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 亮 孟 醒
单簧管专业教学发展到2021 年已经有快近一个世纪的时间, 在教学中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许多中国人在国际交响乐团担任首席演奏员、 获得各种比赛奖项,中国作曲家创作的单簧管作品在国际表演中也有越来越大的影响。 但从2009 年以来的国际单簧管比赛中, 我国选手屡次出现失利情况, 甚至还出现连中国作品的演奏奖项被外国选手领走的情况。 连续几次绝非偶然, 作为高校单簧管专业教育者应该反思我们的专业教学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并如何进行调整。
在参加国际性单簧管比赛中, 比拼的是选手的演奏技能, 表演者需要具备极高的演奏水平。 通过表演者的演奏质量能够直接反映我国单簧管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当下, 我国艺术类专业高校、 综合类高校、 师范类高校甚至连专科学校都有开设单簧管专业, 尽管各类学校开设了相关专业课程, 但教学培养目标并不明确, 人才缺乏特色、 专业性不够, 很难在国际比赛中取得好成绩[1]。从我国高校对于单簧管专业课程设置来看, 不同类型学校都设有相应的专业课程。 本是多元化发展的好事, 更有利于不同层次人才的培养。 但是, 实证调查发现, 这些学校并未厘清自身的培养方向, 不能从自身学校特色出发。 如此看来, 我国对于顶尖单簧管专业人才的培养与国外还是存在一定差距的, 这是由多方面因素造成的。 但在笔者看来, 不同学校对于教学目标的不明确是影响教学的核心原因。
教学目标模糊必然会影响课程内容的设定。 纵观国外对于单簧管专业课程内容的设置是十分严谨且富有自身特色的。 以俄罗斯音乐学院为例, 学员的课程内容在对演奏作品的选曲中以本国的音乐作品为先, 当学生将本国作品中的重、 难技巧熟练掌握后, 再科学的选择国外其他优秀的作品进行练习; 而德国莱比锡音乐学院在四年学制的每个学年段中的课程内容都有明确的规定,从气息、 音阶、 音准、 练习曲、 不同风格作品等由简到难, 在夯实基础上进行逐步的作品练习。 演奏形式上也更加多元, 从独奏到室内乐等学生都会有对应的课程内容进行练习。 通过国外专业音乐院校的单簧管专业课程内容设置来看, 学校对于教学工作内容是有明确而严谨的规划的。 而反观我国高校的单簧管专业课程内容, 教学工作的开展主要依赖于专业教师, 不同教师有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课时的安排、 内容的设定、 技术达到何种程度等内容往往都是模糊不清的, 学生的学习缺乏系统性, 也常常会出现重机械的技术练习而知识层面 “断层” 的现象。
课程形式较为单一, 我国高校大多数的单簧管专业课程授课形式都是以 “一对一” 授课形式为主, 这种授课形式过于单一, 不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固定的专业教师进行教学很容易使学生的学习受到某一固定教师的教学思维、 方法的影响, “师徒” 式的课程形式在一定程度上禁锢了学生的眼界与思维, 刻板化、 单一性的学习使得学生容易沦为机械复制的 “机器”, 很难形成自身独立的思想认知, 对于乐器的演奏很难有自身的理解和认识。 授课形式的单一必然会对高质量的人才培养形成影响和制约, 学生除了完成单一教师的授课内容外更多的是机械的技术练习, 缺少对演奏的深刻思考和理解, 对于技巧的多元性认识。 教学形式在 “上课——练习——回课” 这样简单的模式中进行, 学生一年的表演机会应该就是在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 掌握了一定的演奏技巧但缺乏表演性练习, 到公共场合表演容易出现怯场、 紧张情况, 这样会极大拉低表演者的演奏质量。
实证思维认为实践是验证并建立科学知识的唯一来源, 笔者认为实证性研究思维契合了当下高校单簧管专业课程建设。 作为重要器乐教学, 单簧管专业教学质量需要实证性思维重新进行审视。 首先, 在实践中关于教学目标不明确的问题。 不同类型的学校要有针对性地培养人才, 建构立体化的单簧管专业人才培养体系, 不同水平、 不同程度的学生应该有对应的培养方向。 例如:专业类院校是单簧管专业演奏的 “领头羊”, 高水平的师资力量、 高质量的演奏人才更多是培养专业的单簧管演奏者, 专业音乐学院应该以培养表演人才为主, 夯实学生演奏的基本技能同时更应该打开学生的思维格局,创造不同演奏课程, 比如合奏、 重奏、 室内乐等, 多方面锻炼学生的演奏技能, 重点培养高、 精、 尖的演奏人才; 综合类院校的学生在择业就业方面相对要宽一些,学校在教学目标上应该更加多元, 关注学生的意愿并给予不同的帮助和引导, 教学目标更要有包容性[2]。 实证思维下的教学目标建设对于不同层次的人才培养是十分重要的, 新时期面对社会的不同需要, 不同学校应该建立不同的教学目标适应对单簧管人才的不同需要。
从实证性思维角度出发, 我国当下高校的单簧管专业课程内容较为单一, 除了基础技能训练外, 缺乏综合而全面的教学内容和合理的课程设置。 单簧管专业课程教学不仅局限于单簧管演奏技能的教学, 还应该有室内乐演奏以及钢琴艺术指导等课程内容。 国内的课程内容缺乏器乐合奏的训练, 而单簧管的演奏已然不仅仅是单一的器乐表演, 多形式的训练、 表演应该融入课程内容中, 且不同形式的表演在各个方面都有很大的差异, 这些都需要系统而专业的课程内容进行指导。
除此之外, 我国高校单簧管教学中选取的作品多以西方音乐作品为主, 对于专业音乐院校的学生来说, 课程内容可以进行调整。 对于许多以外国作品训练为主的学生来说, 在进行独奏练习时很少会考虑到作品的音乐特征、 创作者的背景、 表情术语等内容, 更不会对作品的整体创作和构思进行深入的思考, 他们仅仅关注的是音乐的节奏、 节拍、 旋律, 能够熟练、 流畅地将作品完整演奏下来就是最终目的。 很多学校的单簧管专业学生, 一学期仅仅练习一到两首音乐作品应对考试, 更无从谈起与钢琴、 乐队的合奏, 这样的课程内容安排是无法培养高质量演奏人才的。 因此, 高校单簧管专业课程的设置应该打开原有的以 “技术” 练习为主的思维定势, 更注重 “综合” 性能力的提升, 技术仅是基础, 但除了技术外学生的合奏能力、 作品处理、 理解能力以及对音乐的审美能力、 心理素质等都应该是高校单簧管专业一流课程建设中重要的课程内容。
授课形式多样化在一定程度上会打开学生原有的思维定势, 使学生对单簧管的演奏和作品的处理能够有更深刻的认识。 在专业的音乐院校中, 除了一对一式的专业基础课训练外, 更应该设置小组课、 室内乐演奏课、经典作品鉴赏课以及表演心理学的课程。 不同的授课形式、 不同的授课内容帮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了解单簧管的演奏。 小组课是以钢琴艺术指导为基础的课程, 训练单簧管学习者不同器乐的配合力以及对于不同音乐作品的处理能力, 这样的小组课应该作为与一对一式授课一样的基础专业课程提升学生对不同作品的处理、 表达能力。 除此之外, 室内乐演奏课设置比重在专业音乐院校应该得到重视。 对于不同乐器的合奏、 协奏表演训练学生与不同乐器表演的合奏、 协奏能力, 同时这种授课形式在一定程度上打开学生的眼界, 了解不同乐器演奏的特性与风格, 促进学生对单簧管乐器演奏的深入理解和思考。 以技能训练为主的多元化授课形式是专业音乐院校课程安排的基础, 同时经典作品鉴赏以及表演心理学的课程也必不可少, 特别是学生群体、 不同乐器演奏方向的学生进行一起授课、 共同讨论, 对同一作品的鉴赏、 思考和表达不同, 这样打破原有器乐学习的局限性,学生能够从不同方面去思考音乐作品进一步影响自身的演奏。 授课形式的多元化, 授课内容的丰富对于器乐学习的学生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学校的课程内容、 授课形式的安排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学生对专业内容的认知、理解, 打破原有的思维壁垒, 深入思考器乐演奏问题。
无论是理论性知识的学习, 还是实操性的技术训练, 我国高等艺术院校单簧管专业人才的培养要以应用型为主要方向。 对于我们高校的单簧管专业的课程发展更应该以理论与实操为基础的实用性方向为主, “学以致用” 应该是我们高校教育工作者在新时期课程发展的走向。
我国高校单簧管专业课程存在着 “不接地气” 的问题。 课程的安排有理论有实操但缺乏实用性, 新时期高校单簧管专业课程的设置更应该迎合社会发展的需要,就业市场的需要, 帮助学生确立好自身的职业定位才能够真正实现 “学有所用”。 学校在进行基础理论、 技术课程训练基础上, 应该安排更多的社会实践课程内容,帮助学生 “接地气” 地了解不同年龄、 不同环境、 不同群体的教学需求, 能够使学生在实践中更加清楚哪些重要、 哪些应该重点训练而哪些应该减少。 实用性走向是切实将理论与技术应用于实践, 也是学生未来发展的方向, 我们并不需要人人成为演奏家, 但是我们需要多元化、 多能力的音乐艺术传播者, 传播正确的音乐理念、传播正确的表演技能、 传播正向的审美观念。
习近平给中央美术学院老教授回信强调, 做好美育工作弘扬中华美育精神, 让祖国青年一代身心都健康成长[3]。我们可知在新时期里, 艺术的价值意义更应该与美育融合。 高校的音乐教学工作除了理论技能训练外更应该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 学生能够进行技能的训练同时还应该有审美的情调, 懂得哲学性的思考, 这些都是未来高校音乐专业应该确定的发展目标。
感性是审美逻辑的起点, 而音乐在众多艺术中是最能够唤起人们感性情感的形式之一, 因此国家在倡导美育发展的道路上高校音乐教学是重中之重。 就单簧管专业而言, 在课程建设中如果没有审美性, 那么我们培养出来的艺术人才与只懂得操作的技术工人没有实质性的差别。 艺术之所以能够感染人、 打动人, 就在于其内在的审美力, 这种情感需要演奏者将自身对于作品的理解、 情感的把握融入进去诠释作品。 学生并没有明确的审美意识, 很多学生认为, 能够完整、 流畅地将作品展现出来就是好的演奏。 然而, 这样的表演并不能真正打动听众、 更不会打动演奏者自身, 因为他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了技术的准确上, 并没有上升的艺术层面。 这需要我们所有高校单簧管教育者反思了, 且这样的思想已经渗透到许多初学者的思想意识中, 归根结底就在于我们给学生灌输了错误的艺术观, 认为艺术等同于技术[4]。错误的观念使得我国的艺术教育很难实现真正的美育价值。 因此, 21 世纪的中国高校在器乐教学尤其是单簧管教学中应该将审美与发展为目标, 将器乐教学课程中融入更多的美育内容, 确立学生的审美意识、 传播美育思想。
高校单簧管专业课程建设是一个复杂而又充满挑战的过程, 一流的课程建设需要高质量的师资团队、 思维理念以及相应的配套改革政策。 课程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 它是一个长期不断发展、 不断创新的过程, 我们不应该仅仅局限于眼前更应该放眼未来, 在发现问题中不断改进。 21 世纪的中国教育面临着更为严峻的考验, 世界格局的改变要求我们的教育思维也应该顺应时代而变迁, 传统的思维定势对于当今的教育发展一定是滞后的阻碍作用, 教育更应该解决根本性的问题, 从原来的理论、 技术的 “纸上谈兵” 要切实解决实践中的操作性问题, 要更为实用化、 审美化, 人才培养真正做到 “学以致用、 学有所用、 学有所得”。 同时, 新时期高等艺术教育所肩负的使命也不单纯是培养固定对象, 更应该以全体国民为对象, 切实通过艺术教育提升国民的审美能力, 实现美育一体化, 促进全面进步, 进而实现国家软实力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