要报道的主题内容,依然以更多的总结陈述的方式来呈现,而不是细节的直观展示,那么观众是很难感受到创作者想表达的主题的。因为缺乏细节,创作者说这个人再辛苦、再坚守初心,也无法打动人。
《相约在零点37分》是央视“新春走基层”系列报道里一个成功的范例。一对均为铁路工作人员的情侣,春节里都要坚守岗位,只能通过火车零点到站后仅有的几分钟时间见个面。看似相当简单且并不新鲜的情节线里,记者却将见面的细节展示出了丰富的层次:从见面前的紧张焦急,到见面时送饺子的暖心,到火车即将开动时的不舍,最后是火车开动后二人渐行渐远的依依惜别,新闻人物真实情感的流露和不断变化升华,让观众始终被带入到二人相见的情绪里,内心跟随跌宕起伏。人物选取和故事情节的合理贴近性,让人们在观看中不由自主产生了共情,接收到并认同了创作者想表达的主题——铁路工作者在万家团圆时,坚守岗位的不易。
重大时政报道,是主题报道领域的重要内容。重大时政报道出新出彩,往往在于更平实、更接地气的表达。2020年年初习近平总书记在云南考察调研。他沿着古镇小巷步行,和村民亲切打招呼。有村民问:“习大大,彭妈妈呢?”总书记亲切地回答:“没来,快过年了都在家里忙着呢。”古镇上一片欢声笑语。
在整个考察的记录采访中,记者敏锐地将这个细节单独拎出来,在新媒体放大呈现。总书记和百姓唠家常式的对话、总书记全家和全国人民一样也在准备过年,这些相通点看似平实却非常精彩,共情点由此爆发,在新媒体引发公众关注,节目没有一丝做作,全程平实地记录,却取得了相当好的效果。
另一个典型报道是2017年全国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挪开椅子,让两位本来站立合影的老人坐到自己身边。两位老人分别是中国第一代核潜艇总设计师黄旭华院士以及在贵州绝壁上凿水渠带领村民致富的村支书黄大发。这段细节,被媒体单独切条呈现出来,随即引爆全网。总书记平实、亲和、尊敬老人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以及家风,很自然地引起了人们的共情,在全国形成了很好的典范引领效果。
全媒体时代,要求媒体人时刻跟上新技术的步伐。中宣部副部长、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台长慎海雄要求总台人用“思想+艺术+技术”提升节目的品质,而技术往往是思想和艺术提升的重要手段。我们要做的,是突破传统的声音、视频、图像等单一方式,让产品更多向互动场景化、技术智能化等方面拓展。
央视在几年前推出的《数说命运共同体》,是典型的主题报道。为了更好表现“一带一路”上国家的生活经济高度相通,创作者运用了一镜到底以及增强现实等特效包装手法。比如《奔跑吧!能量》一集中,主持人仿佛从土库曼斯坦和深圳之间瞬间穿越,这种“移步换景”的效果,从视觉上拉近了距离感,使得场面不仅逼真,而且极具现代感。观众在这种视觉的激发中更容易共情,更容易理解节目的主题。
2017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的前夕,《人民日报》利用人脸识别、融合成像等技术,制作的穿军装互动H5,也是个成功范例。其突破了主题报道的传统模式,通过互动程序,让用户在穿上军装的游戏中,激发对国家和解放军的热爱。新鲜有趣的方式受到了用户的喜欢,浏览超过10亿次。众多媒体评价认为,“这是一次把爱国主义植入现象级融媒体主题产品的创新力作” 。因此,媒体人应该跳出传统主题报道的理念,在形式上、内容上、手段上不断创新,让主题报道更喜闻乐见,才能达到最好的宣传效果。
Z世代,是对95后的一种称呼。主题报道只有通过不断调整创新,和Z世代年轻人更多实现共情,才有未来,才能达到其目标和价值。这一点一些爆款的节目或许可供我们借鉴。《中国日报》曾经推出一篇《“以前中国人没钱,今天他们还‘没钱’”!》的文章。标题就相当能引发人好奇,不按常理出牌,不到两小时点击超过10万人次。原来,这篇文章是通过一位美国人的视角讲述的中国故事。1994年他看到了中国西部山区的贫困,看到了中国政府为改变贫困所做的努力。时隔25年后,2019年,他重游故地。看到的是当地村民生活的巨大变化,并且已经用上了手机支付。25年前是真没钱,25年后是数字支付不用带钱。这个独体视角被创作者用了极具“Z世代”风格的标题展现出来,使得这篇中国“脱贫”故事极具张力,也能很好地与年轻人形成共鸣,让他们更深刻理解中国脱贫的不易和伟大。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公众号“玉渊潭天”的侦探式报道风格,也是相当吸引年轻人的一种方式。尤其针对美国谎言的一些报道,创作者以侦探的口吻,将其采访了谁、从哪里挖掘到了什么、发现了什么、谁说了什么等记者调查的过程,抽丝剥茧地一步步给受众展示了出来。这种探秘式的报道方法,让年轻人感觉妙趣横生,非常容易被带入,从而跟随主创的脉络,一路共情下去。
综上所述,共情不是过度煽情。需要分辨清楚的两点是:第一,并不是所有情感性信息的传递都是共情,也并不是情感信息越多就一定产生共情。第二,共情传播还要特别注意非理性情绪的反噬。因此,真实、客观才是新闻的根本,才是受众认同媒体、尊重媒体公信力的原因。媒体人务必以事实、细节和真相引发共情。探索主题报道共情传播的方式方法,还需要我们在实践中结合实际不断合理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