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我国家校社协同创新的特征、动因与经验
——基于地方实践案例的文本分析

2023-12-25 12:17杨启光
天津市教科院学报 2023年5期
关键词:家校协同案例

杨启光,赵 鑫

自党的十八大顺利召开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此迈入新时代的发展道路。新时代意味着中国在方针战略、社会矛盾、外部环境等方面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是站在历史全局的崭新视野下的一次意义重大的社会转型,标志着中国政治、经济及教育事业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近年来,国家陆续出台了相关政策文件,如2021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以下简称《纲要》)、2022年党的二十大报告以及2023年教育部等十三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的意见》等均明确提出要健全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并对家校社协同的具体开展做出了总体工作部署和职责履行的精细划分,为进一步深化新时代我国家校社协同育人实践指明了方向。随着新时代教育的飞速发展,中国学校教育形态和体系已经发生了深刻性、根本性的变革,原有的思路和模式已然不能满足教育发展的新目标和新标准。家校社协同创新育人作为高质量教育体系的重要内涵和应有之举,得到全国各地方学校积极回应,纷纷在实践中探索,在改革中创新。地方家校社协同育人创新作为教育改革的试验点和重要领域,自然不能循规蹈矩、故步自封,而要努力开创新思路、新举措,让创新意识在家校社协同育人的工作中发挥核心作用,[1]在复杂多变的因素中寻求和探索新的育人模式和协同机制,保障家校社协同育人科学、规范且有效运行。

对于我国不同地区学校在家校社协同创新方面做出的诸多有益的实践探索,其中协同创新表现出的重要特征有哪些?哪些是引发实践创新行为的主要动因?目前取得了哪些成效?对之后进一步推进家校社创新实践路径的深化有什么指导意义?这些都是需要重新加以重点分析与解决的问题。本文以家校社协同创新实践案例为研究对象,通过文本分析法对我国不同地区涌现出的家校社协同创新案例进行探讨,从中去描绘新时代我国家校社协同创新的整体概貌,分析归纳出其特征、动因和创新成果,为进一步推进我国中小学校家校社协同育人创新实践提供可借鉴的经验。

一、家校社协同创新的概念阐述及内容框架

(一)家校社协同创新概念的内涵

“创新”这一概念最早由熊彼特提出并引入经济学领域,他认为创新是原始生产要素重新排列组合成新的生产方式,以求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的一个经济过程。[2]整个创新的过程是动态发展的,需要系统内的各个子系统或各组成要素充分发挥协同作用,各司其职又能够相互配合,从而使整个系统的功能和结构都能最大化显现和优化,最终实现“1+1>2”的理想效果。随着创新作为时代发展的主旋律和动力之源,许多学者在研究思路上不断丰富和深化创新内涵,创新研究的视角拓展到社会学、管理学等多学科领域并取得普遍的成效。综合来看,创新可以是引入全新的事物,也可以是对已有事物、流程的再利用再开发。[3]教育领域的创新可以理解为引入新的教育理念、方法模式,也可以是对已有教育理念和方法模式的再更新、再开拓。

协同创新作为创新研究中的核心理念和重要研究命题,乃是吸收和融合了协同学和创新理论的基本思想而形成,它作为一项较为复杂的创新组织方式,是指各个创新主体要素内实现创新互惠知识的共享,资源优化配置,行动最优同步、高水平系统匹配度的运行过程。[4]应用到家校社的协同创新方面,是指作为一种有效的育人组织机制,家庭、学校、社会三大创新主体从适应现代社会发展和解决现实教育问题的需要出发,打破传统育人模式的束缚,共享资源,共同参与,目标一致,协调组织,实现协同认知理念的革新、协同内容方式的变革、协同机制体制的改进和创新等,促进协同创新的产生和完成创新育人实践更新和内化的系列过程,从而提高共同育人的效率和质量。我国一些地方作为家校社协同创新的先行之地和典型示范,为其他地区或学校推进家校社协同育人提供了创造性的探索和富有启发性的参考。

(二)家校社协同创新的内容框架

影响协同创新和城市地方创新的要素繁杂多样,这些要素作为规定事物根本属性的基本组成单位,彼此之间并非毫无关联,而是存在着一定的相关关系,其关系的集合就构成了事物存在与运动的基本框架。[5]了解和分析各构成要素及其相关关系作为开展创新研究的起点,有助于从整体层面厘清我国地方家校社协同育人实践中所呈现的创新特征、动因与成效。

多年来,在我国中小学家校社协同育人的实践创新中,基于不同的创新动因引发创新行为,协同主体在创新过程中确立的新目标理念,以及内容方式和育人平台的不断更新与改造,机制建设的日益完善等使得创新育人实践能够顺利地进行与推广,从而形成一套完整的创新行为,其产生的成效可供其他地方和学校采纳和效仿,并激发更多城市地区进行家校社协同育人实践创新的积极性和热情。当前我国家校社协同育人创新的具体内容(框架)主要包括:

1.家校社协同创新的地域特征。家校社协同创新发生在哪些区域?分布呈现何种样态?受哪些因素的影响?

2.家校社协同创新的主体特征。家校社协同由哪些主体发起和推动?主体有哪些类型?层级是如何分布的?这些问题对于理解家校社协同创新育人实践具有重要作用。

3.家校社协同创新的领域特征。家校社协同创新的具体内容以及通过哪些渠道或者方式开展协同创新活动?家校社协同创新的领域范围有哪些?在每方面的创新意愿和能力是如何展现的?

4.家校社协同创新的主要动因。影响家校社协同创新活动或行为的因素有哪些?这是育人主体开展家校社协同创新的出发点或立足点。哪些是推动创新实践行为的动力和原因?

5.家校社协同创新的基本经验。家校社协同创新取得的成绩和效果,具体来说就是协同主体从中获得了哪些利益以及对之后创新行为起到哪些借鉴和指导作用?

6.家校社协同创新的深化路径。家校社为了维持且更好地开展下去,需要采取哪些改善和提高的方式?

二、资料来源与研究方法

(一)案例来源

通过期刊、报纸等文献资料以及公众号、主要新闻媒体平台等,搜集整理了近年来全国诸多地方家校社协同创新实践案例,涵盖不同省市、不同层次类型的学校、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社区及其他社会组织单位等多方育人主体,具有覆盖面广、代表性强等特征,能够较大程度上反映我国地方家校社协同创新育人实践的前沿动态和成果。

(二)文本分析法与研究工具

文本分析法,是对文本从定量、定性或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角度进行的一种语言分析研究方式,[6]通过文字将作者对文本的语言表达进行简化分析、对比总结出的一套评析性话语体系。195个家校社协同育人的地方创新实践案例均可作为反映我国家校社协同创新的典型“文本”,采用多案例文本分析法,借助NVivo 11分析软件对创新育人实践案例中的文字、图片等文本资料进行整理分类、标记编码,运用质性研究方法进行深入解释分析,从而探析我国家校社协同创新地方案例中的特征共性、背后动因、成效经验以及如何继续探索和深化协同创新实践等具体问题。

(三)案例分类

将搜集到的195个具有典型意义的家校社协同创新地方实践案例导入NVivo 11中并进行编码和分类。首先,对全国31个省市区进行横向编码,比如黑龙江的案例编号为1,山东的案例编号为2,同时利用软件对案例中的文本信息进行词频的自动统计,得到出现频率较多词汇的词语云(见图1),明显可以看出家校社协同主要聚焦机制、课程、活动、平台等方面的实践工作。初步对案例创新的具体内容进行横向编码,目标理念类为01,课程建设类为02,特色活动类为03,实践平台类为04,挖掘资源类为05,体制机制类为06,教育品牌类为07,侧面反映出对其他地方学校家校社协同创新实践的影响效果。具体案例编码见表1。

表1 全国城市地方创新实践案例样本编码表

图1 我国家校社协同实践案例文本构成的词语云

需要说明的是,家校社协同创新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地方创新实践案例的横纵编码和分类可能存在交叉与重叠的情况。在对创新案例细致分析的基础上,筛选了案例中最能够代表家校社协同创新的典型维度和指标,能够鲜明地表现出新时代我国中小学家校社协同创新实践的整体现状和特征,并基于此进行划分与归类。

三、家校社协同创新实践的现实特征

在新时代背景下,全国各区域学校在短时间内涌现出大量的家校社协同创新实践案例,并呈现出显著和多样化的特征和效果。为了更全面地展现新时代家校社协同创新的整体特征,下面将分别从地域分布、创新主体和创新领域三个维度进行考察和分析。

(一)地域分布

对收集到的195个地方家校社协同创新实践案例进行梳理和对比,可以明显看出我国地域案例数量分布存在不均衡、差异大的状况(见图2)。排名前三的分别为:上海(20个)、山东(19个)、广东(17个),北京、辽宁、江苏等省市紧随其后,而宁夏、青海、新疆等欠发达地区却仅有一例入选,可见我国城市地方家校社协同创新实践呈现出明显的区域差异,与不同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有着一定的联系。

图2 我国家校社协同创新实践案例的省际分布情况

对东中西部地区家校社协同创新案例进行整合和统计,发现其中以上海为代表的东部地区创新案例数量为136个,超过总数的一半,占比69.74%;其次是以河南为代表的中部地区创新案例数量为33个,占比16.93%;而以新疆为代表的西部地区创新案例数量最少,为26个,占比为13.33%。通过数据比较可以明显看出东部地区创新案例远远高于中西部地区,而中西部地区差异不大。整体上仍然呈现“东部地区强、中西部地区相对较弱”的区域分布特征。一般意义上而言,家校社协同创新案例的数量和比例与该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创新能力成正相关关系。城市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创新资源就越多,创新的条件和实力也愈加雄厚,使得家校社协同创新工作推进速度越快,创新案例数量越丰富,成效越明显。

(二)创新主体

从推动家校社协同创新主体的类型来看(见表2),学校占据绝对的主导地位,由其开展的家校社协同创新案例数量为99个,占比50.77%。但是,从总体上看,我国家校社协同创新的主体类型多元化特征还不太明显,大部分地区学校仍是协同创新育人实践的重要阵地。众所周知,学校作为开展育人活动的主要场域,在联结与学生、家庭、社会的关系中发挥着重要的组织协调的中介作用。

表2 我国家校社协同创新主体的类型分布情况

与此同时,在各地区开展家校社协同创新的过程中,也出现了多主体联合开展育人的创新实践,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样态。(1)学校和政府协调组织开展的家校社协同创新。譬如山东潍坊市奎文区委宣传部、区委教育工委与潍坊十中联合承办的道德模范宣讲活动,为家校社一体化思政育人指明了方向。(2)学校间的联合演变为一种集团化办学的新型育人合作模式。譬如由重庆市巴蜀小学牵头,以临江路小学、中山小学、大同实验学校和东水门小学等4所学校组成的教育集团,通过资源共享、融通互助、共同发展,不断创新育人实践。(3)学校通过牵头社会组织单位开展的家校社协同育人实践。譬如浙江省杭州市采荷二小携手采荷街道打造的“社区晓荷书房”,致力于打造“校社融通”的未来教育合作的新形态、新范式。(4)政府和社会合力开展的家校社协同创新。譬如上海市长宁区新泾镇未保站,携手专业社会组织开展“心理小邮箱”项目,全方位关爱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成长。这几种新生类型主体共同实施的协同育人创新实践,极大地丰富了创新活动的成果和实效。

进一步对创新主体进行层级划分和分析(见表3),可以看出区县级作为最主要的家校社协同创新层级单位,推动家校社协同育人创新实践的案例数量也最多,占比高达71.28%,大幅度领先于其他层级机构;省级开展的家校社协同创新案例为42个,占比21.54%;而地级市、乡镇级数量则零星分布,占比均为3.59%。可见在承担家校社协同育人创新工作的层级机构存在较大差距。一方面,省级政府及其教育部门等组织机构,从一定的育人高度上重视家校社协同创新,具有引领指导相关工作开展与运行的资源和能力;另一方面,区县级政府及其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学校及社会各组织单位,在协同家庭与社区资源及内外部层级关系上更加高效与通畅,能够为家校社协同创新提供更加坚实的组织基础和物质保障。

表3 我国家校社协同创新主体的层级分布情况

作为乡镇一级,更多的是处于乡镇农村地区,面临更为复杂的家庭、学校与社区关系和稀缺的教育资源,协调与支配较为困难,因此需要在家校社协同育人的重要性认识与推进协同创新能力方面给予更多的重视与关注。总之,家校社协同创新效能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作为反映地方教育发展新阶段的重要指标。在新时代全社会积极构建新的教育生态的背景下,如何解决地域分布不均与主体层级差异过大等现状问题,是推进我国家校社协同创新之路面临的重要课题。

(三)创新领域

为了更全面地展现创新的领域内容,通过认真地梳理和分析,将家校社协同创新领域分为目标理念创新、课程建设创新、开展活动创新、实践平台创新、优势资源挖掘、体制机制创新和教育品牌打造等七类(见表4)。

表4 我国家校社协同创新领域的编码和分类情况

通过数据整合和分类对比,其中有64个地方学校家校社协同创新案例选择了从机制体制建设方面探索创新之路,领先于其他领域方面的创新。可见机制体制作为各子系统内部之间的相关关系以及组织运行方式,是家校社协同创新采取的关键举措。譬如广东省珠海市金湾区虹晖小学建立的以着眼长远、横纵结合、区域推进为主的“1+2+3+N”协同育人模式,全面提升协同育人工作水平和教育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7]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青山区民族路小学构建“443”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形成协调一致的育人合力,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通过体制机制创新,更加优化了育人主体间的伙伴关系和组织协作,为协同育人科学规范进行和内部协调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动力。

在课程建设(20.51%)、开展活动(15.90%)和搭建平台(18.97%)这三个领域的创新数量差距不大,表明了通过课程、活动和平台作为联系家校社的主要载体和沟通渠道,得到了不同地区学校的青睐。譬如青岛市平安路小学抓住课程建设这一关键环节,自主研发了适合家长需求的通识课程、进阶课程、实践课程,逐步构建起“慧心”家长学校课程体系,助力亲子共成长。广西钦州市第一小学结合并传承当地的传统戏曲文化,开展经典戏曲和原创曲目表演等特色文艺活动。陕西省西咸新区沛西第一小学开通的“码行天下”作为开放的课程和活动资源平台,在师生、家长之间广泛应用,推动家校社一体化发展。[8]通过协同内容和方式方法的创新能够激活家校社协同育人的积极性和活力,育人三方能不受时空地域的限制进行随时的交流讨论、互助共学,切实提高了家庭教育的指导能力和育人水平,便于统筹各方教育资源共同促进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

虽然谈及目标理念和打造教育品牌的家校社协同创新案例较少,分别为5个与4个,但却为整个家校社协同创新系统的运行提供了思想基础和目标指引。譬如杭州市风华中学基于“合伙人教育”理念,开展家校主题实践活动以促进家庭、学校与社区友好合作伙伴关系的构建;嘉兴市南湖区宏兴幼儿园在“豆芽成长记”的生命教育活动中贯彻“家园双主体”教育理念,建立了幼儿园和家庭双主体教育的新型家园合作关系;江苏省苏州市太仓市高新区第三小学依托地方特色的娄东文化开展的“雅韵教育”已成为当地知名的教育品牌;上海市杨浦区中原幼稚园立足“慧育家园”课程合力筑造“慧教育,优陪伴,共成长”的家庭教育品牌。

涉及家校社协同创新中的内容主题需要进一步解释和说明,根据参考点反映案例中频数出现多的关键词汇可得,案例中的创新领域内容并非完全单一的,而是多元共存的,因此对于类别的划分并不完全绝对。通过选取每个创新案例中较为重点突出的创新部分作为分类依据,能够辅助读者清晰明了个案中涉及的主要创新内容。

四、开展家校社协同创新的主要动因

任何创新都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下的产物。[9]家校社协同创新的地方实践,作为一项系统的育人工程,其创新特征的显现同样是由诸多内外因素综合作用引起的。从家校社协同创新的角度,具体分析影响不同育人主体推进家校社协同创新实践的主要动力因素,有利于找到协同育人中存在的现实问题,从而推动更多协同育人创新实践的出现,促进教育的时代发展和进步。通过对创新育人案例的整理和分析,发现我国中小学开展家校社协同育人创新实践的主要动因主要涉及学校实际情况、家庭教育困境、学生自身发展和教育生态建设四方面。

(一)基于学校现实发展的需要

创新案例中不同地区的学校,或由于地理位置或立足生源、师资力量与教学设施的差异,或出于课后服务支持需要等方面存在的多样化需求,基于实际校情和办学需要,积极探究学校实施协同育人的创新工具,开展了不同的家校社协同创新的地方实践。

有的学校,由于招生生源结构的差异,在家校社协同育人中采取了不同的措施。譬如,万和小学是江西省贵溪市政府为解决进城务工子女上学难新设的一所小学,该校生源情况较为复杂,80%为进城务工随迁子女以及周边农村学龄儿童,留守儿童居多。[10]上海市宝山区馨家园学校所在小区,居民中既有市民动迁过来的“老上海”,也有顾村本地“土著”,更有不少外来务工人员,学校的生源结构多元,文化差异大,学生原生家庭情况复杂。[11]基于这样的校情与生情,学校主动作为,凝聚各方力量,不断探索和尝试构建适合不同校情和学情的家校社协同方式,力图摆脱现实困扰。

有的学校,通过家校社合作的创新范式,发挥着提升薄弱学校的重要效能,从而推进学校教育的整体改革。甘肃省张掖市山丹县霍城中心小学作为一所农村小学,校园环境差、经济比较落后、师资力量不足等现状,阻碍了家校合作的发展和进步。[12]针对乡村和县域学校面临的现实挑战,这些资源相对薄弱和优质资源流失严重的学校积极挖掘家校社合作的正面因素,积极争取政府和社会相关部门的政策和资源的支持和帮助,通过三方相互协作,共同参与学校办学和学生教育,提高了家校社整体合作的水平和质量。

有的学校,针对当前的现实困扰,推进家校社协同育人实践。近几年来,“双减”政策的实施对学校开展课后服务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标准。江苏省南通市海门市海门港新区实验初中地处偏僻农村,自身办学条件很薄弱,正是借助家校社协同育人的力量做好课后延迟服务,并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在服务过程中谋求师生、学校的发展,提升了社会满意度。[13]家校社认真贯彻落实相关政策的实施,通过发挥教育合力,共同推进难题的解决和教育质量的提高。

(二)改善家庭教育困境的需求

在我国,家长从来都是“不需培训,直接上岗”的育人主体,而随着社会的剧烈变迁,家庭教育缺位、家庭教育观念落后、方法不当、能力弱以及亲子矛盾难以调解等现象愈发突出,家庭教育需要学校与社区的专业教育指导和服务支持。通过对案例的梳理,如何进一步满足不同家庭对于家庭教育的需要,成为开展家校社协同创新的重要需求动因。

四川省遂宁市大英县郪江外国语学校近年开展的一次大调研结果显示,85%的学困生背后都有一个“问题”家庭,诸如父母离异、隔代教育、家庭监管缺失、儿童观人才观片面、教育方法简单粗暴、父母教育缺位等。针对这些问题,家校社必须联合起来,加强对家长的培训,转变家长的教育理念,改进育人方法,建设良好家庭文明,营造良好家庭环境,特别是要让家长积极参与到孩子的各种教育实践活动中,保证家长在孩子成长中确实到位。[14]该校积极联系社会力量为家庭成员提供专业的家庭教育培训和指导,同时格外关注和尽量满足特殊结构和问题家庭对子女教育的急迫需要,并给予针对性、个性化的教育服务和支持,从而改善家庭的教育和生活境遇。

目前,我国家庭环境中亲子沟通不畅进而引发亲子关系的紧张和疏离等问题较为突出,严重影响亲子关系和家校社合作的有序发展。上海市静安区风华初级中学对家庭教育现状进行调查,数据显示家长群体中感到亲子沟通“话不投机”和感到亲子矛盾难以解决的比例较上年均有提高,究其原因发现绝大部分家长虽理念高度认同,但行为存在偏差,重智轻德、陪而不伴、有心无力。[15]为了破解家庭教育面临的现实困境,学校积极推进校社协同共进,承担起提高家庭教育指导水平和专业能力的艰巨任务,帮助家长群体学习掌握科学的育人观念和教养方式,营造关心爱护子女的友好家庭氛围,进一步拓宽与发展了家校社协同创新的工作思路。

(三)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必然选择

个体的成长和发展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作为社会成员的学生难免会遭受社会上形形色色的干扰和影响,普遍存在着安全、学业、心理和行为等方面的问题,如校园欺凌、学业压力等引发的身心健康问题,幼小衔接对学生适应学校环境产生的影响等。通过对案例的分析,寻求一条以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为导向、满足学生素质发展需求和能力培养的新路径,成为家校社开展创新实践的另外的动力因素。

由校园欺凌、学业负担重等现象引发的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成为家校社关注的重点领域和内容。江西省抚州市黎川县教体局针对社会上频繁发生的校园欺凌和学生抑郁轻生等恶性事件做出回应,从家庭、学校、社会三方分析学生出现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并促进家校社协同助力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导和服务。[16]上海市嘉定区育才中学针对中小学课业负担过重,出现厌学倾向、体能下降、近视率高居不下、心理问题增加等诸多身心健康问题,打破家校社沟通壁垒,构建家校社协同育人共同体。[17]不久前,教育部等十七部门印发《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专项行动计划(2023—2025年)》的通知中提到,要健全多部门联动和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系统强化学生心理健康工作。可见,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问题不容忽视,亟待家校社遵照政策要求开展育人工作,协同一致,攻坚克难。

幼小衔接作为幼儿从学龄前转向学龄期的重要过渡环节,直接关系到孩子的健康成长和学校的教育质量,如何使学校、家庭、社会等各利益相关者协同合作,使其回归正常的育人轨道,共同推进科学的幼小衔接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和话题。潍坊市寒亭区第二实验小学幼儿园作为山东省幼小衔接试点园,积极探索幼小衔接的有效形式,在构建家、校、园一体化教育体系的基础上优化家园共育实践,帮助幼儿实现幼儿园至小学的平稳过渡,取得了很好的效果。[18]留守儿童作为社会中的弱势群体,更需要来自社会的关爱和家庭的呵护。江西各地各校结合实际,在家校社协同育人、关爱保护农村留守儿童方面做了许多有益探索,通过校中建家、校外小组互助等举措弥补家庭教育缺失,共助儿童成长,为全国解决留守儿童问题提供了良好示范。其他地区学校纷纷开展家校社联动工作,有效解决留守儿童问题。

此外,一些学校围绕提升学生的关键品格、核心素养与人际交往能力等方面,让能力品格的培养成为家校社协同创新的主要领域。譬如,苏州市平江教育集团大儒中心小学校探索实施了“学生自主品格养成”模式,让学生在家庭、学校和社会中实现自我教育和自我提高,达到能力和素养的协调发展、全面发展。[19]上海市闵行区浦汇小学聚焦学生劳动习惯缺失的严峻问题,重视对学生劳动能力、劳动精神的培养,从家校社三位一体的视角,形成协同实施机制进行劳动教育的实践创新。[20]厦门市湖里区安兜小学通过家校联动,合力提升学生的沟通素养。[21]为了解决学生品格素养提升所面临的窘迫现状,通过三方主体凝聚合力,同向共进,全程与全方位地落实学生的健康成长和综合发展,提升了协同育人的成效。

(四)构建良好育人生态的殷切期盼

在社会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下,教育内卷现象愈演愈烈,家长、学生、学校教师等都被裹挟其中,严重影响家校社的整个育人过程,给家校社协同带来了新挑战和新问题。为了扭转不良的社会风气,营造温馨和谐、积极向上的合作氛围,构建良好的教育生态成为社会全体成员的殷切期望,同时也成为开展家校社协同创新的主要出发点。

党的二十大强调要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这一重要战略决策为家校社协同营造全民阅读的书香社会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绝佳契机。譬如,湖北省宜昌市远安县教育系统采取师生共读、创设“随时可读”的环境、完善配套设施等相关举措,勾勒以学生为圆心,擘画学生阅读、教师阅读、全民阅读同心圆,着力营造家校社三位一体阅读新生态。[22]湖南省衡阳市蒸湘区社区学院创新家校社协同育人模式,打造“鹅卵石学苑”项目,组织开展各类主题阅读活动,引领社区少儿结伴读书,加强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之间的系统性、落实力和协同力。[23]此外,上海市浦东新区竹园小学龙阳校区联合花木街道举行垃圾分类“家校社”联动活动,将学校环保教育延伸到家庭和社区,为维护家园环境献一份力,使学生实实在在、真真切切参与到垃圾分类的学习中去,进而向身边的家人、朋友宣传绿色生活理念,让垃圾分类的文明新风得以传扬。通过这些活动的创新和开展,拉近了家校社和学生之间的亲密接触和交流,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教育焦虑和压力,将全民阅读的终身学习理念和绿色环保的积极教育因素有机融入教育活动中,滋养并丰富了社会的精神文化建设,润物无声地落实新时代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五、家校社协同创新实践的基本经验

我国地方学校开展的家校社协同育人创新实践取得了显著的育人成效。案例中体现出来的更新教育理念、挖掘区域优势、多元课程融合、依托实践平台、创新机制体制以及推行试点先行等经验成果,对于从整体上明晰家校社协同创新的基本经验有了更深度的认识和了解,对持续深入探索创新实践和发展提供了极为有益的参考。

(一)更新教育观念,实现教育主体共成长

随着大教育观理念的广泛传播和深入人心,一些地区学校的协同创新实践从目标理念上寻求更新和突破,将教育主体共同学习、协同发展作为新时代家校社协同创新的主流理念和目标追求。这意味着家校社所有成员均有受教育的权利,均可以在学生综合发展的基础上实现自我完善和协同成长。譬如,福建省宁德市福安师范学校附属小学在“和雅”教育理念引导下构建的家校社共同体生态,通过家庭、学校、社会三个实践主体的彼此协同,将对学生的关爱与保护工作做得更好,同时有效提升了家校社德育学习能力,更好地促进教育实践育人。[24]北京市第一〇一中学贯彻“教育共同体”合作理念,按照异质、均衡、互助与共生的原则,走出一条由学习者和助学者(包括任课教师、家长志愿者、学长志愿者和社会其他辅助者等)共同构成的成长共同体为依托的家校社协同育人新路,[25]助力学生高效成长,形成教育主体共同学习、共同进步、协调发展的良好态势,也是建设终身学习型社会的内在需要。不同地区学校通过深化原有教育观念或创生出一种新型的教育理念,从而建构起家校社协同创新“大厦”的基础。

家长、教师、社会成员等立足于新的目标理念基础,以学生健康成长为共同愿景,在相互交流理解、支持配合中,建立三者之间广泛的合作关系,营造和谐一致的学习氛围,为家校社协同提供了实践创新的环境和资源,不仅有助于未成年人学业成绩的提高,更有利于其整体素质的提升,[26]实现同频共振、互学共长。

(二)挖掘区域优势,打造特色教育

整合创新案例发现,其中涉及的优质教育资源种类繁多、丰富多样,且都不同程度地联合社会教育机构和其他组织单位开展家校社协同创新活动。一些地方通过充分挖掘和整合所在区域的优势教育资源为家校社协同创新实践所用,打造出符合地区或本校特色的教育新样态。譬如,湖北省黄冈市依据当地区域特色资源,将生产劳动与传统节日、当地民俗、地标优品等地方文化相融合,自主开发区域特色项目课程,打造了“一县多途径,多校多特色”的区域特色劳动。[27]深圳市龙岗区是高新技术企业和高端制造业聚集的产业大区,具有丰富的创新教育资源。而地处其中的龙岗学校积极挖掘和对接域内优质创新资源,包括与高新技术企业、高校、研究机构等开展合作,探索开设特色的校社融合创新课程,为学校探索家校社协同育人提供了强力支撑。[28]辽宁省沈阳市康平县在“全覆盖,广参与”的基础上,进一步丰富了课后服务内容,因地制宜开设综合素质拓展类课程,组织体育活动,形成了“一校一品”“一校多品”的课后服务项目品牌。[29]可见,许多地方学校立足于培养学生的素养能力和个性发展的关键任务,因地制宜,积极挖掘并融合周边丰富的地域资源和优秀传统文化,更好地辅助本地区家校社协同创新的发展和实践。

(三)融合多元课程,助力学生全方面发展

诸多地方学校在探索和开展的各项活动和课程内容中,将相关学科渗透、融合到学校的教育教学中去。多学科协同作为开展常态化教育和落实五育融合的基本途径和方法,符合培养新时代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人才的目标和期望。譬如,福建省福州市鼓楼区融侨小学的“欢喜田”特色劳动课程的构建,将生产劳动渗透于各科的教学中,包括语文、数学、道德与法治、美术、科学等,实现全科的融合和延伸。在学科教学中充分挖掘劳动教育资源,将劳动教育中蕴含的内涵要素融入课堂教学,实现劳动教育与学科课程的有机融合,让学生在多学科多领域的教学活动中收获知识,锻炼能力和思维,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成长。[30]宜昌市西陵区绿萝路小学为弘扬屈原文化,聚焦学生核心素养,探索德智体美劳“五育”融合大教育。德育课上,学习传统礼仪,开好“寻找屈原”班队会;语文课上,吟诵屈原经典诗句;劳动课上,学生走进香草园,跟着《楚辞》识植物;课后服务开设皮影戏、茶艺、古琴等9个非遗社团,学生自编自导演绎屈原故事,感悟他深固难徙的爱国情怀。[31]这两所学校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将多元课程元素与教育活动进行有机渗透和融合,开阔了学生的学科视野,提升了课堂教学的育人价值,获得了知识学习的高效掌握,影响学生学习的整个教育过程,从而达到提升综合素养和实践能力的效能。

(四)依托实践平台,赋能家校社协同

搭建实践平台,尤其是通过线上线下交互联通,使其成为家校社进行沟通交流和参与管理的主要载体。一些学校和教育机构,创造性地搭建多元化的学习交流和实践管理平台,积极依托协同平台的运作,扩展了协同育人的时空和范围,缩小了家校社交互的时间与成本,破解了长期以来家校社互动的难题,为家校社协同创新注入生命之源。譬如,宜昌市伍家岗区万寿桥小学通过搭建“天天蓝马甲”家校平台、“周周航运妈妈”校区平台、“月月校外辅导员”校社平台、“季季职业达人”实践平台、“年年校友团”分享平台等五大平台赋能家校社协同育人和管理。[32]浙江省温州市龙湾区绣山中学依托“智课+智学”的智慧校园系统平台,联通了学生、教师、家长间的信息交流,以数据赋能,促进了学教同频共振及家校社协同育人。[33]广西北流市北流镇城南小学逐步利用互联网进行合作的升级换代,利用“互联网+班级管理”建立了新型合作模式,为家长和教师搭建了良好的沟通桥梁,激发家长参与学校事宜的积极性。[34]此外,山东省教科院坚持科研引领,协同互联网企业研发了省级、地市级、校级的“教师空间、家长空间、家庭教育公众号”三大线上学习平台以及驻校家委会、家长义工协会、托管活动和校外教育等多元协同的线下实践活动平台,以更好地实现家庭、学校、企业和社区有机结合和高效管理,为学生平安健康成长创造了有利条件。

(五)创新体制机制,激活各方育人活力

科学有效的组织管理体制和协调运行机制,是提高家校社协同育人质量的前提。通过梳理地方学校创新实践案例发现,完善和创新相关体制机制能够促进社会教育工作者、教师、家长平等参与、管理监督,家校社协同创新得以协调发展和稳步进行。

首先,顶层制度的设计和指引。譬如河北省基于家庭教育和家校社协同育人的制度化、专业化发展的工作蓝图,于2022年印发的《河北省指导推进家庭教育的五年规划(2021—2025年)》以及次年河北省教育厅等十三部门制定的《关于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的若干措施》等规范性文件,积极打造全省“定位清晰、机制健全、联动紧密、科学高效”的校家社协同育人新机制、新格局。这种自上而下的制度建设,为地区学校开展家校社合作育人活动提供了具体的行为依据和实践指导,为促进各教育要素间的深度协调和融合,构建家庭、学校和社会共育格局和创新实践育人提供了和谐而稳定的制度生态环境。

其次,制度体系的完善和实施。譬如,北京市西城区为深刻贯彻落实《家庭教育促进法》、北京市《关于推动区级家庭教育指导中心建设的工作意见》及《西城区家庭教育工作指导委员会工作方案》,初步建立“113N”家庭教育工作机制,统筹辖区内的家长学校建设,探索各方协同、创新发展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模式。河北省邢台市金华实验小学非常重视家长学校和家委会的组织建设,在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背景下,2021年开始,经过近三年的探索实践,协同家庭和社区,成立科苑社区家庭教育服务站,创新了“一三五六”家校社协同工作模式。[35]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康巴什教体局自“双减”意见出台以来,从体制机制入手,整体构建了集现代学校治理体系、目标体系、课程建设、资源共享、队伍建设、多元评价、管理体制的家校社一体化工作体系,调动和协调各方育人力量,实现“三全育人”的系统化、科学化和规范化发展。

最后,机制体系的升级和创新。“社区小先生制”是上海市宝山区继承陶行知“小先生制”开创的新型育人方式,通过创新以学校为主体的家校社互动模式,丰富以家长为主力的家校社合作内容,健全以政府为主导的家校社联动机制等机制体系,完成新时代实现和强化协同育人的目标任务。[36]浙江省嘉兴市上海尚阳外国语学校桐乡丰子恺学校创新实施了“πr2”同心圆育人机制,通过“π≈3.14159”的“育人圆周率”体系保持家校社高度一致,形成家校社协同育人的新模式。[37]

通过体制机制创新的三个工作阶段,各地区学校在法规政策指引下,经过制度体系的建立和完善以及育人模式的升级和改造,达到家校社协同创新持续稳定运行的良好成效。

(六)推行试点先行,发挥模范引领作用

在诸多地方学校创新实践案例中,典型示范校和市区作为家校社协同创新的示范者和带动者,通过创建和推广家校社协同共育试点,彰显和提升家校社协同工作的影响力和传播力,形成了良好的家校社合育风尚。譬如,北京市东城区积极发挥北京市首个“家校社协同育人示范性实践研究区”的作用,在学校德育研究会指导下,努力促进家庭、学校、社会的联动和共建共享,形成区域践行家校社协同育人的良好风尚。[38]再如青岛市城阳区推进家校社协同育人和加强家庭教育课程资源建设,培育了10个市级家校共育示范校(园),10个市家庭教育服务站,5个市心理健康示范校,3个市生涯规划示范校,11门市级家长学校精品课程,8个学校成为青岛市家庭教育示范基地。

一些非试点市校也尝试通过自己的方式进行区域探索和创新,逐渐形成符合本地实际的独特优势和特色。取得显著创新实践育人成果的学校和市区,有效发挥其广泛的辐射作用,在周边形成了可复制和可推广的实践经验,学校和社区纷纷前来交流学习、互鉴育人经验,积极探索、深入推进,打造独有的具有区校特色的协同育人创新品牌,推动区域教育均衡优质发展。

六、深化家校社协同创新实践的几点建议

在教育发展的新时期,各地区学校创新育人实践案例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势头,同时也面临着一些困难和挑战。整体创新育人工作缺乏系统理论的支撑和实践机制的指导,协同治理模式的弱化和体系不健全以及区域、校际家校社协同创新质量水平不一等问题凸显,阻碍着家校社协同创新的良好运行和持续发展。为弥补创新实践的不足和深化教育实践,有必要进一步加强相关政策的理解和把握,兹结合前面关于地方家校社协同创新育人实践案例的探索分析和经验总结,重点在以下几方面提出深化新时代我国家校社协同创新的建议。

(一)理论探索:提炼我国家校社协同创新实践的理论

诸多政策法规重申了家校社协同育人的现实意义与重要价值,整个家校社协同育人工作关乎学生的全面健康成长,关乎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发展,并基于此对家校社协同的工作安排做出了思想指引和决策部署。而如何具体实施和维持高效的家校社协同创新育人实践需要一套成熟、完备的理论体系作为依据和支持。根据目前搜集和掌握的家校社协同创新案例来看,我国各地区和学校均能结合实际情况,积极探索和开展家校社协同育人创新实践,但是大多都还停留在引入、借鉴和模仿国外具有影响力的家校社共育理论的阶段,一些协同育人实践的先行经验只是在对原有合作模式的简单总结和更新的基础之上,进行一定程度的本土化改造。

毋庸讳言,国外已有的先进育人理念和实践育人成效为我国开展家校社协同创新实践提供了视角,但也要考虑其与我国教育发展实情的适切性和可行性,这就需要立足于我国不同地区家校社协同育人创新实践的实际情况进行本土化的探索和创新,探究其背后运行的一般内在机理和作用机制。整理、提炼出一套适合新时代中国国情的特色化家校社合作育人理论和行动准则,不仅有助于学界和社会成员丰富和深化对家校社协同育人本质的认识和理解,还可以为我国开展家校社协同创新提供新的可行依据和实践策略。

(二)体系建构:加强我国家校社协同治理能力体系建设

超越传统教育管理方式的家校社协同从某种意义上可看作一个教育治理过程,而教育治理理念为新时代家校社合作创新提供了新的空间和思路。[39]《纲要》中也明确指出完善学校内部治理结构,有序引导社会参与学校治理,为家校社协同治理体系建构提供了法律依据和行动指南。家校社作为同一教育系统中的利益相关者,在交流互动、决策管理的过程中发挥着各自的重要作用,因此,应通过优化内部治理结构,提高各主体参与学校治理的积极性,实现协同治理体系良性发展和规范运行。

在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情况下,协同过程往往会存在因目标尚未达成共识或育人行为产生分歧而出现某方“越位”或是“缺位”,导致创新实践育人边界模糊,无法有效开展协同育人。首先,要确保各主体分工明确、职责下沉,在地位平等、民主协商和彼此理解的基础上建立相互信任的伙伴关系,充分发挥自身的教育职责和功能,实现“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的良好合作秩序。其次,要延伸和扩展育人主体在教育领域的创新行为,家庭、学校和社会不是相对独立的“教育孤岛”,而是彼此联系、互动交流的“教育环岛”,教育主体在明确各自角色划分的基础上,跳出固有的实践育人领域,通过家长进校园、教师进社区等跨界行动的开展,促进家长、教师、社会成员之间的信息沟通和交流,进而激发育人主体参与教育创新实践活动的意愿和治理行动。再次,要加强组织管理机构和体系建设,发挥家庭、学校和社会组织的民主参与和协调监管作用。譬如案例中出现的三级家委会制度的设立便于家长与学校互动交流、平等协作,并以制度化的形式赋予家长应有的话语权和知情权,保障了家长、社会工作人员协助配合学校开展相关管理工作的权利和自由,以及对学校重大事务的协商决策和监督问责。最后,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构建多元的网上治理平台,使得多元育人主体共同参与治理的时间和空间变得更具灵活性。

(三)政策倾斜:向薄弱地区倾斜推动家校社协同均衡发展

随着国家经济高速发展和对教育发展愈加重视,城市学校教育信息化的基础设施、网络环境等日趋完善,[40]为家校社协同创新提供了新的发展空间和技术条件,促进了协同主体间信息知识的学习和交流,很大程度上成为协同育人沟通互联、资源共享的优先选择。但是对于经济发展落后的地区和学校,并未真正享受到信息技术带来的诸多优势和效能,协同空间受阻和教育资源匮乏严重阻碍了家校社协同创新的进行和发展。

在数字化转型的社会背景下,要释放数字技术对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放大、叠加、倍增、持续溢出效应。[41]党的十八大以来,社会各界对于教育均衡、高质量发展的呼吁和诉求愈加强烈。2021年教育部等六部门发布《关于推进教育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构建高质量教育支撑体系的指导意见》,强调教育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是国家新基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信息化时代教育变革的牵引力量,是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的战略举措。政府和社会各组织机构应大力加强对贫困地区、学校的信息网络化投入力度,缩小东中西部和城乡数字鸿沟,促进优质的线上公共教育资源普惠共享,努力实现地区和校际均衡发展,同时可以利用网络技术进行实时监督与纪实评价,对家校社协同的整个过程及学生发展情况进行创新性评析和反馈,促进整个社会教育公平与质量提升。

目前,我国学校在家校社协同创新方面进行了积极实践并取得了显著成效。同时,研究存在的一些局限性也不容忽视。本文立足195个地方创新实践育人典型案例,整体分析了新时代家校社协同创新的特征、动因和成效等问题,但是需进一步丰富和补充典型的协同创新案例文本,形成对新时代我国家校社协同创新实践全面、系统的认识和思考。此外,大部分内容仍停留在表面表述和文本总结上,处于协同创新研究的初始阶段,随着地方学校创新案例的不断涌现和发展,需要深化相关研究。

现实表明,承载着促进新时代我国教育改革发展和学生成长成才重要使命的家校社协同创新,不仅符合国家上层政策发展的要求和期望,更是未来教育发展的主流和育人本质的理性回归。实现这一目标不仅是教育工作者的职责,更是社会大众共同的心愿和理想,需要大家共同的努力和坚守。

猜你喜欢
家校协同案例
家校距离
案例4 奔跑吧,少年!
Home-school Cooperation Makes Our Party Branch Activity Colorful 家校共建为党庆生
蜀道难:车与路的协同进化
随机变量分布及统计案例拔高卷
“四化”协同才有出路
发生在你我身边的那些治超案例
三医联动 协同创新
一个模拟案例引发的多重思考
家校合作,让“名著导读”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