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BE理念下师范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的思考与实践
——以白城师范学院为例

2023-12-25 01:45
白城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6期
关键词:通识培养目标学分

佟 华

(白城师范学院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吉林 白城 137000)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对本科教育和教师教育提出了新要求。2018年召开的全国教育大会、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在政策层面明确了新时代人才培养的根本任务及本科教育的根本遵循。教育部《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教育部《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以下简称《专业标准》)、《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认证实施办法(暂行)》(以下简称《专业认证》)等多个关于教师教育的政策文件,以及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以下简称《国家标准》)的出台,在落实层面明确了教师教育改革的理念及标准。[1]

党和国家的一系列政策和举措,促使高校师范类专业对新时代师范教育的理念、标准及培养逻辑有了重新认识和定位,引导其更加聚焦于成果导向。人才培养方案是集中体现高校和专业教育教学理念和人才培养模式的指导性文件,是高校和专业组织教学活动的主要依据。这种理念和定位的转变,对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提出了更高要求。成果导向包含反向设计、学生中心和持续改进三个下位理念。[2]反向设计明确了培养方案修订的实施路径和逻辑方法,学生中心明确了培养方案修订的宗旨核心和教育理念,[3]持续改进明确了培养方案修订的评价理念和改进要求。

为了适应新时代对本科教育和教师教育提出的新要求,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师范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白城师范学院作为地方本科应用型大学,组织广大师生员工深入学习新时代党和国家关于教育的系列重要会议和文件精神,提出“扎根的教育”的教育理念,“立足做强教师教育、立足做特非师教育、立足服务地方发展”的办学理念,“一勤二心三向四为”的文化价值理念,实施“345 强校行动方案”,推进“三师”(修师德、砺师能、铸师魂)固本计划及“四力”(意志力、领悟力、实践力、创造力)提升工程。学校围绕新时代、新要求和新定位,组织开展“以学习成果为导向、以学生学习为中心”教育教学改革大讨论,组织(二级)学院和专业围绕行业和岗位需求开展广泛调查研究,对国家、吉林省,特别是吉林西部经济社会和基础教育发展需求进行了预测分析,在此基础上,对标《专业认证》标准和《国家标准》,提出了人才培养方案修订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核心要求以及重点内容。

一、人才培养方案修订的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高等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秉持“扎根的教育”理念,坚持成果导向、学生中心、持续改进,以《国家标准》和师范类专业认证标准为依据,设置课程体系,优化通识教育,融通学科基础、夯实专业教育,强化教师教育,践实创新创业教育,致力于培养具有高尚师德、教育情怀和社会责任感,掌握扎实专业知识和教育教学理论,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能够扎根基层,在基础教育及教育机构从事教学、研究和管理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合格师资。

二、人才培养方案修订的基本原则

(一)严格对标,执行质量标准

人才培养方案应符合《国家标准》《专业认证》标准、《专业标准》和《课程标准》的各项要求。

(二)成果导向,探索多元培养

人才培养方案应以成果为导向,结合基础教育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探索多元培养体系。鼓励各学院按照学科大类、专业集群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在相同或相近专业科学设置学科基础课程;探索制定可供非本专业学生选修的专业教学计划,探索构建师范生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

(三)反向设计,构建课程体系

人才培养方案应强化需求意识,科学论证人才培养目标(毕业要求),反向设计课程体系;明确“培养目标—毕业要求(指标点)—课程体系”三者之间的有效支撑关系。依据毕业要求(指标点)制定课程目标和教学大纲,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内容与方式支撑课程目标的达成。

(四)学生中心,适应个性发展

人才培养方案应结合专业特点和学生发展需求优化、整合课程内容,推进“以学习成果为导向、以学生学习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方法和课程考核方式改革;增加选修课程开设数量,提高选修课程修读的选择性;积极推进学生跨学科、跨专业选课制度,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和发展需求。

(五)强化实践,推进协同育人

人才培养方案应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中,促进专业教育与“双创”教育融合;贯通教育见习、教育实习、教育研习,涵盖师德体验、教学实践、班级管理实践和教研实践;探索构建UGRS“四位一体”协同育人模式,结合基础教育需求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协同实施培养过程,共同评价人才培养质量。

三、人才培养方案修订的关键要求

(一)依据OBE理念明确修订逻辑

1.科学确定培养目标

强化OBE 理念,依据国家战略需要、行业发展需要、用人单位岗位需求,面向利益相关方开展广泛需求调研,采取发放调查问卷、组织座谈、实地访谈、第三方调研等形式,充分了解利益相关方需求并形成需求预测,对标需求预测,结合学校办学定位和办学特色,科学确定本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避免同质化倾向。

2.精心研制毕业要求

根据培养目标,对照师范类专业认证标准,围绕践行师德、学会教学、学会育人、学会发展4 个维度以及对应的二级指标,精心制定毕业要求;毕业要求逐条细化为可达成、可测量、有逻辑层次的指标点,既能支撑专业培养目标,又能体现专业特色,同时为课程体系组织结构的设计及课程要素性质的设置提供遵循。

3.合理构建课程体系

根据毕业要求设置课程结构和学分比例,理顺课程间的逻辑,杜绝因人设课、重复设课;所有列入培养方案的课程均应有效支撑人才培养目标及毕业要求,且每门课程能够实现其在课程体系中的作用。科学分析、精准论证“毕业要求—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毕业要求—毕业要求指标点”的支撑矩阵。

4.评价反馈持续改进

课程体系构建应根据需求变化持续改进。在实施过程中,要定期开展培养目标(毕业要求)达成度评价、课程体系合理性评价,根据评价分析结果对课程体系的要素和结构进行优化,确保课程体系能够随着需求变化进行调整,增强其对培养目标(毕业要求)的支撑和匹配。

(二)推进通识教育改革

加强教师的通识教育理念和意识,鼓励教师参与通识教育改革和实践,引导高职称、高学历、课程建设水平高的教师开发通识选修课程;创新通识教育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利用信息化技术和网络平台,提高通识教育质量,增强通识教育的吸引力和影响力;鼓励教师选用优质在线课程,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方式进行通识选修课程教学;学校统筹管理通识教育课程,逐步推进美育、劳动教育、体育课程改革;结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利用吉林西部优势特色文化资源、教育资源、自然资源,打造一批具有特色的精品通识教育课程,确保课程开设的数量及质量。

(三)加强教师教育课程

结合《专业标准》《课程标准》和《专业认证》标准以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推进教师教育课程重构,优化课程结构,突出课程特色,革新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进一步更新教师教育课程内容,重视师范生职业道德教育;夯实师范生实践课程,注重师范生实践能力培养,着力强化师范生师德、师能养成教育,培养师范生的社会责任感,涵养教育情怀。

(四)有效整合教学内容

通过课程内容的重组和整合,建立课程间有效衔接及资源共享,严格控制课程设置的雷同,杜绝课程教学内容的简单重复,消除冗余内容。合理提升学业挑战度、增加课程难度、拓展课程深度,要逐步淘汰低阶性、内容陈旧、学生收获小的“水课”,打造具有高阶性、创新性、挑战度的“金课”。

(五)推进教与学方式改革

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理念,从培养目标确定、毕业要求、课程设置、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及考核方式等方面努力实现两个转变,即实现从以学科知识体系构建向以能力和价值提升体系构建转变,从以教师、教材、课堂为中心向以学生学习、学习成果、学生发展为中心转变。合理调整学业评价。根据课程目标达成情况来合理确定学生学业评价方式和评价内容,强化过程性和增值性学业评价,根据评价结果对教学内容及方法进行持续改进。

(六)强化学生学业指导

明确专业课程修读关系及贯通四年的实践教学安排路线图,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鼓励学生结合职业规划修读其他专业课程,拓宽学术视野,培养复合型人才。建立专业选修学分认定机制,交换生在外校获得的课程学分、其他专业课程以及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可认定相应的学分。

四、人才培养方案修订的主要内容

(一)课程体系设置

白城师范学院准确把握OBE 理念内涵,对标《专业认证》标准及《国家标准》,聚焦应用型人才培养,按照理论与实践结合、课内与课外协同的思路,构建了“优通、融基、强师、夯专、推双创”五位一体的课程体系框架。强调课程体系适应需求,建立对培养目标(毕业要求)有效支撑,实施评价与改进促使课程体系优化发展。具体课程体系及学分设置见表1。人文社科类专业的总学分设定在155 ~160之间,总学时不超过2 300;理工农类专业的总学分设定在160 ~170之间,总学时不超过2 500。

表1 课程体系设置及学分学时要求

(二)具体修订内容

1.优化通识教育课程

通识教育课程结构为“必修+选修”“理论+实践”。强化学生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融合,全面培养学生作为高素质公民应具有的基本素养,有效促进学生综合素养和通识能力提升。

(1)促进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一是在支撑毕业要求上目标融合。通识教育课程目标设置充分体现专业融合,根据专业培养目标不同对课程目标进行调整,确保通识教育课程对专业培养目标(毕业要求)形成有效支撑。二是在支撑课程目标上内容融合。一方面,加强融合人文科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通识课程建设,将责任教育、伦理教育、美学教育、创新创业指导、劳动教育、信息技术等融入专业教育,加强专业教育课程改革,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教书育人全过程,推进专业课程思政改革;另一方面,把侧重通识能力和素质培养的专业课程逐步纳入通识选修课程体系,促进通专融合。三是注重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互动和互补,使学生能够在通识教育中找到兴趣和方向,在专业教育中深化知识和技能。四是加强第一课堂、第二课堂一体化设计,完善课内外联动机制,尝试推进课外通识教育活动课程化。

(2)提高通识课程学分占比及开课质量。在课程体系中,提高通识课程学分和学时占比,其中必修课设置为31.5学分,选修课为8学分,课内实践为13.5 学分,第二课堂实践为9 学分。通过线上优质课程引进和课程开发相结合,强化通识课程资源建设。减少知识性、概述性课程内容,注重开发剪纸、年画、楹联、传统体育、传统音乐、传统工艺技术等传统文化及区域特色类的实践课程。加大通识选修课程改革,强调美育、体育、劳动教育的跨学科整合,推进美育课程与历史、文化和心理学的结合;大学体育课程与生物学、心理学、社会学的结合;劳动教育课程与工程、商业、社会学的结合,促进跨学科的理解和知识传递;利用“尔雅网络通识课程平台”打通课程知识大类,建立通识选修课程“大类选课、学分认证”制度,为学生个性化选课提供平台和指南。

2.融通学科基础课程

打通学科、专业大类,围绕对培养目标(毕业要求)支撑效度,对标设置课程目标,整合课程内容,增加不同学科专业大类课程之间融通,避免课程内容重复或缺失,形成教学资源、教师资源共享。对标岗位需求,将专业集群内技术领域相近或专业学科基础相近的理论、技能内容进行整合、重构。师范类专业集群整合教师教育类课程,数字媒体专业集群整合新闻传播类课程。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等学科基础课程通过模块整合实施针对性教学,大学物理重构为5个教学模块,高等数学重构为6个教学模块,大学物理实验重构为5个教学模块,专业根据培养目标和学生特点对教学模块实施选择和整合。

3.强化教师教育课程

(1)对标标准,重构体系。对标师范类专业认证标准及要求,整合重构教师教育课程体系,优化课程结构。教师教育课程体系共设置28学分296学时的课程,其中教师教育必修理论课程开设8门、选修课程开设2 门。对教师教育“老三门”课程(教育学、心理学、学科教学论)进行整合和重构,演化为教育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学科教学理论与实践、学科课程标准与教材分析。增设师德修养与教育政策法规、教师专业发展导论、班主任工作、家庭教育、教师沟通与书写等课程,着重开发学科知识和学科教学知识相互转化的桥梁性课程。这些课程均有力支撑了学生师德师能养成。

(2)“三习贯通”,升级实践。构建涵盖师德体验、教学实践、班级管理实践和教研实践的教育见习、教育实习和教育研习一体化方案,教育见习设置为4 周,贯穿4 个学期,教育实习设置为12 周,教育研习设置为2 周,18 周教育实践促进了“三习”贯通培养。强化师范生技能训练环节,设置2周模拟实习、2周师范技能训练、64学时的教师综合素质与学科能力指导(指向教师资格证辅导)课程。将现代教育技术、学科教学理论与实践、学科课程标准与教材分析设置为“理实一体课”,强化实践环节。教师教育实践学分占教师教育课程总学分的比例达到52%。注重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融合,强化课外实践活动对培养目标(毕业要求)的支撑,把课外实践活动作为课内实践的有效补充和延伸,开展主题团日、师范案例专题讲座、师范生教学技能比赛等活动,强化体验型师德、师能养成教育。

4.夯实专业教育课程

(1)专业教育课程体系体现“模块化”。主要分为学科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专业方向必选课程和专业方向任选课程四个模块,整体学分占比高于总学分的50%。其中学科基础课程和专业核心课程是必修课程,旨在夯实学生专业知识和能力培养;专业方向必选课程和任选课程是选修拓展课程,旨在拓展学生专业视野,强化学生专业深度。专业选修课程学分占总学分比例不低于20%,可选学分为应修总学分的1.5 ~3倍,保证了选修课程的丰富性。鼓励专业开发设置8周短课程。在设置模块时,强调对标培养目标(毕业要求),厘清专业知识与毕业要求指标点的逻辑关联,整合和重构课程内容,避免因人设课、重复设课;合理安排课程体系中的课程要素,绘制专业课程修读关系图和四年实践教学安排路线图,展示课程体系框架、课程开设时间和顺序,作为模块化课程体系的实施说明。

(2)专业教育课程体系体现“多样化”。促进学科交叉融合,提高学生应用能力。在专业必修课程中增设专业导论课程,强化学生对专业毕业要求和课程体系的认知,强化学业引导和规划。注重专业教育与双创融合,除了开设双创类通识课程以外,在2 门以上专业教育课程中融入创新创业教育案例和创新创业实践。在专业教育课程中融入前沿知识、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等热点内容及相近领域内容,培养学生跨学科素养。实行跨专业选修制度,开放适合全校学生修读的专业核心课程,引导学生修读其他专业课程,推进辅修制改革,强化个性化和跨专业交叉学习。增设了促进学科知识向学科教学知识转化的桥梁性课程,帮助学生理解学科与学科教育的深度关联。在高年级实行课程分流设置。根据学生职业发展需求,设置2个以上专业方向,每个专业方向修读学分不低于8学分,为学生提供多样化选择。

(3)专业教育课程体系体现“多元化”。对标培养目标(毕业要求),设置行、企、校多元主体参与设置的专业教育课程体系。一是教育实践实施“校校合作教学联动”,建立UGS“三位一体”协同育人机制;增设如优秀案例分析、课程标准解读、基础教育改革专题等与中(小)学教学实践结合紧密的课程。二是专业实习实训实施“校企合作产学联动”,依托专业集群设立人才培养定制班,与企业合作优化专业教育课程体系,增设企业定制课程群等,专业核心课程设置行业、企业参与率逐步提升。

5.优化实践教学体系

(1)依据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构建了“一主线、三层次、五模块、多环节”实践教学体系。以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为主线,按照基础实践、专业实践和综合实践三个层次、五个模块统筹设计各个实践环节,通过必修和选修结合、课内教学与课外活动衔接、校内训练与校外实践互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针对师范生的教育实践,实施“理论教学—教育见习—模拟实习—师范技能训练—教育实习—教育研习”一体化的从教技能全程训练,强化对从教职业技能的培养。开足实践教学环节学分,人文社会科学类本科专业实践教学占总学分(学时)的比例不低于20%,理工农类本科专业实践教学占总学分(学时)的比例不低于30%。

(2)实践环节课程化。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对标专业认证理念,以课程化标准规范实践教学环节,修订了实践教学课程大纲,明确了实践课程目标对毕业要求的支撑;围绕实践课程目标重构了教学内容,推进验证性实验向设计性实验、单一性实验向综合性实验转变,增设综合性、设计性实验课程,占有实验课程总数的比例不低于80%,每学年实验项目更新率不低于10%;围绕目标改革教学方式和手段,推行基于问题、项目、案例的实验实践教学方法改革;确立了实践教学考核内容及方式,规范和完善了课程考核标准,实施过程性考核和课程目标达成度评价。

五、结语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通常在一个实施阶段内保持相对稳定,但不能一成不变,必须根据人才需求的变化进行调整和持续改进。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按照“四年大修订,两年小修订,每年微调整”的原则,通过公布修订指导性意见、开展需求调研、确立并论证培养目标(毕业要求)、形成完整方案、专业汇报答辩、校内外专家评审改进、发布执行、开展评价、持续改进等规范程序,定期对人才培养方案的培养目标、课程体系结构和课程元素进行修订或者调整,使之更加符合学校办学定位,更好地满足国家、社会、教育行业对师范生的发展需求。

猜你喜欢
通识培养目标学分
如何用学分币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
论博物馆学教育的名实关系与培养目标
简述大学通识课教学改革
学分美食
我国法学教育培养目标的偏失与矫正探析
通识少年“种”石油
通识少年小课堂 血液之旅
通识少年·拿破仑
斯皮尔伯格为什么要历时33年修完学分?
颈部淋巴结超声学分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