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文化遗产时空分布特征及旅游响应研究
——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为例

2023-12-25 12:42闫旭纲宁玉杰王雨婕
科技和产业 2023年22期
关键词:文物保护山西省时期

闫旭纲, 宁玉杰, 王雨婕

(1.中国建筑材料工业地质勘查中心山西总队, 太原 030031; 2.太原师范学院 地理科学学院, 山西 晋中 030619)

文化遗产具有独特的历史和社会价值,既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2022年,习近平在平遥古城考察调研时指出,要全面保护好历史文化遗产,统筹好旅游发展、特色经营与文化遗产保护的关系。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着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和创造力。当前,全国上下大力推进“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的文旅融合,以各类文保单位为旅游吸引物的遗产旅游日益成为旅游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因此,通过旅游产业弘扬和传承文化遗产的内涵和魅力,对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具有重要的推动意义。

文化遗产是人类文明创造的见证,因此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对文化遗产的研究起步较早,主要围绕文化遗产保护法规政策[1]、保护措施[2]等,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转向物质遗产与非物质遗产的概念界定[3-4]、文化遗产可持续保护[5]与文化遗产的旅游化利用[6-7]等方面。国内学者文化遗产的研究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代表性成果集中在文化遗址或聚落遗址演化格局[8-9]、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10]、文化遗产制度建设[11]、文化遗产空间分布及成因机制[12-13]等方面。具体来看,研究空间尺度上关注省域文化遗产空间格局演化问题,如朱爱琴等[14]对湖北省文化遗产的时空演化特征进行了深入分析。

山西省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存量巨大、分布广泛,这既是重要省情,又是文旅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宝贵资源,但由于其空间分布零散,文保单位维护资金技术欠缺等原因,遗产传承与利用发展都面临着严峻问题。山西省先后印发多项文物保护与活化利用的政策文件,致力于强化文物古迹保护利用,推进文物密集区进行整体保护利用,借助技术手段打造文物活化利用试点。因此,从时空视角探讨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分布特征与旅游响应关系,有助于促进不同尺度空间文化遗产旅游开发利用的适应性研究,对于文化遗产集中连片区域遗产保护与旅游发展更具有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基于此,本文从地理学时空二元视角出发,以山西省域范围内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为研究对象,通过最邻近指数、核密度分析和标准差椭圆等方法研究空间分布与时间演化特征,在此基础上利用SPSS探究以各时期、各类文保单位为代表的文化遗产与旅游发展的响应关系,以期为山西省文化遗产分类管理、分区保护及旅游化利用提供参考。

1 研究区概况

山西省位于华北西部的黄土高原东侧,地势东西高,中间低。地形复杂,有山地、丘陵、高原、盆地、台地等多种地貌形态。因此孕育了丰富优美的自然生态景观和厚重悠久的历史文化古迹,成为全国重要的旅游目的地。山西省拥有宗教文化、边塞文化、红色文化、古建筑及民俗文化五大类旅游资源,形成晋北—佛教古建、晋中—晋商民俗、晋西—黄河风情、晋南—根祖文化、晋东南—太行山水五大文化旅游集聚区。目前,全省现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31处(图1),位居全国第一,其中,有大同云冈石窟、平遥古城、五台山三处世界文化遗产。山西省拥有全国70%以上的宋金之前的古建筑物。山西省有太原市、大同市、代县、祁县、平遥县、新绛县六大历史文化名城。

2 研究方法和数据来源

2.1 研究方法

2.1.1 最近邻指数

最近邻指数是通过测量空间单元内每个对象点与其最近邻对象点位置之间的距离,计算对象点的实际最邻近距离与理论最邻近距离之比,来体现点状要素空间分布类型(均匀型、随机型和集聚型)。将山西省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作为对象点,运用最近邻指数法对其空间聚集类型特征进行研究,计算公式为

(1)

(2)

2.1.2 核密度

核密度是用于计算周围邻域中目标要素的密度,体现目标要素的集聚程度。将山西省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作为目标要素,运用核密度分析法对其空间密度特征进行研究,计算公式为

(3)

2.1.3 标准差椭圆

通过标准差椭圆计算地理要素的分布重心,由分布重心作为起点转角θ、x轴和y轴标准差等参数进行计算,并构建一个包含空间分布趋势的椭圆,体现地理要素分布形态。以山西省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为地理要素,运用标准差椭圆法对不同时期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方向特征进行研究,计算公式为

(4)

(5)

(6)

式中:SDx和SDy分别为x轴和y轴标准差;Δxi和Δyi分别为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x、y坐标点与其平均中心的偏差;θ为椭圆旋转角;n为确定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数量。

2.1.4 回归分析法

回归分析侧重于研究随机变量间的依赖关系,以便于用一个变量去预测另一个变量。利用回归分析法从山西省的接待入境过夜游客人数、旅游外汇收入、接待国内游客人数、国内旅游收入等维度探求山西省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分布与旅游产业发展的相关关系。

2.2 数据来源

本文的文化遗产数据来源于国家文物局官网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公布的全国重点文保单位信息,包括名称、类别、批次和地址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位置信息通过百度地图坐标拾取器获得,通过将该坐标转为WGS_1948坐标后导入ArcGIS软件进行纠偏,最终得到山西省文化遗产地理信息数据库。旅游响应数据基于山西省统计局官网公布的《山西省统计年鉴2020》中山西省各地市入境过夜游客人数、旅游外汇收入、接待国内游客人数、国内旅游收入数据。

3 山西省文化遗产时空分布特征

3.1 空间分布特征

3.1.1 区域数量与类型差异

根据山西省市级行政区划探析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分布的区域数量特征,结果如表1所示。运城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数量最多,为100个,占全省总数的18.8%。晋城和长治并列第二,均为73个,分别占全省总数的13.7%。晋中、临汾、吕梁、太原、忻州分别为69、56、39、38、37个,分别占全省总数的13%、10.5%、7.3%、7.2%、7.1%。大同、阳泉、朔州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较少,分别为29、10、7个,占全省总数的5.5%、1.9%、1.7%。结果表明,山西省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区域分布不均衡,呈现南多北少的分布特征,晋南地区的运城、晋城、长治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数量较多,晋北地区的大同、朔州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数较少。

表1 山西省全国重点文保单位区域数量与类型统计

进一步分析山西省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分布的点密度,发现各地市文化遗产的区域数量与点密度存在空间错位分布现象,即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数量多的地市不一定点密度高。具体来看,晋城文化遗产分布点密度最高为76.92个/万km2,运城、太原、长治、晋中的点密度为70.51个/万km2、54.38个/万km2、52.31个/万km2、42.05个/万km2,居于全省前列。临汾(27.58个/万km2)的点密度接近于全省平均水平(33.89个/万km2)。阳泉、大同、吕梁、忻州、朔州的点密度分别为21.93个/万km2、20.46个/万km2、18.49个/万km2、14.71个/万km2、6.60个/万km2,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

山西省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类型齐全、种类丰富,但类型分布差异较大。古建筑类文保单位数量最多,在各地区均有分布,其中运城最多;古遗址类文保单位分布也较广泛,除了阳泉和长治,其他地区均有分布;古墓葬类文保单位在运城和大同分布较多,而在忻州、阳泉和晋城没有分布;石窟寺及石刻类文物保护单位除了朔州和运城,其他地区分布较为均匀;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类文保单位集中分布在忻州、吕梁和太原;其他类文保单位由于数量较少,只有运城有所分布。山西省拥有全国七成以上的宋金之前的古建筑物,因此古建筑类文保单位在全省均有分布。晋南部地区是山西省文化的起源地,城市开发早,因此保存有大量史前时代的古遗址。运城文化底蕴深厚,大同曾作为北魏中期的都城,因此古墓葬类文保单位多。西汉末年佛教传入中国,而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不安,因此石窟寺及石刻类文保单位分布较为分散。清朝以后,晋商兴起,带动山西省中部地区经济的发展,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类文保单位随之增多。运城文化资源丰富,因此其他类文保单位仅存于运城。

3.1.2 空间集聚特征

借助ArcGIS10.8软件,运用最邻近指数、核密度等方法来分析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地理空间上的分布模式、集聚特征。

利用平均最近邻工具对山西省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进行分析,得到最邻近指数图(图2)。结果显示,山西省531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实际平均观测距离为4.6 km,预期平均观测距离为6.3 km,最邻近指数R为0.469 038,临界值z为-23.428 824,显著性水平小于1%,呈现明显的集聚分布特征。

图2 山西省全国重点文保单位最近邻指数

通过核密度工具对山西省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进行计算处理,得到核密度图(图3)。山西省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整体上呈“一主核、两副核、多点集聚”的“人”字形分布格局。其中,晋城与长治交界的高平市形成1个高密度核心区,分别在太原、晋中与吕梁交界的汾河中游地区和运城与临汾交界的汾河下游地区形成2个次密度核心区,在大同西北部、忻州东部、阳泉东南部、吕梁西部等区域形成若干个文化遗产密集分布区。

图3 山西省全国重点文保单位核密度

3.2 时间分布特征

3.2.1 时序数量与类型差异

根据不同历史时期对山西省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分布进行分析,如表2所示。宋元时期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数量最多,为254个,占总数的47.8%。明清时期位居第二,为161个,占总数的30.3%。近代以来、先秦时期、隋唐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史前时代分别为27、24、22、19、18个,分别占总数的5.1 %、4.5%、4.2%、3.6%、3.4%。秦汉时期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最少,只有6个,占总数的1.1%。结果表明,隋唐之后的宋元时期、明清时期、近代以来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数量较多,隋唐之前的史前时代、先秦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数较少。因此,山西省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时序分布不均衡,主要分布在宋元时期及其后的各时期。

表2 山西省全国重点文保单位时序数量与类型统计

山西省各类型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时间分布差异大。古建筑类文保单位数量最多,在魏晋南北朝之后各时期均有分布,其中宋元时期最多;古遗址类文保单位分布也较为广泛,除了明清时期和近代以来,其他时期均有分布;古墓葬类文保单位在先秦时期到魏晋南北朝时期分布较多,而在史前时代和近代以来没有分布;石窟寺及石刻集中分布在魏晋南北朝时期;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类文保单位集中分布在近代以来;其他类文保单位由于数量较少,只有宋元时期有所分布。

3.2.2 时间方向特征

借助ArcGIS 10.8软件中的标准差椭圆工具对山西省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进行分析,得到不同时期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分布特征椭圆(图4)。

图4 山西省全国重点文保单位标准差椭圆

总体来看,山西省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标准差椭圆呈东北-西南方向分布,重心在长治市沁源县境内(35.588°N,110.944°E)。细分时期来看,各历史时期的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标准差椭圆均呈东北-西南方向分布,椭圆重心基本位于山西省南部或中部。从不同时期椭圆重心位置演变上看,史前时代重心在临汾市尧都区,先秦时期向东南转移至临汾市曲沃县,秦汉时期向东北移至太原市万柏林区,魏晋南北朝时期向东南移至太原市清徐县,隋唐时向西南移至长治市沁源县,宋元时期向东南移动仍在长治市沁源县,明清时期向西北移至晋中市介休市,近代以来向东北移至太原市阳曲县。从重心迁移方向上看,总体上呈由西南向东北移动的趋势(图5)。史前时代至先秦时期,临汾市是华夏文明发祥地及山西省文化最早起源地之一;秦汉时期至魏晋南北朝时期,多个朝代在太原市设郡,山西省中部和北部文化快速发展,重心北移至太原市;隋唐时期至宋元时期,北方战争频发,重心南移至长治市;明清时期,晋中市是晋商的聚集地,重心北移至晋中市。近代以来,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太原市成为文化聚集的中心地,重心继续北移,重新回到太原市。

图5 山西省全国重点文保单位标准差椭圆经纬度变化

4 山西省文化遗产旅游响应分析

运用SPSS数据分析软件对山西省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与旅游业发展进行相关性分析,得到相关系数表(表3)。山西省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与相关旅游因素之间系数检验显著,说明自变量(山西省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能科学预测因变量(接待入境过夜游客人数、旅游外汇收入、接待国内游客人数、国内旅游收入)的变化。

表3 山西省全国重点文保单位与旅游业发展相关性分析

山西省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数量与接待入境过夜游客人数、旅游外汇收入、接待国内游客人数、国内旅游收入的相关性分析中,相关系数分别为0.920、0.903、0.989和0.986;在古建筑类文保单位方面,相关系数分别为0.917、0.900、0.985和0.982;在古遗址类文保单位方面,相关系数分别为0.835、0.815、0.916和0.910;在古墓葬类文保单位方面,相关系数分别为0.852、0.836、0.938和0.929;在石窟寺及石刻类文保单位方面,相关系数分别为0.903、0.893、0.975和0.929;在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类文保单位方面,相关系数分别为0.924、0.912、0.946和0.950。这些数据均表明回归方程对因变量的解释程度高,双方拟合度高。相比较而言,古建筑类和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类文保单位与旅游业发展的相关系数相对较大,即旅游业发展对古建筑类和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类文保单位分布的响应较为明显。山西省古建筑数量多,类型丰富,知名度高,具有较高的审美和欣赏价值,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是民族文化的革新与民族复兴思想的典型体现,与现代社会关系密切,对国内外游客具有更高的吸引力。其他类文保单位与接待入境过夜游客人数、旅游外汇收入、接待国内游客人数、国内旅游收入的相关性分析中,相关性系数分别为0.589、0.562、0.694和0.681,表明回归方程对因变量的解释程度不高,双方拟合度较低但有相关关系。山西省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与旅游业发展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说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全省旅游业发展的宝贵资源,有助于提升山西省旅游业的社会价值与经济效益,为山西省资源型经济转型提供了强大的动力支持。

5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以山西省531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为研究对象,通过ArcGIS软件分析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空间分布特征与时间分布特征,并在此基础上运用SPSS软件探讨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数量及山西省2019年旅游业发展状况的响应关系,得出如下结论:

1)山西省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区域分布不均衡,整体呈“人”字形分布格局。具体表现为南多北少,运城市最多,朔州市最少;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空间数量和点密度差异大,晋城市最高,朔州市的最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类型齐全,但空间分布差异大,数量最多的古建筑类文保单位在各地区均有分布,数量最少的其他类文保单位只有运城市有所分布;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最邻近指数R为0.469 038,呈集聚型分布。

2)山西省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时序分布不均衡。宋元时期分布最多,秦汉时期最少;各类型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时间分布差异大,数量最多的古建筑类文保单位在魏晋南北朝之后各时期均有分布,数量最少的其他类文保单位只有宋元时期有所分布;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呈东北-西南方向分布,总体重心在长治市沁源县境内,各时期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重心均在山西省南部和中部,迁移方向整体呈由西南向东北移动。

3)山西省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与旅游业发展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除了其他类文保单位,各类型文保单位对接待入境过夜游客人数、旅游外汇收入、接待国内游客人数、国内旅游收入的解释程度高,双方拟合度高,说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对山西省旅游业发展具有显著的相互推动作用。

5.2 建议

1)规划指引,整合文化遗产资源保护。山西省文化遗产分布特征呈现显著的区域特性。因此,要编制系统全面的文化遗产保护规划,建立文化遗产数据库、制定保护计划、修复方案等,将文化遗产保护融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国土空间规划,构建体现各地文化和旅游资源禀赋、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的文化和旅游空间布局,将山西省的文化遗产保护融入黄河、长城文化公园建设,生动呈现山西省文化的鲜明特色,推介和建立一批文化地标,积极推进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和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的申报与建设,在山西省已有成熟线路基础上,注重整体保护特色历史文化空间,打造以文化遗产资源为依托的五大旅游文化带,协调山西省各地旅游发展水平,促进旅游产业规模化、集群化发展。

2)特色挖掘,打造文化遗产旅游品牌。山西省文化遗产类型丰富,时期跨度久,空间分异显著。立足区域优势与特色,因地制宜发展不同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集聚区的相关主题游,大力弘扬以根祖文化、晋商文化、古建文化等为代表的山西省优秀传统文化,挖掘其历史价值,领悟其文化内涵,关注其人文环境,与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相结合,推出形式新颖、内涵丰富的精品文旅活动,提升游客旅游的体验感、获得感,通过有创意的策划营销,借助各种媒体平台展开推广,通过品牌塑造、形式创新、多层联动的方式,进一步完善山西省的旅游形象,满足游客的多元化需求,提高市场竞争力。

3)文旅融合,实现旅游品质提档升级。山西省历史悠久,文化遗产内涵丰富。因此,要打造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为核心,涵盖区域文化系统,集游乐观光、民俗体验、文化感悟于一体的文化旅游景区,设计独特文创产品,延长产业链条,拓展沉浸式、体验式、互动式文旅新场景,形成动静互补、游娱互联的文化旅游新模式,为产业发展赋予新动能,形成独具魅力的文化新高地,增加景区的吸引力,使游客全方位感受山西省文化遗产的深厚内涵,推动文旅产业深度融合和价值再造,促进全省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文物保护山西省时期
丹江口库区加强文物保护(之一)
山西省右玉县的生态建设及其启示
山西省秋收已完成93.44%
山西省打开农产品供深通道
博物馆与近现代中国文物保护
文艺复兴时期的发明家
开心一刻
清代时期
名胜古迹
新时期的向善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