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曹晓亮
新中国成立以来,传统器乐从的发展从民间转入到学院,开启了新的民乐教育之路。筝乐艺术作为中国民族器乐的重要代表备受关注。20世纪8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的社会环境,中国筝乐在创作、教育及理论研究上再次焕发新的生机。有关中国筝乐研究的理论著述相继问世,如对筝的历史源流、传统流派与演奏技法的探讨,曹正《关于古筝历史的探讨》(1981)通过古代文史资料的梳理,结合不同传统古筝流派的乐谱探讨古筝的历史渊源;苏乔筝《潮州筝艺》(1995)从潮州的传统文化和音乐入手,探讨潮州弦诗乐及古筝的艺术特点;姜宝海《筝学散论》(1995)梳理了古筝乐人金灼南的个人生平、著述、筝乐创作,以及古筝流派与演奏技法。还有郑德渊的《筝乐理论及演奏》(1997)、焦文彬《秦筝史话》(2002)以及相关类型的文章等研究,使人们对流传了两千多年的古筝历史脉络与传统流派有了一定的了解,助于大家认识和学习不同传统流派的演奏特点和地域性风格。
在相关筝曲分析方面,黄好吟《六十八板筝曲研究》(1997)探讨了传统六十八板体筝曲的流传、曲式结构、演奏技巧及对形成不同地方风格上产生的影响;张珊《当代古筝名作教学与演奏详解》(2010)对28首当代筝乐作品进行了演奏与教学上的详细分析。另外,赵曼琴的《古筝快速指序法概论》(2000)系统介绍了快速指序技法的应用及其原理。上述研究均是基于不同的学习角度而展开,这些研究虽是对某一“点”的研究缺乏技术之间的整体性关联,但为后续的研究推进产生了积极影响。王英睿在其博士论文(2007年)的基础上加以完善的《二十世纪中国筝乐研究》(2012),即体现出了筝乐艺术的整体性与系统性研究,该研究从音乐史学角度对20世纪中国古筝艺术发展做出了较全面系统的梳理与研究,对中国筝乐的研究向前推进了的一步。
20世纪是传统中国向现代中国转型的百年,中国人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均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随之,中国传统音乐的人文生态环境也发生了巨大改变。20世纪的中国筝乐艺术也在创作、演奏、传承等方面发生了历史性的转型。无论是民间传承、乐曲创作、院校教育,还是技法发展、传播流变等诸多方面,都与社会文化的变迁与转型有着密不可分的内在联系。人们在揭示古筝艺术的传承与发展过程中,除了关注“是什么”“有什么”之外,往往还需弄明白“为什么是”“为什么有”“为什么变”“怎样变”等一系列问题。若要深刻揭示与阐明该时期筝乐艺术的变化与发展,势必要充分结合整个世纪的历史与社会背景加以探讨。
台湾学者余御鸿所著的《20世纪中国筝乐艺术转型叙事》(上海音乐出版社2020年,以下简称《叙事》),即充分体现了以“转型”为聚焦点的20世纪中国筝乐艺术发展研究。该研究还首次借鉴了中西方叙事学理论与方法,其独特新颖的研究视角不仅凸显了本著的亮点与价值,也体现了筝乐研究已开始跳出以往研究的路径,向着现代学科理念与方法,尤以学科交叉为特点的新的研究趋向而发展。
《叙事》是余御鸿在其2015年博士论文基础上修改而成,全书除绪论与结论外,共由四章构成。其中在绪论中对“文化”“叙事”以及“筝乐文化叙事”等相关概念进行探讨,在主体章节中,作者首先以1949年为时间坐标中轴,详细论述了因20世纪中国社会文化转型所引起的筝乐“叙事行为”模式的转变:其传承方式,由绵延数千年传统的“民间口传作品叙事”,转变为“专门家书写作品叙事”;观演方式由传统的“民间观演叙事行为”,转变为“舞台化表演叙事行为”。其次,重点讨论了传统与现代筝曲的叙事类型,把传统筝曲归纳为“重要历史”母题、“情感”母题、“自然”母题与“理想”母题四种叙事类型;把现代筝乐归纳为“重要历史”母题、“情感”母题、“少数民族生活”母题、“日常生活”母题、“自然”母题与“无意像”母题六种类型。阐述了传统与现代筝乐不同叙事类型间的共性与差异,著者认为20世纪的两种筝乐作品均继承了中国器乐文化自古以来的标题性传统,并对这一传统作了新的扩展与弘扬。另外,以各传统筝派形成的文化背景、传承谱系、筝派乐曲风格为基础,对作品背景、乐曲段落结构、以及音响与文本等内容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与探讨,通过几首传统筝曲的个案研究,“以小见大”对各筝乐流派的演奏技法及其特点进行总结,结合自身演奏与教学经验归纳了传统筝乐演奏所需注意的要点。并以七首代表性现代筝乐作品为例,分析其作品背景、音乐段落结构及其内部音乐特征,解读了作品的“结构实现”与“叙事意图”。最后一章,分别对《寒鸦戏水》四个不同的演奏版本与三首不同筝乐流派的同名曲《高山流水》进行音乐形态的比较分析,探讨了筝乐音响的审美问题,深刻揭示了20世纪中国社会文化转型背景下筝乐叙事转型发展的规律特征。
该著首次借鉴运用中西方叙事学的理论视角,凸显了新颖的研究视阈。“叙事学”1969年诞生于法国,叙事学理论是一种以“叙事”理论为视角研究某一文学或艺术对象的理论方法。当代西方叙事学先后经历了前叙事学阶段(20世纪初至20世纪50年代),以形式主义为主要范式的经典叙事学阶段(20世纪60年代至20世纪80年代),以及以语境主义为主要范式的后经典叙事学阶段(20世纪90年代至今)②。中国的叙事传统更是由来已久,其叙事文学最早可追溯至先秦《尚书》,唐宋时期就已把“叙事”作为一个文学门类而提出。而“中国叙事学”则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受西方叙事学影响以中国自先秦以来的叙事传统为基础,正在积极构建与发展的具有现代意义的中国叙事学学科体系③。自西方叙事学传入中国后,其叙事学理论在中国的发展已逐渐突破文学叙事模式的阈限,并与历史、政治、法律、绘画、音乐等诸领域的研究相结合,成果日益丰硕。诚如作者在本书绪论中所言:“‘叙事学’由文学而波及音乐、电影等,应者颇众,声势亦大。在音乐学界,人们热衷于研究音乐特别是标题音乐所具有的“叙事”特征,并以此挖掘器乐作品中更深的文化内涵”④。由此产生了叙事学理论结合筝乐模式转型的视角来观察和研究20世纪中国筝乐艺术的设想。
在笔者看来,正由于音乐是一种独特的语言,通过自身的“语法”特点在内部音乐结构的建构过程中,表达着不同的音乐情感内容,这使得从“叙事”视角的切入来研究中国筝乐艺术这一对现象十分契合。通过把传统与现代不同的古筝传承与教育行为看作“叙事行为”,把传统与现代筝乐作品所表达的不同母体类型作为“叙事类型”,把筝乐内部的音乐结构对应“叙事结构”,以叙事学领域的理论、视角以及表述方式来看待和阐释20世纪的筝乐艺术转型。这不仅可看作是叙事学研究在向音乐领域的关注和拓展,更可以说是把音乐学领域的研究与叙事学产生密切关联,是筝乐艺术研究在视角与方法上向叙事学理论的借鉴,是当下不同学科交叉研究日趋明显的体现。本书在“叙事学”理论与“模式转变”视域下,通过对20世纪前后半叶中国筝乐文化的观察与研究,深刻揭示了中国筝乐艺术在叙事行为模式、传统与现代筝乐作品的叙事类型、筝乐曲目的叙事结构以及音响叙事风格等方面发生的转型规律与特征。本研究采用“叙事学”的视角,其视角的新颖与独特性也得到了乔建中先生的肯定:“如果我们把论文中所讨论的内容视为20世纪前后半叶中国筝乐‘叙事文本’的理论总结的话,那么作者所论就应该是‘中国叙事学’学理在筝乐研究领域的首次尝试。”⑤
余御鸿不仅有着丰富的演奏与教学经验,在研究过程中还做了大量的田野考察与访谈工作。这从不同的侧面也能看出其对田野考察研究方法的重视,“我曾经对潮州、河南、山东、浙江筝作品做过音响之研究。我以为,重视这一系列传统筝乐的音响收集、保存、研究,应刻不容缓。透过此研究过程,可以挖掘许多筝深层的内在涵养与艺术价值,还有更多筝人艺术家值得我们抢救与探究,并供我们研习和仿效。”⑥作者以田野工作为基石,以演奏、教学及研究者的多重身份,把“实践”所得的感性体验进行理性总结,研究路径更显合理,结论也更接地气。这种立足多重实践与田野工作的音乐学理论研究,更易阐发出具有一定深度的理论思考,也正是目前学界大力肯定、倡导和推广的研究模式。
音乐作品的产生和流传和社会文化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在以往的筝乐研究中,或为作品与技法解析,或为历史与流派梳理,对音乐与相关文化之关系的探讨较为少见,而本著在此方面的论述则较为深入。作者从音乐旋律进行、调式特点、曲体结构、音乐发展思维以及传统筝乐流派中不同作品音韵特色等方面,阐释了这层关系。如从河南筝曲《打雁》的演奏技法、音调风格上探讨其与当地方言及其它民间艺术形式的关系,“‘密摇’技法带有一个强劲而明确的‘重音头’,这种奏法可能与它在大调曲子的演唱中把字头咬实有关,又或河南方言特点习惯使得重头音特别讲究”⑦。这种研究模式在该著近半篇幅中均有体现,这并非为了分析而分析,而是有意识地置文化背景下,对音乐材料与叙述审美,音乐与其所处时代、地域文化环境的相互关系进行深入阐释。不仅用中国传统音乐结构自身发展的逻辑,总结了中国传统音乐中“六十八板”体结构及其变体在诸传统筝乐流派乐曲中的运用与体现;而且,从“主题的陈述”“对比性功能”“一段体”“终止感”等相关表述也不难看出其以“西式”视角来分析作品的音乐结构与内部间的相互关系。在这种音乐分析与文化阐释相结合的论证中,亦可见作者在用“中”“西”两种不同的文化观对作品予以观照。
这样的研究方法与路径,与以往中国筝乐研究相比走了一条截然不同的道路。与以往过多偏重于技术分析或理论梳理的总结与理论阐释的方向不同的是,叙事学的运用对中国筝乐研究所产生的影响将具有历史性的突破。的确,就近年的相关研究成果而言,历史性的探讨或因缺少新的文献材料而推进缓慢,虽多数具有演奏经验的研究者更倾向于分析当代筝乐新作,但也不乏个别研究者已开始有意识地跳出以往的“纯”分析模式,从研究方法或视角上,给予作曲家、演奏家、教育家等不同群体的“人”以及文化环境更多关注,可见筝乐研究的理论与方法也随着时代的发展逐步拓宽。
《20世纪中国筝乐艺术转型叙事》无论是研究视角、分析方法,还是理论思考的深度上,都体现出了与众不同的价值。作为成长于宝岛台湾但又深受两岸传统筝乐文化影响的青年筝家学者,及其风格独特的表述方式都给笔者留下了深刻印象。当然,学术探讨永无止境,不同阶段的研究会面对不同的问题,在日益全球化的今天,除了古筝的历史源流、传统流派与筝乐作品外,与当下的民间传承、院校教育、交流传播等筝乐艺术的方方面面都值得我们进一步思考和关注,期待以《叙事》研究为代表的跨学科理论与方法的使用能为后续的筝乐研究拓展新的思路,开辟更加广阔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