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与师生主体间性的建构

2023-12-26 10:11陈洁
校园英语·上旬 2023年6期
关键词:主体间性主体性

摘 要:英语教学领域师生主体间性建构的落实依赖于具体的教学主张、教学设计和教学活动的革新。ESP不同于其他英语教学,提出了有别于以往的新主张。本文通过研究从主体性到主体间性的发展变化,结合对ESP教学三原则分析,发现其具有主体间性关系的本质属性,是建构师生间相互理解和平等交流的主体间性关系的良好途径。

关键词:主体性;主体间性;ESP三原则

作者简介:陈洁(1978-),女,甘肃兰州人,天津音乐学院附属中等音乐学校,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专门用途英语和外语教学法。

当代中国教育,不断张扬着个体主体性,强调个人的权利和自由,但是这为师生关系隐伏了危机。为化解这一危机,英语教学领域人士积极推动从主体性向主体间性认识的转变,试图建构师生主体间性关系。然而,主体间性是来自哲学领域的概念,如何通过教学实践建构仍然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近年兴起的专门用途英语(ESP)从实践层面让我们看到了解决问题的路径。

一、从主体性到主体间性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界为改变过去以教师和教材为中心的观念,曾提出把学生当作主体而非客体,通过培养学生的主体性转向以学生为中心。但这种想法依然隐含着不足,反而为师生间关系的工具化变异埋下了伏笔。因此需要突破这种主体性认识的羁绊,在肯定主体性的基础上,从单子式的主体性转向交互主体性,即主体间性认识。

(一)主体性的羁绊

主体性是近代理性启蒙的产物。工业革命以来,随着科技的发展,工具理性大行其道。在教育中的表现为以支配、占有和改造自然资源及人力资源为目标,研究、发展和传授相关的技术、知识和能力。支配、占有和改造人力资源正是把人类社会与自然资源的主客关系转嫁到人与人之间,是主体之间社会关系的变异。人与人之间不是平等互谅的交往关系,而变异为相互利用的工具关系。在教育领域,随着自身主体意识的增强,学生与他人间的以理解和共情为核心的交往减少了,竞争和支配意识增多了,工具理性超越交往理性大行其道。郭湛将这种内核是主客关系的单子式主体性归结为“以自我为中心的占有性中心主义、以统治自然为目标的人类中心说和不包含交互主体性的单独主体性”。在教育层面,这种单子式的单独主体性的羁绊是可视的。

首先,建立在主客关系基础上的单独主体性,缩小了实践活动的范围。人类实践活动首先涉及人与自然的关系,反映主客体关系。其次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反映主体与主体的关系。局限在主客关系中理解的主体性,撇开了实践主体与主体之间的社会交往关系,使实践活动窄化了。这种单子式主体性在英语教学中表现为学生缺乏合作意愿,在课堂活动中缺乏积极性,满足于低头看书,不乐于抬头交流。

其次,在实践活动中主体将外界的一切,无论是自然界还是他人,都视为客体,通过支配、占有或改造的方式为己所用。这种一切客体化的认知和实践,是工具理性对社会生活的统辖,造成了人与他人的关系从主体间关系变异成主客体关系。在英语教学层面,在学生、知识和教师三者关系中,教师成为学生走向知识殿堂的桥梁,成为学生获取知识、实现学业进步的工具,因此师生关系功利化。

(二)主体间性的意义

主体间性肇始于胡塞尔的探究。他指出,对哲学的认识也就是对自身的认识,两者路径一致。这种认识路径一定是先指向单子的,然后指向单子间的。由此来看,主体性是认识自身的初始阶段,而要正确认识自身还必须向前再跨一步,在主体间性的基础上去观察和思考。所以主体间性不是对主体性的否定,而是对基于主体性的认知道路的发展和延伸。白臻贤认为,主体间性是对主体性合理发挥的规约,强调不同主体之间的协调与合作,主体间性是本真的,涉及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身的关系。

(三)从主体性到主体间性认识的转变

从主体性到主体间性认识的转变首先是人类认识自我这一过程的发展。受制于人类社会发展的阶段性限制,对人类自身认识的过程也是一个由起步到发展的过程。在经历了农业社会到工业社会的转变之后,对人的本质的认识必将从人与自然关系的羁绊中解脱出来,发展到对人与人的社会关系的认识。在此基础上,人类的实践活动不再仅仅被视为主体征服客体的活动,还包含一种人与人交往的活动。这种认识上的发展和完善为英语教学活动提供了认识论基础。

其次,从主体性到主体间性认识的转变促进了人类认识自身视角的转变。主体性认识的视角是从人类个体出发的,是向外的,是排除自身对外界的单向审视。这必然带来对自身认识的局限。主体间性认识指向个体本身和个体之间,既是向外的又是向内的,是包含自身的双向视角。这样的视角为认识人类自身提供了全方位的观照,也为英语教学研究提供了全方位的视角。

最后,从主体性到主体间性认识的转变突破了主客关系的局限,为人类认识自身形成完整的认识论闭环。人类认识自身起始于对自然界的认识,也就是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发展为对人与人关系的认识后,终可走向对自身认识的归途,即对人与自身关系的认识。没有对人与人关系的认识,停留在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上,就无法发展为对人与自身关系的认识。因为对人与自身关系的认识本质上也是对主体间关系的认识,不经历人与人的主体间性关系认识,对人与自身关系的认识也只会停留在对人与自然主客关系的认识上,那样作为主体的人会将自己当做被占有、被征服和被利用的对象客体,人类终将走向自我灭亡。在英语教学理论中,实现认识论的闭环,将为学生正确认识自己、正确认识师生关系提供完整的理论框架。

二、ESP的主体间性本质属性

ESP是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的缩写,译为“专门用途英语”。从课程设计角度来讲,ESP是在分析学生需求的基础上设计英语教学,由于目的明确、针对性强、实用价值高,备受学习者的欢迎。而从性质来讲,ESP指一种教学主张,是基于功能主义语言观,以特定目标为导向,根据学习者的需求设计的英语教學。从分类来讲,ESP指与某种特定学科或职业相关的英语,根据目的的不同可以分为学术英语(English for Academic Purposes)和职场英语(English for Occupational Purposes)两类,其目的就是培养学生在一定工作环境中运用英语开展工作的交际能力。这种基于功能主义语言观,从学生的需求出发来设计,与特定学科或职业相关的英语教学具有师生主体间性关系的本质属性。下面就从ESP教学三原则,即真实性原则、需求分析原则和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展开讨论。

(一)真实性原则

Coffey提出,真实的语篇与学习任务体现ESP教学的特色。事实上,大部分英语教学都强调这一点,但是从ESP的视角出发,如果要遵循这一原则,真实的教学语篇和学习任务应该关联学生目前或未来会实际参与的语言活动,而不应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缺乏关联性。教学语篇与学习任务与学生学习和生活的相关性越高,其真实性越容易被学生识别。换句话说,可识别的真实性会让语篇和学习任务更易被学生理解,学生对相关知识的占有欲减弱,从语篇和学习任务出发与教师或他者交换观点,参与语言活动的欲望增强。因此,真实性原则使学生对教师和教材的理解增强,交往理性会超越工具理性成为主导学生的实践理性。

(二)需求分析原则

需求分析原则是ESP与其他教学主张本质上的区别,是制定ESP教学大纲、编写教材和设计教学任务的基础性原则。需求分析,首先是目标情景分析,即对学习者未来的学习或就业情景进行分析。其次是学习需求分析,即对学习者欠缺的技能和知识进行分析。以音乐专业学生为例,要分析学生未来的音乐学习情景,比如参加国际大师课、国际比赛或出国留学情景;还要分析学生未来的就业情景,比如进入国外音乐院团工作、参加国际演出或与国际同行交流等。另外,还要分析学生缺乏的音乐技能和相关语言知识,哪些是现阶段要重点学习的,哪些是今后要逐步学习的。对这些需求进行精准的分析,为教学活动中使用语篇和设计学习任务提供了评价标准,指明了资料来源,是ESP教学有效开展的坚实基础。在需求分析原则下设计的符合学生需求的语篇和教学活动,体现出教师对学生的理解,易被学生感知,学生的交流欲望易被激发。

(三)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

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实际上是基于需求分析原则而产生的,它既是进行教学设计的原则,又是进行需求分析的结果。由于强调分析学生的需求,比如学生现在或未来的交际情景和学习需求,教师的教学语篇和教学活动必然围绕满足这些需求来设计,那么以学生为中心就是必然的选择和结果。以学生为中心超越了过去以教师或教材为中心的认知,体现了对学生的尊重,是一种平等意识的表现。这为主体间的平等交往,而非教师的单向灌输,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如图1所示,真实性原则为学生理解教师设计的学习活动和语篇提供了基础,需求分析原则加强了教师对学生的理解,以學生为中心的原则为师生平等交往搭建了桥梁。ESP教学三原则体现了主体间性关系的本质,即主体间的相互理解和平等交往。因此,ESP教学三原则体现了主体间性的本质属性。

三、结语

超越主体性认识,依据主体间性认识建构师生关系已成为国内教育界的共识。英语教学界如何落实,推进师生关系的重构关键在教学新主张的提出,涉及教学大纲、教材和教学活动的革新。从ESP教学三原则出发,ESP作为一种教学主张无疑为建构以相互理解和平等为本质的师生主体间性关系提供了很好的基础。从这一视角出发如何创建符合ESP教学三原则的教学大纲、教材,如何设计教学活动,将成为今后ESP教学研究的方向之一,也是师生主体间性关系建构的主要抓手。

参考文献:

[1]冯建军.从主体间性、他者性到公共性:兼论教育中的主体间关系[J].南京社会科学,2016(9):123-130.

[2]郭湛.无法消解的主体性[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6):5-9.

[3]冯建军.主体教育理论:从主体性到主体间性[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1):115-121.

[4]程世禄,张国扬.ESP教学的理论和实践[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5(4):51-54.

[5]秦秀白.ESP的性质、范畴和教学原则[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4):79-83.

[6]蔡基刚.ESP与我国大学英语教学发展方向[J].外语界,2004(2):22-28.

[7]埃德蒙德·胡塞尔.笛卡尔式的沉思[M].张廷国,译.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01.

[8]白臻.贤外语教学的主体间性维度[J].外语学刊,2008(1):140-142.

猜你喜欢
主体间性主体性
主体间性理论的高职教师合作文化构建研究
师生主体间性理解的合理性考辨
浅析课堂话语模式的模糊与缺失
中国儒学外译中的译者主体性
独辟蹊径,语文课堂要凸显学生“主体性”
高中地理教学方法探究
简析高中物理的教学方法
内地青春片场域:期待从对立走向对话
网络直播下身体在场的冷思考
论“教学留白”在语文教学中的巧妙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