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弋桓
(重庆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 重庆 400074)
“新文科”是美国西拉姆学院在2017 年提出的一个概念,中心思想是将新技术与传统文科结合起来,强调学科及专业重组,形成文科与理工科的交叉融合,方便不同专业的学生打破专业课程界限,能够进行综合性的跨学科学习[1]。我国的新文科建设发端于2018 年,正式启动于2019年,其核心要义在于引领学科方向,回应社会关切,坚持问题导向,打破学科壁垒,着重新专业、新方向、新模式、新课程、新理论等方面的探索与实践[2]。新文科建设倡导高等文科教育的创新与发展,主张高校应顺应时代需求,改变现有文科教育模式,强调学科的优化调整,明确专业培养目标与定位,改革课程体系与课程内容,有效支撑人才培养目标和学生素质要求的达成。
重庆交通大学(以下简称“我校”)的工程翻译专业正是在“新文科”背景下发展成熟的文工融合新专业。该专业依托学校工科优势,将翻译与土木工程、机械工程等领域结合起来,成功创办成我校的特色专业。根据2022 年新版人才培养方案,工程翻译专业的培养目标是:以“翻译+工程”为特色,培养适应国家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文化交流需要,具有中国情怀、国际视野,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与综合素质、较高的人文素养、扎实的英汉双语能力、翻译实践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熟练的计算机辅助翻译工具运用能力以及丰富的翻译实践经验,能胜任工程、科技等领域语言服务工作的“通双语、懂专业、精翻译”的高素质、应用型、专业型语言服务人才,以及能在外国语言文学和交叉学科领域继续深造的人才。该培养目标契合“新文科”建设的要求,将传统的语言类及翻译类知识与工程类知识相交叉、相融合,拓展学生的跨学科知识,提高其语言技能与翻译技能,增强就业竞争力。
培养目标同时明确规定了工程翻译专业本科生对于汉语语言能力的掌握:具有较丰富的中国语言文化基础知识、较强的汉语语言运用能力和英汉对比能力,能够很好地胜任翻译工作。学生汉语知识和汉语能力要求的实现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汉语类课程的优化设置。2022 年版人才培养方案中,工程翻译专业汉语类课程包括“现代汉语”“古代汉语”“高级汉语写作”“英汉对比与翻译”四门课程。四门课程分别开设于第二、三、四、六学期,其中“现代汉语”“古代汉语”为必修课,其余两门为选修课。由于新文科建设的根本就是优化课程设置体系,努力培养复合型人才[3],因此准确了解学生对汉语类课程开设及汉语学习的感受,不仅对汉语类课程的优化与改革大有裨益,而且对工程翻译专业的整体发展也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
考虑到后续改革与实践对象与前期调查对象最好具备同一性,本文以重庆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工程翻译实验班作为研究对象,选取已完成所有汉语类课程学习的2019级工程翻译实验班学生为具体对象,通过设计调查问卷来分析学生在汉语类课程学习上面临的问题与需求。需要说明的是,2019 级学生对应的是2018 年版人才培养方案,不过对于汉语类课程,只有开设学期稍有差异(四门课分别开设于第一、二、三、四学期),课程性质及教学时长等并无差别,对分析结果没有影响。本次共收回问卷调查表34份,覆盖率及有效率均为100%,基于问卷结果来探析工程翻译专业汉语类课程的教学改革。
因考查对象为工程翻译专业的本科生,他们对汉语类课程的学习不同于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故而研究组在设计问卷调查时,对提问的汉语知识点进行了筛选(比如没有涉及语音和文字知识)。借助问卷调查表的分析,能够较清楚地了解调查对象在汉语类课程学习上的收获和遇到的问题。详见表1。
表1 工程翻译专业学生汉语类课程学习情况一览表
上述问题节选自问卷调查表,均为多选形式,故标注为“人次”。问题主要针对学生学习汉语类课程时遇到的困难及收获,包括他们对汉语能力的具体需求。四门汉语类课程可以归纳为两大板块,一是“现代汉语”“古代汉语”“英汉对比与翻译”,它们属于语言能力类课程。其中《英汉对比与翻译》涉及翻译,但它是对英汉语言知识的整合,可以偏向语言能力。二是“高级汉语写作”,它属于语言应用类课程,是基于语言能力的语言实践。
从表1 可以看出,对于汉语能力类课程,学生的问题比较多地集中在语法部分,包括实词虚词的使用、特殊句式的把握、英汉语言结构差异的理解等等。此外,语用知识与文化差异也是学生学习的难点。学生在语言能力方面的欠缺,自然影响到语言运用,反映出来即汉语写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通过汉语类课程的学习,学生对汉语本体知识、古今汉语的演变、英汉语言的差异等加深了理解与掌握,在语言运用与语言翻译上有了提升,他们也认识到汉语能力对于本专业学习的重要性。
通过对已完成所有汉语类课程学习的工程翻译专业学生学习情况的分析可以看到,学习初期,学生在汉语和英语基础知识、英汉语之间的异同、语言表达与运用等方面都存在问题。相关课程的开设有助于这些问题的解决,但问题的客观存在与学生对汉语能力掌握的期待显示出汉语类课程还需优化与改进,从而才能更好、更有针对性地帮助工程翻译专业学生学习汉语。
为了回应新文科建设的核心要义,实现“翻译+工程”这一复合型翻译人才的培养目标,需要优化当前的汉语课程体系,科学合理地对汉语类课程的教学内容加以改革。改革离不开理论的指导,首先要加深对教学改革的理论解读。
作为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两种认识论的综合,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可以追溯至18 世纪意大利哲学家维柯(Giambattista Vico)。对建构主义做出重要贡献并将其应用到学习理论中的则是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Jean Piaget)和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Lev Vygotsky)。建构主义理论认为知识是情境化、个体化的产物,是认知主体主动建构的结果,学习就是一个意义建构的过程。具体而言,学习是认知主体根据其经验背景,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借助他人(包括教师和协作伙伴)的帮助,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的。因此,教学应以学生为中心,学生要从外部刺激的被动接收者和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和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要从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和促进者[4]。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意义建构的目的[5]。
系统理论(system theory)是奥地利生物学家贝塔朗菲(Ludwig von Bertalanffy)在现代西方分析传统和逻辑规范的科学与哲学背景下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门跨学科理论[6]。系统理论强调整体性原则,强调某一组织系统中元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关联性,同时还强调系统与外部环境之间交互式的开放特性与自适应性。该理论认为跨学科教育并不意味着无休止地增加一些大学课程,因为增加或者并列不同方面的课程,既培养不出“教养”,也不能带来“通才”(generalist)教育。跨学科教育应该做到:第一,设置适应性课程,因适应通过选择来实现,适应性课程应该偏向指“最好的课程”;第二,整合纷杂的课程,建立综合性的一体化课程,降低课程之间的重复;第三,设立跨学科教育计划,注意文学、理学、哲学之间的贯通;第四,设置多学科教学班级,培养科学通才[7]。
需求分析(needs analysis)指通过内省、访谈、观察和问卷等手段对需求进行研究的技术和方法。需求分析的理论依据源于20 世纪60 年代出现的课程开发理念,该理念认为课程开发要遵循三个原则:改进教学方法、针对教学群体调整教学、训练学生的学习,需求分析主要根植于后两者[8]。需求分析可以包括“目前情境分析”和“目标情境分析”,前者是指学习者在开始学习之前,原有的语言程度及他对下一阶段学习的要求和期待;后者是指学习者未来工作的环境对学习者的要求以及学习者对这种要求所持的态度[9]。需求分析的关键是要找出学习者现有的语言能力和某一专业知识水平与社会及其自身所期望达到的程度之间的距离,以便教师可以将教学精力放在最需要重视的方面。需求分析因此成为课程设置的起点,同时是为之后的系列教学活动寻找目标的一个阶段[10]。需求分析的最终目的是形成决定、改进教学。
基于教学改革的理论指导,结合问卷调查结果,在当前新文科建设背景下,工程翻译专业汉语类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路分析如下:
“现代汉语”“古代汉语”“英汉对比与翻译”三门课程主要处理词汇、语法、修辞三大部分知识,以及三部分知识与英语相应知识的比较。考虑到培养目标和教学时长,可以对现有教材的教学内容加以选择。除了词的构成、词义的性质、词的语法特征、单句的句法分析、复句的层次分析、词语及句式的选择等基础知识外,还可增加英汉文化词汇的差异、词语指称范围的差异、语法规则的超常规组合、英汉词类比较、英汉句式比较,以及英汉语在礼貌原则、合作原则、言语行为等语用方面的差异等知识。同时注意引入工程类文献及相关教材,将其与汉语知识相结合,介绍工程类术语的构词特点、工程类文献的语法特点和语体风格特点、工程类文献中辞格的使用等内容。“高级汉语写作”是对上述语言知识的具体实践,在介绍写作理论和基本文体写作要求之外,需要再次巩固语言知识,通过写作实践来提升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凸显工程翻译专业的要求和特色,注意将语言能力与实践能力的培养体现在课程教学中,对教学内容做合理的取舍和调整,淘汰不符合人才培养目标及社会发展需求的内容。拓展课程知识的适用性,突破基础知识的碎片传授,加深不同门类课程之间的融合,注重知识的层级性。此外,课程内容要体现学科的专业性,不仅要有本专业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语言知识,还要有相关学科的专业知识,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思辨能力。课程中要进一步加强写作与翻译的实践操作,强化学生的知识体系与专业技能,为学生提供专业的指导,培养他们对实践领域的理解能力。
跨学科是学科与科技发展及产业革命的必然结果,跨学科教育是跨学科研究在学校教育中的必然反映,当今社会,学科之间的深度交叉融合已势不可挡[11]。为了实现培养目标要求的“‘通双语、懂专业、精翻译’的高素质、应用型、专业型语言服务人才,以及能在外国语言文学和交叉学科领域继续深造的人才”,教师要将外语的语言特点、工程类文献与教材的语言特色整合到汉语类课程教学内容中,突破共同语的教学体例局限,建立语言间相互比较、语言知识与写作能力相互促进的结构框架,促进汉语类课程、工程专业知识类课程、翻译类课程的互相融合、互相补充,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与研究兴趣,保证学习效果,提升知识储备,应对当前社会对语言类及翻译类人才的需求。
工程翻译专业的汉语类课程旨在为后续翻译及工程类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其开设目的、任务不同于汉语言文学专业,不能照搬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汉语课程内容。教师应依据专业特色和学生能力获取的需要,重新规划课程内容,突出重点和难点,讲清那些必要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剔除与学科要求不相符的某些繁杂内容,增补符合学科发展的内容,比如汉语与英语等其他语言的对比研究、工程类文献的语言特点、语言写作等内容,通过不同语言的比较、土木工程语言特点的介绍、汉语基础知识与汉语写作技巧的配合等,深化学生所学的汉语理论,培养和提高学生理解、分析和运用汉语的能力。
本文遵循新文科建设的内涵,结合学科交叉融合的新趋势,探讨了重庆交通大学工程翻译专业汉语类课程的教学改革问题。工程翻译专业结合了外国语言文学、中国语言文学与土木工程等学科,目标在于培养高素质的工程翻译人才。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教师要围绕工程翻译专业的学科性质和目标任务,对汉语类课程加以优化与改进,区别其不同于汉语言文学专业汉语课程的特点及内容,设置符合工程翻译专业真正需要的汉语类课程,让学生在比较全面地了解、理解和掌握汉语的同时,加深对英语及工程类文献语言特点的了解、理解和掌握,培养学生的语言素质和语言能力,提升其语言应用能力,以此改进汉语类课程的教学质量,实现工程翻译专业汉语类课程的科学化与合理化,最终为当前的新文科建设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