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书院设计理念及环境育人价值研究

2023-12-27 11:23王佳丽
中国建筑装饰装修 2023年23期
关键词:起承转合空间布局书院

王佳丽 秦 凡

书院是中国特有的一种文化教育组织模式,最早出现于中唐时期,在晚唐和五代时期初具雏形,在宋元时期达到鼎盛,在明清时期开始普及[1]。书院的核心目标是培养经世致用之才。“集天下贤才,以济治于当世”,唐玄宗将丽正书院改名为“集贤书院”正饱含此意。在功能方面,书院将知识传播、人格淬炼、道德培育、文化传承以及思想交流等功能融为一体,将文化教育、君子六艺、思想碰撞、道德引领等方面覆盖到日常生活中,在传播知识的同时传达主流社会所倡导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因此,书院既承担着知识传播的责任,又担负着社会教化的使命。宋朝时期儒学思想兴盛,书院逐渐成为学术交流、学术研究和文化传承的中心。到了明清时期,书院在教育领域的地位得到巩固并进一步发展,此时书院数量大幅增加,遍布全国各地。随着近代教育体制的建立,传统书院日渐式微。到了20 世纪后半叶,以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为首的部分高校开始创办书院,逐渐恢复传统书院的精神与教育模式。

传统书院作为中国古代建筑的杰出代表,其空间布局不仅是中国文化的完美体现,更是中国古代智慧和文化传承的体现,在我国文化史、教育史和建筑史上留下了深远的影响。其空间设计通过自然与人文的巧妙融合、审美与道德的统一以及和谐平衡的不懈追求,对个体的心灵塑造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从某种意义上讲,传统书院不应仅仅是静止的历史见证者,而应作为历史发展的伴随者,继续承担滋养、传承和发扬优秀民族文化与精神的使命。更进一步来说,传统书院环境所承担的教化功能,在新时代已经转化为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功能。

1 环境育人的意义

环境育人与传统的言传身教存在显著区别。言传身教通常涉及明确的教育行为,教育者以有目的、有计划的方式将知识、价值观或技能传递给学生。相反,环境育人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沉浸式的教育方式,它通过环境要素对人产生积极影响。这一方法需要深度参与和体验。相较于言传身教,环境要素与体验者的关系更为自由和开放,体验者对积极意义的理解取决于他们对环境的认知。环境育人的效果不仅取决于环境要素的组合,也依赖于是否达成文化共识[2]。

以自然、文化、建筑和景观相结合的方式打造的书院环境,为环境育人提供了可能性。例如依山傍水的岳麓书院呈现出“惟楚有材,于斯为盛”的景象;背靠峻极峰面向双溪河的嵩阳书院展示出平和且宁静的气质特征。传统书院的设计手法不仅为现代教育建筑的设计提供了有益的借鉴,更为环境育人的设计和营造开辟了宝贵的路径。

传统书院作为传道受业和思想交流的场所,承载的不仅是知识传播的使命,更是培养道德和精神的使命,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要想继续发挥出书院的育人功能,就要探索一种基于传统文化的环境设计方法。基于此,本文从“主从分明、内外契合”“起承转合、平衡有度”“动静转换、虚实相生”等方面阐述了传统书院的设计理念和空间布局方式,进一步研究了传统书院的育人价值,对于营造育人环境以及促进文化认同起到了重要作用。

2 主从分明、内外契合

“主从”与“内外”是传统书院空间布局的重要方法和理念,包含了秩序上的合理性。中国传统书院在空间布局上表现出极为明确的主从关系。以明道书院为例,书院的中轴线穿过牌坊和门厅。第1,门厅既是建筑群内外空间转换的节点,又是第一空间序列的开始,往往位于中轴线上,其造型端庄典雅,比例得当,尺度适宜。相较于由门楼和牌坊组成的开放性“空间序曲”,门厅以其实体性和领域感,在空间序列上显得更为重要。就整个建筑群而言,门厅虽然处于重要位置,但是其在造型上较为含蓄。从流线的角度来看,门厅实际上是一个交通空间。穿过门厅后,通常有主厅、次厅、阅读室和书房等。第2,主厅作为书院的核心空间,地位最高,往往布局在建筑群中轴线的前部。主厅一般为宽敞的单层或单层复式建筑,是举行重要仪式和活动的场所,也是师生聚集和交流的空间。第3,次厅是主厅的延伸,位于主厅院落两侧,建筑体量略小于主厅,在形象和功能上均作为主厅的辅助。阅读室和书房通常设置在主厅两侧,作为师生们的学习和交流空间。

通过精心的规划和布局,使书院的内外空间呈现出明显的区别。外部空间通常由门楼、牌坊和庭院组成。由门厅、穿堂、亭台、水榭及游廊等组成的半开放空间,承担着书院室内空间与外部空间的过渡功能。空间围合性也能反映出建筑的主从关系。以游廊为例,书院是按照空间序列依次展开的建筑群。游廊是串联院落式建筑群的交通空间,不仅具有遮阳、避风和挡雨的功能,而且能够增加空间的层次感。游廊临院落一侧为柱列,另一侧为镶嵌有碑石和题刻的墙壁,具有很强的文化传播属性。亭子四面开敞,屋面起翘形成的曲线是其形象特征。它作为开放场所中的标志物,成为庭院空间的核心,使均质的外部空间呈现出主从关系,让空间流线在此处产生停顿,使流线具有节奏感。这是典型的寓动于静的设计理念。

“主从分明”是为了划分功能,而“内外契合”则是为了划分空间,两者的设计理念相同,均是建筑群的统一。主与次、内与外的对立和统一是传统书院设计的关键所在。这两种观念均有助于明确建筑群内不同区域的功能和等级,一方面体现出“长幼尊卑、人伦有序”的秩序观念,另一方面也传递着“俯仰自得、游心太玄”的精神境界。这种和谐统一的设计有助于创造并且有利于学术思考和道德修养的氛围,为环境育人的价值观奠定基础。可见,传统文化中的环境育人思想在书院的设计手法和设计理念上得以体现。

3 起承转合、平衡有度

在中国传统观念中,宇宙和人生被视为生生不息的有机体。这种哲学观也深刻体现在传统书院空间布局的原则和方法上,具体表现为“起承转合、平衡有度”。“起承转合”是设计方法,“平衡有度”是设计目的。

“起承转合”指的是通过书院内部空间的连续性和变化性,以及它们在整个建筑群中的有机排列,打造空间序列和节奏感。传统院落式建筑的空间布局注重轴线的变化和转换。书院建筑群以轴线为依据进行空间的起止和转换,形成起承转合的时空序列。空间序列的“起”主要体现在书院入口,入口通常设置门楼和牌坊等仪式性建筑,标志着空间序列的开始。苏州文庙始建于公元1034 年,后在一侧设立府学,并逐渐形成庙学一体的教育建筑群。

就总体布局而言,书院建筑群落常依据轴线作空间的起止、转换,形成“起承转合”的时空序列。这一空间序列的“起”通常体现在书院的入口处,入口常设门楼、牌坊一类仪式性建筑,标明空间序幕的拉开。以苏州文庙为例,宋景祐元年(1035 年)范仲淹上书建立文庙后,又在一侧设立府学,所谓“苏为郡甲天下,而其儒学之规制亦甲乎天下”(徐有贞,《苏郡儒学兴修记》),由此逐步在历史上形成庙学一体、蔚为壮观的教育建筑群。从如今保存的明、清两代的《府学图》石碑看,孔庙入口处设有黉门、棂星门、戟门,而后是大成殿、崇圣祠;府学入口处设有牌坊、礼门、宜门,而后是明伦堂、尊经阁,一般门楼或牌坊上刻有书院的名称或名人书法。庙学并列,碑图具存,对比清晰,尽管名称与型制不同,两者作为教育建筑的空间处理手法基本一致。这一起始点象征着知识之门的打开,标志着学问的开始。随后空间的“承”接与“承”让的任务由主体建筑来承担。

主体建筑扮演了书院空间“承”的角色,为书院提供了稳定的核心功能。这些主体建筑是物质结构,更是学院的精神中心,宏伟的规模、精湛的工艺和精致的布局,成为文化传承和精神实践的象征。这些建筑通常采用高大宽敞的木构架结构,呈现出壮丽的气势。以文庙的大成殿和府学的明伦堂为例,大成殿一般为高大宽敞的木构架建筑,面阔七间,进深六间,高度约4.5 m,由50 根直径约50 cm的楠木柱子支撑[3]。大殿内部设有供桌和神龛,供奉孔子及其弟子的牌位,大成殿、大成门、东庑和西庑,如图1 所示。“承”进一步强调了书院作为知识的殿堂和道德引导者的角色,及其作为文化传承和价值传达的中心地位。

图1 大成殿、大成门、东庑和西庑(来源:网络)

“转”与“合”体现在书房、厢房和院落的其他空间中,承担着传统书院教育和生活的功能。在此空间序列中,“转”标志着从动态到静态、从开放的线性空间转向室内空间或院落空间的过渡。这种设计方法的目的在于引导人们在空间中游走,由外向内的路径和过渡区域也给人一种逐渐静谧的感觉。这些过渡空间和路径的设计手法,不仅象征着生活的不断演进和转化,同时又使得空间中的各个要素最终融合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从而体现出宇宙和人生的最终追求⸺和谐与完整。从效果上来看,这些空间设计将生活、学习等多维度关系相互融合,形成内外一体、动静相生、完整和谐的书院环境,让置身其中的人们深刻感受到人生甚至宇宙的无限可能性。

书院建筑群通过起承转合的空间布局融为一个和谐有序的整体,从而达到“平衡有度”的设计目的。这种平衡还体现在建筑体量、空间布局、景观元素和装饰之间的协调。通过适度的平衡,书院的空间体验和文化价值得以展现,反映出我国传统文化中以秩序与和谐为基础的寓静于动的思想观念。这样的空间序列不仅使书院具有层次分明的空间布局,也体现出书院的仪式感,是环境育人思想在传统书院空间布局中的充分体现。“起承转合、平衡有度”既是设计方法,也是设计方法论,他们使中国传统书院的设计理念与环境育人的价值产生紧密联系,为现代建筑环境设计中的探索和实践提供了参考。

4 动静转换、虚实相生

“动静转换、虚实相生”这一理念贯穿整个书院的空间布局,发挥着重要作用。书院的功能分布具有前动后静的特征,因此沿轴线展开空间序列是一个由动到静的过程。建筑内部空间具有明确的限定,具有“实”的特征。而天井和庭院等空间的开放性较强,具有“虚”的特征。虚与实的结合使书院空间产生奇妙的意境,正如清朝书画家笪重光所说的“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境”。

“动与静”“虚与实”描述的是人们在环境和空间中的感受。从空间体验的角度来看,这些“动与静”“虚与实”的属性是不断演变和互相转化的。例如,文庙的主体建筑大成殿和明伦堂,体量较大,造型庄重,但屋面的起翘造型却呈现出腾飞的态势[4]。动静与虚实的转换不仅体现在空间布局上,而且表现在对文化意境的营造上。又如,白鹿洞书院御书阁的西厢房外廊上刻有“雨过琴书润,风来翰墨香”,营造出静中有动的文化意境。这种文化意境是书院环境设计中的重要元素,传达了“动静转换”的深刻价值观。

书院的环境设计也是营造“虚实相生”文化意境的手段。以曹唐的《题子侄书院双松》为例,其中提到“自种双松费几钱,顿令院落似秋天”,不仅强调了书院环境的美感,更将环境设计与心理感受联系起来,反映出对传统文化中“虚实相生”概念的理解,营造出意味深长的文化意境[5]。这种文化意境不仅赋予书院独特的美学价值,还激发了人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理解,使书院成为文化传承和人格塑造的重要场所。

5 结语

中国传统书院通过其独特的环境育人及文化传承方式,培养了人们对自然美、艺术美和人文美的感知能力和欣赏能力,引导人们追求内心的宁静与美好,体验和领悟美的哲学意义,为人格塑造和全面发展提供了有益平台。就中国传统文化而言,“主从分明、内外契合”“起承转合、平衡有度”“动静转换、虚实相生”这些概念不仅运用在绘画、建筑与环境艺术中,也在文学、音乐、舞蹈等艺术领域广泛应用,还体现在社会思想和一般社会生活中。因此,这组概念不仅仅是对艺术创作方法的概括,更是作为一种文化理念或理论,引导人们的文化情感、启迪人们的文化认知,反映出环境育人的价值所在。总结环境育人对人格涵养所产生的积极规律与方向可以得知,它不同于单纯的技能或技艺训练,在客观的成果评价上有着确定的操作方法,也可以形成确定的目标成果。作为塑造人格的重要途径,环境育人的目标成果需要做出某种价值观上的评价,而这种评价需要依靠丰富的经验。因此,我国对于环境育人的研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猜你喜欢
起承转合空间布局书院
基于“起承转合”的中小学生智创素养培育
前置化空间布局,龙湖驱动TOD的未来模式
朵云书院黄岩店
浅析美术馆建筑的选址与空间布局
起承转合+思想性
整式乘法与因式分解的起承转合
姑臧城空间布局与五凉河西政治
白鹿洞书院记
空间布局图
政治课堂注重情境串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