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德教育从“小”抓起

2023-12-27 06:45:24王宝平
家长 2023年28期
关键词:公德心宁宁公德

□王宝平

近年来,因为缺乏公德意识害人害己的事件屡见不鲜,小到高铁霸座还蛮横无理,大到抢夺公交车司机方向盘让全车人陷于险境,这一桩桩社会事件给家长朋友们敲响警钟——培养公德意识要从小抓起。作为在学校负责共青团工作的教师,笔者深刻地认识到,立德树人、以德养人,应成为家长实施家庭教育的重点。

没有不懂事的孩子,只有不懂事的家长

一个周六,小区保洁员王阿姨正在清扫社区,一个易拉罐突然从天而降,砸在了王阿姨脚边。受到惊吓的王阿姨抬头寻找肇事人,只见9 号楼八楼某住户的窗边一个小脑袋鬼鬼祟祟的,还不忘对着王阿姨露出一个调皮的微笑。王阿姨的遭遇并非偶然,近期业主群里一直有人投诉高空抛物,从一开始的废纸、垃圾袋,到后来的晒衣架、易拉罐,发生的频率越来越高,物品也越来越危险……所有矛头都指向了9号楼八楼的某家住户。然而,这家住户面对群情激愤始终保持着“不回应,不解决”的态度,让众人既生气又无奈。终于,物业在交涉无果的情况下选择报警。民警与物业工作人员一同敲开了9 号楼八楼住户的家门,开门的却是一个孩子。原来,肇事人是年仅9岁的宁宁,宁宁扔东西的理由也很简单——好玩,有意思,看到路人被吓到觉得很有成就感。

民警批评教育宁宁时,宁宁的妈妈坐不住了,她气势汹汹地指着警察说:“不是没砸到人吗!小孩子扔点东西至于这么兴师动众吗?吓着孩子怎么办,孩子这么小又不懂事。”宁宁的妈妈理直气壮地为孩子辩解,却从来没有想过,万一高空抛物砸到路人造成无法挽回的后果,宁宁又该如何面对呢?这种看似为了孩子的“爱”,实则是害了孩子。

诚然,孩子可能因为年纪小在认知上存在误区,但是家长作为成年人理应明事理、辨是非,担负起监护人的管教责任,及时纠正孩子的错误行为。在宁宁的妈妈看来,高空抛物只是一件缺乏公德心的“小事”,但是如果放任不管,很有可能会滋长孩子心中的自私与恶意。

没有不懂事的孩子,只有不懂事的家长,家庭教育就是要将孩子从“不懂事”教育成“懂事”。每一个不文明行为都可能带来无法挽回的后果,家长切勿因一时溺爱而给未来埋下隐患。

公德教育要有科学方法

成才先成人,育人先育德。培养孩子的公德心,需要家长的实际行动。可是有些家长虽有心但力不足,一些错误的教育方法只会让孩子愈发漠视公共道德。

口头上说教,行为上不以为然。当孩子表现出不文明行为时,很多家长会在潜意识里认为,孩子做出这些事情是因为年纪小,长大后自然而然就懂了。因此,家长只是口头上教育制止,并没有帮孩子修正修为。例如:孩子吃零食时随便将垃圾袋扔到地上,家长只是说不要随地乱扔垃圾,却没有让孩子捡起来扔进垃圾桶,这样的说教在孩子看来不痛不痒,没有使其建立起明确的是非观,下次依然会随手乱扔垃圾。

语言威胁,粗暴训斥。不文明的行为实在惹人生厌,但家长教育孩子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孩子的公德意识,不是为了单纯的批评与训斥。有些家长面对孩子的不文明行为只是批评惩罚,既没有告诉孩子为什么不能这么做,没有为孩子进行正确的行为示范,在这种情况下,孩子对道德的认知并没有提高。

家长不能率先垂范。上初一的静静和爸爸妈妈一起看电影时,肆无忌惮地“畅所欲言”。妈妈很生气:“不是告诉过你在公共场合要保持安静吗?为什么明知故犯?”没想到静静的小嘴一撇:“上次看电影爸爸还在电影院里打电话呢!好多叔叔阿姨都看他,他也没有停下来,为什么只管我不管爸爸?”静静的话让妈妈一时语塞。家长是孩子的镜子,孩子是家长的影子,当父母要求孩子遵守公德,自己却没有遵守,孩子自然心中不服,公德教育也就成了“有气无力”的说教。孩子会觉得守公德只不过是一个“口号”,自己私下里还是想怎么样就怎么样。

教育的目的是落实成果,如果家长的德育工作始终看不到成效,那么一定是策略出了问题。因此家长要关注每次教育的结果,当结果不理想时,需要及时找问题、想办法,让每一次教育都有意义、有价值,让孩子在家长的正确教育下有感悟、有收获。

公德意识必须从“小”抓起

没有孩子生来就是懂规矩、讲道理的,文明行为必须从小事抓起,从小事着手。

由内而外,从家中做起。文明行为不是对外作秀,而是一个人内涵与修养的体现。家长要让孩子从小就知道,在家庭生活中也要遵守规则,尊重每一个家庭成员。孩子在家用完洗手间后及时冲水,那么他也会把这种习惯带到社会生活中;孩子在家中节水节电,那么节约的好习惯会陪伴他一生;孩子在家习惯把垃圾扔进垃圾桶,那么他在外也会把垃圾扔进公共垃圾箱……文明是一种意识,公德是一种习惯,家长要从家庭生活入手,让孩子将文明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家长带头,发挥表率作用。家长的不文明行为会影响孩子,家长遵守秩序、文明礼让的行为也会镌刻在孩子心中。因此,家长要发挥表率作用,带孩子外出时遵守交通规则,不随手乱扔垃圾、不破坏花草树木,在公共场所说话要压低音量,不随意喧哗,不与人争吵。文明的家庭才能培养出文明的孩子,孩子在心理上依赖家长,在行为上模仿家长,家长身体力行就是最好的家庭教育。

家长要学会自我批评。生活中,我们难免做出一些不文明行为,如因赶时间闯红灯、为抄近路踩踏草坪等。当家长犯错,既不能漠视,更不要辩解,特别是当家长的不文明行为被孩子看到时,家长要学会自我批评。孩子看到家长知错就改,他的公德意识便能在这种潜移默化的教育中得到强化。

公德教育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任重道远,家长要始终明确“德”是成人成才之本,孩子只有拥有一颗公德心,才能成为“更好的自己”。

猜你喜欢
公德心宁宁公德
基于公德心培养的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实践
书法家 韩宁宁
五行真经
五行真经(17)
中国社会“人情味”与 “公德心”的冲突及其消解论析
理论导刊(2019年6期)2019-08-17 02:04:48
雷云:基于四种类型公德行为的教育策略
太没公德
公德心培养,从爱护校园公物与环境开始
东方教育(2017年4期)2017-06-09 19:24:05
娃娃有话说
小学思品教学对学生公德心培养作用初探
科学与财富(2016年5期)2016-04-23 16:0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