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玉军
目前,校园欺凌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校园欺凌对被欺凌者的成长以及身心健康造成了严重的不良影响。为了预防和管理校园内的欺凌行为,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相关政策。政策的实施对保护学生的身心健康起到了重要作用。但相关调查显示,我国中小学生校园欺凌的发生率虽呈降低趋势,但仍旧偏高。
一、校园欺凌问题概述
1.校园欺凌概念界定
目前,学者在对校园欺凌进行定义时,重点大多在场所和主体,他们认为校园欺凌主要是在学校这个场所内进行的,双方主体是欺凌行为的实施人和受害人,部分学者认为实施人有可能是学生也有可能是学校的教师,部分学者主张只有学生才能成为校园欺凌的主体。同时,值得注意的是,校园欺凌不光只对被欺凌者的人身造成伤害,还可能对被欺凌者的财产造成损害。综上所述,笔者将校园欺凌界定为:在学校或者学校周边,以不正当的方式长期连续地对弱势人群进行人身或者财产侵害的行为。
2.校园欺凌的特征
第一,欺凌者的主观意图是明确的,行为是不人道的。校园欺凌是一种主动的恶性行为,欺凌者实施侵害行为在主观上是故意的。
第二,被欺凌者的力量相较于欺凌者处于弱势。校园欺凌是欺凌者对被欺凌者进行的长期伤害,对这种侵犯难以反抗的实际原因可能是欺凌者过于强壮,被欺凌者很难在力量方面胜过欺凌者,也有可能是欺凌者在某些方面胜过欺凌者。当然,无论由于何种原因,当人们处于弱势状态时,他们对侵害行为都无能为力。因此,校园欺凌其实就是恃强凌弱的体现。
第三,学校欺凌的目标具有长期性以及固定性的特点。实施者的欺凌行为通常是长期并有针对性的。
3.校园欺凌的常见行为
校园欺凌行为有多种方式,可以分为两种主要类型:直接欺凌和间接欺凌。直接欺凌是指采用公然、明显的方式进行欺凌。直接欺凌包括直接身体欺凌和直接言语欺凌等类型。间接欺凌是指以较不易被发现的方式进行欺凌,通常借助第三方进行。间接欺凌包括关系欺凌、网络欺凌等类型。
二、校园欺凌防控过程中存在的困难
1.缺乏对校园欺凌的认识
从近年校园欺凌案件的分析来看,学生监护人、社会各界对校园欺凌的危害性以及严重性认识不足,他们在孩子遭受校园欺凌时往往没有作为,认为这是孩子之间的矛盾,是孩子成熟的必经之路。同时,大部分学校没有开设反欺凌课程,学生不能通过课堂学习认识到校园欺凌的危害,在面对校园欺凌时不懂得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来保护自己,不能有效减少、避免校园欺凌事件的发生。
2.校园欺凌法律责任追究困難
第一,年龄划分导致处罚困难。目前,我国以12岁为起点将是否承担刑事责任分开,这样,12岁以下的学生实施欺凌行为就可以不受到惩罚,同时法律规定了12~14岁和14~16岁两个年龄组是相对刑事责任年龄,如此立法也体现了保护这两个年龄组即未成年人的处罚方向。因此,大多数欺凌者是由他们的监护人代表他们受到民事赔偿的处罚,而需要对欺凌者进行刑事处罚时由于该人群的特殊性又对其进行特别照顾。由此可见,以年龄为标准进行责任划分,不仅使欺凌者行为更加肆无忌惮,而且没有为我们防治校园欺凌问题提供帮助。
第二,监护人和学校的责任认定困难。监护人在代表孩子承担相应责任时需要对其是否履行了监护人义务进行认定,此外,结合我国当前立法现状,孩子的其他亲人是否承担责任规定不明,受到惩罚的可能性较低,在实务中难以判断。学校作为学生在校期间的监护主体,有义务减少或避免校园欺凌事件的发生,当发生欺凌事件时学校需要对其进行解决并对此承担行政责任。实际上,学校作为主体被处罚时通常是承担民事责任,很少对其进行行政处罚。结合实际而言,学生监护人或者学校如果仅仅承担民事责任,那么其对预防和管理校园欺凌的责任感会大打折扣,这对减少或者避免欺凌事件的发生非常不利。
三、校园欺凌的防控对策
1.法律要亮剑
校园欺凌事件发生的原因不仅包括被欺凌人本人的因素,还包括监护人的因素、学校的因素等。就监护人在校园欺凌事件中需要承担的责任而言,当被监护人犯有校园欺凌之类的不良行为时,监护人未尽到监督管理职责,其应负相关责任。在我国法律中,《侵权责任法》规定,监护人需要因未尽到监管职责代替被监护人承担一定的赔偿责任;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治安管理处罚法》中表明,若被监护人未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监护人需要对其进行严加管教。由此可见,这些法律条文缺乏对学校和监护人责任认定标准的具体规范,实操性极低,在实践中难以追究学校和监护人的责任。因此,在今后的立法中需要对责任认定标准进行具体规定。同时,除了明确监护人需要承担民事赔偿的责任外,监护人与被监护人一起承担连带责任,对未有效履行管教行为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也尤为重要。
2.学校要“两手抓”
一方面,深化学生思想教育。学校需要针对反欺凌问题开设专门的课程,将反欺凌教育融入教师教学,教导学生如何应对校园欺凌,加强学生的防范意识,同时学会换位思考,提高自身同理心和责任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价值理念,减少甚至避免校园欺凌事件的发生。
另一方面,加强学校安全管理。学校方面,结合教学以及管理情况出台有针对性的反校园欺凌相关法律法规,明确学校以及相关责任人在校园欺凌事件中应承担的责任,并对多次发生校园欺凌事件的学校进行加重处罚。
3.家庭要关注
2022年1月1日起施行的《家庭教育促进法》中特别强调了家庭在关注学生心理健康,预防校园欺凌方面的重要作用。家庭教育是一个人成长和发展的基础。首先,家长应该打造和谐民主的家庭环境,与孩子平等沟通,从而使孩子具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思想品质;其次,家长应当加强对未成年子女身心健康的关注,在与孩子沟通时要充分尊重孩子,理解孩子的想法,这样才能获得孩子的信任,孩子才会打开心扉倾诉自己在学校中的真实情况。如果孩子遭遇欺凌,家长要给予孩子充分的关心和支持,帮助孩子共同解决问题。
4.社会各界要多元共治
对于校园欺凌的预防与治理,社会各界都应发挥自身优势,为防控校园欺凌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媒体应当发挥正确的导向功能,一方面,需要净化网络环境,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构筑一道“防火墙”;另一方面,可以通过报道校园欺凌的案例,引发社会对这一问题的高度关注。总之,校园欺凌的预防与治理应以政府为主导,学校、家庭、社会等多方面共同努力,形成多元共治的模式。
(作者单位:山东省济南第二中学)
责任编辑:庄 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