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美娟 谢群 王华雨
自身免疫性肝炎(AIH)指由自身抗体导致自身肝脏损害所引起的慢性进行性肝脏炎症性疾病,可发展为肝硬化和肝衰竭[1-2]。研究报道称AIH患者会同时患有隐匿性嗜肝病毒感染,如隐匿性乙型肝炎(OBI)[3-4]。病毒感染导致的肝细胞损伤和抗原暴露会破坏自身免疫耐受并引发自身免疫过程,导致明显的自身免疫性疾病[5]。此外,AIH患者接受免疫抑制治疗会重新激活病毒[6]。作为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的一种特殊形式,OBI患者体内通常检测不到HBsAg的存在,但可以在血清或肝组织中检测到低载量HBV DNA的存在,常低于200 IU/mL[7]。在接受全身性放化疗或免疫抑制治疗的患者中,OBI的检出至关重要,他们存在HBV再激活甚或是暴发性肝功能衰竭的风险[8]。本研究旨在调研AIH患者OBI的患病率并分析其病毒学特征。
连续选取2015年1月—2022年8月期间海安市人民医院收治的AIH患者69例,其中男性7例、女性62例,年龄50(30, 73)岁。AIH依据国际自身免疫性肝炎组(IAIHG)的诊断评分系统[9],对纳入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评估。排除标准:①其他嗜肝性病毒感染;②酒精性、药物性和代谢紊乱性肝损伤;③其他自身免疫性肝病,如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研究符合医院伦理委员会要求。
经TBA-120FR型生化分析仪(Toshiba公司,日本)测定血生化指标;化学发光法(Cobas e601分析仪,Roche公司,德国)测定HBV血清学标志物;间接免疫荧光法、免疫印迹法(Euroimmun公司,德国)测定自身抗体。HBV DNA提取采用QIAamp DNA blood mini kit(QIAGEN公司,德国),通过半巢式PCR方法扩增HBV DNA阳性样品中S区(122个核苷酸结合位点:84至205),获得PCR产物序列,经琼脂糖凝胶电泳鉴定、回收纯化后进行测序(上海生工生物工程公司),序列输入HBVseq数据库,得到核苷酸替换位点以及基因分型结果。
应用SPSS 24. 0统计学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计量资料以[M(P25,P75)]表示,采用Kruskal-WallisH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 采用卡方检验。
OBI阳性、阴性病例分别为14例、55例,AIH患者中OBI阳性率为20.3%。比较OBI阳性、阴性病例临床资料,除抗-HBc、抗-HBs及抗-HBe阳性例数外,两组其余临床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为评估AIH患者OBI隐匿状态与HBV基因突变的关系,我们分析了S区核苷酸结合位点替换情况。HBV基因分型结果显示,14例OBI阳性AIH患者中B型、C型分别为6例(42.8%)、8例(57.2%)。基因B型、C型OBI阳性AIH患者S区核苷酸替换位点分别为1(1/122, 0.8%)、12(12/122, 9.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9.832,P=0.002);两组总的核苷酸结合位点替换频率为0.1%(1/122*6)、1.2%(12/122*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614,P=0.010)。
目前有关AIH患者OBI病率和病毒学特征的研究报道较少。Georgiadou 等报道,在13.6%的AIH患者血清中检测到HBV DNA,并证实存在OBI,不过随后随访观察并未发现OBI对AIH患者实验室指标产生不良影响[4]。在这项研究中,我们发现超1/5的AIH病例合并感染OBI,以上结果表明OBI与AIH有很强的相关性。此外我们还分析了OBI阳性AIH患者的病毒学特征,以便更好地了解在AIH背景下的嗜肝病毒感染状况。
抗-HBc是既往HBV感染的重要标志。我们发现,虽然抗-HBc阳性与OBI之间没有直接联系,但OBI阳性AIH患者与既往HBV感染标记物(包括抗-HBs、抗-HBc及抗-HBe)的阳性率是相关的。HBV基因型的分布因地域而异[10]。国内HBV基因型主要为B和C型[11]。在我们的研究中,HBV基因型C型占主要部分(8例,57.2%),其次是基因型B型(6例,42.8%)。一些研究报道称,HBV基因型与疾病进展以及治疗效果相关。比如,HBV基因B型与HBeAg血清转换有关,基因C型则与较高的肝癌发病率联系密切[12]。不过,在该项研究中,我们发现OBI阳性、阴性AIH患者肝功能、自身抗体比较并无明显差异。虽然OBI阳性AIH患者中肝硬化占比高于OBI阴性的病例,但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可能的原因在于本次研究纳入的AIH病例较少。此外,我们也并未发现基因B型、C型OBI阳性AIH患者肝功能、自身抗体以及肝硬化等之间的区别(文章中未列出)。
有研究表明,位于S区核苷酸124-147位点突变是OBI的主要促成因素[13]。例如,sG145R和sD144A能够干扰OBI病例HBsAg的检测[14]。OBI有病毒传播的风险,与疾病进展的风险增加有关[15]。Huang等[16]报道称,S区“α”决定簇的突变(如sG119R、sK141E和sG145R)可导致OBI病例HBsAg检测失败。此外,还有研究表明,S区“α”决定簇外的核苷酸替换(如sE2G、sC69*和sL98V)与较低的血清HBsAg和DNA水平相关[16]。我们发现,基因C型OBI阳性AIH患者S区核苷酸替换位点以及频率均显著高于B型。这与Chen 等[17]报道的结论是一致的,他们还分析了基因C型中核苷酸替换位点的分布,包括既往证实的“α”决定簇内的免疫逃逸突变(sT125A、sI126T、sP127R、sG130N、sT140I和sP142S)、羧基末端截短突变(sW172*)、缺失突变(AAs 113e116)以及新发现的位点(sP111L和sL176P)。羧基末端截短突变可导致DNA水平降低。Wang等[18]报道,sW172*突变会导致HBV相关肿瘤的发生。S区核苷酸位点突变的存在和替换程度有着一定的预测性临床意义。
通过本次研究分析,我们发现AIH患者OBI阳性患病率远高于普通人群。因此,对于AIH患者,尤其是HBV血清学标志物阳性病例,有必要定期HBV DNA监测,以评估HBV的再激活。此外,OBI诊断对于同时接受免疫抑制治疗AIH患者的治疗策略制定具有指导价值。我们证实了既往研究所报道的HBV基因组S区核苷酸结合位点的替换与OBI的相关性。通过对AIH患者OBI阳性率的认识和对其发病机制的理解可以有助于临床实践作出及时诊断和恰当处理。
利益冲突声明:所有作者均声明不存在利益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