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1+X拓展阅读”策略探析

2023-12-25 19:54张玉刘世辉
辽宁教育·教研版 2023年12期
关键词:下阕纳兰性首词

张玉 刘世辉

摘要:《长相思》一课的教学设计以“思乡怀人”为主题,结合小学语文“1+X拓展阅读”的要求和《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定义的学习任务群的特点,从创设情境,谈话导入;回顾旧知,了解词的特点;读准字音,读出节奏;借助注释,疏通大意;想象画面,品味情感;方法迁移,拓展阅读六方面开展教学,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关键词:1+X拓展阅读;古诗词教学;实录;评析

【教材分析】

《长相思》是统编版语文教材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古诗词三首》中的一首词。它是纳兰性德作为康熙皇帝的御前侍卫,随驾去盛京祭祀祖先的途中所写,作者用质朴的语言描绘出将士长途跋涉的情景,抒发了思乡之情。

结合温儒敏先生提出的小学中高年级语文教学要采用“1+X拓展阅读”的要求和《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定义的语文学习任务群的特点,本教学设计以“思乡怀人”为教学主题。教材中,本课的教学目标为:1.能够借助注释理解词的意思;2.能够通过想象画面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这是本课的重点,也是难点);3.能够简单赏析“长相思”这个词牌的其他词。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谈话导入

1. 教师出示余光中的《乡愁》,并播放本首诗的歌曲视频。

师:在歌曲中你听出了什么?

生:思乡之情。

师:是呀,作者余光中把浓浓的思乡之情藏在了邮票、船票、坟墓、海峡等事物中。

2.教师出示图片。

师:同学们,从古至今,乡愁都是说不完的话题,在唐代李白的眼中,乡愁是一轮皎洁的明月(引导学生说诗句——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在宋代王安石的笔下,乡愁是一缕徐徐吹绿家乡的春风(引导学生说诗句——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那么,在纳兰性德的心中,乡愁又是什么呢?这堂课,让我们走近他的《长相思》。

3.教师板书课题并请学生齐读。

【评析】以余光中《乡愁》这首诗的歌曲导入新课,既能把学生的注意力快速拉回课堂,又能让学生在这浅浅低吟的旋律中感受思乡的情绪,为后面的学习奠定感情基础;接着出示李白和王安石的诗句,目的是让学生初步感受诗人如何表达思乡之情。

二、回顾旧知,了解词的特点

师:《长相思》是一首词,我们在四年级也学过一首词叫《清平乐· 村居》,谁还记得词有哪些特点?

预设1:每首词都有词牌名。

师:是的,今天我们学的这首词的词牌名就是——(学生回答“长相思”)。有的词还有题目,比如《清平乐· 村居》,“清平乐”是词牌名,“村居”就是词的题目。

预设2:词分为上阕和下阕。

师:是的,“上阕”和“下阕”也称“上片”和“下片”,有的词没有分上下阕,如我们学过的《忆江南》。

预设3:词还被称为长短句。

师:把掌声送给这位同学,你看这些句子,长长短短,所以他们有一个别称叫长短句。

【评析】《长相思》是学生小学阶段正式学习的第二首词,回顾词的特点,有助于加深学生对词的了解。

三、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教师出示自学要求。

师:请同学们自由地读一读这首词,注意,要认认真真地读四遍,前两遍争取读正确,后两遍要把句子读通顺。

教师出示词的下阕。

师:词的下阕有一个多音字,这个字在这里读(生答“ɡēnɡ”),它还有另外一个读音ɡènɡ,更加的更。这个“更”在这里为什么读一声,它是什么意思呢?有一个词语叫“半夜三更”,请猜一猜,这个“更”与什么有关?(时间)其实,“更”就是古人晚上的计时单位,古人把一个晚上分为五更,一更大概是两小时。

师:我们要怎样读出长的感觉?

生:节奏要缓慢,声音要延长。

师:《长相思》是一首词,词也是非常讲究押韵的。我们一起再来读一读,感受这首词哪些地方押韵。

生:押韵的字有“程、灯、更、成、声”,它们押的是eng韵。

师:老师发现这有一个“行”字,它有没有押韵呢?因为ing与eng读音相近,所以“行”也是押韵的。

师:老师想要同学们合作读这首词。不仅要读正确,读通顺,还要读出词的味道。词的味道就体现在声音的高低、节奏的快慢等变化上。咱们一起来试一试(全班齐读)。

【评析】古诗词的课堂应该听到琅琅书声,正所谓“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每一次的读,目的都不同,从读正确、读通顺到读出节奏,再到读出韵味,学习任务层层递进,学生“读有所得”。

四、借助注释,疏通大意

师:同学们,这首词大概在讲什么呢?请大家借助注释,看看插图,开展小组交流,试着说说这首词的意思。

教师让学生理解上阕的意思。

师:谁来说说上阕的意思?

生:将士们跋山涉水,向着山海关進发。夜深了,千万顶帐篷里亮起了千万盏灯。

师:你从哪里知道将士们跋山涉水的?

生:山一程,水一程。

师:这里的“一程”,仅仅是一程吗?

生:不是,是一程又一程。

师:所以“山一程,水一程”的意思是翻过了一座座山,渡过了一条条河,可以用这位同学刚刚说的这个词语来概括:跋山涉水。从上阕我们知道了将士们正在向榆关行军。

让学生理解下阕的意思。

师:咱们来看看,下阕又写了什么呢?

生:我知道这里的“一更”与上阕的“一程”用法是一样的,表示一更又一更。

师:不错,能够学以致用。

生:“聒碎乡心”中的“聒”是什么意思呢?

生:注释上说是指风雪声。

师:是呀,借助注释是理解古诗词一种很好的方法,“聒碎乡心”是说将士们本来做着思乡的美梦,结果被这风雪声吵醒了。谁能完整地说说下阕的意思?

生:风刮了一更又一更,雪下了一更又一更,将士们被风雪交加的声音吵醒,不禁思念起故乡来。因为故乡是没有这样的寒风朔雪之声的。

师:从下阕我们知道,他们在思念故乡。

【评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古诗词学习经验和方法,因此在理解词义方面应以学生为主,教师只要在难理解的词句上加以点拨即可,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

五、想象画面,品味情感

师:同学们把字面上的意思都理解了。现在请闭上眼睛,让我们一起走进纳兰性德。随着老师的朗读,你的眼前出现了怎样的画面?

生:我仿佛看到将士们正爬过一座雄伟的高山,他们你拉着我,我拉着你,有的还手脚并用地向上爬。

生:我仿佛看到他们正在渡过一条波涛汹涌的河。河水把他们的衣服都打湿了,他们冻得瑟瑟发抖。

生:我仿佛看到他们翻过了一座又一座山,蹚过一条又一条河,一直在不停地走。

师:真不容易呀!我们来看看他们行军路线图。1862年,康熙皇帝从北京出发,前往盛京祭告祖先,纳兰性德作为皇上的侍卫随驾出行。他们一行七万余人,途经几十座险峻山脉、几十条湍急河流,越往北走天气越恶劣,风雪交加、凄寒苦楚。当时没有飞机、汽车和火车等交通工具,将士们在行军的过程中会遇到什么困难?

生:可能会因为没有足够的粮食而挨饿。

生:翻山越岭的时候可能会遇到野兽的袭击,可能会受伤。

生:可能会因为水土不服而生病。

师:这样的行军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生:很辛苦,十分艰难。

师:请把这种艰难融入你的朗读中。

【评析】教师通过配乐朗读,把学生带到词的情境中,让学生想象画面,初步感受行军的辛苦。再出示写作背景和行军路线图,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拉近学生与词的距离,再次使学生感受行军的艰难,最后的引读则把学生的情感推向高潮。

师:同学们,白天将士们在艰难地行军,到了晚上又是怎样的景象呢?

生:夜深千帐灯。

师:千万顶帐篷里亮起了千万盏灯,这场面是多么壮观,那千万盏灯下的千万个战士可能在做什么呢?

生:可能在思念故乡,想自己的亲人。

师:我们把目光聚焦在纳兰性德的身上,想一想,他在思念故乡的时候会有怎样的表现呢?

生:他可能睡不着,默默地流泪。

生:他可能走出帐篷,望着家乡的方向发呆。

生:也有可能正趴在床上给家人写信。

师:是呀,在这难以入眠的深夜,故乡的人、故乡的景和故乡的情都历历在目,在纳兰性德的記忆里,他的故园又是一番怎样的情景?

教师出示场景:

也许是春暖花开的日子,在郊外的田野上……

也可能是和几个志趣相投的朋友在一起……

或是在暖暖的灯光下,一家人围坐在一起……

师:请选择一个场景,想象一下在纳兰性德的记忆里,故园是怎样的情景?

学生选择一个场景写,教师指名学生展示。

师:同学们,纳兰性德的家乡在北京,北京就没有风雪之声吗?为什么词人会说“故园无此声”呢?

预设:因为家里是温暖舒适的,家乡有亲人、朋友在一起,将士不会注意到风雪声;而在行军途中,孤单寂寞,就只听得到风雪声了。

师:是呀,一切景语皆情语,同样的风雪声在家乡听与在异乡听,感受大不相同。在家中无论寒风如何呼啸,因为有家人的陪伴,风雪声听着也像优美的旋律,而现在远离家乡,风雪声就无比聒噪。

师:你读出了词人怎样的内心?

生:孤独、思念家乡。

师:这种思乡之情,可以用什么词来形容?

生:浓浓的思乡之情。

教师对照板书讲解。

师:你看,他身在征途却心系故园,离家越远,思念越浓。让我们再来读一读,边读边体会词人这种身心分离的痛苦,读出词人浓浓的思乡之情。

【评析】通过将纳兰性德思乡时的表现与他记忆中的故园景象进行对比,学生更加深刻地感受到将士们浓浓的思乡之情。最后,教师通过板书引导学生感悟思乡的背后是身心分离的痛苦,不断深入,完成了从符号阅读到意象阅读的跨越,层次非常清晰。

六、方法迁移,拓展阅读

师:同学们,《长相思》这个词牌名,有很多词人都填过词。我们一起来看看,这里有另外两首《长相思》,从形式上看你有什么发现?

预设:格式相同,每句的字数相同,总的字数也相同。

师:是的,古代的词是用来唱的,词牌就是一首词的旋律,也就是现在说的歌谱,而词就是歌词,所以同一个词牌是有固定的数字、句式和韵律的。

【评析】教师把三首不同朝代、不同作者的《长相思》放在一起进行比较,让学生直观感受同一词牌名在字数、格式、韵律上的共同点,从而更深入地了解词的特点。

教师出示五代李煜的《长相思》。

长相思·一重山

〔五代〕李煜

一重山,两重山,山远天高烟水寒,相思枫叶丹。

菊花开,菊花残,塞雁高飞人未还,一帘风月闲。

师:现在让我们穿越时空,来到五代,欣赏一下李煜的这首词,你从中读出了怎样的情感?

预设:我从“相思”“人未还”这两个词语中感受到作者对亲人和朋友的思念之情。

师:真是善于学习的孩子,能够学以致用,一下就抓住了关键的词语,体会到词人对故人的思念之情。

师:词人是通过哪些景物表现自己的思念之情的?

预设:通过“山远天高”来表现亲人离家远,“烟水寒”这里不仅是讲天气变凉,还能从中感受到盼望亲人回家的孤独寂寞的心情。用“菊花开”“菊花残”说明时间流逝,亲人离家久,以“塞雁高飞”来写自己盼亲人回家的急切心情。

师:是呀,一切景语皆情语。普通的景物赋予人的情感之后,存在的意义就不一样了。

教师出示宋代万俟咏的《长相思》。

长相思·雨

〔宋〕万俟咏

一声声,一更更,窗外芭蕉窗里灯,此时无限情。

梦难成,恨难平,不道愁人不喜听,空阶滴到明。

师:现在我们再穿越到宋代,来读一读万俟咏的这首長相思,你又从词中看到了怎样的画面,体会到了词人怎样的情感?

预设:我仿佛看到下雨的夜晚,词人一整夜都没有睡着的情景,从“愁人”这个词语中,我体会到了词人的愁苦之情。

师:看来,同学们已经掌握读词的基本方法了。长相思,可以是思念家乡,思念故人,还可以是自己的愁思,“长相思”这个词牌大多抒发离别之情。今天我们学习了纳兰性德的长相思,感受到了词人浓浓的思乡之情,掌握了一些读词的方法,相信你以后可以读得更多。

【总评】

古诗词是中华传统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而古诗词教学却是阅读教学的一大难点。对于帮助学生缓解畏难情绪,激发学生对古诗词的阅读兴趣,张玉老师执教的《长相思》,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一)诵读涵泳入词境

教学中,张老师自始至终精准把握“读”的要义,让“读”成为贯穿整个教学的主线。从整堂课来看,张老师设计了三个层次的“读”。第一层次是读正确,读通顺。这一环节基本是学生自学完成。五年级的学生有能力自学生字词,学生能够完成的部分,教师要放手让学生自主完成,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第二层次是读出韵味。词的韵味体现在声音的停连、快慢、长短、高低等节奏韵律的变化上。为了降低难度,张老师先让学生找出押韵的字,再指导学生“把押韵的字韵脚拖长”,最后通过师生合作读、全班齐读检验读的效果。这些可操作性的方法指导,让学生很快掌握了读词的方法。第三层次是读出感情。在体会词的情感时,张老师在词的上下阕进行了层层递进式的引读,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体会到行军的艰辛,拉近了与词的距离,走进了词的意境中。

(二)画面交映悟词情

引导学生合理想象是教师教学古诗词的一个难点。在《长相思》的教学中,在理解词义的基础上,张老师通过配乐朗读,让学生闭上眼睛想象:“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与情景?”哀怨悠扬的音乐营造出长路漫漫、苍茫悲凉的意境,把学生带入词的情境中,学生随着音乐和教师的朗读,仿佛看到了一个个跋山涉水的画面,切身感受到将士们行军的艰辛。

“夜深千帐灯”是纳兰性德这首词的经典之处,表面写出了壮观景象,实则每帐灯的背后都是一双遥望故乡的眼睛,是一缕缕割不断的思乡之情。张老师巧妙地从“千帐灯”出发:“此时千万盏灯下的千万个战士,他们可能在干什么呢?”教师引导学生把目光聚焦在纳兰性德身上,想象他此时会有怎样的表现,记忆中的故乡是怎样的?通过创设问题情境,结合插图,教师逐步引领学生走进词人的内心世界。最后,教师引导学生将“身向榆关”时跋山涉水的“行军图”和记忆中温馨美好的“故园图”进行对比,学生慢慢地体会到了词人“身”“心”分离的复杂情感。这一环节,张老师独具匠心地引导学生通过想象画面成功实现了文字、形象、情感的三者互现,也让学生看到文字背后的情感,触摸到古诗词的内核。

(三)巧妙勾连得学法

勾连在课堂中的表现是前后联结,是旁征博引,体现了整合的思想。

勾连一:上课伊始,张老师播放余光中的《乡愁》,在浅浅低唱中把学生带入思乡的情绪中,再用唐代诗人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两句思乡名句营造浓浓的思乡氛围,同时唤起学生学习诗词的已有经验,为下面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勾连二:在了解词的特点时,张老师没有按部就班地教,而是让学生回忆四年级学过的《清平乐·村居》,引导学生回顾词的特点,了解“长相思”这个词牌名,又拉近了学生与文本的距离。

勾连三:在教学多音字“更”时,教师让学生更加深刻地领会“更”字的意思和用法。

勾连四:在这节课的最后,张老师把三首不同朝代、不同作者的《长相思》放在一起,让学生直观感受词的特点:同一个词牌有固定的数字、句式和韵律;同时让学生用刚刚学到的方法来读词,学以致用。

备课时,教师应调动各种语文元素,将其排列组合,使教学有厚度,有宽度,有深度;在小学中高年级语文教学中采用“1+X拓展阅读”,重视方法的传授与运用,能达到“教一篇会一类”的目的。

参考文献:

[1]何苗. 板块融合,让古诗词教学诗意横生:《长相思》教学实录与评析[J]. 小学教学参考,2022(10).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22.

(责任编辑:李晶)

作者简介:张玉,江西省芦溪县芦溪镇第二中心学校一级教师,江西省芦溪县小学语文名师工作室负责人。刘世辉,江西省芦溪县芦溪镇第二中心学校高级教师,江西省小学语文学科带头人。

课题项目:本文系江西省基础教育研究龙头课题“‘五Q幸福树课程建构的实践研究”的研究成果。课题编号:PXZHLT2021-008。

猜你喜欢
下阕纳兰性首词
访杜甫故里有感(外一首)
行书纳兰性德《长相思》(35cm×35cm)
思念的五月
神回复
纳兰性德:我是人间惆怅客,知君何事泪纵横
卜算子·海棠为风雨所损
宋高宗的眼力
半阙词
点绛唇·咏风兰
真切自然:纳兰性德悼亡词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