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閱读是英语学习的重要途径,更是英语语言技能之一。新课改背景下,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已成为各学科教学的重要目标。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使学生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需求。英语是初中阶段的重要课程,英语阅读不仅是学生扩大词汇量、增强阅读能力的有效途径,也是培养学生口语表达和写作能力的重要基础。本文主要就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与学科核心素养培养途径展开深入探讨,以期为广大同行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阅读教学;初中英语;学科核心素养
作者简介:陈蕾,贵州省织金县思源实验学校。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全球化程度的加深,初中英语教学面临着全新的挑战。新课改强调了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地位,明确了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必要性。初中阶段是学生英语学习的关键时期,阅读教学是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英语语言技能的重要训练环节,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和技能对于学生的英语学习非常关键。而学科核心素养是指学生通过课程学习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课程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不仅应关注学科知识的传授和学生语言能力的提高,更应注重学科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一、阅读教学对培养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性
新课改背景下,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被广泛应用于各个学科的教学中。通过阅读教学,学生可以逐步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形成英语阅读习惯,同时提高英语写作和口语表达能力。具体而言,阅读教学对培养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有助于有效提高学生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阅读是学生学习英语的重要方式。通过阅读,学生可以提高英语听、说、读、写能力。阅读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掌握阅读方面的方法和技巧,提高其阅读能力和阅读速度,从而促使学生的英语水平全面提升。
其二,有助于增加学生的英语词汇量。阅读是学生增加词汇量的重要途径。教师选取适合学生阅读的材料,促进学生词汇量的提高。合理的阅读教学形式,如生词学习、重点单词概括等,可以让学生在阅读中逐渐累积单词,提高词汇量。
其三,有助于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提升。在英语阅读中,学生需要通过理解、分析和评价等来理解文本,并作出自己的判断。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分析和评价能力,有利于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更好地解决问题。
其四,有利于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不仅要培养学生的英语语言技能,还要涵盖学科核心素养的多个方面,如阅读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文化意识、跨文化交际能力等,有助于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
二、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现状
其一,侧重于语言知识的传授,忽视学生阅读能力的训练。教师过于注重对语法、词汇和句型等语言知识的讲授,使得阅读教学偏离了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本质。许多学生可以背诵一些英语语言知识,却无法准确理解文章的意思,不能真正掌握所学的英语知识。此外,一些教师在教学中注重语言知识的传授和记忆,而忽视了对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文化意识、跨文化交际能力等的培养。
其二, 教学方法缺乏创新和多样性。一些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缺乏创新和多样性,主要采用传统的语法翻译和填空解题方式,忽视了多种教学方法和技巧的联合应用,难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主动性。教学过程单调乏味,缺乏趣味性。
其三,文章难度不适宜。部分学校或教师选用阅读难度较高的文章,使得学生难以理解,进而影响他们对英语阅读的兴趣和自信心。此外,一些教师在教学中缺乏个性化教学,难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风格各不相同,教师应实施针对性教学。
其四,阅读内容缺乏广度和深度。教师过于关注教材中的课文,未能从生活、社会、文化等多方面拓展阅读广度和深度,未能培养学生的英语阅读兴趣和思维能力。此外,一些教师的教学缺乏实际运用环节,难以帮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学生可能会出现学了但不会用的情况。
三、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
(一)深入研究阅读素材,体现学生主体地位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应当将课堂归还于学生。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实际生活经验来选择阅读材料,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自主阅读和分析材料,让学生成为阅读教学的主角。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提问式教学模式,给学生留出充足的思考时间,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探究有关阅读材料的问题,并从中获得启发和收获,以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思考能力。此外,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不同思维方式及表达方式,并创设宽松和包容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造力,提高他们的学科核心素养。
例如,教师在教授“What's your hobby?”一文时,可以介绍一些有趣的业余爱好,例如画画、织毛衣、弹吉他等,激发学生对“hobby”这一话题的兴趣。随后,教师可根据教材内容提出问题,如“ What's Helen's hobby? Does Wen Wei like stamp-collecting?”,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文,并鼓励学生积极回答问题。随后,引出主题“What's your hobby? ”,并导入课文重点短语“go dancing”“play volleyball”“listening to symphony”等。提问式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让他们更加主动地参与课堂互动。
(二)开展分层教学,强化学生语言能力
英语阅读教学是培养学生语言能力的重要途径,学生需要通过阅读来提高自己的语言能力。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初中英语教师可根据学生英语水平的差异,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层次,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不同难度的英语阅读材料,并采用相应的教学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具体而言,对英语水平较低的学生,可以提供简单的英语阅读材料,帮助学生熟悉英语单词、语法和句型等基础知识,培养学生扎实的语言基础。对英语水平中等的学生,可以提供一些稍微复杂的阅读材料,以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对英语水平较高的学生,则可提供一些有挑战性的阅读材料,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此外,还需要针对学生的不同语言能力,采取恰当的教学方法。例如,对语言能力较弱的学生,可以多次反复讲解,做好充分的知识点“铺垫”,帮助学生逐步学会理解英语阅读材料;对语言能力较强的学生,则可以鼓励他们多阅读英语原版书籍,进行积累和沉淀。在分层教学中,教师可以使用一些互动性的教学方法,如小组讨论、角色扮演和教师引导等。这些方法可以激活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在教学中进行多角度的交流。
例如,教师在教授“How can we protect ourselves from the earthquake? ”一文时可开展分层教学,将学生分为A、B、C三组。针对A组学生,教师提供一些难度较高的阅读材料,如科普文章或新闻报道,让学生自行阅读,回答相关问题并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学生进行个人或小组展示,展示自己对于地震预防的了解和应对措施,通过语言表达,展现自己的语言能力。针对B组学生, 教师播放相关视频,介绍地震是如何发生的以及如何预防地震,重点讲解生词和难点句子。让学生在小组内开展讨论,回答中等难度的问题,如“How should we protect ourselves?”“What earthquake emergency measures are there”等。针对C组学生,教师通过图片和视频介绍有关地震的基本知识,如地震的原因、危害等。教师朗读课文,让学生跟读,之后重点讲解生词和难点句子。学生开展小组讨论,回答简单的问题,如“What is an earthquake?”“What are the hazards of earthquakes?”等。通过分层教学,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得以有效提升,进而提升英语阅读技能,为进一步提高自身语言能力奠定基础。
(三)开展教学实践活动,强化学生综合能力
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开展实践活动,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提高学生的语言和文化认知水平,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综合素质。常见的实践活动有:一是阅读活动。阅读活动包括课内阅读、课外阅读、阅读挑战等,让学生通过实践中了解和掌握英语阅读技巧,提高阅读速度和准确性。二是实地考察。教师可以将学生带到现实生活中的某场景,让他们观察并感受这个场景,例如,带学生到市场、图书馆、自然公园等。学生可以根据自己所学的英语知识和词汇,进行实地考察和观察,更好地理解文章中所描绘的场景。三是角色扮演。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例如让学生扮演导游,向同学介绍自己所生活城市的景点,从而加深学生对语言和文化的认识。四是阅读理解游戏。教师可以为学生设计各种游戏,例如阅读填空、阅读连线等,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这些游戏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
例如,教师在教授“Many things can affect our feelings”一文时,可组织学生表演课堂剧。首先,通过图片或视频的形式介绍与情感相关的词汇,如happy、sad、angry等,让学生了解这些词汇的含义和用法。教师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让每个小组根据课文内容创作剧本。教师可以提供一些提示和指导,如剧本主题、情节、角色等。教师要求学生在创作剧本时运用所学语言知识等。每个小组准备好自己的剧本后进行表演。教师要求学生在表演时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让他们在角色扮演过程中体验和表达不同的情感和感受。同时,教师对学生的表演进行评价和指导,帮助他们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和情感认知能力。
(四)开展专题研讨会,研读文本内涵
专题研讨会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英语阅读知识和技能,提高他们的语言能力和阅读能力,从而培养他们的学科核心素养。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實际情况和能力水平,灵活设计研讨活动,确保学生能够在研讨中深入探究和理解文本的内涵。教师应引导学生积极阅读,明确理解文本的意义和目的,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分组讨论和交流,充分表达自己对文本的理解和感受。需要注意的是,在专题研讨会上,教师应重视对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例如,提出挑战性问题,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帮助他们更深入地理解文本,使学生在研读文本的过程中提高学科核心素养。研讨会结束后,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撰写研究报告,总结和归纳自己的研究成果。通过撰写研究报告,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文本的内涵,同时也锻炼了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四、结语
通过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学生不仅能够掌握英语语言知识,还能够发展自己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交际能力等学科核心素养,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竞争力。因此,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在教学中将知识和素养有机结合在一起,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更好的保障。
参考文献:
[1]王铁华.初中英语阅读课教学与学科核心素养培养[J].中学生英语,2021(16):65.
[2]李萍.初中英语阅读课教学与学科核心素养培养[J].文渊(中学版),2019(7):510.
[3]张明.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与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研究[J].读与写:中旬,2022(5):144-146.
[4]刘爱华.初中英语阅读课教学与学科核心素养培养[J].东南西北:教育,2019(9):107.
[5]张敏.初中英语阅读课教学与学科核心素养培养[J].中学生英语,2021(8):131.
[6]刘菊.试论初中英语阅读课教学与学科核心素养培养[J].好日子,2021(9):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