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初中数学课堂中的应用研究

2023-12-27 06:45江苏省苏州市光福中学朱来娟
家长 2023年28期
关键词:驱动教学法数学

□江苏省苏州市光福中学 朱来娟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 年版)》(下文简称《新课标》)提出,应使学生通过数学学习,形成和发展面向未来社会和个人发展所需要的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即核心素养。任务驱动教学法是指以任务为主线,以情境为载体,通过布置教学任务驱动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数学学习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有一定要求,强调使学生获得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应用则为学生提供了思考和实践的平台,使学生由被动地听到主动地学,有利于提高数学教学质效。

一、初中数学应用任务驱动教学法的意义

(一)有利于改变落后教学观念

虽然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育者开始逐渐意识到应试教育的弊端,但是传统教学观念仍然根深蒂固,教学中多以口头传授为主,要求学生死记硬背的情况占多数。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的学习热情被大大削弱,自然而然地会影响到课堂学习效果。布置学习任务能引导学生自发地参与到实践探究当中,改善以往课堂上教师讲、学生听的现状,使学生在任务的驱动下获得丰富的学习体验,亲身经历多样化的思维活动过程,可以大幅提高他们的主体参与性。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应用突破了传统教学的桎梏,使教师的教学思路和课堂角色得到进一步调整,更强调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有利于改变传统思想观念,推动初中数学教学改革的进程。

(二)有利于改善课堂学习氛围

良好的课堂氛围可以保证学生获得更好的体验,使其心情愉悦地享受学习的过程。数学知识含有大量抽象概念、定理定律,并且初中数学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更深,数学课的节奏和进度都比以往要快很多,因此学生学起来会感到吃力。任务驱动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能带给学生新鲜的课堂体验,改变了以往“一言堂”现象,使学生有更多话语权和选择权,获得更大的发挥空间,能在合作学习中进行思想和情感上的深度交流,逐步发现数学知识的魅力所在。

(三)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现代社会需要的是德才兼备,有进取心、上进心和自主学习能力的人才,教师应遵循以学生为本的核心思想,从学生全面发展的角度出发,探索科学有效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注重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任务驱动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能让学生获得充分自我展示和表达的平台,使他们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显现。由于学习任务是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设计的,教学目标也是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因此学生会在老师和同学的协助下高效完成课堂学习任务,并在这个过程中获得更高的满足感和成就感。在任务的驱动下,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得到显著提高,能够通过分析和解决特定的问题来积累知识和学习经验,进而提升自主学习能力,为日后的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四)有利于学生塑造健全人格

任务驱动法下的数学学习与传统教学存在本质区别。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界限十分明显,缺少沟通机会。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现代教育趋于“功利化”,教学工作的开展集中于学生知识水平和关键技能的提高,忽视学生内在涵养和道德品质的培育,教学内容压抑了学生的创造性和能动性发展,未能关注学生自我心性的觉醒、挖掘,导致很多儿童和青少年并不懂得谦让、尊重,阻碍其全面性、可持续性发展。而在任务驱动教学背景下,学生可以依托小组合作学习完成教师布置的各项任务,彼此之间交流和互动的时间相对增加。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下,每名学生都有明确的分工,能依据学习方案的具体要求整理学习资料,发挥团队协作的优势,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通过合作学习,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大幅提高,并且相互帮助,取长补短,共同进步,拉近彼此的距离,增进情感交流,改善人际关系,强化社会交往能力。

二、初中数学应用任务驱动法的策略

(一)梳理教材内容,确立教学目标

目标是一切行动的先导,具有极强的导向和激励作用,是保障教学有序推进的基础,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至关重要。在任务驱动教学背景下,教师应依据实际情况明确教学目标,并以目标为基准制订教学方案。需要注意的是,教学目标的设置要综合考量初中生的认知特点,既不能过高也不能过低,应以教材为主要依据,确保学生可以触摸得到。在备课的时候,教师应全方位梳理一遍教材内容,找出知识重点、难点,提前把握好教学的方向,以结合初中生真实的学习情况、学习水平、思维能力等确立目标。

以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第2章第2节《有理数与无理数》教学为例,教师可以从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等不同角度设置教学目标,引导学生认识有理数和无理数的基本概念,真正理解两者的内涵,并能够对有理数进行准确分类,夯实数学基础,并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通过任务探究解决整数化分数的问题,判断一个数究竟是有理数还是无理数。教师可以布置这样的学习任务:将1/3、4/15、2/9等数字改写成小数的形式。学生联系之前学过的数学知识和经验可以在短时间内获得计算结果,即 1/3=0.3333……4/15=0.26666……2/9=0.22222……待学生计算结束,教师再给予适时点拨,让学生观察这些小数有什么共性,知道循环小数在有理数的范围之内,在掌握计算方法的同时加深对知识的印象,更加全面地理解知识点。在分析和解决相关问题的时候,教师应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体会“无限”的过程,使其通过探索活动形成数学思想,发展数学眼光。但因为学生数学基础不同、学习能力也有强有弱,在此过程中有部分学生难以理解,因此教师要充分尊重和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对其进行合理分层,并将教学目标合理划分为不同层次,由此开展分层教学,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够在自己的能力范围之内达成目标,收获颇丰。

(二)结合学生实际,布置学习任务

任务驱动教学法是围绕某个或一系列特定的任务展开,因此教师要以教材为出发点确立一个学习主题,引导学生紧紧围绕这个共同的任务进行学习。学生是任务探究活动的主体,因而教师要转移一部分话语权,鼓励学生亲身体验,多交流、多思考、多领悟,借助丰富的教学资源进行自主探索和合作学习,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感知。同时,教师还要满足不同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确保任务难度适中、切实可行。初中生普遍缺乏独立性,为真正发挥任务驱动作用,教师还要开发和整合教学资源,开展多媒体教学,借助图片、视频、声音等媒介增强视听效果,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情境体验,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刺激各感官,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其专注度。最重要的是,多媒体教学能将原本枯燥、晦涩的知识以另一种形式加以呈现,激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索欲,促使其带着明确的目的进行实践探究。

以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第4章第2节《解一元一次方程》教学为例,通过事先对教材的梳理,教师可以确立教学目标是传授学生通过移项变形求解一元一次方程。为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教师可以将一元一次方程与实际生活建立联系,以生活中常见的话题为切入点引领学生走进数学世界,下面这则案例体现了一元一次方程知识的实际应用:某服装的成本为x元,商家将价格在成本的基础上提高20%售出,已知每卖出一件获利15元,那么每件服装的成本是多少?学生通过课前预习已经初步了解什么是一元一次方程以及具体的表现形式,因而能够很快列出x(1+20%)=x+15 一元一次方程式。这种将原本抽象的一元一次方程问题变为现实问题的方式,易于学生接受,还会使他们发现数学与实际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养成善于观察和思考的好习惯。

(三)科学划分小组,倡导合作学习

《新课标》认为学生的学习应是一个主动的过程,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有必要鼓励学生自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展开深度交流,使学习过程更有意义。在任务驱动教学背景下,教师要将学生看作不同的个体。考虑到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长期独立思考、独立解决各种问题,学习效果并不突出,因此,教师应将学生进行科学分组,使其以小组的形式共同参与到实践探究活动中,与其他学生针对某个话题展开激烈探讨,各抒己见,使不同的想法碰撞和交融在一起,深度挖掘每名学生的创造潜能,在提高课堂学习效率的同时,增强学生的集体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

在分组的时候,教师必须充分考虑学生存在的客观差距,根据其数学基础和学习能力、对数学知识的理解程度和运用效果等,划分为基础组、提高组和拓展组。基础组的学生普遍数学成绩差,布置的学习任务可以相对简单一些,以巩固基础为主;提高组的学生不管是成绩还是学习能力都处于班级中游,因而要特别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对数学方法的掌握,应布置一些启发性问题。

以苏教版七年级上册教材为例,在第3 章第4 节《合并同类项》这节课上,便可以由“(3x-5y)-(6x+7y)+(9x-2y)”在分析问题的时候,学生主要将“同类项的系数、字母相同”“字母不变,系数相加减”等定律为突破口,认真观察和对比之后提取出两个式子的共同系数和字母,去掉括号化简为3x-5y-6x-7y+9x-2y=(3-6+9)x+(-5-7-2)y=6x-14y 这道例题引导学生通过解决数学问题理解同类项的本质,掌握合并同类项的方法,比起直接告知学生合并同类项的方法,倒不如让他们自行如何解决问题,探索数学方法,以此深化理解和记忆。每名学生看待问题的角度不同,在合并同类项的时候,教师应鼓励学生先自行运算,再于小组讨论环节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分享自己的解题思路,以此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可以通过合作学习获得灵感,积累经验,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四)建立多元评价机制,完善教学体系

教学评价是教育教学体系中的重要一环。传统教学模式下,成绩是衡量学生的唯一标准,导致学生对自己的了解和认识存在偏差,心理承受能力较弱的学生还会因此受到打击,变得自暴自弃,逐渐丧失学习数学的动力。教学评价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及时发现自己的问题,自觉分析导致问题出现的根本原因,之后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弥补自身的不足,真正做到查缺补漏。在任务驱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将教学评价贯穿始终,帮助学生更加全面地了解自己,进一步发展自我认知能力。教学评价要多元化,除了教师评价,还要组织生生互评、自我评价。其中,自我评价是教学评价中比较常见的方式,是学生根据自己的课堂表现进行总结和反思。初中生正处于认知和思维发展的关键时期,因而教师有必要在任务探究活动中引导其准确发现、定位自己的薄弱点,能详细分析当前的学习情况并做好记录,不断优化和完善日后的学习思路。

例如,在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第5 章第4 节《主视图左视图俯视图》课堂教学结束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回顾整堂课学过的知识,说出自己印象深刻的知识点,如“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能识别一些简单物体的三视图,也能根据三视图画出简单的图形……”以这种方式进行阶段性复习,在学生汇报学习成果之后,教师再进行归纳总结,要求学生将遗漏的知识点写下来,整理一本学习笔记,在期中、期末进行梳理。在任务驱动教学背景下,学生有更多合作学习的机会,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一特征,鼓励学生进行互评,使学生的角色发生改变,突出主人翁的地位。任务驱动教学法是基于实践、创新、思考、自主探索延伸出来的教学方法,所以,在进行教学评价时不仅要关注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还要综合考查其学习态度、学习热情,得出更为真实的评价结果。教师作为任务驱动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参与者,也要扮演好自己的角色,适时引导学生,给出科学合理的建议,让学生可以更好地完成课堂任务。教师评价在教学评价中往往反映的是课堂学习效果,指在结合学生学习情况之后给予其相应评语,在此基础上鼓励学生提出建议,及时自省,为学生创造优越的学习条件和学习环境。

三、结语

总而言之,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应用规避了传统教学的弊端,是对传统教学思路和模式的革新。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要及时调整人才培养方向,革新育人方式,构建自主学习型数学课堂,发挥任务驱动教学法的组织、引导等优势,使初中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数学学习中,带着确切的目标分析和解决问题,强化探究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应用建立在科学的教学方式之上,教师必须始终遵循以学生为主体,通过确立明确的教学目标、布置课堂学习任务、组织并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优化教学评价等手段实现任务驱动教学法与数学教学的深度融合,最大限度开发数学课程的育人价值,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猜你喜欢
驱动教学法数学
基于模糊PI控制的驱动防滑仿真系统分析
屈宏斌:未来五年,双轮驱动,砥砺前行
批注式阅读教学法探究
实施“六步教学法”构建高中政治高效课堂
轨旁ATC系统门控柜接收/驱动板改造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基于S3C6410的Wi-Fi驱动移植实现
开放引导式阅读教学法描述
“假弱”教学法你用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