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 洪,朱昌明,夏 谦,李喜英,余昶颖
(湖北省科技信息研究院,湖北 武汉 430071)
长江中游城市群是以武汉城市圈、环鄱阳湖城市群和环长株潭城市群为核心的特大型城市群,承担着连接东西、贯通南北的重要作用。2015年国务院批复同意了《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规划》,首次确立了“中三角”区域发展格局。2022年国务院又批复了《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十四五”实施方案》,进一步强调了这一地区的战略地位和发展重点。
长江中游城市群作为国家战略发展区域,在支撑中部地区崛起、推动全方位深化改革和新型城镇化建设方面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是促进长江经济带发展和巩固“两横三纵”城镇化战略格局的重点区域,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格局中具有重要地位。
在长江中游城市群区域协同发展的过程中,科技创新作为驱动发展的第一动力发挥着强大的引领作用,为实现中三角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提供持续的动力。科技创新是利用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以实现市场价值为导向,创造新产品、新服务,并创造新的价值的过程。它强调将科学与技术应用到实际生产中,推动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1]。协同创新是指通过协调整合创新要素,并促使创新资源在系统内自由流动的过程,强调不同创新主体之间的合作,共享知识、优化资源配置以及实现行动的协同,以实现系统内高水平的匹配度,并最大化创新效果[2]。协同创新有助于促进创新的跨领域、跨机构和跨地域合作,推动综合创新能力的提升,为经济社会发展带来更多的创新成果。长江中游城市群协同创新有利于驱动经济增长、提高生活质量、解决社会问题、应对全球挑战,对整个城市群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基于此,本研究梳理长江中游城市群协同创新层面发展的现状与不足,有助于优化资源配置、解决共性问题、推动经济转型升级、促进技术创新,为提高城市群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指明路径和方向。
在京津冀区域协同创新研究方面,鲁继通[3]应用复合系统协同度模型测度和评价了京津冀区域各子系统的协同创新能力,结果表明北京区域协同创新能力最强。刘雪芹和张贵[4]通过比较分析京津冀三地的产业创新要素和创新环境,利用数据包络分析法评价了产业协同创新能力,结果显示北京产业协同创新整体能力强。孙丽文等[5]基于京津冀的面板数据,构建了区域科技协同创新指标体系,并应用复合系统协同度模型对京津冀三地的协同创新能力进行了测度和评价,结果表明京冀和津冀的协同创新水平逐步提高,但与京津冀及京津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
在长三角城市群的协同创新研究中,王海花等[6]研究了协同创新网络对协同创新绩效的影响,结果表明知识多样性和知识组合机会对城市协同创新绩效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许天云和杨凤华[7]则测度了长三角区域的科技协同创新水平,发现区域内各主体间的协同创新水平有所下降。
在粤港澳大湾区的协同创新研究中,覃艳华和曹细玉[8]指出该区域的科技创新能力存在差异,科技合作机制和政策协同也有待加强。锁箭和汤睿丰[9]则研究了大湾区的高质量创新协同发展,发现该区域在创新水平方面存在差异。
综上所述,在不同区域的协同创新研究中,研究者们通过评估各要素的层次和水平,提出了相应的改进策略和措施,如整体规划、合作平台搭建、资源整合、创新环境优化等。这些研究结果对推动区域创新能力提升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而当前学界主要关注京津冀、长三角城市群和粤港澳大湾区这三个典型区域的协同创新研究,对于长江中游城市群协同创新发展的研究相对较少,本文探讨长江中游城市群的协同创新,为其发展建言献策。
当前关于长江中游城市群协同发展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经济协同与产业协同角度,针对创新协同的研究较少。
李小玉和邱信丰[10]探讨了数字经济产业协同对长江中游城市群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运用综合分析法考虑数字经济产业政策协同、数字基础设施支撑、数字产业化协作体系、产业数字化协同平台、数字技术协同创新、数据要素共建共享机制等多个因素,并对长江中游城市群与其他主要城市群的差距进行对比分析,提出长江中游城市群的数字经济发展迅速,初步形成了“一强两核”的发展格局,数字经济产业协同发展的基础得到不断巩固,并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李雪松和周敏[11]研究发现,当前长江中游城市群的省际合作机制正在建立,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格局已基本形成,产业发展呈现集群化和协同化的态势,同时也存在产业同构、公共产品供给不足、产业协同形成权威性决策的困难以及国际经贸环境对产业生态的冲击等问题。
长江中游城市群的协同创新发展渐渐成为研究关注的焦点。李琳和龚胜[12]揭示了长江中游城市群协同创新度的动态特征和变化趋势,构建了城市群协同创新评价指标,通过扩展的DEA方法对长江中游城市群2003-2012年的协同创新状态进行了动态评估与比较分析。结果显示,长江中游城市群的协同创新整体处于初级水平,协同创新度均值在波动中上升,城市群内部协同创新度差距呈扩大之势。
陈保林[13]指出长江中游城市群是长江经济带的重要支撑,其协同效果决定了高质量发展目标的实现,强调武汉的引领作用。研究建议在城市群协同发展中构建互联互通的快速交通网络,优化产业布局,以及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熊小刚[14]的研究聚焦于“中三角”经济区的协同发展,认为该区域将成为拉动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文章从内在机理、参量系统和影响因素3个方面分析,提出5条建议以促进“中三角”跨区域创新系统的协同发展。
当前研究对于长江中游城市群协同创新发展的评价指标主要包括协同创新度的表征因素和影响因素等,虽然这些指标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完成对协同创新情况的评估,但对于衡量协同创新的全面性和深入性仍有局限。且只关注研究对象本身,忽略了与其他区域协同创新发展状况的横向比较。
针对现有研究的不足,本文构建了综合科技创新水平指数、科技创新环境指数、科技活动投入指数、科技活动产出指数、高新技术产业化指数、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指数等多个指标体系,以综合评估不同城市群的科技创新能力和发展水平。这种综合指标的构建能够更全面、准确地反映出不同城市群的科技创新状况。此外对中三角地区的研发投入水平、研发人员规模、成果转化活力、高新产业发展等方面进行了详细分析,通过对这些指标的细致研究,可以深入了解中三角地区在科技创新方面的具体情况,为该地区的科技创新政策制定和落地提供依据。同时本文对长江中游城市群与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成渝等城市群进行了比较分析。对比不同城市群的科技创新指标,可以了解各个城市群在科技创新方面的优势和劣势,为政府和相关部门制定区域发展策略提供依据。
2.1.1 中三角综合科技创新水平分析
(1)中三角综合科技创新水平与成渝相当。根据《中国区域科技创新评价报告2022》,中三角综合科技创新水平较上年有较大提升。湖北综合科技创新水平指数为72.15分,继续保持全国第8位,得分与上年相比增长2.82分。湖南综合科技创新水平指数为67.23分,全国第13位,较上年增长1.88分。江西综合科技创新水平指数为63.36分,全国第16位,较上年增长2.24分。从城市群综合指数排名来看,中三角与成渝城市群基本处于同一创新水平。但从得分增长看,中三角平均增长2.31分,高于长三角(平均增长1.73分)和珠三角(平均增长0.57分)。可见,中三角城市群综合科技创新水平增速较快,发展后劲明显。
表1 城市群综合科技创新水平指数情况
(2)中三角创新环境和投入水平具备一定优势。2022年,湖北科技创新环境指数、科技活动投入指数、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指数分别为71.58分、78.74分、71.57分,全国排名分别为8、6、9位。在科技创新环境、科技活动投入、科技活动产出、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均有一定的提升,但高新技术产业化有一定下降,较2021年下降3.16分。湖南科技活动投入指数76.2,位居全国第9位,科技创新环境指数、科技活动投入指数较上年分别提升4.39分、7.32分,科技活动产出指数、高新技术产业化指数、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指数稍有下降。江西科技活动投入指数73.97分,位居全国第8位,除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指数较上年下降0.63分外,科技创新环境指数、科技活动投入指数、科技活动产出指数、高新技术产业化指数均有较大增长。从各项一级指标平均得分看,中三角科技创新环境指数平均得分66.43分,较成渝(64.67分)高1.77分。科技活动投入指数平均得分73.79分,分别比成渝(67.69分)和京津冀(71.16分)高6.11分、2.63分。
2.1.2 中三角主要城市创新能力分析
根据《国家创新型城市创新能力评价报告2022》,中三角主要城市创新能力明显高于成渝城市群,武汉创新能力指数74.92,排名全国第7位;长沙创新能力指数71.07,排名全国第10位。与京津冀主要城市相比,武汉、长沙创新能力远低于北京(98.14),但高于天津(69.34)和石家庄(52.05)。与成渝主要城市相比,武汉和长沙有明显优势,重庆创新能力指数57.07,成都为67.01,均低于武汉和长沙;重庆创新能力指数低于南昌(60.83)。总体上看,中三角主要城市创新能力有较强优势。
表2 城市群区域科技创新一级指标平均得分情况
表3 城市群主要城市创新能力指数情况
2.2.1 研发投入水平不断提高
2021年,中三角R&D经费支出2691.3亿元,与长三角(8422.14亿元)、珠三角(4002.18亿元)、京津冀(3949.14亿元)尚有一定差距,但高于成渝(1818.36亿元),可见中三角对研发投入的重视。R&D经费支出较上年增长15.27%,增速在城市群排名第1位,具备较高的研发活力,高于珠三角(15.01%),京津冀、长三角、成渝R&D经费支出增速均低于15%。“十三五”以来,中三角R&D经费支出年均增速达到16.09%,高于成渝(16.06%)、珠三角(14.48%)、长三角(12.46%)、京津冀(10.42%)。综合来看,中三角地区在研发投入水平上呈现逐年攀升的态势,并且在增速方面表现优异。
2.2.2 研发人员规模迅速增长
人才是创新的第一资源,研发人员是加强基础研究、推进原始创新、促进技术创新发展的主力军。院士是“人才金字塔”的塔尖,2021年,中三角共有两院院士130人,较2020年增加13人。研发人员数达到8.7万人,较上年增长16.47%,增速在城市群中排名第1位,高于长三角(12.78%)、成渝(12.03%),同时也远高于珠三角(6.21%)、京津冀(5.77%)。这显示出中三角地区在人才吸引和培养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并且在研发人员数量的增长上具有较大优势。中三角每万名就业人员中研发人员数达到98.8人,较2021年的84.64人增长16.72%,增速仅低于珠三角(20.11%),表明中三角在科技创新领域投入人力资源的积极态势,在人才的培养和利用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
2.2.3 成果转化活力持续激发
2021年,中三角输出技术大幅增加,输出技术合同数达7.84万项,较上年增长41.92%,输出技术合同成交额达3761.42亿元,较上年增长42.74%,仅低于长三角的53.39%,高于珠三角(25.48%)、成渝(15.48%)、京津冀(13.18%)。吸纳技术合同成交额较上年增长37.3%,增速在城市群中排名第3位,稍低于成渝(61.82%)和长三角(45.11%),高于珠三角(27.50%)、京津冀(16.63%)。从输出和吸纳技术交易额来看,中三角的科研实力基础雄厚,且在技术成果的转化上,充分发挥了自身优势,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2.2.4 高新产业发展突飞猛进
中三角在国家科技产业发展格局中具有重要地位,拥有武汉东湖、长株潭、鄱阳湖3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在装备制造、汽车制造、电子信息、航空航天等产业领域形成全国优势产业集群。2021年中三角高技术产业营业收入1.92万亿元,较上年增长28.5%,在城市群中增速仅低于京津冀(40.92%),远高于成渝(21.11%)、长三角(19.90%)、珠三角(7.43%)。高技术产业利润总额1454亿元,较上年增长35.67%。
近年来,长江中游城市群间联系日益紧密,跨区域合作成为一种趋势。三省充分利用各地区的优势资源,不断加强科技合作,促进知识和技术的交流与融合,在科技项目、发明专利申请和论文发表等方面合作数量持续提升,涉及的研究领域不断扩大。2021年,三省获国家级和省级科技奖励项目中,完成单位为2个以上的项目共489项,涉及领域包括先进制造、生物种业、数字技术、公共安全与社会治理、农业绿色制造与智慧农业、大健康、资源高效开发利用、航天、新一代信息技术、碳减排碳中和与生态环保、先进材料、新能源技术等。2021年,长江中游城市群城市合作申请发明专利191件,涉及领域包括工程建设、数据处理、生态修复、先进材料、装备制造等。2021年,长江中游城市群内城市跨省合作发表论文1 340篇,其中湖北和湖南合作发表论文增长10.17%,湖南和江西合作发表论文增长19.30%,涉及领域包括大健康、先进制造、先进材料、数字技术、农业绿色制造与智慧农业、航天等。
2020-2021年,长江中游三省技术合同成交量以及成交额不断上升,其中湖北、湖南技术合同成交额排名长期居于全国中前列,江西省技术合同成交额排名不断上升。整体来看长江中游三省技术交易市场十分活跃,技术要素市场的流动性、活跃度及创新资源配置效率不断提高。2021年,长江中游城市群中湖北省技术合同交易额达2 111.63亿元,湖南省技术合同交易额达1 261.26亿元,江西省技术合同交易额达413.99亿元。三省中提升幅度最大的省份为湖南省,成交量从2020年至2021年增长了5 980项,增长率高达50.93%;成交额增长了525.31亿元,增长率高达71.38%。其次是湖北省,合同成交量增长了14 764项,增长率为37.14%;成交额增长了424.66亿元,增长率达到25.17%。江西省合同成交量增长了2 538项,增长率为62.10%;成交额增长了180.56亿元,增长率达到77.35%。从2020—2021年技术输出的变化来看,江西省输出合同成交额增长了175.98亿元,湖南输出合同成交额增长525.31亿元,湖北输出合同成交额增长424.97亿元。从2020—2021年技术吸纳的变化来看,湖南省吸纳技术合同成交额增长了398.37亿元,江西吸纳技术合同成交额增长251.56亿元,湖北吸纳技术合同成交额增长197.41亿元。
近年来,长江中游城市群积极完善跨区域科技合作机制,聚力打造基于创新资源、产业优势和实际需求的协同创新共同体,不断推进区域之间的科技合作及产业合作,加强政策协同配合,推动区域协同发展。在科技合作方面,三省于2021年共同签署了《长江中游鄂湘赣三省区域协同创新合作框架协议》,并在武汉举办了长江中游城市群技术经纪人大赛。在技术交易方面,长江中游城市群科技创新联盟已有2 200余家科技服务机构入驻,促成科技服务交易额达1.21亿元。在要素联通方面,依托成立的湖北省技术交易大厅接通湖南、江西资源,共收储各类创新资源30余万条,初步实现三省科技要素互联。在跨省产业合作方面,三省不断加强跨省合作示范区建设,武陵山龙山来凤经济协作示范区、湘赣边区域合作示范区、“通平修”绿色发展先行区、洞庭湖生态经济区等一批合作示范区不断涌现。
自《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规划》获批以来,鄂湘赣三省围绕科技合作虽然取得了积极进展,但中三角协同创新共同体建设进展仍然缓慢,还存在以下一些突出问题。
截至目前,中三角还未组建跨区域的综合性技术创新平台,如长三角、京津冀、粤港澳均建有综合性国家技术创新中心。除此之外,中三角在共建专业性研发机构方面也严重不足,如长三角推动组建了长三角先进材料研究院、长三角石墨烯联合创新中心、长三角“感存算”一体化超级中试中心等一批面向三省一市的共性产业区域协作新型研发机构。
从目前三省的科技创新合作情况来看,主要以自发性、随机性的民间合作为主,跨区域的政府部门促进的研发合作较少,还未设立跨区域的政府协同创新专项,如长三角专门建立了科技部、三省一市协同的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联合攻关机制。
虽然鄂湘赣三省围绕长江中游城市群建设出台了系列政策文件,但缺乏专门面向科技创新的协作文件,导致三省在推动科技创新合作时无政策文件指导工作实施,如长三角聚焦跨区域创新合作相继出台《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建设发展规划》《三省一市共建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行动方案(2022-2025年)》等全链条保障政策文件。
发挥武汉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引领作用,围绕国家长远发展和鄂湘赣区域特色优势的重大创新领域,探索建立鄂湘赣区域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协同培育机制,集成力量合作争创国家实验室,合作共建国家基础学科研究中心,合作构建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网络。依托湖北丰富的高校资源,联合湘赣的大学、科研机构、科技领军企业,共建长江中游城市群综合类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等跨区域的高水平联合研究机构,探索一体化协同管理体制机制、新型科研机构治理机制、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协作机制,推动三省聚焦共性技术需求,联合培育一批以中部命名的新型研发机构。
联合设立长江中游城市群创新专项,联合鄂湘赣三省科研单位,聚焦集成电路、新型显示、高端装备、生物育种、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重点领域,联合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催生一批具有先发优势的未来产业。面向汽车、高端装备、现代农业等鄂湘赣的重点共性产业,聚焦产业基础能力薄弱环节,联合设计省际产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项目,合力推动重点产业链关键核心技术的自主研发和重大关键产品的自主生产,促进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强化科技赋能鄂湘赣产业协同创新发展。加快建设长江中游科技创新共同体联合攻关机制,联合鄂湘赣三省科技资源,加强创新资源的跨区域跨领域配置,围绕关键核心技术需求组织开展联合攻关。
探索完善鄂湘赣一体化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体系,推动科技成果的跨区域转移转化,建立健全鄂湘赣资金共同投入、技术共同转化、利益共同分享的成果转化项目机制。依托鄂湘赣技术交易市场,建设长江中游城市群市场协同平台,推动成果信息、技术需求、服务机构等信息资源互联互通,推进长江中游城市群技术市场一体化,实现科技成果跨区域转移转化。协同开展线上线下科技成果双向对接活动,制定跨区域技术交易规则,重点开展技术项目现场竞拍等活动。聚焦鄂湘赣重点发展领域,优化区域科研力量布局,探索构建开放、协同、高效的共性技术研发平台,形成更加丰富的示范应用场景,推动科研成果转化落地。
加强湖北、湖南、江西在大科学装置、实验室、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制造业创新中心、产业创新中心、新型研发机构等战略性平台的合作,推进大型科技仪器设备平台的协同建设与共享使用。深入推进鄂湘赣区域科技资源开放共享,共同制定推动长江中游城市群科技资源开放共享的协同性政策,提升长江中游城市群科技创新资源平台的信息化、智能化协同服务水平。提升鄂湘赣科技创新相关人才支持政策的协调力度,推动人才在鄂湘赣各省市之间顺畅有序流动。推动外国高端人才、专业人才在长江中游城市群互认,推动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居留许可“单一窗口”办理。
建立健全科技部牵头、三省协同的组织保障机制,联合组建中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建设办公室、建设工作专班及专题推进组。围绕长江中游城市群电子信息、先进制造等区域优势产业,联合三省组建区域产业生态圈建设联盟,推动产业创新协作。联合鄂湘赣三省科技智库机构共同组建“长江中游城市群科技创新智库联盟”,围绕长江中游城市群战略发展布局联合开展课题研究,深入挖掘长江中游城市群协同发展路径,为加快中三角协同创新提供决策支撑。
本研究对中三角地区的协同创新进行了综合分析,旨在探讨该地区协同创新的实际情况、进展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通过综合评价中三角地区的科技创新水平,我们发现该地区的科技创新指数呈现良好的态势,主要城市展现出较强的创新能力。在协同发展基础方面,研发投入大幅增加、研发人员规模迅速扩大、成果转化活力不断激发、高新产业发展突飞猛进。总体而言,通过对中三角地区的协同创新发展情况进行分析和对比,我们认识到该地区在协同创新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但仍面临挑战和问题。通过相应对策建议的提出,我们相信未来中三角地区在协同创新方面将迎来更好的发展,为地区的经济繁荣和创新驱动做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