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晓菲 刘欢
音乐治疗(Music Therapy),又称音乐疗法,是一门带有学科交叉背景的,实践性较强的应用学科。20世纪40年代,美国的一批大学创建了音乐治疗学科,20世纪80年代音乐治疗开始传入我国,经历了探索和不断完善的阶段。尽管目前我国关于音乐治疗的研究呈不断上升趋势,但是关于音乐治疗教育的探讨还不够深入,特别是对于音乐治疗的教学模式以及在医学院校开设音乐治疗课程的作用方面都还有所欠缺。因此,探索音乐治疗的教学模式和意义,就成为“大医学”视野下,促进学科交融,创新课程思政模式,弘扬医学人文精神的教学实践研究。
音乐治疗观念在中西方文化中都有悠久的历史。如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认为,音乐具有情绪宣泄的价值,有助于人的身心健康。文艺复兴时期,医生维萨里认为“特定的音乐可以促进人们的情绪健康”①。19世纪,美国神经病学家科宁(James L.Corning)发表《睡觉前和睡觉中音乐振动的应用作用——对情绪治疗的尝试》,这也是有文献记载的首次在医学临床上使用音乐来治疗精神疾病的尝试。20世纪以后,音乐治疗快速发展起来。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战争带来了巨大的人员伤亡,人们开始探索各种各样的治疗手段,在这个过程中,人们发现音乐能够有效地降低士兵的焦虑情绪,通过音乐治疗,受伤士兵的关节和肌肉运动功能恢复得更为迅速,因此,音乐治疗的临床作用被大大重视起来。20世纪40年代,美国的密歇根州立大学、堪萨斯大学、芝加哥音乐学院等学校首先创设了音乐治疗专业的学士点和硕士点,并培养了第一批接受专业音乐治疗训练的音乐治疗师。此后,随着音乐治疗学科在美国的发展,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法国、德国、芬兰、奥地利、瑞典、瑞士等西方国家也纷纷在高校中设立了音乐治疗专业,成立了相关的学术研究机构。音乐治疗在世界各地,特别是在发达国家得到了广泛的发展和应用。目前,全球共有200多所大学均开设了音乐治疗课程,培养出大量的专业人才。
我国音乐治疗的发展,与西方国家相比较晚。1980年,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刘邦瑞教授向中国学者介绍了音乐治疗学的基本理论体系,直接促进了中国音乐治疗学科的创建和发展。目前,全国开展音乐治疗的单位主要包括了各类高校、各层级医院,以及精神病院、心理咨询中心、疗养院、康复中心、儿童特殊教育中心等。
音乐治疗的课程建设是在教育理论的指导下完成的。在音乐治疗的教学实践中,只有依靠教育理论的指导,才能更好地解决在音乐治疗课堂上“如何教”以及“如何学”的问题。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认为,在学习情境中,学生应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动性,把知识主动地进行联系和贯通,建构出自己的知识体系,并运用自己建构出来的知识体系去解决问题。建构主义理论强调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动性和建构性,这是对传统的讲授式教学的一种批判和发展。教师的职责是促进学生在学的过程中对知识进行整合。建构主义教学理论提出了合作学习、体验式学习、探究式学习、支架式教学、情境教学等多种教育模式。
在音乐治疗教学中运用建构主义教育理念可以帮助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增加学习兴趣,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在音乐治疗活动中更投入地参与进来,提高学习的有效性。其中较为适合音乐治疗课堂教学的有两种模式,分别为体验式学习(Experiential Learning)模式和合作式学习(Collaborative Learning)模式。
1.体验式学习:理论与实践结合
体验式学习理论由美国教育学家杜威的“经验学习”演变而来。体验式学习理论强调学生应重视学习中的亲身体验,强调生活经验。
对于音乐治疗课堂教学来说,让学生从一系列有主题的音乐治疗体验中感受音乐的魅力,和音乐治疗对自身的疗愈等,都是在学习体验中获得知识的方式。也可以说,音乐治疗的授课过程就属于体验式教学,不论是课堂中的音乐演奏、音乐团体互动,还是音乐心理剧中的角色扮演,都可以作为学生自己主动参与的具有疗愈性质的体验式学习。从音乐治疗的教学研究中来看,体验音乐治疗首先有助于缓解学生的压力及负面情绪,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并且还可以提高学生对于音乐的理解,增强他们的音乐感受力和音乐能力,加强对患者的同理心,思考职业意义等。
2.合作式教学:集体教学与朋辈教育结合
合作式教学指的是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以合作学习的方式来完成学习任务。合作学习强调以问题为中心,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使学生在更大范围内完成学习任务。
在音乐治疗课程的教学中,有很多团体音乐活动的环节,如打击乐器的即兴合奏、人声的合作、音乐剧角色的扮演、团体音乐治疗的分享和聆听等等,这些环节都在帮助学生完成合作式学习。并且,学生在进行合作式学习的过程中,也同样在进行着互助的朋辈教育,可以有效地提高学习的满意度和有效性。
在医学院校开展音乐治疗课程,具有以下三方面的意义:
课堂教学是育人的主渠道,教师应深入挖掘课程中蕴含的思政元素,“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音乐治疗课程建设,以育人为导向,强调知识与价值互融,在教学中不仅传授音乐治疗的相关课程知识,还可以培养医学生的审美素养和艺术实践能力,发掘音乐作品凸显的美育思政融合本色,促进“大医学”视阈下艺术协同育人的同频共振效应。此外,音乐治疗课程建设还可以推动五育并举、协同育人,探索医学院校课程思政的创新模式,在课程育人主渠道推动医学+思政+艺术的交叉融合。
2022年3月,世界卫生组织发布报告称,由于新冠疫情的爆发,全球范围内焦虑和抑郁的患病率大幅增加了25%;全世界现有近10亿人患有精神方面疾病,新冠疫情更加重了这场危机。对于大众来说,新冠疫情也是一个应激性事件,而应激性事件的发生可能导致人出现抑郁、焦虑、恐惧等各种生理及心理应激反应。其中,年轻的大学生群体和一线医务工作人员都是疫情相关心理问题的易感人群。即使在疫情过去之后,新冠疫情对于大众心理健康的影响也不会在短期内消失。因此,作为教师,我们有责任也有义务关注医学生的心理健康。
1.缓解压力和负面情绪,促进医学生的心理健康
在国内外当前的神经美学研究中都普遍认为,乐音可以刺激人类大脑皮层的特定区域,人类在聆听音乐时会产生或轻松愉快、或活跃兴奋等不同的感觉,从而调节情绪,稳定心情,达到缓解压力和镇痛的效果。在国内外的音乐治疗临床实证研究中可以看出,音乐治疗在缓解人的焦虑、抑郁情绪方面均具有显著的疗效(Bradt,Dileo &Potvin,2013)。音乐治疗作为心理治疗的一种方式,对于抑郁症的干预在临床上已被多次验证其有效性(Aalbers et al.,2017)。有研究发现,听音乐可以预防抑郁症,提升幸福感(Fancourt et al.,2018)。
2.通过音乐活动,可以形成和谐的人际交往环境,培养医学生的合作精神
音乐是沟通人类情感世界的桥梁,学生通过参加音乐治疗活动可以促进人际交往,形成和谐的社交环境,培养合作精神。学生们通过参与音乐活动,可以在音乐的世界中释放心情,消除交往中的紧张心理,缓解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压力,促进心理健康。
3.陶冶情操,铸造完善人格
音乐在陶冶性情、完善人格方面也具有重要作用。孔子认为,“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即音乐不但具有人格塑造的重要作用,而且能使人达到一种至善至美的境界。由此可见,音乐可以陶冶情操、培养人的审美能力,人们可以在优秀的艺术作品中培养人格完善,收获内心的平静和精神的和谐。
总之,音乐治疗课程以教学为形式,以音乐为媒介,以知识传授和心身健康为目标,对于提高学生心理健康素养,缓解医学生的学习压力,培养学生的同理心方面都具有广泛的意义。
王辰院士多次在演讲中提出,“医学是多学、人学、至学,以护佑身体、心理、社会和环境健康福祉为使命”②。音乐治疗课程的开展可以加强学科交融,调动出艺术、人文和科技的力量,让医学生通过体验音乐治疗,感受艺术、感受人文,体会关爱、关怀和尊重,树立以健康为根本的音乐治疗理念。
注释:
①Boxberger,R.(1962).Historical bases for the use of music in therapy.In Music Therapy 1961,125-166.Lawrence,KS: 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Music Therapy.
②王辰.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官网,https://www.pumc.edu.cn/yxbd/aa999e4e823d4a7b9e8779d26106f 1a2.htm,2022年第八届柳叶刀-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与健康大会联席主席王辰、理查德·霍顿开幕式致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