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上海率先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研究

2023-12-27 02:19上海市农业农村委课题组
上海农村经济 2023年11期
关键词:农业

■上海市农业农村委课题组

党的二十大报告擘画了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宏伟蓝图,提出要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农业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应有之义,上海作为社会主义国际大都市,理应在全国率先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探索走出一条符合超大城市发展规律的农业现代化实现路径,谱写新时代都市现代农业发展的新乐章。

一、上海农业现代化建设的总体情况

(一)主要特点

历届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发展都市现代绿色农业,着力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官方统计数据、行业公开资料和全国权威测评结果显示,上海的农业现代化建设一直在全国处于 “排头兵” 地位。2016-2020 年,受农业农村部委托,中国农业科学院根据《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农业现代化水平评估指标体系》,每年对全国31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进行测评,2020 年上海农业现代化水平得分为84.37分,位居全国第一。2017 年起,受农业农村部委托,上海交通大学持续研究并发布《中国都市现代农业发展报告》,覆盖4 个直辖市、5 个计划单列市、27 个省会等36 个大中城市,上海都市现代农业发展指数连续5 年位居第一。

总体上看,上海农业现代化建设呈现出“三个稳定、三个提升、三个领先”的鲜明特点。

1.地产农产品生产能力保持稳定。严格落实151.7 万亩永久基本农田和202 万亩耕地保护任务,锁定农业基本生产用地空间格局。地产农产品产量基本稳定,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170 万亩以上,常年菜田面积稳定在34 万亩以上,粮食自给率约15%,蔬菜自给率约40%,牛奶自给率约30%,猪肉自给率约8%,水产品自给率约25%。

2.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保持稳定。累计建成172.5 万亩高标准农田,构建了集中统一高效的农田建设管理体制。累计建设14 万亩设施菜田(含高标准设施菜田约9 万亩),形成了一批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蔬菜生产基地。畜禽规模化养殖场占比达97%,已建设标准化水产养殖场18.6 万亩。粮食烘干处理能力达2.97 万吨/ 批次,区域性粮食烘干中心、农机库房和维修点等基础设施建设持续推进。

3.农业基本经营制度保持稳定。在国内率先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确权登记颁证,实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共建立78 个农村土地流转公开交易市场,土地流转合同全部实现网签备案和用途管理。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着力打造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队伍,累计培育新型职业农民2.5 万余人,年龄和教育结构持续改善。

4.农业科技水平持续提升。大力发展种源农业,开展优势特色种源创新和种业关键共性技术攻关,2015-2021 年农业科技成果共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6 项,其中 “水稻遗传资源的创制保护和研究利用” 获2020 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项目成果在国内已累计推广11.9 亿亩,经济效益达1680.6亿元。191 项农业科技成果实现转化交易;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80%,居全国前列。在国内率先开展水稻生产全程无人农机作业研究与试验,基本建成近万亩水稻无人农场示范区;全市水稻生产综合机械化水平达98%,高出全国平均水平12 个百分点。大力推进蔬果经济作物机械化生产,累计创建27 家蔬菜生产“机器换人”示范基地,综合机械化率达64.5%。

5.农业规模化生产持续提升。全市农村承包地流转率达90%以上,位居全国第一,为农业规模化生产创造了良好条件。培育区级及以上农业龙头企业190 家(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26 家),2021 年销售收入858.88 亿元;共有一定经营规模的农民专业合作社2538 家(国家级示范社90 家),带动农户13.31万户;共有各类家庭农场3813 家,户均经营规模154.99 亩。以规模化生产为纽带,组建各类农业产业化联合体65 家,有效提高了农产品市场竞争力。

6.休闲农业发展持续提升。以扩大假日经济消费为导向,积极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全市已建成513 个各类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景区(点)、39 个中国美丽休闲乡村、80 家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精品企业(园区)、397 家获得证照的乡村民宿,涌现出浦东新区“宿予”、崇明区“顾伯伯”、金山区“青檐”版画民宿等诸多市场美誉度高的乡村民宿品牌。通过美丽乡村休闲旅游行精品线路推介、海派农家菜大擂台、农事节庆活动等,提升了乡村休闲旅游产业。

7.农业投入力度领先。完善市区两级财政支农资金管理方式,实施“支农专项+ 任务清单”,采取项目制与“以奖代补”相结合的办法,提高支农政策的实效性,单位耕地面积财政资金投入水平在国内各省市名列前茅。持续加大农业保险力度,全市已有22 项险种享受政策保费补贴政策,实现 “应保尽保”,农业保险覆盖率居全国首位,农业保险深度达9.71%,远高于全国0.9%的水平。

8.农业信息化水平领先。积极推进农业数字化转型,开发建设服务于生产者、消费者和管理者的系列专业性功能服务平台,基本建成“1+N+X+ 数字底座”的数字农业架构,实现“一图知三农、一库汇所有、一网管全程”,农业信息化走在全国前列,得到了国务院领导的肯定。全市规模以上的8100 多家经营主体均已实现入网直报,经营面积180 多万亩,占比超过80%,基本实现农业生产信息动态实时更新。建成长江禁捕智能管控系统,实现了多部门联合的24小时“空天海陆”一体化监控全覆盖。

9.农业绿色生态发展领先。实施农业投入品减量行动,化肥农药实际施用量分别为5.77 万吨和0.22 万吨,较“十三五”末分别下降4.6%和8.3%。积极推进国家绿色发展先行区建设,加快创建生态循环农业示范镇、示范基地,全市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8%,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达100%。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地产农产品绿色食品认证率达到30%,居全国首位。

(二)发展特征

经过多年实践与努力,上海农业已初步探索出具有超大城市特色的都市现代农业发展模式,形成了三个明显特征。

1.农业体量虽小,但基础作用日益凸显。上海现有耕地243 万亩,人均耕地面积仅为0.12 亩,不足全国人均耕地面积的1/12。尽管如此,农业对上海城市保供的基础性作用不可替代,特别是在抗击疫情的“大上海保卫战”中,地产农产品特别是绿叶菜的有效供应,切实发挥了“子弟兵”和“稳定器”作用。同时,上海积极推动国有农业企业和域外农场建设,为保障超大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和运行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

2.满足市民需求,农业功能多元化日益凸显。夯实农业的生产功能,加快产业提档升级,大力培育20 个农产品知名品牌,组织开展地产优质农产品品鉴评优,推动绿色优质农产品生产者与新型零售企业建立产销对接合作机制,更好地满足了市民对“吃得好、吃得健康”的追求。据测评,上海农产品品牌发展指数从2020 年的452 提升到2022 年的710,瓜果和畜牧水产品牌建设成为农民收入增长的重要支撑。同时,拓展农业的生态和生活功能,通过加强农业的绿地、湿地等生态服务,传承弘扬传统优秀农耕文化,打造成可供市民享受休闲旅游、踏青度假、劳动研学等美好生活的国际大都市“后花园”。

3.农业产值虽低,但示范引领性日益凸显。上海农业在全市国内生产总值(GDP)中的比重越来越低(由2015 年的0.4%下降到2021 年的0.23%),但在推动农业产业变革、实现跨越式发展方面,为全国起到积极的示范引领作用。比如,加强农业招商引资,2020-2021 年实际到位资金约128.75 亿元(2022上半年新增社会投资122.17 亿元,同比增长17.34%),引进了一批有国际影响力的农业领军企业,建设了一批现代化农业项目。又如,松江区在国内首创家庭农场生产经营模式,成功经验写入中央一号文件在全国推广,成为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提高农民收入的典范。

(三)制约瓶颈

由于城镇化建设步伐的加快,上海城区边界不断向郊区农村拓展,对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快速推进造成了一定的制约,主要瓶颈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资源要素持续紧缩,产业规模提升受限。受土地、劳动力和环境等因素的制约,农业生产的规模难有提升空间。近十年来,水稻生产从追求数量向追求质量转变,茬口布局由麦(油)稻两季改成单季稻,播种面积减少了约40%;随着环保标准的提高,关停了一批生猪小散养殖户,猪肉产量减少了约60%。从农产品保供情况看,据第三方测算,上海在四个直辖市中排名第三,与天津和重庆的差距较大(天津、重庆的农产品综合保供能力在80%左右,上海在30%左右,北京在20%左右)。同时,各类有竞争力的市场主体数量不多,农村本地青壮年劳动力从事农业生产的意愿不高,种粮农民平均年龄近60 岁,蔬菜等经济作物生产的老龄化现象更为突出,且外地雇工也多在50-60 岁之间,农业生产仍未摆脱后继乏人的困境。

二是质量效益不够显现,产业融合水平不强。尽管市民对绿色优质农产品的需求十分旺盛,但供需信息对接渠道还不够通畅,农民反映优质不优价,市民反映好产品买不到的情况时有发生。农业品牌体系建设、品牌标准制定、品牌营销策略等还不适应都市现代绿色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需求,叫得响的大品牌相对缺乏,农产品品牌“多散小”的情况较为普遍,品牌溢价有限。农业“接二连三”的实力还不强,农产品精深加工企业数量、规模均有待提升,“农业+”文化、健康、教育等产业融合的培育还不够充分,难以满足市民更高层次的消费需求。

三是经营服务有待完善,创新活力仍需提升。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与农民的利益联结机制还不健全;国家级经营主体数量还不多,大企业、大项目的带动作用不明显,没有形成产业集聚;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对小农户的服务覆盖面还不广;优化供应链、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等方面亟待大力推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水平还不高,种业创新与产业链融合深度仍不够,与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科创中心的城市定位不相称。农业节水灌溉、水肥一体化等设施装备能力不足,智能温室运营水平需提高。

总之,形成上述三大主要瓶颈的原因在于上海城市的虹吸效应强大,各类要素单向流动的持续惯性较难改变,农业农村为城市综合开发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自身发展面临难以克服的瓶颈。

二、发达国家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模式和经验借鉴

(一)主要模式

纵观世界,发达国家的农业现代化道路有三种模式:

1.北美模式。又称为“劳动节约型”模式,代表国家有美国、加拿大等国。这些国家土地广袤,地多人少,耕地充足,实行的是大农场经营模式,在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过程中,一般是先实现农业机械化,然后探寻农作物品种改良,实现生物化及信息化。

2.日韩模式。这些国家人多地少,可耕地面积少而分散,且有盐碱化的趋势,农产品普遍供给不足,在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过程中,一般是先探寻农作物的品种改良,提高农作物的品质,强调精耕细作,然后转入农业机械化,这种模式下政府对农业的投入较多。

3.欧洲模式。英国、法国、荷兰是其代表,这些国家的可耕地面积介于美国、加拿大和日本、韩国之间,农户经营规模中等,在农业现代化的过程中,欧洲国家将机械化、生物化、化学化及信息化置于同等地位。

总体上看,发达国家实现农业现代化,有六大共同特征:一是经济发展水平和城市化率高,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的基础实力雄厚;二是农业劳动生产率或比较劳动生产率水平高,现代农业发展的物质技术装备先进;三是农业优质化、安全化、绿色化、品牌化水平高,农业及其关联产业优势特色领域国际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大;四是农业专业化、规模化、特色化水平高,农业产业化、产业融合化、产业链一体化发展的全球领先地位牢固;五是涉农产业分工协作、网络联动、优势互补水平高,涉农产业组织对现代农业发展的引领支撑作用明显;六是农业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水平高,现代物流和创新创业生态健全发达且可持续发展能力强。

对标国外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情况,荷兰、日本的发展模式值得上海学习借鉴。

(二)荷兰、日本对上海的经验借鉴

荷兰、日本的农业最大特征是优质高效。荷兰农业劳动力占全社会劳动力的2%,农业增加值却占GDP 的4%,农产品出口占总出口的25%;全国农业劳均产值4 万多欧元,劳均出口3.3 万美元,第一产业劳动生产率和农民收入均高于第二、第三产业,农业大批出口、大把赚钱和大量缴税,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日本的农产品品优质佳,是精致农业的典范。日本都市农业仅占全国2%的农地,却贡献了8%的农业产值,农业的生产生态、抗灾防灾、文化传承、休闲体验等多元化功能在东京都表现得非常充分。两国的主要做法:

一是依托高科技支撑。日本十分重视利用人工智能、云计算实行农业全自动化管理;利用手机APP操控,实现农田灌排水自动化。荷兰大力发展种源农业,利用基因技术在蔬菜、园艺新品种育种方面走在世界前沿,温室蔬菜彩椒单位产量高达50 公斤/ 平米,1 公斤番茄种子价格远远高于1 公斤黄金。

二是实现全产业链增效。始终贯彻大食物观的理念,实行农林牧副渔结合,坚持农业与其他产业跨界融合发展,做到产学研一体,通过延伸产业链不断提升价值链。比如,荷兰绿港模式,从种子、育苗、生产到加工、贸易、物流、金融,农业关联产业高度集聚,形成了上下游紧密联系和一、二、三产业贯通的全产业链。同样,日本大力倡导一、二、三产业融合的六次产业发展,2017 年六次产业总额达3.9 万亿日元(约2500 亿人民币),年均增幅4%。

三是培育高素质职业化农民。在荷兰,农业生产是一个体面的工作,有较高的从业门槛,职业农民普遍具有较高素质,教授、博士当农民并不少见,只有取得农业大学毕业证书即绿色证书的人,才有资格成为农民。日本农业就业的最低门槛是大专毕业,农民的来源面向全社会,政府出台优惠政策吸引优秀人才到乡村当农民。此外,日本还注重发展农业产业化组织,通过组建各类产业联合体,把广大小农户联结起来,带动小农户实现农业现代化,接轨农业高质量发展。

四是重视农业社会化服务。健康有序的市场环境催生了农业中介机构,使农业产前、生产过程及流通能够有效地衔接起来并连为一体。农业中介机构为农民提供了农业生产经营的各类社会化服务,包括技术、生产资料的购买、农业资金的支持、保险及信贷等各种服务。日本的农协就是这种社会化服务体系的标志性机构,这些机构为农民在农业生产资料购买、农产品的储存、加工及运输、出口贸易中提供了完整而有效的服务。

对照《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农业现代化水平评估指标体系》包含的农业物质装备水平、科技支撑水平、经营管理水平、质量效益水平、绿色发展水平和支持保护水平六类指标,上海在巩固现有成绩的同时,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应吸收荷兰、日本农业发展共同经验:发展设施装备农业,突破资源瓶颈;专注优势领域,打造产业精品;发展农业合作组织,打造利益共同体;依托地缘优势,拓展农业功能。

三、上海农业现代化的功能定位和发展目标

(一)功能定位

上海率先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四个放在”的殷殷嘱托(放在中央对上海发展的战略定位上、放在经济全球化大背景下、放在全国发展大格局中、放在国家对长三角发展的总体部署中),进一步突出三大优势:一是市场优势。上海坐拥全国最大的消费市场,是我国构建国内大循环和国内国际双循环的中心城市,农产品及其前端、后端产品的消费需求旺盛,流通渠道畅通。二是要素优势。上海作为超大城市和社会主义国际大都市,资金、人才、物资、信息等各类生产要素充沛,可以为都市现代绿色农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三是重大战略优势。上海作为世界观察我国的窗口,以及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党的十九大以来,承担了中央交办的浦东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自贸试验区临港新片区、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进口博览会等一系列国家重大战略任务,政策和体制机制红利巨大。

基于这些优势,上海要围绕提升四大功能做好农业现代化这篇大文章。

1.提升生产保障功能。随着市民收入的持续增长,对鲜活农产品的品种、数量、质量、新鲜度、营养等方面的要求在提高,对高品质农产品的需求在增强,郊区农村要为超大城市提供必要的且难以由外地提供的高品质农产品。特别是在节假日和公共卫生事件等特殊时间,农业保供给的任务更重,更要发挥对超大城市安全运行的保障作用。

2.提升生态涵养功能。农业生产既提供鲜活农产品,也提供良好生态环境。一大片稻田就是一大片湿地,是上海生态涵养、生态净化的主体,是提升城市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改善城市生态循环系统的关键。农林牧渔生产所依托的自然空间,发挥了水土保持、涵养水源、净化环境、生物多样性等作用,是城市的“绿肺”。同时,随着郊野露营等生活方式的兴起,农业发展所带来的“美丽环境”,也为带动“美丽经济”的崛起搭建了优质平台。

3.提升创新服务功能。通过科技为农业赋能,走高科技农业之路,使上海成为农业科学新发现、农业技术新发明、农业产业新方向、农业发展新理念的策源地,形成一批农业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原创性成果,成为全球农业科技研发的高地。强化农业及其关联产业在空间上的叠加作用,加速产业融合发展,培育精深加工、教育科研、新型零售、会展交易、康养旅游、设计创意等生产型、生活型现代服务业,在服务的辐射度上下功夫,为“上海服务”品牌增光添彩。

4.提升文化传承功能。上海是江南农耕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广大乡村地区蕴含着许多优秀的传统乡土文化、民俗风情和农耕文明,承载着家乡味道、故土情结和精神寄托。要把这些承载上海历史、维系文化根脉的特色农耕文化遗产资源保留、保护好,使传统农耕文明的优秀遗存与国际大都市海派文化结合得更为紧密,让乡村成为市民群众了解上海历史、体验农耕文化的载体,让活态的乡土文化传下去,成为记得住乡愁、留得下乡情的美丽家园和广大市民向往、舒心游憩的“后花园”。

(二)发展目标

上海在全国率先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最鲜明的特征是都市现代农业,最具优势的潜力是农业多功能拓展。上海农业的发展目标是:以绿色发展为引领,以品牌建设为抓手,以质量效益为根本,以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彰显经济、生态和美学价值为路径,把增加绿色农产品供应放在突出位置,强化要素、市场、主体配置,聚焦打造一批绿色田园先行片区,不断优化农业产业结构、空间布局和管理方式,提高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资源利用率,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努力走出一条产品绿色、产出高效、产业融合、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都市现代农业发展之路。

在完成国家农业现代化目标任务的基础上,上海都市现代农业应对标国际发达国家发展水平,对照实现农业强国目标,充分利用超大城市人才、技术、资本等综合优势,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其主要标志为“五高一强”,即高投入、高科技、高品质、高产出、高效益、强主体。

到2025 年的具体目标是:

——高投入。农业保险深度达到10%,农业财政投入资金与农业增加值之比达0.3。

——高科技。农业信息化覆盖率达60%,设施菜田绿叶菜生产机械化水平达60%,全国种业企业50强占2-3 个。

——高品质。农产品绿色食品认证率达30%以上,地产绿色优质品牌农产品占比达70%。

——高产出。农业劳动生产率、单位土地产出率逐年提高。

——高效益。打造3-5 个具有市场影响力的区域公共品牌,休闲农业旅游营业收入与农业增加值比达0.5,主要农作物固碳(碳汇)保持稳定。

——强主体。新型经营主体、社会化服务组织不断壮大,农业产业化组织带动率达95%,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经营规模占比达70%,高素质农民占比达86%。

四、上海农业现代化的实现路径和保障措施

(一)实现路径

上海要通过实施五大行动,为率先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打下坚实基础。

1.实施绿色循环发展行动。一是推行绿色生产方式。积极推广绿色循环生产技术,建设一批农产品绿色生产基地,不断提高农产品绿色食品认证率。巩固化肥农药减量增效成果,推进蔬菜绿色防控集成示范基地和蔬菜水肥一体化项目建设。建成12 家美丽生态牧场,建设100 家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二是推进生态循环农业发展模式。增加财政投入,引入社会资本,提升生态循环农业发展模式自我发展的能力,实现技术、经济双循环。加强生态循环农业发展模式顶层设计,提高生态循环农业项目的变现能力。加强农药包装废弃物和农业薄膜回收处置,支持种养结合与农业资源循环利用。以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创建为抓手,集中打造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区、示范镇和示范基地,形成生产清洁、资源循环、产品绿色、产业融合的上海都市现代绿色农业发展模式。

2.实施科技装备提升行动。一是建设农业智能化生产基地。探索基于5G 通信的农业物联集成应用模式,以区、镇为单位建设一批基于数字化管理的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打造10 万亩粮食生产无人农场,打造一批智能化菜(果)园,建设2 万亩高标准蔬菜绿色生产基地。积极探索植物工厂生产模式,大力发展食用菌、蔬菜种苗、花卉园艺等工厂化生产,加强自主创新,降低使用成本,全面提升都市农业设施装备水平。二是夯实数字农业发展基础。加快数字农业云平台建设,增强农业数据汇集和治理能力,推进农业数据资源库、网络平台与农业空间地理信息系统的深度融合,编好“一张网”、建好“一个库”、画好“一张图”,提高“一张网”的质量,利用好“一个库”的数据,让“一张图”更具有美感、布局更合理、更科学、更高效。三是提升现代种业发展能力。提高种业策源能力和原创能力,与上海科创中心建设相结合,努力建成服务全国、面向全球的集生物育种实验室、资源安全实验室和种质资源大数据平台于一体的种业创新中心和节水抗旱稻国际种源策源中心,扎实推进种业关键共性技术研究和优势特色种质创新及品种选育联合攻关,育成15 个以上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突破性新品种(新品系、配套系),作物品种在全国年推广面积超过1000 万亩。构建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商业化育种体系,培育全产业链品牌种业企业;培育在全国有影响力的种业头部企业,参照先正达招商引资模式,发挥上海人才资本优势,引进1-2 家世界级种业企业在沪设立总部,打造1 家全国20 强种业企业、2-3 家全国50 强种业企业以及一批在全国具有影响力的“专精特新”种业企业,使上海逐步成为种业企业集聚地。

3.实施经营主体培育行动。一是培育农业龙头企业。围绕蔬菜、肉蛋、水产品等鲜活“菜篮子”产品供应,聚焦重点产业集群和重大投资项目,培育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和带动能力的产业化龙头企业。加快组建农业产业化联合体,推动农业龙头企业与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的互惠合作。二是提升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加强家庭农场和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化建设,重点培养100 家市级以上示范家庭农场和200 家市级以上示范合作社。三是发展区域性农业服务组织。以蔬果产业为重点,打造区域性集约化育苗中心,提升种苗社会化服务能力。布局一批规模适度的农产品预冷、贮藏保鲜等初加工冷链设施。鼓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参与农业生产经营,开展区域性农业服务,支持帮扶资金用于集体经济组织发展现代农业。四是培育高素质农民。推动高素质农民培育,强化政策激励,引导有志青年投身现代农业,加入高素质农民队伍,为农业经营主体注入新鲜血液。到2025 年,全市累计培育农业经理人500 名、新型职业农民2.5 万名,形成一支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高素质农民队伍。

4.实施特色品牌建设行动。一是加强地产优质农产品品牌建设。打造优质稻米品牌,调优水稻品种和茬口布局,筛选和推广一批品优味佳的食味稻米品种。完善稻米品质评价以及生产、加工、保鲜贮藏标准体系。推进优质粮食工程建设,引导建立优粮优价的市场运行机制,集中打造优质食味稻米区域公用品牌。提升特色产业品牌优势,聚焦蔬菜、瓜果、生猪、水产等优势特色产业,加大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建设力度,挖掘地理标志产品资源,集成良种良法、统一产品标准、做优分级分类,发展壮大“区”字号优势产业。二是培育有全国影响力的上海特色农业品牌。坚持立足上海、面向长三角、服务全国的发展理念,培育上海特有农业品牌,带动地产农产品生产经营和销售,培育一批在全国叫得响、产值高的特色农业企业品牌。依托上海的市场科技资金人才优势,辐射带动周边省市农产品销售,发展农产品加工和预制菜等新兴产业业态,实现上海农业走出去服务全国。三是做强休闲农业品牌。加强农事节庆文化活动建设,进一步挖掘和培育乡村农耕文化,各涉农区重点培育和提升1-2 个休闲农业品牌。重点打造10 条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景点线路,围绕旅游古镇、特色村落、乡村民宿、郊野公园、科普基地等,打造一批特色休闲农业精品景点,力争到2025 年年接待游客量2500 万人次,农民就业岗位数超过3 万个。

5.实施产业融合增效行动。一是打造优势特色产业集群。重点围绕食味稻米、绿色蔬菜、特色瓜果、都市花卉、优质畜禽、生鲜乳业、健康水产等优势特色产业,打造一批涵盖生产、加工、流通、科技、服务等全产业链的产业集群,推进优势特色产业做优做强,促进产业深度融合。二是建设产业融合发展平台。结合乡村振兴示范村和美丽乡村示范村建设,集聚优势资源和产业特色,推进乡村新产业、新业态的融合发展,打造一批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产业特色镇(村)等。大力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培育农村电商主体,引导各类电商到乡村布局,构建农产品网络销售平台,推动电商企业在村镇建设服务网点,发展订单农业产销对接模式及电商直播等在线新经济。三是拓展农业多种功能。延伸拓展传统农业的功能边界,促进农业与文化、旅游、教育、康养等产业融合。坚持因地制宜、分类开发:对纯农地区,结合特色产品打造田园休闲农业,发展林下经济、亲子教育、体育赛事等产业;对城乡过渡地区,聚焦美丽乡村建设,推进田园综合体、乡村民宿、文化创意等特色文旅休闲农业发展;对城市化周边地区,开展城市公园等绿化建设,探索健康养生、总部经济等特色产业发展。

(二)保障措施

1.组织保障。加强市、区职能部门联动,建立信息沟通机制,及时协调解决各类项目推进中的问题。按照都市现代绿色农业的发展要求,强化政策体系改革。锁定目标、锁定内容,采取目标管理的方式对工作推进进度实施“挂图作战”。

2.资金保障。进一步加大市对区均衡性转移支付资金支持绿色农业发展的力度。稳步提高土地出让收益支农比例,确保到“十四五”末全市土地出让收入用于农业农村比例不低于8%。推动涉农资金跨领域、跨部门统筹整合,统筹各级各类财政支农资金。按照现代产业发展要求,建立农业产业发展基金。优化乡村地区营商环境,广泛吸引外资、民资等社会力量参与农业现代化建设。加快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试点开展郊区农户、中小企业信用等级评价,加快构建线上线下相结合、“银保担”风险共担的普惠金融服务体系,推出更多免抵押、免担保、低利率、可持续的普惠金融产品。提高直接融资比重,支持农业企业依托多层次资本市场发展壮大。优化农业保险财政支持政策,加强农业保险与相关财政补贴政策的统筹衔接。

3.用地保障。进一步修订完善本市的设施农业用地管理办法。针对设施农业用地临时用地的特点,实事求是设计备案要求,细化操作细则,明确实操流程,满足先进设施装备对农业用地的需求。加大建设用地保障力度,新增建设用地计划实行单列,新编乡镇级国土空间规划应预留不少于10%的建设用地指标用于乡村振兴,重点保障乡村产业发展用地。利用全域土地整治,做好规划布局,在农业生产区域里布局一些加工提升的建设用地,在纯农地区布局农业建设用地。落实建设用地周转指标制度,盘活的建设用地指标按照不低于5%的比例,用于农产品加工和农业休闲体验等乡村产业发展,尤其是用于支持发展“从田头到餐桌”的预制菜产业等新业态。有序盘活乡村房地资源,鼓励对依法登记的宅基地房屋等农村建设用地房屋进行复合利用,发展乡村民宿、农产品加工、电子商务等乡村产业。

4.人才保障。围绕种源农业、数字农业、装备农业等重点方向,加大高层次创新人才和紧缺急需人才引进力度。比照本市推进高端制造业发展加快人才集聚的相关扶持政策,加大对农业领域高层次人才的评价、引进和扶持力度。建立公共财政投入长效机制,将农业农村人才开发经费纳入政府年度预算。鼓励高校和科研机构科技人员通过专职、兼职、入股等形式,创办科技型企业或从事科技成果转化活动。鼓励高校毕业生、专业人才和技能劳动力投身农业领域,在住房保障、创业发展、职称评定、落户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对农业招商引资企业给予落户政策支持,根据投资金额和带动就业人数确定落户指标,确保指标用好用实。加强农村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加大对农民首席技师和技能大师等技能带头人的培养资助力度,加大定向培养基层农技人员力度,不断提高科技特派员的数量和质量,畅通各类人才下乡渠道,完善支持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的政策措施。

5.监测评估保障。制定农业现代化监测评价标准,定期开展监测评估,形成牵引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鲜明导向,并在共性指标基础上,针对各区不同资源禀赋、区位条件等,设置个性化指标,引导优势做优、特色更特。□

猜你喜欢
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新农业 从“看天吃饭”到“看数吃饭”
欧盟发布短期农业展望
“5G+农业”:5G如何为农业赋能?
健康富硒168慢病未病全靠它——加入农业合作社,与健康同行!
健康富硒168慢病未病全靠它——加入农业合作社,与健康同行!
农业保险 保障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