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庆玲
(内蒙古大学 满洲里学院,内蒙古 满洲里 021400)
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指出,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大力推动以课程思政为目标的课堂教学改革,把立德树人作为人才培养的根本任务。立德树人视域下内蒙古边境地区高校既和其他高校一样,在推进课程思政进程中持续深入“知识性”和“价值性”,又基于边境地区高校国际化办学特色的空间场域和跨文化背景,全球化背景下的特殊“校情”和“学情”,还需强化“国际性”和“价值性”的多维特性;以及在民族地区高校持续深入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本面上,厘清与明晰民族地区边境高校课程思政的价值定位和价值构成,剖析课程思政教学实践与优化思路,为持续推进课程思政建设丰富边境地区高校案例,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
现阶段,国内外高校课程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重要价值已经达成普遍共识。国外学者在相关研究中并没有明确提出课程思政的概念,虽没有“思政教育”概念,但通常进行公民教育(civic education)、道德教育(moral education)和宣传活动(campaign),重视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和公民教育,把民族精神和爱国意识作为主要目标,在高校中通过相关课程对大学生群体进行日常道德教育,内容围绕本国的核心价值观进行。国内学者对课程思政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三大方面:第一,关于课程思政的基础理论研究。课程思政从起步到目前的深化阶段,学者们更多地集中在关于课程思政推进的困境、问题、原因、对策等;提升思政素养,形成挖掘潜在能量和利用思政资源能力;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培养创新教学方式的能力;创新教学评价体系,以及强化课程思政教学反思能力[1];第二,关于课程思政教学实践的研究,主要针对不同学科分类、专业课程的具体化研究[2]。公共政策学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框架主要包括明确课程思政的教学目标、充分展示课程思政教学元素、选择合理的课程思政教学方式和构建科学的课程思政教学评价体系四个方面的内容[3];第三,关于课程思政不同研究背景的研究。如针对互联网+背景下的课程思政教学模式研究、针对教师能力、教师政治素养等方面的深入研究[4]。综合当前研究现状发现,以下三个方面还相对欠缺:第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缺乏在把握不同高校类别、不同专业特色及教学特点基础上的精准突破;第二,高校课程思政教学现状研究,缺少从微观视角对高校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现状的准确把握,针对边境地区高校所特有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内隐的“国际性”和外显的“人文性”视野,剖析课程思政价值构成要素,还缺少针对性的研究;第三,在立德树人视域下边境地区高校课程思政的特色与深入研究,建构系统化的教学设计与管理方面仍有探索空间。少数民族地区高校作为意识形态的前沿阵地,涉及特色专业设置、中外合作办学等差异性问题,区别于其他高校如何系统性地推进课程思政,目前的研究成果较少。本文以内蒙古边境地区高校课程思政教学实践为研究对象,分析内蒙古边境地区高校课程思政价值定位、剖析教学实践的探索与创新,解析对民族边境地区开展课程思政的经验与启示。
民族边境地区高校具有少数民族学生数量多、聚集广等特点,主动适应国家和自治区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社会转型,更需厘清与明晰课程思政在教学实践中的核心价值构成与价值要义,在每一门专业课教学中促成教师的价值引导与学生自主建构的辩证统一,促进课程思政“有形、有感、有效”。
立足于国家战略高度定位培养目标,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对我国国家意识形态安全带来的挑战,对当代青年大学生带来的思想冲击,相对于内地高校,新时代边境地区高校基于国际化办学的定位,一方面应充分利用国内、国外两种甚至三种教育资源和就业市场,人文优势和教育优势的办学背景,如内蒙古大学满洲里学院秉承“立足边疆、面向全国、育人为本、特色强校”的办学方针,依托满洲里口岸地缘优势,坚持“高起点、有特色、国际化、高质量”的办学标准,着力培养复合型、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竞争力人才。另一方面边境地区高校在人才培养、人才输出和人才宣传方面突出国际化的特色与亮点,更应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坚定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树立历史意识与历史思维,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就课程思政的教学生态环境而言,边境民族地区远离国家的政治中心、经济中心、文化中心和教育中心,边境地区高校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更应自觉维护意识形态安全,着力于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同样是沿边高校在推进高等教育国际化过程中的理性选择。
立德树人视域下课程思政的核心特点是价值教育,本质上来说是在教学中融入“四个自信”等思政德育元素,形成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学实践。专业课课程不是价值无涉的领域,其本身就具有明显的价值倾向,正确的价值理念融入严密的专业课课程体系之中,在专业课课程讲授的同时,重塑学生的价值观念,主要教育过程及价值旨归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引领、凝聚广大师生、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随着知识分工的细化与教育市场、就业市场对专业化与技能化的追求,对实操方面的强调,高校课堂上不同程度呈现出专业教育和人文精神相脱离、授课过度追求知识化、去价值化的现象,这是一种典型的“工具理性”教育观,极易出现“知行分离”。为规避“知行分离”和“教书与育人脱节”的弊病,边境地区高校基于地缘特点,多元价值在跨文化时空背景中更应凸显与强化主流价值,以“时代特色鲜明、核心价值突出”为导向,即应厘清知识、技能与价值观教育是课程的三大目标,在课程思政这一润物细无声的主渠道中明晰教学目标,潜移默化地实现对学生的主流价值引领,逐渐实践探索出由知识走向道德的育人路径,使德育与智育相统一。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民族地区考察中多次强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5]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关系国家与民族命运的重要理论,课程思政建设是增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重要途径,是促进学生构筑共有民族精神家园的重要载体。民族地区边境院校具有少数民族学生数量相对较多、相对集中、占比相对较高的特点,既是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培养各族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基地,也是促进各族青年大学生实现“两个共同”、增进“五个认同”的主要场域。在多民族、多文化、跨文化的成长环境与学习环境中,通过不同专业课课程思政课堂教学及延伸的教学活动,展示中华文化遗存及其所反映的中华文明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特点,使学生深刻理解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发展过程以及在世界图景中的建构历程,并加深对中华文化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和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历史的具体认识,深刻理解中华民族在不同专业领域的成就与贡献,在增进认同中深化情感、树立信念。
课程思政教学践行的是“课程”与“思政”的有机统一,相容相嵌,互构互塑,旨在有机统一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与教育教学规律,把思想政治工作延伸到学校各类专业课课程教学、各领域的教学管理过程中,这一过程使教育回归到以学生为本的本质,全面培养与塑造学生的知识与品格,与马克思提出的人的全面发展目标相吻合。课程思政以学生发展为导向创设教学目标,构建既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又具有政治性、时代性、科学性、逻辑性、完整性的课程内容,着力点在于学生对知识的主动吸收与系统内化。具体到边境民族高校,应根据各族青年大学生的心智发育特点与人才成长规律使学生在头脑中逐步建立起清晰的专业理论知识图谱、自洽的逻辑过程、稳定的认知结构和形成清晰的价值理性标准,观照学生情感认知规律,强化学生的情感认知与价值意会,教学过程促成了知识再生产与行为意愿再生成的心灵建构机制,并注重思政元素融入的文化意义、价值传承、情感意志、思维认知等与学生个体发展的生动关联。
课程思政建设的关键在于能否将课程思政承载的价值元素与价值要义有效落地实施。应综合运用建构主义教学法在课堂教学中促进大学生树立理想信念、塑造良好品质、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方法等方面的系统性建构。
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和实现民族复兴的理想与责任等优化课程思政元素设计与内容供给,特别是结合民族边境地区地缘特色,应着力开展围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展开,并具体到从事跨国业务的职业道德与职业操守,培养学生探索未知、追求真理的责任感、使命感和家国情怀,系统性地建构教学目标,将专业知识点、课程思政设计点共同凝练并融入学科素养、政治信念、能力要求等具体的教学目标中。内蒙古大学满洲里学院实现课程思政建设全覆盖,并在建院以来积极推行俄语教学的模式在专业俄语和非专业俄语中的运用,积极探索俄语+专业教学模式在教学实践中的运用,在教学目标的设定中应将课程思政具象化到具体的课堂教学中,深度挖掘提炼专业知识体系中所蕴含的思想价值和精神内涵,科学合理拓展专业课程的广度、深度和温度,将国家意识、共同体意识等内容有机融合到具体的课程教学目标,贯穿于教学过程中。
边境院校结合地缘优势有生动鲜活的案例资源,应善于提炼并突出德育元素与红色资源等思政元素,巧妙介入传统教学与学习认知过程,对学生进行政治方向和思想价值的引导。总体上,边境地区高校课程思政元素来源于实地场景类和人文故事类的特色思政元素。丰富的实践教学场地,综合反映出教学场景多样化,如满洲里市国门景区的红色旅游展厅包括红色国际秘密交通线、真理之路、中共六大、胜利曙光、红色溯源等五部分,是内蒙古大学满洲里学院行政管理专业、旅游管理专业、新闻学专业类课程思政教学的实地场景,通过碎片化和独立的“记忆场所”现场教学,让学生体悟现实生活、自身发展与国家发展之间的有机联系,在场景教学中通过现场氛围烘托情感支持和精神共享,隐性激发大学生的历史担当与责任感,培养国家意识和家国情怀,塑造公民的社会归属感与国家荣誉感。满洲里市国门红色展馆、博物馆、边防检查站、融媒体中心、海关等场地为拓展思政元素的案例与开展现场教学提供了丰富的特色资源,是主流价值观、铸牢共同体意识思政元素的集中场域,是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思政元素的源泉。满洲里市融媒体中心的多媒体演播室、采编一体化平台为内蒙古大学满洲里学院新闻专业学生提供了课程思政的现场教学场地,既富含了新闻传播的专业技术,又能直观地感受到“媒体+政务+服务”的现实过程,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媒体服务质量、媒体传播力、影响力,现场体验专业知识与思政元素的有机衔接与融入,增强学生对专业知识实感体悟。
充分、有效地发挥口岸城市特有的红色资源的价值可揭示和彰显中国特色制度优势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实践逻辑及内在统一性。可以创设有效的课程思政教学情境;人文故事是传承思想、传承记忆的重要方式,边境地区的可挖掘故事更具代表性和生动性,使其蕴含的思想与传播的红色记忆更易于学生接受与领悟。依据民族地区特有的思政元素场域资源与城市文化资源,根据国家战略对边境人才的需要,及时关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事件以及专业理论和实践问题,精准地将社会性教育资源“引进来”,将思政元素与“专业课教学内容”对接,融入课程思政内容的再建构,剖析系统性理论知识的复演与再生产,找准思政元素的切入点、聚焦点、结合点对课程思政教学设计与内容供给进行统筹规划、设计、更新,形成正向循环。
课程思政教学形式不断外延与融合,实践教学活动是一种有效载体,社会实践、志愿服务和创新创业等实践类教学,成为课程思政在课堂教学主渠道之外的有效补充,通过丰富的实践教学培养学生个体的实践意志与责任担当,促进学生专业价值、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契合与统一。创新课堂构建方式,增进学生认知与体验,把握学生情感生成的情景性,引导学生利用专业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利用任务分解训练等参与式教学活动,变被动理论学习为主动实践体悟。培养学生积极参与创新创业类课程与项目,引导学生参加以课程思政为主线的社会实践活动,如内蒙古大学满洲里学院艺术系通过与木材企业的校企合作联系,以木材为绘画载体,大漆工艺为创作手法,爱国主义精神为创作主题,绘画有关红军长征题材的漆画单色作品;以素描黑白表现为装饰手法,墙绘文化为表现载体,进行爱国主义的精神文明宣传。内蒙古大学满洲里学院中文系“外国文学”课程组织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开展了“俄罗斯戏剧节”教学实践活动,学生们将俄罗斯经典剧目《钦差大臣》等改编为戏剧片段,借助话剧舞台的力量促进了中俄文学历史与时代的碰撞,构建了中俄文化心灵交流的桥梁。内蒙古师范大学二连浩特国际学院引导学生们结合自身所学到的专业理论与之实践相结合,并且从多渠道如:国际贸易、边民贸易、出口加工、仓储物流、金融电商和跨境综合服务等角度了解其运行机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了解创业报效祖国。
此外,边境民族地区高校积极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跨境电商等线上、线下两个平台,努力为学生提供创新实践的机会、搭建创业的平台,在学生亲身参与中培养其创造意识、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组织学生积极参与思政特色的溯源红色、筑梦之旅等一些以红色赛道为比赛内容的学生项目,如互联网+项目,挑战杯大赛等,在项目中通过“学习”与“研究”的互动、融合,引导学生体察、觉悟专业知识与思政元素相融合的知识生产的方法与流程,从接受性学习与探究性拓展勾连融合中,强化课程思政的隐性功能。
通过扎实有效的教研活动和丰富多样的党支部活动深入推进课程思政。一方面,通过教研活动,如内蒙古大学满洲里学院、满洲里俄语职业学院通过“结对子”即专业课教师与思政课教师共同研究课程思政元素的设计与融入,加强跨学科间的配合;将同一专业群的任课教师组建课程思政团队,开展工作坊、集体备课等教研活动,探讨案例式、探究式、互动式、体验式等教学方法;备赛课程思政教学技能大赛,团队建设课程思政示范课。另一方面,将课程思政建设融入支部活动中,以课程思政为导向开展丰富多样的学生活动。例如:内蒙古大学满洲里学院俄语系与浙江大学党支部联合开展活动,学生用俄语讲党史,使学生体会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最初如何与马克思主义结缘;与俄罗斯后贝加尔国立大学共同庆祝“国际宇航日”,学生用俄语介绍我国的航天事业所取得的成就,增加民族自豪感及“四个自信”;开展“中国文化推介”活动,用俄语将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推介给俄罗斯人,使他们更了解我们的文化,从而促进跨文化交流,同时引领学生更加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
边境地区院校推进课程思政教学进程中距离大中城市较远,交流与互学、互鉴相对较少,还存在专业课教师对课程思政元素讲解不清、外化不出、引申不到、案例不够等问题,在访谈过程中,教师们较为集中反映出的对于不同学科、不同课程怎样开展课程思政、如何处理课程思政与知识传授的关系、在什么程度上做才算好的课程思政等问题,要积极组织系统培训,促使教师掌握课程思政基本理论和方法,思政元素的挖掘与融入,具备相应的教育教学能力;提升激发学生情感的方式方法,触动学生的内在“信仰系统”,在理解、尊重、关心、爱护、帮助学生的基础上,引导、鼓舞学生,通过培训、交流、实践内化为教师个体的教学能力,才能在推动课程思政进程中生动有力,在教学过程中避免“两张皮”,实现教学思想与原理、教学方法与信息技术、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等各教学元素的优化组合。
课程思政的教学评价环节既是思政教学管理中的重要环节,也是教育教学的指挥棒,对课程思政具有导向功能。在听课、评课、督导、评教环节中应明确课程思政的指标与分值,将课程思政贯穿于教学管理的每一个环节中,形成教学过程和教学结果相统一的闭环。此外,作为边境地区高校,普遍存在外籍教师授课新的情况,在针对外籍教师的教学评价方面,应加入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对学生的认知、情感、价值观等方面的评价,延伸与贯穿课程思政的价值定位,规避课程立场缺失或不当以及评价盲区。
边境地区特有的课程思政教学资源有力推动了边境地区高校“大思政”格局的构建,边境地区高校对于课程思政教学的深度开发依托线上教学资源平台,一方面利用特有的课程思政资源,构建资源共享式的课程思政教学资料包,打造边境课程思政特色化教学与研究平台,与其他民族边境地区高校共建共享,通过录制视频等形式丰富课程思政的线上教学资源。另一方面通过课程思政的教学改革优化与俄罗斯、蒙古国合作办学或开展中俄线上交流课程的特色,在推进课程思政进程中提升教学质量与联合培养的吸引力,拓展校际交流和国际交流。
内蒙古边境地区高校通过构建课程思政育人机制明确各类专业课程的教学目标、统领各门课程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利用各类课程独具特色的教学方法并进行高效整合,深挖边境城市红色教育资源和实践教学基地等能够丰富教学形式与教学内容的课程思政教学元素,形成民族边境地区特色鲜明的“专业+课程思政”教育品牌,优化育人环节的价值导向和目标追求,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整体育人效果;在培训、完善教学评价机制和线上资源开发方面的持续深入推动,将持续推进课程思政的育人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