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调研组
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北京,100089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2021 年2 月25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了中国的减贫成就,“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努力,在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的重要时刻,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现行标准下9899 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 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 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1]在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成为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科技创新是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2],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高质量、高效益走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重要保障[3]。在新时代背景下,科技要为乡村振兴工作提供支撑,为广大农村地区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保障,为早日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动力。
由知识或技术外溢所带来的正外部性,能够引发产业集聚,优化产业结构,形成规模效应,促进经济发展。[4]通常来讲,能够率先取得技术突破的产业将进入快速增长时期,并伴随着规模报酬递增,科技创新的这种“偶然性”并非均衡分布在不同产业间,其产生的经济影响会在时间和空间上由某一生产分支转移到另一生产分支。从科技创新的结果来看,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越少,所获得的利润越大,不同行业间利润的差别促使生产要素由低产值产业流向高产值产业,形成产业集群的“羊群效应”。科技创新是促进乡村振兴的重要驱动力,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科技作为引领要素,能够促进产业优化升级,形成独特的创新产业集群。
科技创新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程,要想实现最终的经济目标,需要统筹协调好相应的政策、资金、人才、中介服务和社会生态环境等因素。[5]农业科技创新的研发与推广要与农村社会生态环境相适应,以实现科技创新与社会秩序的协调统一。当农村主导产业进行科技创新研发与技术应用推广时,若不能匹配、适应与其相对应的社会环境、管理制度等,会倒逼农村社会生态环境进行综合整治与修复,以此达到农村主导产业的创新与农村生态环境相协调,以及科技创新驱动农村经济发展的效果。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过程中,科技创新能够助推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变革,加快生态环保、资源节约等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形成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有效提升乡村生态环境整治水平,最终实现生产高效、生活宜居、生态美丽的美丽新乡村。
科技创新是建立一种全新的生产函数,利用新技术将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重新组合,并将其引入生产体系,连接上下游实现全产业链有机融合,以一体化的方式有机贯穿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和相关产业。[5]在不增加投入的情况下,技术、管理、机制等诸多生产要素的创新,能够实现产出增加,这个过程使得生产要素的效益得以充分发挥,产品的市场份额增加,由此拉动消费,促使农产品加工企业的规模不断扩张。在乡村振兴战略中,农产品加工是连接生产和消费的关键环节,是实现农村产业融合的中间环节,在产业链中占据核心位置。农业产业链的延长,向前能够带动农产品种植及初加工等行业发展,向后能够拉动市场消费,还能促进农村电商、物联网等相关配套产业的发展,有利于实现农村一二三产业的有机融合,增加农民的就业机会,提高农民的收入。
科技为文化赋能,文化为科技铸魂,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近年来,数字技术的应用范围不断地由城市扩展到乡村,数字乡村建设成为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方向,数字技术的创新发展,丰富了乡村文化产品类型、文化服务种类和乡村文化样态,不断地促成乡村文化产业、乡村文化主体的变革,将乡村文化振兴引入新赛道。传承与发展乡村优秀传统文化,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任务。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过程中,要充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把现代美学和流行元素注入乡村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中,用现代美学理念和设计赋能、活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用现代网络技术和数字化手段传播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用“科技+文化”双轮驱动助力乡村文化振兴,促进乡村文化资源的保护与传承,协同实现乡村振兴。
农村产业融合主要以农业为依托,通过体制创新、技术渗透、产业集聚等方式,实现资本、技术、资源等要素的合理配置,进而实现农村一二三产业的有机融合。农村产业缺乏科技含量是制约当前乡村产业发展的不争事实。科技创新活动的顺利开展离不开资金和人才,现阶段的农村产业尚不完全具备这两个条件。一方面,当前的农村产业自身缺乏科技基础,第一产业与第二、第三产业的科技创新、技术利用率相比存在较大差距,农业科技创新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农业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不足。
另一方面,农村产业融合要求与之匹配的科技基础,这是对科技基础提出的更高要求,薄弱的科技基础会制约农村产业融合的成效,这就需要引进先进的科技理念、现代化的机械设备、充足的资金和专业的科技人才。农村产业发展迫切需要提高专业化、技术化,以信息技术、云计算、大数据为依托,为农业与相关产业在产品、技术、产业链等方面的融合奠定坚实的基础。
要实现乡村振兴,人才是第一资源。和城市相比,乡村难以整合各类优势资源跟上数字时代的发展步伐。《中国乡村振兴综合调查研究报告2021》显示,农村人口老龄化超过全国平均水平。[6]大量青壮年农业劳动力从农村流向城市,留守在农村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村人口普遍年龄偏大,受教育水平偏低,学会使用数字技术的难度较大,使用意向较弱,农村数字化人才的需求与供给之间存在结构性失衡。部分农村存在产业科技含量低,技术人才特别是创新人才、高技能人才匮乏,基层农技队伍知识严重老化,影响科学技术的推广和使用,制约相关产业的长效发展。
此外,农村公共服务资源相对缺乏且质量不高,难以吸引科技人才到农村。农村产业发展既缺少与市场经济要求相适应的电商、金融、营销等人才,也缺少与农村产业发展相契合的本土实用技能人才,农村科技人才面临难引进、难留住的困境,农村复合型科技人才尤为缺乏。
数字基础设施是打造数字乡村的重要保障,不仅要强调数字基础设施的普及,还要关注传统基础设施的改造。数字产品和服务支撑数字乡村建设是提高政府服务质量、缩小发展差距的关键。[7]当前农村地区的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仍较为落后,一方面,农村基础设施供给数量偏少且质量不高,4G 和5G 等网络数字基础设施并未完全普及且相对滞后,尚未有效支撑农村建设的现实发展需求;另一方面,农村基础设施的数字化改造尚且处于起步阶段,对于中西部偏远地区而言,山地、丘陵等复杂地貌加剧了互联网全覆盖的难度。此外,农村基础设施管护机制不健全,使得工程长期效益未能得到有效发挥。
农业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缺乏系统性,农业生产、流通、消费全领域信息流依然不畅。农村地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和传统基础设施数字化薄弱与投资力度不足紧密相关。由于自然条件和地理位置限制,贫困乡村地区的基础设施长期落后,需要政府部门长期且持续的资金投入和基础设施维护。2020 年,全国县域农业农村信息化建设的财政投入仅占国家财政农林水事务支出的1.4%,政府部门资金投入严重不足。[8]
从本质上来看,在推行乡村振兴战略的过程中要因地制宜发展产业,同时注重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科技创新赋能乡村振兴的第一条路径就是要协助当地发展可持续的特色产业。
农业在乡村产业振兴中具有基础性地位,科学技术为拓展农业产业链提供多元化的可能性。受限于自然条件和生产技术,贫困地区种植的作物多为粮食,以满足人们的基本生存需求。随着科学技术的推广及生产管理模式的下沉,高附加值的经济作物成为乡村振兴战略中的主角。在湘西州,中药材产业逐渐替代传统农业。湖南湘泉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湘泉药业”)与吉首大学联合攻关,掌握吴茱萸林下中药材仿生栽培技术,湖南省科学技术厅为此设立省级重大科技专项—“湘西地产药材黄柏综合利用和开发关键技术研究与产业化示范”项目以支持技术推广。湘泉药业在花垣县窝勺村建立150 亩吴茱萸林下仿生栽培示范基地和10 亩种苗繁育基地,通过广泛收集资源进行区系比较以筛选优良品种,解决黄精育苗发芽率低的问题,缩短采收期。技术突破为产业链拓展做出直接贡献,基地常年解决100 人左右的就业问题,后又扩建至2000 亩,吸引200 余户农民参与,解决800 人的就业问题,促进闲置土地流转,吸引青壮年回乡创业,带动中药材加工、物流运输等产业发展,技术优势成功转化为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旅游业在乡村产业振兴中具有代表性,科学技术为推动旅游产业生态化、现代化提供重要支撑。以贵州省黔西市化屋村为例,该村位于百里乌江画廊鸭池河大峡谷、东风湖北岸,海拔在870 米至1360 米之间,景观壮丽,当地政府依山势修建“花都里·化屋度假营地”,景区内建造有“悬崖咖啡厅”“天空之境”等“网红打卡点”,开设有滑翔伞等极限运动项目,积极契合市场化规律,并融入5G 网络、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等新兴信息化技术手段,探索多元经营模式,满足消费者的特色旅游需求,具有休闲、便利等特点。再比如,在湖南省湘西州花垣县十八洞村,信息化、数字化建设特征明显。该村作为“精准扶贫首倡地”,“大政出于小村”。当地政府在入村必经之路修建有现代化设备的数字化纪念馆,全面展示十八洞村翻天覆地的变化过程。进村之后,游客可以沿着习近平总书记的足迹,通过扫描特定地点标示的二维码,了解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洞村考察时的情形,数字化技术手段让旅游更加具有历史生命力。
科技创新是现代化产业体系实现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的关键所在,科技创新能力的高低决定了现代化产业发展水平的强弱,科技创新正以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改变产业发展模式、催生新的产业形态,现代化产业发展必须建立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牢固根基之上。
在脱贫攻坚阶段,技术最明显的作用是改善基础设施和人民生活环境;在乡村振兴阶段,技术最明显的优势是发挥前瞻性作用,探索发展新路径,激发内生动力,丰富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十八洞村政府在传承和保护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文化的基础上,通过完成“三通”(通路、通水、通电)、“五改”(改水、改厨、改浴、改厕、民居改造)、“六到户”(水、电、路、房、通信、环境治理)等工程优化村落人居环境,村民的生计方式和生活环境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基础设施的完善对当地产业发展及村民生活水平提升有明显的影响,技术成为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发展的动力。十八洞村采用“企业加农户、大户带散户”的模式,大力发展养牛、养猪、养鸡、养羊、养蜂等特色产业,并创立了“十八洞”系列品牌商标。“十八洞”的山泉、茶叶、蜂蜜、白酒成为品牌强村的基石。当地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中小学、卫生院、蜡染工作室等纷纷建成。
乡村振兴任重道远,科学技术的前瞻性、开拓性需要为地方持续发展提供方向性指导。十八洞村的生计系统由以依靠种植与外出务工为主转变为以旅游业为主要产业并带动其他产业发展的生计模式。随着数字化技术的推广与应用,十八洞村将5G 技术融入当地产业,形成“5G+文旅”的发展模式,为游客提供“5G+VR/AR”的田园生活体验,5G与旅游及农产品营销、配送相结合,充分利用村寨的基础设施,建立全景虚拟仿真环境;通过动态直播方式,将十八洞村的资源活化利用,展示村内农耕场景、苗寨赶秋节、苗鼓表演、苗家打糍粑等民俗风情活动。此外,村“两委”积极利用社会支持和数字技术,建成数字图书馆、贵州省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为丰富村民精神生活、对外交流提供保障。
只有以科技创新引领农村改革和统筹乡村建设,完善农村基础设施、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增强农业农村发展活力,才能在更高水平实现城乡关系、乡村环境的科学布局及融合发展,筑牢乡村振兴的深厚基础。在资源和环境双重压力下建设美丽乡村,以科技创新整治提升农村人居环境,保护传统村落和乡村特色,建设新时代农村生态文明,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进乡村绿色发展的重要保障。
科技创新是推动产业结构调整的内在动力,能够推动农村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加速生产要素在一二三产业之间充分流动。2023 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城乡融合发展,畅通城乡要素流动。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事实证明,通过技术带动产业融合,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区域协调发展。
经济的持续发展,离不开产业的迭代升级。对于湘西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而言,符合当地统筹协调持续发展的道路是因地制宜,紧紧围绕“特色、品牌、旅游”,发展适合湘西州的农产品加工业,延长农业发展链条,提高农产品附加值,积极申创具有湘西特色的区域品牌,推进农业与工业、旅游、文化、健康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9]湘西宏成制药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宏成制药”)就是弘扬民族特色、促进产业融合、统筹区域协调发展的一个典型例子。宏成制药以原创核心技术为基础,努力延伸产业链,在花垣县建有原材料基地,成立运输队伍,将产品从原材料到市场全产业链打通,并不断尝试拓宽业务领域,形成核心突出、因地制宜的特色业务。作为医药创新型企业,研发制造始终是根本,宏成制药围绕核心业务还创立了湖南湘温医药有限公司、苏州雅尔赛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湖南省联湘堂中医门诊有限责任公司等关联企业。此外,鉴于当地丰富独特的旅游资源,宏成制药将业务拓展到旅游、食品加工等行业。作为一家科技型企业,宏成制药通过发挥自身优势进行科技创新,将乡村振兴战略融入当地的大健康、特色文旅产业中,助力当地城乡统筹、村镇协调发展。
以科技创新为引擎,整合土地、资金、人力等资源,加大新技术与农村一二三产业的渗透与融合力度,统筹协调发展,是促进农业农村全面发展的有效路径。通过科技创新赋能,促进各产业间的连接,整合各产业间的优势,实现各产业间的融合,能够有力推动乡村的全面振兴。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同时也为乡村文化遗产保护带来了新契机。就乡村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而言,数字技术的推广与普及能够拓展乡村文化的内涵与外延,为弘扬与传播乡村内在价值提供全新的技术支撑与文化样式。2022 年4 月11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海南省五指山市水满乡毛纳村考察时指出:“乡村振兴要在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上下功夫,继续做强做大有机农产品生产、乡村旅游、休闲农业等产业,搞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全面振兴有效衔接。”[10]
少数民族聚居的乡村,有着历史悠久的手工艺品制作传统,不少艺人技艺精湛,甚至是“非遗”传承人。但当地传统手工业规模小、效益差等问题普遍存在。科技人才团队及科创孵化平台的引入有助于提升民族特色手工业的产业化。湘西州位于湘鄂渝黔四省市交界处,土家族、苗族等少数民族占该州总人口的80%以上,拥有土家织锦、蜡染、苗绣等诸多古老手工技艺。湘西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创新创业服务中心打造的“互联网+双创”的新型众创空间,成功孵化保靖县松果机器人有限责任公司、凤凰县小草手工艺品有限公司、龙山县惹巴妹手工织品有限公司等40余家中小微企业。龙山县惹巴妹手工织品有限公司是“公司+车间+农户”经营模式的代表,该公司名中的“惹巴妹”为土家语译音,意为“土家阿妹美丽的守望”。公司整合传统手工艺,结合市场动态和现代元素,与知名母婴品牌合作,开发出具有民族特色和手工技艺的婴儿鞋帽、服饰、玩偶等产品,深受国内及欧美国家消费者喜爱。公司借助数字技术,通过电商平台直播和社交平台直播等方式创新运营方式,将手工业产业链拓展至文化宣传、品牌设计等高附加值端,为当地“凤凰文旅”的名片增光添彩。
科学技术在推动乡村产业振兴、乡村文化振兴及推广民族特色手工业等方面的作用无可替代,在保护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的作用不可或缺,有技术引领的产业化能够爆发出巨大生产力。如何在发展中保护、传承和发扬乡村的传统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是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内容。一方面,通过VR 等技术将文化元素电子化和虚拟化,实现远程的乡村文化的虚拟体验;另一方面,通过网络直播、短视频等传播路径,利用数字技术传播“原汁原味”的乡土文化和自然风光,促进乡村文化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