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颖佳,蒋梦莹
(复旦大学 a.公共卫生学院;b.党委研究生工作部,上海 200433)
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正处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的关键时期,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迫切需要培养德才兼备的高层次人才。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研究生教育在培养创新人才、提高创新能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方面具有重要作用[1]。研究生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战略性、重要性更加凸显。
高校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也是创新人才培养的主战场。2017年12月,教育部发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提出构建科研育人质量提升体系,通过优化环节程序、完善评价标准、改进评价方法、促进转化应用等方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价值取向、学术导向,培养学生至诚报国的理想追求、敢为人先的科学精神、开拓创新的进取意识和严谨求实的科研作风[2]。
笔者从导师与研究生关系对高校科研育人质量提升的意义为切入点,分析现阶段导学关系的普遍现状及成因,对如何从不同角度构建和谐导学关系,从而全面提升高校科研育人质量提出对策建议。
导师是落实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升科研育人实效的主要实施者,也是研究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人,肩负着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的崇高使命。研究生的师生关系又称为“导学关系”,是研究生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课程学习、科学研究和论文撰写,同时获得综合能力提高和个人全面成长的一种教学关系,贯穿整个培养过程,对研究生培养质量起着关键性作用[3]。构建和谐的导学关系,即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强人文关怀,关注研究生思想品德、学术研究、生涯发展和心理健康,建立良好的师生互动机制[4]。和谐的导学关系,是提升科研育人质量的重要着力点。
导师能引导学生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树立科研报国的远大抱负,使学生充分认识到文、理、医、工等多领域学科对国家发展、社会进步的重要作用,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刻苦学习、砥砺前行,自觉将个人的奋斗融入国家和民族的奋斗大潮中,将个人的命运与国家和民族的命运紧密相连。
导师能带动学生传承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使学生充分认识到恪守学术道德、严守学术底线是研究生的基本品格。在导师指导学生开展科学研究的过程中,一方面言传身教、率先垂范,以敬业精神和治学态度给学生树立良好的道德榜样;另一方面对研究过程、论文撰写等环节进行严格管理和监督,督促学生强化学术道德意识,主动遵守学术规范。
导师能帮助学生提升创新意识和研究能力,以PBL(Problem-Based learning)教学、探究性学习等多种方式,带领研究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激发学生的创新兴趣和活力。遵循研究生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因材施教,进行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等一系列完整的科研训练,锻炼学生科学思维,挖掘学生创新潜力。
导师能拓展学生成长成才的空间,立足思想品德、行为规范、学习态度、身心健康、学业成绩、学术科研、社会工作和实践活动等多方面的培养,关注学习成绩的同时,关心学生的全面发展,既做学业导师又做人生导师,在为人处世、沟通协作、生涯规划等方面给予关怀,发展研究生终身学习的能力,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发展需要。
综合文献研究来看,导学关系如以导师为主体对象,可分为权威型、和谐型、松散型和功利型[5];如强调两者互动性,则分为学问研究型、企业雇员型、平等朋友型、父母子女型和良师益友型[6]。从前期以复旦大学为例开展的调研结果来看,九成以上的师生认可学问研究型的关系模式,大部分被调查者认为双方相处融洽,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师生间相互理解与尊重,二是导师对学生全面关心与指导,三是双方交流方式得当且沟通顺畅。调研中,也发现当前研究生导学关系存在一些普遍现象。
1.双方对和谐导学关系的认识不一致。调研中发现,导师对于导学关系的评价往往好于学生对导学关系的评价。结果显示,复旦大学某理科院系近100%的导师表示与自己的研究生相处融洽,然而认为与导师相处融洽的学生只占80%。尽管大部分学生对导师的态度是“尊敬和爱戴”,但仍有一定比例(7%)的学生与导师关系“比较紧张”或“非常紧张”,且在各年级中均有分布,个别学生对导师的态度是“害怕”(6%)或“没感觉”(8%),甚至“厌烦”(2%)。可见,导师与研究生对和谐导学关系的认识存在不一致性。
2.双方对理想导学关系的期待不匹配。从导师角度看,其指导研究生学术研究是最重要的任务,也是双方交流的主要内容,研究生应具备独立开展科研活动的能力和端正的学习态度,如遇困难,导师将给予方向性的指导、提供解决困难的思路或方法等;从学生角度看,他们期待来自导师的学业指导(87%),还期待职业规划(20%)、人际交往(15%)、身心健康(14%)等方面的引导。研究生关注导师的学术水准和科研能力(76%),同时关注导师的人格魅力(12%)和对待学生的态度(9%)。过于注重权威(27%),过于严厉的导师(22%)难以被学生接受。导师与学生对彼此的预期存在偏差是导学矛盾的重要根源之一。
3.双方对导学关系矛盾的解决不统一。当师生关系面临问题时,一方面,97%的导师愿意耐心与学生沟通,了解学生的困难并帮助解决,第一时间主动从自身寻找原因的占比不高;另一方面,有的学生会用严肃批评(8%)、冷嘲热讽(3%)、不闻不问(4%)来形容与导师的关系,部分学生会抱有消极回避的态度,不敢或不愿主动沟通。调研结果表明,10%的学生面对不尽如人意的导学关系时,会选择置之不理,甚至采取“更换导师”“放弃学位”的极端方式。这不利于问题的解决,而且可能会进一步激化矛盾。
1.社会高速发展带来的代际鸿沟。代沟指的是年轻一代与老一代在思想方法、生活态度、兴趣爱好方面存在的心理距离或心理隔阂[7]。现阶段在读的研究生多为“90后”“95后”,“00后”也逐步加入科研队伍,而大部分导师是“60后”“70后”,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近四十年间,导师和学生因时代背景、人生阅历、物质水平等的截然不同所造成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表达习惯的差异或隔阂不断凸显,当今时代的年轻人更富有鲜明主见,自我意识和自尊感较强,他们更接受“平等对话”,从而造成一定程度上导师对学生的引导力和影响力有所下降,科研育人成效随之弱化。
2.多元价值取向带来的目标分歧。部分研究生对读研存在功利化的态度,背离了弘扬学术精神的初心,个别学生“只是为了学历和学位”,对科研的兴趣和热情不足,对待学习消极、被动。有些学生所持有“符合最低标准毕业即可”的目标与导师的期望必定产生分歧,与“科研育人”的内涵也背道而驰。另一方面,个别导师不够尊重学生的全面发展需求,过度限制学生参与课余活动或实习实践,认为其应全身心地投入科研学习,忽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对科研育人的理解存在片面化、狭隘化。
3.缺乏良性互动带来的沟通困境。当师生双方均抱有合理期待,但仍无法构建良好的导学关系时,往往是由于良性互动和高效沟通的缺乏。如权威型的师生关系中,经常存在不平等沟通的现象;而松散型的师生关系中,研究生与导师面对面交流的机会又相对较少。这些均会导致双方无法充分地将内心的期待显性化,随即造成隐性的心理契约。这不利于导师和研究生多方面的“磨合”与“适应”,不利于冲突分歧的解决,更不利于科研育人的有效实施和实践。
1.明确日常沟通与反馈机制。导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是构建和谐导学关系的关键钥匙。研究生教育与培养目标的达成在师生的交流与互动中得以实现,高效的沟通有助于稳固双方的心理契约,也是减少矛盾冲突激化的主要途径。应鼓励导师与学生共同探寻适合双方的互动模式,或建立定期联络机制;同时提质增效,以面谈为主渠道,邮件、微信、电话等现代化信息技术为支撑的多元化沟通方式。同时,要教育引导与倾听共情并重,建立亦师亦友的导学关系。
2.健全双向培养考核机制。一方面,导师的质量是全面提升科研育人质量的基本要求。要完善导师遴选机制,加强导师育人能力系统培训,建立健全导师评估激励、监督考核机制。另一方面,学生也是师生关系和科研育人的重要主体和对象。要充分调动研究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建立健全退出机制。
3.探索第三方介入调解机制。导师与学生之间的冲突解决,是构建和谐导学关系的重要保障。当研究生与导师无法自行解决分歧、矛盾时,外部力量可适时发挥作用,如院系党委、学工队伍、研究生教学部门等,听取反馈、分析研判,多方联动。通过第三方的介入与调解,重新搭建师生间沟通的桥梁,从而化解矛盾、扭转局面。
1.强调学术道德和科研底线。改进科研环节和程序,把思想价值引领贯穿选题设计、科研立项、项目研究、成果运用全过程,把思想政治表现作为组建科研团队的底线要求。高校教师要用自己的科学道德去影响自己的学生,让学生在科研的初期就能对学术有敬畏之心,能够踏踏实实做好科研工作,自觉杜绝不良风气,坚守科研底线。学校可通过举办学术道德宣讲、名家大师讲坛、学风建设征文、校风学风倡议等形式引导学生树立严谨求实的学习观。
2.增强典型示范的宣传辐射。选树表彰研究生导师教书育人的先进典型,集中展现研究生导师为人师表、爱岗敬业的良好风尚,营造尊师重教的浓厚氛围,同时深化导师教书育人理念,激励广大导师更深入地参与到科研育人工作中去,以学术造诣和人格风范引领研究生成长成才。如通过评选、挖掘和展示“学术研究好”“人才培养好”和“文化建设好”的研究生“三好”导学团队,评选“钟扬式好老师”“研究生我心目中的好导师”,使导师积极发挥为学为人的表率作用,营造和谐、健康、向上的师生关系氛围,助推良好校风、学风的形成。
1.拓展互动空间。学校层面可开设学术沙龙咖吧、学风文化走廊等休闲空间,为师生对话场所提供新的选择,避免传统对话空间(如导师办公室)中刻板、严肃、冷硬等环境暗示,营造放松、自然的对话氛围。学院层面可根据学科特色设置专门的对话实体空间和区域,如导学小家、心灵驿站、师生信箱等,使沟通方式更立体化。
2.丰富互动载体。围绕节日庆典、生涯规划、体育锻炼、兴趣爱好等主题,举办师生共同参与的课余活动。这一方面可以拓宽导师与学生的交流内容,除科研学术外,充分发挥价值引领作用,丰富“大先生”这一角色;另一方面,可以使双方增进了解,相互倾听,促进学生更敢于、乐于与导师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