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欣
耳鼻咽喉疾病在全球范围内都是常见的医疗问题,其中有很多情况需要手术治疗。如何打造一个好的术后疼痛管理方案?本文为您解答。
疼痛级别不同,用药亦不同
非处方药物如非甾体抗炎药(NSAIDs)和对乙酰氨基酚等是最常用于轻到中度疼痛的治疗。由于这些药物无需医生开处方,因此在许多场合中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需要注意的是,即使是这些常见的非处方药物,也可能存在副作用,例如胃肠道反应、肾功能受损等。
对于中到重度的疼痛,常会考虑使用阿片类镇痛药,这类药物的镇痛效果显著,但同时也伴随有吸毒风险、便秘、呼吸抑制等副作用。因此,在使用这类药物时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和药物依赖情况。
在整个治疗过程中,医生和护士都需要密切关注患者的疼痛评分、药物使用情况、可能出现的药物副作用等。为了有效地预防药物副作用,常需在给药之前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了解患者的过敏史、合并疾病、同时使用的其他药物等。此外,还需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帮助其了解药物的使用方法、副作用、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等。
非药物治疗方法有哪些
冷热敷是非药物治疗中常用的方法之一。特别是冰敷,它在疼痛管理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冰敷可以有效地缩短血管,降低组织的代谢率,从而减轻疼痛和肿胀。对于手术后的创伤部位,冰敷能迅速地减少炎症反應,缓解因肿胀引起的疼痛。通常,术后的前24~48小时,冰敷尤为重要,可以有效地预防和减少术后肿胀。但使用时需注意冰敷与皮肤之间加垫布,以防冻伤。
除了冰敷,还有其他物理治疗方法。例如,电疗、超声波、红外线等,这些治疗方式可以刺激血液循环,加速组织的修复,从而达到缓解疼痛的效果。
如何预防、处理合并症
为预防感染,医护人员需要严格执行无菌操作,确保手术器械和手术环境的清洁无菌。手术后,给予适当的抗生素也是预防感染的常规措施。但同时,对于抗生素的使用,需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和调整,以避免药物过敏和抗药性的产生。另外,医护人员还需要定期检查手术创口,评估创口的愈合情况和是否存在感染迹象,如红、肿、热、痛等。
为了预防出血,手术中需要仔细止血,避免损伤大的血管。手术后,避免刺激手术部位,减少活动,以及适时地给予止血药物,都可以降低出血的风险。对于已经出现的出血,医护人员需要及时处理,必要时可以进行再次手术止血。肿胀则常是手术创伤和出血的直接后果。对于肿胀,除了给予消炎止痛药物外,冷敷也是一个有效的方法。当然,所有的治疗措施都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