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高校网络舆情的风险特点与引导策略

2023-12-28 01:54:38张超越
新闻传播 2023年20期
关键词:网络空间舆情大学生

张超越

(哈尔滨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黑龙江 150025)

天津社科院刘毅在其撰写的《网络舆情研究概论》一书中提到:“网络舆情是由各种社会群体构成的公众,在一定的社会空间内,对自己关心或与自身利益紧密相关的各种公共事务所持有的多种情绪、态度和意见交错的总和”[1]。高校网络舆情则是在高校这个特定场域内的网络舆情,舆情主体、传播方式、影响程度都与网络舆情有所区别。

在新媒体时代背景下,智能手机高度普及,互联网络、校园网络几乎全覆盖,每个人都是信息的接收者、制造者和发出者,都可以在高度发达的新媒体平台发出自己的声音。然而,网络空间的自由性、复杂性,让高校学生很容易被谣言误导。高校网络舆情有明显的“高校烙印”,往往关系到我国意识形态安全领域,如果处理不好则会成为西方反华势力的武器,动摇高校学生思想。因此,通过研究高校网络舆情的风险特点,提出有针对性的引导策略,对于高校网络舆情的治理及维护高校意识形态安全有重要的意义。

一、新媒体时代高校网络舆情的风险特点

新媒体时代,学生们的表达工具从单一走向多元,出现了微博、微信、微视、知乎、抖音、QQ 等平台,多种新媒体介质并存,给了高校学生更多的发声机会。同时也促使高校网络舆情的风险特点发生了很大变化。

二、意识形态性突出

新媒体时代高校网络舆情和意识形态安全密不可分。在互联网和新媒体技术高度发达的新媒体时代,高校网络舆情很容易被利用,成为危害我国意识形态安全的棋子。高校网络舆情的舆情主体是大学生,他们有知识、有学问,迫切地想要参与社会讨论,想要发出自己的声音。但就如赵仁青和黄志斌在文章中所说:“网络空间是大学生现实生活学习场景的延伸,高校网络舆情是大学生思想的陈列馆、问题的集散地,有时天高云淡、生机勃勃,有时乌云密布、泥沙俱下”[2]。大学生敢于发声、敢于表达,但是有时缺乏思考,容易被一些谣言所误导。在大多数情况下,网络舆情进入生成的萌芽期时,就会有一些别有用心者对舆情事件进行歪曲解读,将事件安上意识形态的“帽子”混淆视听,一些“颠覆之声”“不满之音”“疑惑之言”随之在网络上开始迅速传播。这些言论对于大学生来说具有很强的误导性,如果没有及时接受主流思想的引导,大学生很有可能被不法分子所操控。

三、群体极化风险高

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沉溺于“信息茧房”易形成群体极化。随着互联网和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大学生群体在网络上有属于自己的信息传播圈群。由于在固定的圈子中学生们相互肯定对方的观点,再加上大数据基于用户喜好的精准“投喂”,很可能导致大学生长期沉溺于“信息茧房”当中。这种现象使大学生辨别“真假信息”和“善恶之声”的难度大大增加。很多时候不良声音发出后就会有不明真相的学生盲目追捧,而原始观点一旦有了偏差,随之而来的就可能是“群体极化”效应的产生。群体极化的概念由美国学者凯斯·斯桑坦提出,他认为:“群体极化就是团队成员一开始即有某种偏向,在商议之后,人们朝着偏向的方向继续移动,最后形成极端的观点”[3]。一些学生在网络上跟风发帖,如果不及时纠正他们的观点,他们甚至可能成为极端言论的追捧者和网络暴力的制造者。所以新媒体时代高校网络舆情面临更高的群体极化风险。

四、舆情内容多元化

新媒体时代舆情“燃点”低,内容多元化。周瑛在文章中指出:“网络舆情话题的确定是自发、随意的,任何人都拥有选择主题、话题和选择写什么、怎么写的自由,由此带来网络舆情内容丰富多彩、包罗万象,各种文化类型、思想意识、价值观念、生活准则、道德规范的舆情都可以在网络上找到立足之地”[4]。特别是高校学生作为网生一代时时刻刻都在使用网络,他们靠网络获得海量信息,了解新闻、新鲜事以及社会热点话题,任何风吹草动都“逃不过”他们的眼睛。高校学生们对涉及学生日常生活以及学生在校权益的热点事件分外关注,例如:教育公平、校园安全、学术诚信、师德师风等。然而,这些热点事件往往也最容易被“加工利用”。一些居心叵测的人,利用大学生对多姿百态的网络世界的好奇心;利用大学生关心社会热点的责任心,故意将一些话题放大,并不断地夸张渲染,发布不负责任的言论。例如:某高校学生会查寝事件,就被各种媒体“加工”报道,最后网络上出现“全国高校监管不力”“学生会是校园皇帝”等不良声音。这类声音往往能吸引大学生广泛关注,引发校园热议,并可能形成席卷全国的高校网络舆情。

五、传播方式多样化

新媒体时代高校网络舆情传播方式多样化、裂变化。在新媒体时代所有同学都可以是信息的接收者和传播者,他们通过微博、抖音、QQ、微信、腾讯新闻等社交平台获取信息,他们也可以利用这些平台发布消息。大学生们通过转载微博、转发朋友圈、发布抖音短视频等方式,对热点问题及关心话题进行发声、传播。除此之外,生活在校园空间的大学生们,还可以通过校园内的特定网络空间发声议论。例如:现在各大高校都存在校园表白墙、校园集市等针对本校学生的网络空间。学生们可以在这些网络空间内交流信息、出售商品、讨论话题、吐槽问题等。很多热点话题会在校园特定网络空间内出现,一些带有号召性的言论会吸引大批学生参与讨论。由此可见,高校网络舆情的传播方式是多样化的,大学生既可以在高度发达的新媒体平台上发布自己的声音,也可以在高校特定的网络空间内传播自己的观点,所以高校网络舆情的传播往往是各种方式交织杂糅的。高校大学生集各种舆情传播方式于一体,传播方式复杂多样,这无疑提高了高校网络舆情生成的风险,同时也增加了高校网络舆情发生后的管控难度。

六、高校网络舆情的诱导方式

高校网络舆情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高校网络舆情是高校学生思想和行为的晴雨表,能够反映大学生的所做所想,是我们党和国家了解学生需求的重要途径;另一方面,在新媒体时代高校网络舆情也存在着意识形态性突出、群体极化风险高、舆情内容多元化、传播方式多样化等风险特点,高校网络舆情的治理是我们党和国家一项重要的工作。高校网络舆情的意识形态性突出,很多时候高校网络舆情的“爆燃”是因为有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将学生关心的事件向意识形态方向上诱导,而高校学生以往很少接受到意识形态安全的教育,没有辨别是非的能力,更没有抵御意识形态渗透的自觉性,容易被西方势力利用成为其宣传思想的工具。所以总结高校网络舆情的诱导方式有助于我们预防高校网络舆情发生;有助于高校网络舆情发生后的治理;有助于对高校学生进行意识形态安全教育。

七、负面情绪诱导

新媒体时代,负面情绪诱发高校网络舆情的事件屡次发生。新媒体技术高度发达的现在,“人机对话”成为现实。例如:疫情期间,微博上出现一些带有负面情绪的文章,这些文章有的怨天尤人煽动负面情绪;有的夸耀国外“躺平模式”,抹黑我国防疫政策;有的发布虚假视频,视频内容无从考证。这类文章乍一看有些道理,如果不加以思考很容易就会被带偏。当我们究其根源查看评论人的信息时就会发现,这些评论人往往是一些营销号、僵尸号,他们的属地信息都远在国外。在这些“机器人”账号的煽动下,疫情防控政策上升到了意识形态安全的高度,成为了我国和西方世界的意识形态之争,很多辨别能力较弱的学生不假思索地跟风盲从,开始向往国外生活,崇尚西方所谓的“自由”,脱离主流的价值观,给高校网络舆情的治理及意识形态安全的维护带来了很多挑战。

八、虚假事件诱导

新媒体时代,境外媒体利用技术手段,制造虚假事件诱发高校网络舆情。一些西方媒体用虚假的图片和视频迷惑人心,这些图片和视频往往是移花接木、张冠李戴,他们打着追求真相的旗号却行歪曲真相之实。这对于那些判断力较低的大学生来说冲击性很强。例如新疆棉事件,一些外国记者恶意丑化新疆人民的生活,用无法查明出处的图片、视频大做文章,用西方虚伪的“民主、人权”标准抨击我国政策,导致一些学生可能错误地认为自己看到了事实真相,在网络上发出不当声音,成为西方声音的“传播者”。西方势力妄图借此达到扰乱国家政权、分裂我国领土的目的。通过制造虚假事件诱发网络舆情是西方势力的惯用方式,他们虚虚实实、真假难辨的报道方式会蛊惑人心。因此我们要防范各种各样的事件被西方势力冠以意识形态之名来鼓动学生思想,用新媒体技术揭露他们的谎言,帮助广大学生筑牢意识形态安全的防线。

九、文化交流诱导

新媒体时代,文化交流诱发高校网络舆情,值得我们警惕。进入新时代,我国深入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不断深化与世界的合作交流,为世界各国发展贡献和平的力量。但在国际舆论场上西方话语仍处于强势地位,我国仍然存在讲不好“中国故事”、“有理说不出”等问题。西方势力则不断利用全球化的便利以及飞速发展的互联网络和新媒体技术,加紧对我国展开意识形态领域的攻势。这其中就有一些西方私人机构来华举办学习交流活动,但其真实目的是搜集反华素材,进行反华宣传。他们通过披着文化交流的“面纱”来获取正当性,在网络上对我国主流意识形态进行抨击,引发网络舆情。我国一直以来积极倡导文明互鉴,从不反对进行文化交流,但我们也要对一些非官方性的活动进行鉴别,防范舆情的发生。

十、高校网络舆情的引导策略

习近平总书记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工作座谈会上指出“要做强网上正面宣传,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人类优秀文明成果滋养人心、滋养社会,为广大网民特别是青少年营造一个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5]。新媒体时代,我们要加强理论引导、强化价值引领、加强阵地建设,用正确的理论浇灌学生的心灵;用客观的评价凝聚学生的共识;用坚固的阵地守好学生的思想。运用好互联网、新媒体技术在网络上和现实中弘扬主旋律,为同学们打造红色家园,帮助同学们筑起思想上的长城。

十一、要加强理论引导,夺取意识形态主导权

加强理论引导,帮助学生主动抵御意识形态安全风险。一方面,要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学生头脑,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帮助学生构筑正确的三观。在高校宣传我们党关于意识形态安全的理论,深入开展意识形态安全教育,让广大学生了解意识形态安全的重要性,教会学生如何分辨西方势力的意识形态渗透。形成学校积极教育、学生主动配合的良性循环,共同守护好意识形态安全。另一方面,在高校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激发大学生红色基因,让广大学生发自内心地接受党的先进理论,做到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十二、要强化价值引领,发出主流思想最强音

强化价值引领要敢于发声、及时发声。新媒体时代,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高校网络舆情的发生往往出人意料,而且一旦发生就会引起不小的风波。通过传统的“删”“堵”方式解决已经很难再有好的效果,所以我们要加强对学生的价值引领。舆情发生不可怕,要用正确的、主流的声音压过它,向学生们传递主流的价值观,帮助学生们判断是非曲直。高校思政课堂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高校教师要利用好主渠道优势理论联系实际,打破常规的理论灌输模式,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在课堂上对学生们关注的热点问题进行客观评价和正确解释,让同学们理解党的主流声音。高校教师要用敏锐的目光及时发现学生尤其关注的网络舆情,认真思考、预防在先,做到能准确把握高校网络舆情的发展趋势。舆情发生后要有雷霆出击的魄力果断发声,掌握舆情引导主动权,对学生进行正确的价值引领,一旦占领舆情信息传播的制高点,后续对高校网络舆情的治理工作将会事半功倍。

十三、要加强阵地建设,统筹线上线下创合力

加强阵地建设,线上线下“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加强宣传阵地建设,一是要做好网络平台建设。在新媒体技术高度发达的现在,不掌握新媒体技术,高校对网络舆情的治理就会处于被动。高校要着力构建官方媒体,定期更新宣传先进思想,杜绝官方僵尸号的现象,在网络空间内形成红色宣传阵地,让同学们在网络上听见官方声音、了解官方思想。二是要做好校园线下宣传阵地建设。线下宣传也是我们加强阵地建设的重要抓手。校园是学生学习生活的大家,我们要把家装饰成红色,大力发展校史馆,打造精品校园文化;举办线下主题教育活动,大力弘扬主旋律,带领广大同学参观线下红色基地,了解党的红色历史,达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效果,让学生们潜移默化地接受主流思想。三是要线上、线下统筹结合。线上、线下阵地建设绝不是孤立的,要发挥好新媒体技术优势以及线下教育抓手多的优势,线上、线下相配合发出“1+1>2”的合力,共同建设好高校网络舆情的宣传阵地。

猜你喜欢
网络空间舆情大学生
共建诚实守信网络空间
公民与法治(2020年4期)2020-05-30 12:31:20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网络空间并非“乌托邦”
传媒评论(2018年8期)2018-11-10 05:22:26
大学生之歌
黄河之声(2017年14期)2017-10-11 09:03:59
舆情
中国民政(2016年16期)2016-09-19 02:16:48
网络空间安全人才培养探讨
舆情
中国民政(2016年10期)2016-06-05 09:04:16
舆情
中国民政(2016年24期)2016-02-11 03:34:38
微博的舆情控制与言论自由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中国火炬(2013年7期)2013-07-24 14:1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