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尚中重土”思想浅析中医之重脾胃❋

2023-12-27 05:13张婧如李亚飞赵凯维刘理想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23年11期
关键词:五脏素问脾胃

张婧如,李亚飞,赵凯维,刘理想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北京 100700)

我国古代先民在生活实践中逐渐形成原始的尚中重土思想,后随着知识经验积累逐渐将其上升到了哲学思想层面,并反过来用以指导实践。中医学自《黄帝内经》就十分重视脾胃,本文试从“尚中重土”思想切入,对中医“重脾胃”理论之文化渊源与内涵初探如下。

1 “尚中重土”思想

尚中思想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崇尚方位之“中”、哲学之“中”。 “重土”起初体现在古代政治、祭祀等方面,后逐渐上升至哲学层面。

1.1 尚中

1.1.1 方位之“尚中” 我国自古就有天圆地方之说,认为天地之中心相对应,且可通过某种方式相通[1]。考古资料显示,史前聚落的居住形式多表现有“向心而聚”的特点[1]。这种分布特点的形成不论是出于当时生活活动需要,还是由于当时“尚中”思想影响为之,均体现了史前时期的尚中观念,且成为之后“中”权力象征和哲学含义形成的重要基础。

《淮南子·天文训》曰“中央土也,其帝黄帝,其佐后土,执绳而制四方”[2]62,《史记·五帝本纪》曰“帝喾溉执中而遍天下”[3],表明统治者于全国中央统治四方。《吕氏春秋·慎势》说“古之王者,择天下之中而立国,择国之中而立宫,择宫之中而立庙”[4]126,《周礼·大司徒》指出地之中央为“天地之所合也,四时之所交也,风雨之所会也,阴阳之所和也”[5],是中正和谐之地。以上均体现了对方位之“中”的崇尚。

1.1.2 哲学之“尚中” 总览《周易》,中爻的爻辞多为吉,程颐亦说“六爻当位者未必皆吉,而二五之中,则吉者独多”[6]。其次,还强调因时而变之时中。以乾卦为例,从初九爻到上九爻论述了事物发展的不同阶段,强调应根据时机的变化而行动[7],如《易传·彖》曰“大明终始,六位时成,时乘六龙以御天,乾道变化,各正性命”[8]4。此外还认为“苋陆夬夬,中行无咎”[8]212,应持中、用中,以中为行为准则。

儒家提倡中庸、中正之道,强调中和,“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9]124,把“中”作为一种至德。儒家认为“中”应是人的行为准则,如《中庸》所云“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10]57。同时应做到时中,即适时而用中,如《中庸》提到“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10]49,《孟子·尽心上》亦说“执中无权,犹执一也”[11],强调用中须灵活权变。“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10]46,“致中和”是儒家的理想目标,亦是儒家所追求的至高境界[12]。儒家所提倡的中庸是不偏不倚、恰到好处、万事万物都处于一种无过无不及的和谐状态[12]。

道家的尚中思想体现在“守中”。《道德经·第五章》云“多言数穷,不如守中”[13]35,这里的“中”实质上是指虚静无为的“中正之道”[14]。此外《道德经》中一系列对立辩证论述亦体现了守中的思想,“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13]20“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13]108,通过一系列相反相成、物极必反的论述告诫人们“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13]53“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13]340,为人处世要把握无过无不及的适中状态,即守中。

1.2 重土

《尔雅·释言》曰“土,田也”[15]。农耕文明是中华文明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农业起源为古代文明的形成奠定了物质和经济基础[16],也形成了我国先民对土的重视与崇拜[17],体现在政治、祭祀等方面。如《管子·乘马》言“地者政之本也,是故地可以正政也”[18]41,《左传·成公十三年》云“国之大事,在祀与戎”[19]。

在长期生活实践和观察中,人们对土的认识逐渐上升到了哲学层面,认为土气主化,土具化生万物的特性,如《国语·郑语》云“以土与金木水火杂,以成百物”[20]186,《尚书正义》言“土者,万物之所资生也”[21]452,认为土为万物之母,化生万物。《尚书·洪范》言“土爰稼穑”[21]452,《管子·四时》云“中央曰土,土德实辅四时入出”[18]356。《五行大义·辨体性》阐释,“土为地道,万物贯穿而生,故曰稼穑。土居中央,以主四季、成四时”[22]7,又言“土失其性则气乱,稼穑不成,故五谷不登,风雾为害,故曰土不稼穑”[22]7,从正反两面说明土之承载受纳、化生万物之功。并且在五行学说中,土行居于尊位。

以“中”和“土”为尊的“尚中重土”思想形成后,又反过来指导人们的生活实践,同时也渗透进了中医学诸多思想理论之中。

2 “尚中重土”对中医重“脾胃”的影响与体现

古人很早就有“家国同构”“身国同构(治)”理念。《国语·楚语上》云“且夫制城邑,若体性焉,有首领股肱,至于手拇毛脉,大能掉小,故变而不勤”[20]198,《吕氏春秋·审分》云“夫治身与治国,一理之术也”[4]118,葛洪亦说“一人之身, 一国之象也”[23],认为身与国在结构与功能上具有统一性,修身之道与治国之道本质上是一致互通的。因此,作为在当时得到普遍认同的“尚中重土”思想,不仅指导着国家政治和人民生活,在以人为本的中医学中也有深刻体现。

2.1 脾胃位于“中央”是中医“尚中重土”思想的解剖学基础

从解剖位置看,脾胃相对其他脏腑而言位居“中央”,与方位“尚中”思想相契合,可为中医“尚中重土”思想的解剖学基础。

《淮南子·地形训》载“中央四达,风气之所通……肤肉属焉,黄色主胃……”[2]108。《黄帝内经》关于脾胃位置的论述中,《素问·太阴阳明论篇》提出“脾者土也,治中央,常以四时长四脏”[24]267,《灵枢·营卫生会》以胃为参考来说明三焦的位置,有“上焦出于胃上口”“中焦亦并胃中”“常并居于胃中,成糟粕而俱下于大肠,而成下焦”[25]1032-1035之论,而《素问·太阴阳明论篇》明确指出“脾与胃以膜相连耳”[24]268,间接说明脾胃居中焦。《难经》对脾胃的位置也有相关分析,《难经·十五难》云“脾者,中州也,其平和不可得见,衰乃见耳”[26]9,《难经·三十一难》云“中焦者,在胃中脘,不上不下,主腐熟水谷。其治在脐傍”[26]19。后世对此亦有阐发,如《卫生宝鉴·劳倦所伤虚中有寒》云“脾者土也,应中为中央,处四脏之中州”[27],《素灵微蕴·藏象解》云“五脏之部……脾位于中”[28],以上记载均提示脾胃位居“中央”。

2.2 脾胃属土行是中医“尚中重土”的功能体现

2.2.1 以功能为基础的脾胃属土理论的形成 历史上关于五行中土与五脏的配属有两种较为流行的匹配:一为心属土,一为脾属土。《礼记正义·月令》引《异义》云,“今文《尚书》欧阳说:肝,木也。心,火也。脾,土也。肺,金也。肾,水也。古《尚书》说:脾,木也。肺,火也。心,土也。肝,金也。肾,水也”[29]283。二者的争论主要发生在两汉时期,应与当时医疗实践及社会背景有关。

以心为主导的五行匹配在《礼记》中就有较为系统的论述,其匹配关系为春“祭先脾”“盛德在木”,夏“祭先肺”“盛德在火”,“中央土”“祭先心”,秋“祭先肝”“盛德在金”,冬“祭先肾”“盛德在水”[30],《吕氏春秋》也有相关阐述,可知先秦时期心属土的五行配属是以祭祀时动物脏器的解剖位置与五方相应而得来[31]。又因心在五脏中司“君主”之职,故认为心应与在五行中居尊位的土相配。汉武帝时据邹衍的五德终始说改西汉为土德,更突出了土的尊位,综上便形成了两汉时的心属土之五行配属。

而在西汉时期,因今文经学兴起,促进了今文《尚书》中脾属土五行配属的流行,《汉纪·高祖皇帝纪卷第一》曰“及至刘向父子,乃推五行之运,以子承母,始自伏羲,以迄于汉,宜为火德”[32],“汉为火德”流行,同居五脏君位的心也改为属火,间接为脾属土提供了理论支持。但脾属土五行配属流行并成为今后两千多年主流的原因则应为医疗实践之检验,东汉郑玄说“今医疾之法,以肝为木,心为火,脾为土,肺为金,肾为水,则有瘳也;若反其术,不死为剧”[29]283,可见当时已有医疗实践证明今文《尚书》中的五行五脏配属较适用于中医学,且从《黄帝内经》有关论述中可以看出此种配属主要从五行与脏腑的功能特性切入,隋代萧吉在《五行大义·论配藏府》中亦说 “《月令》中溜之礼,以阴阳进退为次;《白虎通》及《素问》医治之书,用行实为验,故其所配是也”[22]70。此外,我国古代“重道轻器”价值观[33]对以功能属性为基础的今文《尚书》五行匹配亦提供了理论支持。

由此可见,两汉时期以医学实践为主,兼受政治、文化等因素影响完成了五行由以心属土为代表到脾属土为代表的转换。可以说是从实体解剖脏器的五行方位配属,发展到了五脏功能的五行特性配属[34],且后者流行两千多年亦从侧面证明了其在医学上的合理性。

2.2.2 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 脾胃居四季与四方中位之土行,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素问·玉机真藏论篇》云“脾为孤脏,中央土以灌四傍”[24]180,其也体现着“尚中重土”之意,意蕴脾胃“实辅四时出入”,具土之生生之德。《素问·调经论篇》“人之所有者,血与气耳”[24]491,强调气与血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必不可少的物质基础。而人体气血的生成赖脾胃为之化源。

《灵枢·营卫生会》云“人受气于谷。谷入于胃,以传于肺,五脏六腑,皆以受气。其清者为营,浊者为卫”[25]1030,《灵枢·决气》云“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谓血”[25]1112,均强调了脾胃运化水谷成气生血的功能。《素问·经脉别论篇》云“食气入胃,散精于肝,淫气于筋。食气入胃,浊气归心,淫精于脉”[24]204“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24]204,详细论述了饮食物进入人体后经脾胃运化为精微,输布于五脏,以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过程,体现了脾胃为化生之源。《素问经注节解·太阴阳明论篇》明确提出“脾胃者,土也”,并进一步强调“土为万物之母,性命托之以为基,脏腑资之以为养,所系至重,非他脏腑之可比,故特为之合论焉”[35]。

由上,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为五脏六腑和人体生命活动提供物质基础,“脾胃和”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前提和保障。诚如《素问·六节藏象论篇》所言,“五味入口,藏于肠胃,味有所藏,以养五气。气和而生,津液相成,神乃自生”[24]98。

2.3 脾胃受历代医家重视是中医学“尚中重土”思想的综合体现

“尚中重土”思想综合体现在古今医家对中土脾胃功能的认可与实践验证中。

《黄帝内经》对脾胃之于人体的重要性多有论述,《素问·平人气象论篇》云“人以水谷为本,故人绝水谷则死。脉无胃气亦死”[24]170,《素问·玉机真藏论篇》言“五脏者,皆禀气于胃,胃者五脏之本也”[24]188。《金匮要略》云“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36],既表达了张仲景的预防思想,也体现了其对脾胃的重视,调和胃气在其用药中也多有体现。

隋代巢元方《诸病源候论》专列“脾胃诸病”[37]116,且提出“病新瘥者,脾胃尚虚”宜谨防“食复”之论[37]56。唐代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要方·胃腑脉论第一》认为若脾胃功能正常则“气得上下,五脏安定,血脉和利,精神乃居”,若“五脏不足调于胃”[38]。

宋代钱乙在儿科病治疗药物剂型与服药方法上,多采用丸、散、膏剂,并用米饮、蜜汤、生姜水等调服或送服,既便于儿童服用,又顾护其脾胃。金元四大家代表人物李杲以脾胃立论,被后世称为补土派,创补中益气汤、升阳散火汤、清暑益气汤等以调和脾胃为主的经典方剂。

明代张景岳以二陈汤、六君子汤、金水六君煎、平胃散等作为“和”法的代表方,体现了其调和脾胃之思想[39]。李中梓提出“肾为先天本脾为后天本论”[40]。清代何梦瑶认为“知各脏之病皆关乎脾,则知脾气调和,即各脏俱调和矣……老人、小儿尤以脾胃为主”[41]27。陈修园亦强调“五脏皆受气于脾,脾为五脏之本”[42]。

近现代,脾胃学说也被学界重视有加,医家们继承创新,运用新技术、方法多角度研究、诠释相关理论,丰富和发展脾胃学说,指导临床实践。

3 调和脾胃达“中和”是中医“尚中重土”的调治目标

传统文化十分重视“中和”。《易传·彖》云“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贞”[8]4,《道德经·第四十二章》曰“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13]191,《春秋繁露·循天之道》载“是故能以中和理天下者,其德大盛;能以中和养其身者,其寿极命”[43],其均强调中和是万物得以生的前提,是万事万物存在的最高境界,是人们所追求的理想状态。而调和人体阴阳,使之处于“和”的状态亦是中医治疗的重要目的,调和脾胃达“中和”恰恰体现了中医“尚中重土”思想的调治目标。

3.1 脾为中宫之土,调理脾胃可达“中和”

脾胃属土,又居人体中央,具有中和之特性。《五行大义·辨体性》曰“如此顺中和之气则土得其性,得其性则百谷实而稼穑成”[22]7,《云笈七签》谓 “脾为中和宫、太素府”[44],《类经·卷五》则言“土得天地中和之气,长养万物”[45],《医碥·气》言“属之脾,中和之德之所主也”[41]26,均论述了脾土之中和特性。《医碥·气》又云“则知脾气调和,即各脏俱调和矣”[41]27,可见脾胃和是人体和谐状态的关键。

3.2 脾胃为气机升降枢纽,调治脾胃可达“中和”

脾胃为人体气机升降的枢纽,通过协调气机升降出入,使对立双方互化互用,偏盛偏衰得以中和,全身气机平和,阴阳和合[46]。

《素问·六微旨大论篇》曰“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24]567,《素问·刺禁论篇》云“肝生于左,肺藏于右。心部于表,肾治于里。脾为之使,胃为之市”[24]420,提示了脾胃对气机升降的转枢作用。李东垣亦认为脾胃输布精气使其上下流行,是人体精气升降的枢纽[47]。

朱丹溪则言“脾具坤静之德,而有乾健之运,故能使心肺之阳降,肾肝之阴升,而成天地交之泰”[48],从另一角度强调了脾胃在协调脏腑气机升降中的作用。叶天士进一步论述“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和”[49],何梦瑶则论到“而静藏不至于枯寂,动泄不至于耗散,升而不至于浮越,降而不至于沉陷,则属之脾,中和之德之所主也。然则升降动静,苟失其中,虽为肝、肺、心、肾之不职,亦即脾之不职”[41]26,说明脾为五脏之气动静升降的关键,使其达到无过无不及的中和状态。

3.3 遣用中和之方药,调治脾胃可达“中和”

中医重脾胃以及中和思想在方药中亦有体现。由古迄今,调治脾胃的经典方药不胜枚举,其中比较著名的如四君子汤。

四君子汤在方名上就体现了其中和之特性。《论语·子路》云“君子和而不同”[9]301。《绛雪园古方选注·中卷》言“汤以君子名, 功专健脾和胃, 以受水谷之精气, 而输布于四脏, 一如君子有成人之德也”[50]。以君子命名,即突显该方功如君子,和脾胃而养四脏。

“四君子”指方中人参、白术、茯苓、炙甘草四味药,四药皆有健脾气之功,且人参、茯苓、炙甘草三药皆味甘,甘属土,性和缓,其中甘草又被誉为“国老”,善于调和诸药药性,协调药物发挥自身功效,使药方的性味恰到好处地契合身体阴阳和谐的需要[51]。张璐论道“气虚者补之以甘。参苓术草,甘温益胃,有健运之功,具冲和之德,故为君子”[52],四药相合,共奏四君子汤健脾和中之效。

4 结语

中医学重脾胃理论的形成固然有赖于古人对其生理意义的认识,同时也受不同历史时期文化思潮的影响。“尚中重土”思想是我国先民在日常生活实践和对自然的探索中逐渐形成的,是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从脾者位居中央以执中、脾胃属土而具生生之德、调和脾胃以带动整体之和等理论与临床实践均可看到“尚中重土”思想对中医“重脾胃”理论形成的影响,同时通过研究阐发也表明中医学在实践中也会自觉运用“尚中重土”思想以指导实际应用。

中医学蕴含着丰富深厚的中华优秀文化底蕴,是有效传承、传播与弘扬中华优秀文化的重要载体[53]。从传统文化、思维角度出发,探求一些中医重要理论、命题的文化渊源、内涵将有助于进一步理解、解释经典理论,同时或可作为今后我们对中医“守正”的文化根基、“创新”的出发点之一。

猜你喜欢
五脏素问脾胃
好脾胃 养出来
脾胃失调该如何调理
脾胃升降平衡才健康
Discussion on Etiology and Pathogenesis of 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 from “Cold-dampness and Insidious Dryness”
失眠与五脏
脾胃气滞多因肝胃不和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Clinical Trial on Efficacy and Safety of Electroacupuncture on Oral Oxycodone Hydrochloride Prolonged-Release Tablets Related Constipation
试论多纪元简对金漥七朗《素问考》的借鉴和袭用
五色入五脏一年更健康
《黄帝内经》的五脏俞穴与消渴相关性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