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丹
《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明确指出,要通过培育核心素养来体现课程育人价值。在实际教学中,一些学生虽人在课堂但思维并不活跃,处于一种睁眼的“沉睡”状态,或是单纯地听他人侃侃而谈,或是机械地记着笔记,或是看着问题毫无头绪……缺少了对学习活动的积极思维,学习也如同失了根本,难以提升学科核心素养、实现学习的生活价值。
一、初中生在道德与法治学习中思维沉睡的表现
1.前期思维准备的懈怠
部分初中生对道德与法治课的价值缺少科学认识,学生习惯性地从考试分数占比出发,认为道德与法治课没有语数外重要,前期学习准备中就存在一定的思维懈怠的风险。
2.课中议学活动的游离
有些学生不能准确理解和把握道德与法治课教学内容,走马观花,难以使自己真正融入课堂;有些学生认为道德与法治课中部分内容有些不切实际或是枯燥无味,对议学活动缺少应有的参与、思考、领悟和内化。
3.课后实践活动的敷衍
对道德与法治课学习成果的评价,目前多数学生都将其等同为考试分数,不能准确把握该学科学习对自己良好行为养成的积极意义。学生对于课堂中教师结合议学探究留下的学科实践作业难以真正落到实处,认知也相应地停滞不前。
二、初中生在道德与法治学习中思维沉睡的原因
1.资源处理缺乏新颖性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统一使用部编版教材,但统一教材并不代表着要有统一的课堂。教材中一些素材具有典型性,但生活中层出不穷的新鲜事更有吸引力,当呈现在学生面前的总是些陈年往事时,即便是经典也会因老生常谈变得索然无味,令人失去兴趣,影响学生的思维活力。
2.活动组织缺乏灵动性
一位中学道德与法治教师通常要兼任六七个班级的课,学生较多,难以面面俱到。一些教师在上课时会变得中规中矩,预设的程序在各个班级一遍遍重演。但是“以不变应万变”的课堂少了“灵动性”,很难保证学生思维活跃度、参与度,长此以往学生容易陷入思维的沉睡。
3.过程参与缺乏自主性
当下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一些教师仍采用让学生圈圈画画记笔记、死记硬背多做题的灌输的方式上课,学生在课堂上无法得到充分的自我表达。还有一些教师认同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并鼓励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但在教学实践中仍难以真正落到实处。学生自主性体现不充分必然会导致学生思维活力的慢慢降低、陷入沉睡状态,呆板地应付学习任务。
4.环境影响缺乏一致性
很少有教师会在课堂教学之外去关注学生所在的环境对强化学生课堂认知的重要性,较少对一些负面言行形成的舆论环境进行必要的干预。而教师不关注部分学生漠视道德的言行更会让其他学生对已习得的价值观产生怀疑,从而陷入思维的沉睡。
三、在唤醒沉睡思维中增强议学活力的策略
1.前提:在提升学科素养中提高议学组织力
新课标在课程实施中的教学建议部分最先指出:“上好道德与法治课,关键在教师。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和专业素养”,所以,面对新课标中的新变化、新目标、新要求,唤醒学生的沉睡思维的前提在于作为议学活动组织者的教师自身学科素养的全面提升。
(1)自上而下,积累理论知识。新课标指出,教师要积极探索议题式教学,但初中阶段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议题式教学尝试与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在大中小学思政一体化建设的背景下,我们要打破学段的束缚,懂得“向上”学、“向下”学,特别是高中学段的思政课中关于议题式教学的研究已经有所成,相关专著、论文、课例都积累到了一定的量,所以,初中学段的教师面前已经摆着一座巨大的知识宝库,完全可以借鉴、学习、尝试,形成自己的思考和认识。
(2)多点研学,提升实践能力。独“教”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在初试议题式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难以做到一蹴而就,或多或少会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也难以凭一己之力。所以,教师需懂得運用集体的智慧,在集体中成长,参与不同层面的教研活动就是教师成长的重要平台。教师集体梳理教材知识点、提炼学科大概念、形成大概念统领下的基本问题并探讨将基本问题转化出现实问题、形成情境化任务的路径,则能够在一次次的教研活动中提升组织议学活动的能力。
2.基础:在打造丰盈内容中增强议学感染力
教材是统一的,但是学习的主体生活在不同的地域,有着不同的社会生活背景,教师在议学资源的挖掘中应坚持共性与个性的有机结合,打造出丰盈的议学内容,通过教师专业的再加工、形成引人入胜的议学活动环节,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力。
(1)从平面到立体,丰富思维空间。教材以文字和图片的形式呈现学习内容,这些内容来源于生活,是对生活中的真理性知识的归纳总结。这些内容展现在学生面前时应变得生动、立体,学生能够“通过各种途径、方式掌握了大量的多样的情境信息,在此基础上开展的‘议才是有活力的、更生动的”,这就是说教师在带领学生进行相关主题的学习时,需要依托真实情境对内容进行再加工,如果把知识体系比作骨架,那么对内容的加工就是让知识变得有血有肉。例如,谈到改革开放谱新篇,骨架就是改革开放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使人民生活显著改善、使我国的国际地位显著提高,那么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建设及人民家庭生活中点点滴滴的实际变化就是鲜活的血液。所以,教师在进行议学设计时需要立足学生的实际生活,特别是他们生活中所面临的困境进行议题设计,促进学生思维的深化。
(2)从多点到一线,延展思维深度。遵循学生认知发展规律,本学科中同一主题知识的学习也是随着学生年龄增长及思维能力的发展而逐步深化的。学习应是一种螺旋式上升的过程,例如,七年级下册提到了个人意愿与集体规则的关系与要求,到了八年级上册上升到了自由与规则的关系及要求,看似独立的两部分内容有着内在的紧密联系;再如,九年级上册四个单元内容也是紧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针对四个方面的价值追求设置的,并不是孤立地谈经济、谈政治、谈文化。所以,教师在设计议学活动时需要从整体上把握教材内容,主动建立课与课、单元与单元、册与册之间的内在联系,打通知识与知识之间的脉络,才能打通学生学习思维的脉络,建构畅通的思维体系。
3.关键:在灵活组织活动中扩大议学影响力
在未进入课堂前,教师议学活动设计的再丰富也只是停留在“可能”达成学习目标的层面,只有进入到课堂中实实在在地开展议学活动,那种“可能”才有可能变成现实。所以,课堂议学活动的组织才是关键,面对不同的学生议学活动的组织也应灵活多变,要坚持“教师的价值引导和学生的主体建构相统一”。
(1)适当留白,给思维以空间。议学活动是师生共同参与的双边活动,设计是教师的前期准备,而道德与法治课堂的魅力就在于“常教常新”。一种设计能演变出不同风格,这种“新”很大程度体现为学生不同的思维碰撞出不同的火花。所以,在议学活动组织过程中,教师在提出一个议题、创设一定的情境后要给学生留足思维的空间,而不是过于细化问题,用一系列问题牵着学生走向自己想要得到的答案。议的话题应具备“开放性、 两难性、 思辨性及争议性的特点”,借助议题,学生尝试“在价值冲突中识别观点,在比较鉴别中确认观点,在探究活动中引申观点”。例如,在九年级“夯实法治基础”关于选择法治道路这一部分内容的讲解中,教师就可以围绕“要人治还是要法治”这一议题进行辩论,给学生思考与表达的空间,让学生在积极思维中探讨两种治理方式的优缺点,从而理解走法治道路的必要性。
(2)巧用智慧,给思维以机会。精彩的道德与法治课往往不是像放电影一样层层推进,毫无瑕疵,它更像是一场思维的探险,有不可预知才更值得期待,有不完美才更显真实。在议学过程中,教师虽有预设但也不能预知一切,所以,教师要有面对部分学生“旁逸斜出”观点的思想准备和处理此类问题的智慧,“在自建共同体内开展议学活动,更容易让学生获得群体满足感与幸福感”。如某个学生的问题可以由学生集体来解决,同伴互助更容易纠正认识的偏差;课上无法充分梳理的问题可以转化为课后探究实践题,在探究中形成系统完整的认识等。总之,新问题会带来新思考,不惧怕问题思维才更显活力。
4.保障:在优化人文环境中形成议学向心力
新课标中特别强调道德与法治教学要“促进知行合一”,而学习是“根植于社会文化、历史背景、现实生活的社会建构过程”,所以实现“知行合一”有赖于一个正面向上的人文环境。
(1)善用学生,及时纠错。学生作为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在学校生活中不是單向地接受环境影响,学生也可以能动地影响环境甚至创造出适宜于自身发展的新环境。所以,为议学活动创造良好的人文环境并不只是教师的工作,教师可以把学生纳入环境建设的队伍之中,引导他们常态化地寻找、纠正身边存在的不当言行,在学生群体中形成积极的实践环境。例如,七年级下册中“单音与和声”这部分内容全面、深刻地分析了个人意愿与集体规则的关系,并探讨了让和声更美好的途径,以此为基础,教师可以请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寻找校园中将个人意愿凌驾于集体规则之上的行为,即寻找不和谐的音符并商量对策,在生生互动中尝试解决问题、优化环境,对议学成果进行正向巩固。
(2)关注同伴,强化认识。对初中生开展思想观念、道德规范、法治意识等方面的教育不仅仅是道德与法治教师的职责,在“大思政课”的观念指引下,每一位教师都应成为学生锤炼品格的引路人,并且“保持教育影响的一致性与连贯性”也是育人原则之一,所以,本学科的教师也需要关注整个教师队伍的思想动态,警惕队伍中可能存在的对学生有不恰当的思维导向的言行,积极寻找不同学科间共同育人的契合点,在教师队伍中形成一致的舆论方向,共同守护良好的思维环境。
(作者单位:江苏省太仓市沙溪实验中学)
责任编辑:庄 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