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 静
(景德镇陶瓷大学 江西 景德镇 333403)
古往今来,中国的陶瓷发展已经有了悠久的历史,陶瓷艺术受到多元化思潮的深入渗透,器物的造型、装饰以及材料在不断地创新。现代陶艺在传统陶瓷的基础上,以陶土和瓷土为载体,运用了别具一格的语言特征,体现了现代艺术精神,具有独特的艺术特色。笔者通过在传统陶瓷的基础上,探析了动物元素在现代陶艺装饰与造型中的运用,以及与传统陶瓷中动物元素的关系。
现代陶艺离不开造型与装饰,点线面的构成丰富了陶瓷形体的装饰。装饰的解释即是“对生活用品或生活环境进行艺术加工的手法。它必须与所装饰的客体有机地结合,成为统一、和谐的整体,以便丰富艺术形象,扩大艺术表现力,加强审美效果,并提高其功能、经济价值和社会效益”。造型指“塑造物体特有形象,也指创造出的物体形象”。现代陶艺的装饰手法运用相当丰富,根据创作的不同需求,可以有各种装饰方法,比如在坯体表面刻划、雕琢、塑造肌理(釉下彩绘、釉上彩绘)等,以此来达到丰富多彩的效果。肌理装饰手法是建立在泥性和材料特性的基础上,通过肌理在陶艺创作过程中造成的表面效果,来表达内心情感。陶瓷釉上、釉下彩绘是在烧成或未烧成的坯体上,利用各种陶瓷材料和绘画技法进行绘制,最后烧成而成,这是釉料与火的艺术,装饰性十分强烈。陶瓷彩绘作品在烧制过程中,釉料、烧制方法、烧制温度不同都会导致颜色的变化,这种不确定性体现了陶瓷绘画的魅力。
在造型方面,现代陶艺的表现形式较传统陶瓷丰富的多,造型随意性强,几何形体通过各种扭曲、挤压、翻卷等变形手段,成为不可再现的艺术新作。
现代陶艺的每一种装饰手法都有着非凡的感染力,富有表现性的前卫艺术、后现代艺术,是陶艺家表达自己审美情趣与情绪的手段,给观者带来不同的人生体验和人生感悟。
瓷器是人类文明的产物。早在商代,就出现了原始瓷,经过西周、春秋时期,逐渐制造出了青釉瓷器。汉代出现了著名的越窑青瓷,主要靠造型取胜,而几乎不靠装饰见长。唐宋时期的陶瓷发展是最快的,各地出现了独创性的装饰瓷,如花釉、绞胎等。在元代时期,景德镇出现了精美绝伦的青花瓷,明代有五彩瓷,清代粉彩瓷。青花瓷在不同的时代装饰风格、表现手法有着极大的不同。
传统陶瓷有着两大特点:传承性和程式化。过去的陶瓷技艺传承靠的是师徒传承、子承父业。这时候的传统陶瓷是保守的,几千年的技法被一丝不苟的传承。陶瓷装饰中,人物有婴戏图、仕女图,花鸟有梅兰竹,动物禽鸟有老虎、凤凰、仙鹤。
到了20世纪80年代,陶瓷装饰才发生了极大的变革,以釉上、釉下的装饰为主的格局有了突破,开始产生了采用高温颜色釉综合装饰,在传统装饰技艺的基础上,陶瓷艺术家研究出了各种新技法。但这些技法都离不开古代传统陶瓷,在传统的过程中不断地创新,不管是在现代陶瓷中融入传统元素,还是对传统陶瓷进行创新,都是对文化的传承,而这些都加快了陶艺的发展。
以动物形象作为艺术创作题材,有着悠久的历史。新石器时代中的彩陶陶塑作品手法朴素,展现了古代人民与大自然搏斗的场景和文明社会的演化与发展,记录了先民的美好愿望。秦代的动物元素更注重传神的刻画和把握对象的精神内涵。唐三彩陶塑色彩丰富,尤其三彩马最具时代特色,精湛的工艺与丰富的色彩,展现了蓬勃的艺术性。宋元时期,工艺更精湛;到了明清,陶瓷追求细腻,故而动物陶瓷作品发展的更为精致。现代动物陶艺在传统陶瓷的基础上有了更新的发展,不再局限于逼真,而是多了现代的抽象性。动物元素运用在装饰上的体现有釉上彩绘,比如仙鹤、老虎等绘画题材,而陶瓷彩绘的发展历程与绘画的发展历程相似。
动物陶艺作品具有观赏性和实用性两种特质,造型表现方式包括具象和抽象。观赏性的动物陶瓷可以称作陶瓷雕塑,具有实用性的动物陶艺可以是各类器皿、烛台、灯具等。大自然孕育动物,而泥料取材于大自然,融入了动物元素的陶艺作品是自然与自然的碰撞。这些动物造型可以是常见的鸡、狗、羊等,也可以取材于《山海经》或是仅存在于想象中的动物。作品依赖于作者的想象,也需要创作者的扎实的陶艺基础。
动物陶瓷造型的成型手段一般有泥板成形、泥条盘筑、堆贴等。从艺术语言来看,动物陶瓷主要在于依靠艺术家的创作意念,动物形象是创作源泉,泥土是材料与媒介,艺术形式的实现就是艺术家在对动物形象的理解的基础上,把动物的个性表现出来。动物陶瓷讲究造型神形兼备,需要创作者将动物形象表现的淋漓尽致。动物陶艺要反应艺术家的思想品格,如今社会变化日新月异,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在浮躁的气氛中,更多的人开始追求平静淡雅、质朴简约的生活,对于艺术品的要求自然也是偏向于原始纯真,如此使得观赏者可以从中得到轻快愉悦的心情。
动物陶瓷处于不同的地区,赋予了不同的艺术价值和审美价值,也带着一定的民族文化性,反映民族哲学。动物陶瓷造型的审美价值在于形式美。古代的动物陶瓷在被创造之初,其造型和装饰的审美显得是还不够成熟的,在制作工艺上也显得简陋,但这些作品足以让当时和现在的人们感受到愉悦和满足,说明当时制作作品的创作者们拥有质朴、简单的心理。反观当今社会,精致的动物陶塑反而得不到人们的喜爱,而保留原始肌理、抽象的动物造型反而更得人心,抽象带来想象,侧面体现了发展快速的现代,人们的欣赏观念依旧如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美学思想那般,自然保留着原始的淳朴和渴望回归自然的心情。
平面运用主要体现在陶瓷绘画上。原始时期彩陶纹样中就已经出现了动物纹样,最早的动物纹样具有写实的特点,造型粗犷,例如《鹳鱼石斧图彩陶缸》用粗重结实的黑线勾出鹳鸟的眼睛和鱼身,画面效果十分粗犷有力。在这以后经过发展,逐渐简化为几何纹样。到新时期时代晚期,动物图案逐渐增多,品种丰富,装饰技法成熟,主要有鱼纹、鸟纹、龙纹等。商代陶瓷装饰受青铜器的影响,以饕餮纹和龙纹为主,此时装饰十分华丽。秦汉时期,动物纹样夸张变形,出现了抽象化、程式化的模式。隋唐时期,它们告别了夸张变形,呈现出自由舒展、富有情趣的特点。宋元时期的动物纹样清新、典雅、含蓄。明清时期的动物纹繁缛华贵。
动物纹样题材有龙、凤、羊、马、鱼、鹤、孔雀、大象等,每种动物都有寓意,不同动物纹的组合注重形制和意境的结合:①以物寓意;②形态象征,通过对动物形态的研究,提取出相似含义来表达吉祥;③拟人化;④谐音。这4点从古至今基本一致,或者说从古至今的传承使得人们对于动物天然有一种刻板印象,比如狐狸是狡猾的,狼是贪婪的,狗是忠诚的。现代陶艺的动物元素运用是在传统纹饰的基础上,满足观赏者的多元化需求,将传统动物装饰元素与现代审美理念结合,创造出的是具有现代语言的动物元素。具体体现在对动物造型的变形、简化、抽象上。
立体运用指陶瓷动物雕塑以及动物造型的陶瓷器皿,和其他造型艺术一样,作品的形式美是作品艺术水平的具体体现。
中国最早的动物陶瓷雕塑出现在新石器时代,通过随手捏制的方法表现动物形象。两汉时期,动物陶瓷造型不拘小节,注重神态描写。唐宋时期,不论在制作方法还是烧制技术上都有了显著的进步。明清时期更是丰富多彩,品类丰富。
不同的时代需要有不同的思维方式,故而陶瓷动物也需要结合时代的发展而发展。随着人们的精神水平不断提升,对艺术品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一部分现代动物陶瓷从古代的“写实”走向更抽象、变形。所谓艺术来源于自然又超出自然,在这一感悟使得动物陶塑具有形式美之外,还有内涵美。现代陶艺中的立体动物往往会夸大某一特点,或对于形体进行重新组合,用独特的釉料装饰。陶艺作品的造型越抽象,对形体掌握的要求越高。
另一部分相较于古代更加写实,但并不是字面意义上的写实,也不是一味的模仿和对现实的摘抄,而是从艺术家视角出发的带有个人情感的动物造型。动物陶瓷雕塑创作完美结合现代陶艺语言的当属周国祯,他认为“艺术反映时代”,他在作品《雪豹》(见图1)烧制的意外中获得了“残缺美”的感悟,在抽象美的原则中更是有着与众不同的见解。自此,他开始研究陶瓷材料缺陷肌理的艺术转化,同时还研究匣钵土在陶艺中的应用与表现。在跨过探索期后,他从汉代石刻中领悟到了“天人合一”的思想。他手中的动物姿态万千、生意盎然,让人百看不厌,体现了对现代中国人的关怀,展现东方“禅境”。他的作品带动了现代陶艺意识在中国的觉醒,可以说是现代陶艺与动物元素完美结合的典范。
图1 《雪豹》
现代陶艺与动物元素的结合正在走向国际化,艺术家想要获得持续的发展就必须要跟上时代的步伐,通过不断地探索和创新,把握住形式和内涵两方面的美感,促进传统陶瓷与现代陶艺的融合,怀揣着丰富的灵感和喜爱动物的心情,在陶瓷领域内创作出更多动物元素的现代陶艺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