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项目:2019年山西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现代化视角下大学生新媒体舆情治理体系研究课题”(课题批准号:G H-190 42);2017年中北大學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重点课题“高校青年在网络新媒体下的舆情引导体系研究”(项目编号:2017 02)。
作者简介:李艳(1978—),女,硕士,中北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摘 要:高校学生网络舆情能及时、有效地反映高校学生思想状况。文章以调查问卷为基础,分析了高校学生参与网络舆情的现状,以及以自媒体为主要传播方式的网络舆情对高校学生思想行为动态的影响,提出建立和完善高校学生网络舆情引导处置机制,阐述了该机制在高校舆情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自媒体;高校学生;网络舆情;思想行为动态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3)32-0181-04
高校网络舆情包含四个重要构成元素:传播主体、中介性事项、舆情客体、传播载体。高校学生网络舆情是以互联网为载体,以“焦点”和“热点”事件为核心,高校大学生态度、情感、意见观点的表达、传播与互动,以及后续影响力的集合[1]。目前高校在校大学生普遍属于“95后”,他们被称为“网络原始住民”,2018年开始,“00后”开始进入大学,他们被称为“移动网络原住民”,他们生下来就伴随着网络长大,带有移动网络的手机就像他们身上一个离不开的器官。高校学生高度集中的网络生活导致高校学生网络舆情逐步呈现出 “突发性、多元性、直接性、盲目性[2]”等特点。通过研究建立高校学生网络舆情引导机制,有利于及时了解在校学生的思想状况,应对突发事件。
一、自媒体时代高校学生思想动态调查结果和分析
(一)调查方法和样本概况
问卷调查采用无记名的方式进行,山西省各高校在校大学生为调查对象。调查内容包括高校学生使用互联网情况、参与网络舆情的主要途径、发表言论的频率、网络关注的热点、网络信息真伪判断、参与网络评论的目的和态度、参与网络舆论的心态和心理、所在高校的网络舆情机制的现状等。共计发放1000份纸质问卷,发放网络问卷若干,共计回收1200份调查问卷,其中有效问卷1033份,有效率达86%。最后运用SPSS软件对调研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定量分析网络舆情对高校学生的影响。暑假通过访谈的形式,了解了高校学生网络舆情的现状、与自己切身利益相关事件、热点事件和网络舆情的处理方式和态度等,用以佐证和补充问卷调查。研究对象的特征如下:男性占65.7%,女性占34.3%;专业类别方面,理科占34%,工科占55.16%,文科占4.55%,其他3%。本次调查对象山西省各高校多以理工科为主,因此,研究结论能科学地反映出网络舆情对大学生思想行为的影响情况。
(二)高校学生参与网络舆情的现状
据问卷调查数据显示,移动网络对高校学生的日常生活产生了重大影响。问卷中问及“每天上网的时间”时,有43.56%的学生选择“1—3小时”,选择 “3—5小时”和“5小时以上”的达到45.5%,由此可看出,高校学生普遍使用网络时间较长。在问及多项选择问题“使用自媒体的目的”时,有69.31%的选择“使用自媒体进行社交,微信微博更新,查看个人关注空间的”,有54.89%的选择“学习,查找资料”,有45.4%选择“看视频”,有44.43%选择“关注社会热点”,有33.88%选择“玩游戏、娱乐、购物”,还有11.04%选择“工作、找兼职、订餐等”。由此可见,当代大学生在生活中已离不开网络,他们的社交、学习、工作、游戏、吃、喝、用都在网上,而社交、学习查阅资料、看视频成为使用网络的主要动机。
对于问题“你本人网络舆论关注的重点是?”,排名前四的是“国家和社会热点” 选择是68.44%、“学术教育”选择是41.34%、“成长发展”选择是33.4%、“意识形态”选择是24.1%,将访谈结果归纳总结后显示,高校学生感兴趣的网络舆情为热点、焦点事件、校园内的学术教育新闻、关系到大学生自身成长发展和利益的事件。
通过调查问卷显示,在调查网络舆情是否反映客观事实时,有57.12%的认为“网络舆情基本可信”,有39.4%认为“网络舆情大多不可信”。可见高校学生在对网络舆情的真实性上有很大的意见分歧。“00后”的青年学生,由于三观未完全成熟,对社会、网络上的各种价值观的判断和辨识缺少准确性,因此需要加强对大学生参与网络舆情的态度以及辨别网络舆情真伪的引导。
(三)自媒体环境下高校网络舆情对青年思想行为的影响
1. 自媒体环境下高校网络舆情应用方式的多元化导致高校学生的生活方式呈现出“移动”和“在线”的特点。
问卷调查数据显示,高校学生有89%以上的学生每天在网上的时间能达到“3小时”左右甚至更多;“移动的娱乐、移动的社交、移动的支付、移动的学习”等成为他们的生活方式。而手机和移动互联网的结合使高校学生的所有生活行为“社交、学习、工作、游戏、吃、喝、用”都可以“随身可带”,生活的全部被“网”所捆绑,实现了生活的 “永远在线”。
2. 自媒体环境下高校网络舆情表达方式的自由性导致高校学生的表达方式呈现出“个性”和“依赖”的特点。
高校学生获取网络舆论的途径方面,54.5%的选择“微信”,有51.98%选择“QQ”,有33.4%选择微博; 57.12%大学生选择参与网络舆论的目的是“感受平等参与和言论自由”。在这些自媒体平台上人人都有话语权,能在分享、转发、评论、点赞、围观中实现表达自我、展现价值诉求和欲望、和彰显“个性”,同时也反映出高校学生参与的情绪化、宣泄化,容易被群体情绪感染,被网文“绑架”的特征。这种个性表达呈现出被动依赖的特质,个性化的发生途径,伴随着“围观时的热闹、非理性的宣泄、认知盲目”,会因此对信息欠缺理性思考和必要的抵制,对手机产生畸形的依赖,会有下意识隔几分钟看一看手机的行为,会在无法上网时有严重的失落感。所以,在参与网络舆论时,有42.4%的选择“从众心理”,有31.46%选择“借机发泄个人情绪和仇富仇官心理”。
3. 自媒体环境下高校网络舆情参与方式的平民化导致高校学生的社会关注呈现出“微言说”和“宏关注”的特点。
一方面,有69.31%的高校大學生“使用自媒体平台进行社交,微信、微博更新,查看个人关注空间等”,可见,高校学生通过自媒体平台,以“微言微语”的形式表达个人对生活琐事吐槽、调侃,对朋友的关注,以及对自己见闻的言说。这些“微言说”真实地表达了其对生活的体验理解,这些独特的、私人化、个性化的表达称为“微言说”。另一方面,有68.44%大学生将关注重点放在“时政热点”上,有60.12%的大学生会对“主流新闻网”的网络舆论进行关注,可见自媒体平台为大学生提供了获取和关注社会热点事件、焦点事件的渠道,也为其提供了参与社会事务、表达观点和诉求的平台,微信、QQ、微博中充满了他们对现实世界和事件的评说、批判反思,这种“宏关注”展现了高校学生对于正义的追求[3]。
4. 自媒体环境下网络信息的良莠不齐导致高校学生的“价值观冲击”和 “道德冲击”的特点。
有37.52%的认为存“网络语舆情应对方式单一,舆情的引导被动滞后”,还有61.86%的大学生认为当今网络存在“网络舆情评判不准确”的问题。有46.95%的高校学生认为网络舆论监督“不一定有助于事件的公正判断”,29.43%认为“有一定的帮助与事件的公正判断,但是帮助不大”。这两组数据说明大学生对网络表达的隐匿性、自由性,且缺少规则限制与有效监督有了一定的了解,对于网络舆论缺少客观、理性的分析,觉得网络过激言论需要引导,但没有责任自己去引导,一般采取置之不理的态度[4]。由此可见网络舆情的自由表达使得舆情信息多元化、良莠不齐,而高校学生理论基础薄弱、缺乏社会经验,使他们在价值取向上出现彷徨、困惑和无所适从,从而人云亦云地从众。
二、自媒体环境下,高校学生网络舆情引导处置机制
(一)建立高校学生网络舆情管理机构——网络舆情公关机构
目前国内很多高校的网络舆情机制不够健全,学校对网络舆论情况的认识不全面,这些涉及高校网络舆情潜在的风险与传统的思政工作,甚至是传统的宣传工作等同,因此一般网络舆情工作都由校内宣传部归口管理。由于工作量大,存在信息收集不及时,信息反馈滞后,网络自媒体等传播手段不能充分利用等问题,我们可以仿效政府部门相关做法来制定解决方案,成立专门的 “舆情公关机构”。舆情公关机构可以由校领导直管,协调宣传部门、学工部门、教务部门、技术部门、保卫和后勤等部门一起形成舆情预测预警、引导教育、决策处置、善后恢复于一体的综合管理机制[5]。
(二)高校学生网络舆情队伍保障机制
高校学生网络舆情引导处置机制的建立和完善必须依靠四支队伍来保障机制的运行:即舆情信息管理员队伍、技术保障队伍、新闻发言人队伍、舆情公关队伍。高校舆情信息员队伍是负责舆情的信息收集、整理、汇总等工作,并将有用信息上报的人员组成的团队。该团队成员组成应来自学校、院系和班级,熟悉网络语言的规律和特点,具体包括学生骨干、班主任、思政教师、网络管理技术人员、学生管理的其他人员。
高校舆情技术保障员队伍是负责利用网络监测技术对舆情信息立即报告,对负面舆情执行过滤、筛选、清除、封杀、延时发布等,以及采用技术手段对IP地址、主题论坛等实时跟踪检测的专业技术人员组成的团队。
高校新闻发言人[6]队伍是负责与媒体对话,及时高效地发布信息,有效应对可能发生的各种舆论影响,在各种媒体平台发表或响应校方号召,对某些重大事件、危机新闻事件的态度和主张及时向公众反馈的人员组成的团队。该团队成员组成应来自学校招收的专业人员、学生骨干和学生“舆论领袖”。
高校舆情公关队伍是负责网络舆情日常研判和监管,对热点问题及时撰写贴文进行引导,对于重点舆情报送相关领导和有关部门,对重点舆情问题解决情况及时反馈,对网络舆情事件预案的制订、分析人员组成的团队。该团队成员组成应来自学校招收的学校宣传部门、公关专家、学校法律顾问部门、团学组织、学生骨干。
(三)高校学生网络舆情预测预警机制
高校学生网络舆情预测预警的机制包括三部分:一是建立舆情搜集整理机制。一方面舆情信息员在与大学生的日常交流中,对开放性言论的舆情状态和发展持续进行监测,结合传统的大学生思想动态研判方式,对监测情况进行客观初步分析,做出初步的风险评估。根据分析评估对舆情进行整理上报或者正确的舆情引导。另一方面由高校舆情技术保障员队伍通过IP地址等实时跟踪检测和建立学生综合信息管理云数据库进行舆情搜集整理;二是建立舆情研判机制。由高校网络舆情公关队伍对搜集整理的舆情信息进行科学的分析、研判、决定,生成舆情报告,形成预警信息;三是建立舆情预警机制。高校舆情公关队伍将预警信息分类报送相关部门研究应对解决策略,及时关注学生关切和带倾向性的舆情,并对舆情真实的发展及时反馈。
(四)高校学生网络舆情引导教育机制
高校学生网络舆情引导教育机制包括四部分:一是建立大学生媒介素养[7]培养机制。培养大学生理性认知媒介、正确辨识和解读信息的能力、利用媒介为自己成长服务的能力是大学生舆情引导的根本,而这些就是媒介素养。提高大学生媒介素养,一方面要在校园建设中强化对网络舆情的管理,开展网络道德、网络行为、网络法制的文化教育和主题活动;另一方面学校应积极开设媒介素养教育通识课程来提高大学生媒介素养。二是制订有效的舆情引导预案[8]。针对可能引发的或者是已经引发网络舆情的重要事件制订引导计划。计划包括什么事情、由谁做、怎么做,确保各部门和人员分工合作。三是利用多种媒介,建立舆情信息发布体系。自媒体时代,公开、快速、畅通的信息交流渠道是舆情引导的关键,应该实时发布新闻、发布辟谣信息、把大学生关注的舆情信息进展和动态及时公告。还要利用传统媒体和自媒体来引导舆情,要依靠传统媒体的影响力和权威性,来维护发布信息的权威性,要依靠自媒体特征来维护发布信息的主动权和覆盖面。四是采取多种引导方式。一方面舆情信息员和大学生“舆论领袖”的网络引导。发动高校舆情信息员队伍利用官方微信公众号、微博,发表或者响应学校对一些热点事件、危机事件的态度和主张,引导网络舆论;也可以鼓励大学生 “舆论领袖”组成网络评论员队伍,引导大学生理性讨论问题、合理表达意见。另一方面充分发挥官方舆论权威。建立专门的新闻发言人队伍,针对学生的疑惑和不实信息等,及时做出正面回应,公布相关的官方信息,疏通传播途径,梳理线上线下民意。学校及时发布学校动态,关注社会时事热点、焦点,应用典型报道、深度报道、新闻评论等形式答疑解惑,引起公众的关注和共鸣,形成良性互动。
(五)高校学生网络舆情决策处置机制
高校学生网络舆情决策处置机制包括三部分:一是以高校舆情公关队伍为主成立应急处理机构。一旦有网络舆情突发事件的发生,由于网络传播速度快,必须快速做出反应,因此高校舆情公关队伍作为日常舆情研判机构能快速掌握舆情事件动态,可以直接作为应急处理机构,减少突发事件的不确定性;二是预备应急处理预案。当舆情事件发生时,高校舆情公关队伍根据掌握的有限资源、舆情事件搜集整理汇报,在有限时间內选择应急方案,采取有效措施处置舆情事件;三是建立应急处理调查反馈机制。在应急处理中,详细调查事件的前因后果,实施疏导负面情绪,有效化解矛盾,使学生产生对舆情服务的认同感。必要时可以汲取学生群体智慧,形成群策群力有助于科学决策、高效率应对突发舆情事件。
(六)高校学生网络舆情善后评估机制
高校学生网络舆情善后评估机制包括两部分:一是善后处理机制。主要包括学生心理恢复和高校形象恢复。高校可利用现有的心理危机干预体系通过学生群体心理恢复鼓励他们配合学校重塑声誉、恢复形象。同时运用网络媒体力量,持续更新消息,展示学校在危机事件处置过程中付出的努力,扭转公众对学校的不良印象;二是评估处理机制。主要有及时总结经验和教训,弥补应急机制的不足,完善应急管理体制、机制、法制和预案,使高校学生网络舆情应急处理机制日趋完善。
参考文献:
[1] 李偲,李晶晶. 新媒体时代大学生网络舆情监控与引导机制研究[J]. 高教论坛,2015(06):53-54.
[2] 杨建豪,秦颖,高艳杰. 学生骨干参与下的高校网络舆论危机处置机制研究[J]. 学校党建与思想政治,2015(09):40-42.
[3] 罗迪. 微时代大学生思想行为新样态透析[J]. 中国青年研究,2015(04):80-84.
[4] 王媛媛. 网络舆情视阈下大学生思想动态研究[J].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1):99-100.
[5] 范烨. 高校危机公关预防机制[J].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5(04):28-29.
[6] 樊强. 高校危机公关处理及新闻应对机制的构建于完善[J]. 新闻知识,2011(10):22-24.
[7] 朱宁. 网络社会青少年媒介素养建构研究[J]. 中国青年研究,2016(03):108-113.
[8] 王宏伟. 舆情信息工作策略与方法[M]. 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2012:86-88.
(责任编辑:胡甜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