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永林
作为中国民俗学之父的钟敬文,早在“五四”运动时期就开始民间文学、民俗学的搜集和研究工作,并取得了较为突出的成就。改革开放后,他更加积极地研究民俗学理论和实际问题,推动民俗学学科体系和学派的建立,带领中国民俗学界同仁创造了20 世纪80 年代至本世纪初中国民俗学发展的黄金时期。钟敬文的民俗学思想,与中国文化发展同频、与中国改革开放时代同步,以其独特的学术品格,为中国民俗学学科建设和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改革开放初期钟敬文的民俗学理论,既是他个人早期学术思想发展的结果,更是中国民俗学者关于民俗理论研究和学科建设智慧的结晶。研究这一时期钟敬文的民俗学思想,对不断推进中国民俗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设和学派建立具有重要意义。
钟敬文很早就受马克思主义的影响,而且随着社会政治形势的变化,他的认识也不断深化,这对他的学术思想形成与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据钟敬文在《〈钟敬文民间文学论集〉自序》中介绍,早在20 世纪20 年代中后期,他就开始接触马克思主义理论,而真正自觉运用到学术研究上是在20 世纪40 年代中后期,并成为他学术上的重要指导思想。新中国成立后,他更加自觉地运用马列主义原理来指导自己的学术研究,“在这个学科的领域里,力争运用马列主义观点、方法,特别是对经典作家有关言论的学习、援用”①《钟敬文民间文学论集》(上),“自序”,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 年,第8 页。。改革开放后,随着思想解放运动的开展,钟敬文在反思中认识到,必须正确运用马列主义基本原理和方法来指导民间文艺和民俗学研究,反对教条主义。
钟敬文曾经这样说:“据我个人的经验和体会是:对于自然、社会和人生等的理解,在我所接触的许多世界性学理中,总的说来,还没有比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更有说服力的。”①钟敬文:《新的驿程》“自序”,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7 年,第8 页。因此,他能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方法开展学术研究。改革开放后,钟敬文在《我在民俗学研究上的指导思想及方法论——〈钟敬文文集·民俗学卷〉自序的一节》中曾做过这样的反思:“我感到我们过去在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方面,多少有些教条化,甚至庸俗化。从态度上说,不是以导师们的基本理论为观察、分析、判断的指导,反之,往往满足于某些成文的引用、演绎,使原来生动活泼的东西变成为僵硬的木偶石像。”②钟敬文:《我在民俗学研究上的指导思想及方法论——〈钟敬文文集·民俗学卷〉自序的一节》,《中国民间文学演讲集》,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年,第368 页。1979 年,他在《把我国民间文艺学提高到新的水平》一文中指出:“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是指导我们国家各方面活动的基本原理,同时也是指导我们民间文艺研究的基本原理”,但与以往不同的是,他反对对于马列主义的生搬硬抄,提出破除教条主义、坚持实事求是的作风:“马克思主义不是什么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研究事物或决定政策,必须从眼前客观的事实出发,而不是从某些公式或原则出发”。③《钟敬文民间文学论集》(上),第407 页。1983 年,他在《建立新的民间文艺学的一些设想》中再次强调:“我们建立的民间文艺学,概括地说,应该是这样的一种人文科学——以马列主义为指导的、从实际出发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系统的民间文艺学。”④钟敬文:《建立新的民间文艺学的一些设想》,《钟敬文文集·民间文艺学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 年,第50 页。可以看出,改革开放后,钟敬文既重视马克思主义思想对学术和学科的指导意义,另一方面又特别强调不能教条化,应根据具体情况实事求是地运用,这表明他对于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和理论认识的不断深化。
阶级观点和阶级分析方法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在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早在20 世纪50 年代,钟敬文就有从阶级、阶级斗争和革命运动的历史高度来考察民间文学的论著。“当时和后来一段时间里,列宁的阶级社会里的两种文化论及高尔基等关于神话、民间故事、史诗等的言论,是我们这方面理论文章中最常引证的文献(这是必要的和有益的)。”⑤《钟敬文民间文学论集》(上),“自序”,第8 页。改革开放后,他仍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阶级观点和阶级分析方法研究民俗文化,1989 年,他在《“五四”时期民俗文化学的兴起》中分析中国民俗文化的发展就采用阶级分析法:
一个已经进入文明阶段的国家,它的社会大都有上下阶级的存在。那些不同阶级的人群,彼此不但在经济上、政治上、社会地位上有明显的区别,在文化上也显然有着“楚河汉界 ”。从历史文献的资料看,我国至少从商代起就有这种分化的社会状态。自那以来,随着时代的进展,这种阶级分化的状态就更加强化了。到了近代,上层阶级社会的贵族、富豪的文化,跟社会中、下层一般民众的文化不仅是互相区别的,互相对立的,乃至于是互相对抗的。⑥钟敬文:《“五四”时期民俗文化学的兴起——呈献于顾颉刚、董作宾诸故人之灵》,《钟敬文文集·民俗学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 年,第106—107 页。
作为“半个政治家”的钟敬文紧跟中国时代政治发展,强调马列主义在学术上的指导地位,用阶级观点和阶级分析法研究民间文艺和民俗发展的历史,体现了他强烈的政治意识。但改革开放后,随着对政治认识的提高,他在重视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地位的同时,更加强调对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学术运用一定要根据中国学术实际,坚持实事求是,反对教条主义和本本主义。而且到20 世纪90 年代中后期,他的学术思想中的政治色彩逐渐淡化,而文化意识和学科意识不断加强,逐渐回归到“学者”“学术”本位。
钟敬文被誉为“人民的学者”,这是由他以人民立场研究人民的文化所作的独特贡献决定的。
1942 年,毛泽东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以下简称《讲话》)中明确了革命文艺为人民大众首先是为工农兵服务的方向问题。《讲话》使钟敬文对中国革命文艺的性质、作用及文艺家的任务等问题有了更清晰的认识。1949 年5 月,钟敬文应邀参加第一次中华全国文艺工作者代表大会,周恩来亲笔为他写了“为建设人民文艺而努力”的赠言,也成为他研究人民文艺的动力。新中国成立后,钟敬文在国家政治意识形态的主导下,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念看待民间文化,分析民间文学和民俗学的人民性。改革开放后,钟敬文更加明晰地认识到,人民是文化的创造者,民间文艺和民俗是广大人民现实生活的文化产物。1980 年,他在《民俗学与民间文学》的讲话中特别强调:
自古以来,广大人民群众既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也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他们在长期的社会生活斗争中,在创造生活资料同时,也创造了许多优秀的文化、技术。……认识到广大从事物质生产劳动的群众是创造人类历史的真正主人,他们创造了各时期民族的优秀文化;认识到人类历史、文化产生和发展的规律。这正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及“人民创造历史”真理的生动教材。①《钟敬文民间文学论集》(上),第184—185 页。
这种人民性立场正是钟敬文用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认识民间文艺和民俗学的历史发展的具体体现。
中国民俗学的产生和发展有着独特的社会革命现实背景,民俗学在20 世纪初传入中国就是被中国先进的知识阶层作为以平民文化破除封建文化的理论引进的。1928 年《民俗》周刊的发刊词指出:“我们要站在民众的立场来认识民众!……我们要把几千年埋没着的民众艺术,民众信仰,民众习惯,一层层发掘出来。我们要打破圣贤为中心的历史,建设全民众的历史!”②《发刊词》,《民俗》周刊,1928 年第1 期。这种学术立场与学术宗旨,体现出中国民俗学创建者们的人民性立场。20 世纪 80 年代之后,钟敬文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学风影响下,其民俗学思想得到进一步发展,他更加重视民俗学的人民性、生活性。1983 年,钟敬文在为日本后藤兴善等《民俗学入门》所写的“序言”中,明确指出“民俗学是一门不容忽视的社会科学(或者说人文科学)”,“因为它所研究的对象——民俗,不管在文明的或文化不发达的民族里都是人民社会生活的一个重要部分”。①钟敬文:《民俗学入门·序》, [日]后藤兴善等:《民俗学入门》,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4 年,第1 页。他认为关注民众在日常生活中的生活实感实在是民俗学重视“民”的历史要义与体察之途。马昌仪曾这样评述钟敬文的人民性立场:他把“民间文学作为一种社会现象,重视‘无名的村妇庸夫’、‘老百姓的口头文学’和粗鄙的‘野人’文艺;赞扬民众的无比丰富的创造力;主张采录和研究反映少数民族生活、下层民众生活的民间口头作品,认为它们是民族的心声,是民族文化的珍宝,提出要从分析民众的生活入手去探讨作品的流传、发展和特点”。②马昌仪:《求索篇——钟敬文民间文艺学道路探讨之一》,《民间文艺集刊》第4 集,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3 年,第40 页。
从20 世纪30 年代起,钟敬文就意识到民俗学仅以民间文学为研究对象的局限性,开始注意人民大众自己所创造和传承的文化,并且使用了“民间文化”这个新概念,甚至赞成用“民间文化学”代替“民俗学”。③钟敬文:《话说民间文化·序》,《钟敬文文集·民俗学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 年,第519 页。改革开放后,他更是提出了“民俗文化学”概念,从文化学角度研究民俗。
20 世纪80 年代中后期,中国文化界掀起了一场持续的文化讨论热潮,钟敬文积多年的文化学思考,将民俗观与文化观相结合,他的《“五四”时期民俗文化学的兴起》一文从民俗学的整体研究出发,第一次提出了“民俗文化学”的概念。他认为,“五四”时期的歌谣运动和民俗调查,“它是我国现代民俗学活动富有气势的开端,也是当时整个民俗文化学兴起的一个有力部分”④钟敬文:《“五四”时期民俗文化学的兴起》,《民俗文化学:梗概与兴起》,北京:中华书局,1996 年,第85—142 页。。他将民俗学上升到文化的高度认识,认为民俗学是一门社会科学,也是一门文化科学,并以此确立了民俗学在中国文化发展史中的地位。紧接着在1991 年3 月他又在民间文化讲习班上发表了《民俗文化学发凡》的讲话,将“民俗文化学”从概念层面上升到新学科的高度。他认为民俗文化具有集体性、类型性(或模式性)、传承性和扩布性、相对稳定性与变革性、规范性与服务性等文化特点。“我国今天建设民俗文化学这门新学科,是适应我国的历史情况和社会主义新文化、新科学要求”,“它具备了学科建设的基本条件”。⑤钟敬文:《民俗文化学发凡》,《中国民间文学演讲集》,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年,第4—5 页。1996 年,钟敬文出版了《民俗文化学:梗概与兴起》一书,这本书的重要性在于推动民俗学向整体中国文化研究领域整合,总结了钟敬文这一代学者投入民俗学事业的学术史,也指出了在我国走向世界舞台的背景下,民俗学如何参与国家主体文化建设的问题。
在大部分中国学者看来,中国文化可分为两层:即上层士绅文化(或精英文化),下层民间文化(或底层文化)。钟敬文认为下层民间文化不应该被忽视,而且在上层与下层之间还存在一个“中层文化”。1982 年,钟敬文在杭州大学中文系讲话时,曾谈到中国文学的三大干流:古典文学、俗文学、民间文学。1991 年,他在《民俗文化发凡》中进一步提出了“文化分层”的著名理论,形成了他自己独特的中国传统文化分层体系:
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可以分为三条干流。第一条是上层文化,从阶级上说,它主要是封建地主阶级所创造和享用的文化。第二条是中层文化的干流,它主要是市民文化。第三条干流是下层文化,即由广大农民及其他劳动人民所创造和传承的文化。中、下层文化就是民俗文化,它虽然属于民族文化的一个部分,但却是重要的、不可忽视的部分。①钟敬文:《民俗文化学发凡》,《中国民间文学演讲集》,第10—11 页。
董晓萍在《民间文艺学及其历史·编后记》中认为钟敬文在中国传统上层文学与下层文学的基础上,发展出“文化三层理论”,将中层文化亦视为民间文艺学的研究对象,这是现代民俗学研究范畴扩展所造成的必然趋势。他关于中层文化提出的原创性理论,在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真实地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民族性与时代性。②黄国益:《钟敬文的文化分层理论研究》,《民间文化论坛》,2005 年第3 期。
钟敬文“作为一种文化现象的民俗”的基本观点和方法,是对文化科学研究方法论的一种认识与实践。有学者甚至认为,钟敬文“终于为自己平生倾全力从事的科学研究事业,找到了一个确切的名称,那就是民俗文化学”③转引自刘铁梁:《钟敬文“民俗文化学”的学科性质及方法论意义》,《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2 期。。
钟敬文对民俗学学科体系有鲜明的整体性诉求,曾强调:“整体性是民俗科学方法的实质与核心。”④钟敬文:《关于民俗学结构体系的设想》,《中国民间文学演讲集》,第38 页。他的民俗研究整体性思想主要体现在内容上的“多民族的一国民俗学”的中华民族整体文化观和研究方法上的多学科交叉综合性研究两方面。
钟敬文经过深思熟虑,在总结中国民俗学历史与现状和中国民俗特色基础上,基于中华民族文化整体考虑,提出了中国“多民族的一国民俗学”命题,他在《建立中国民俗学派》中强调“中国民俗学的特殊性格”时指出:
中国的社会结构,决定了中华民族民俗的整体形态,决定了我们必须以一国多民族民俗为研究对象。也可以说,中国民俗学,由于社会结构的关系,规定了它的性格、它的特点,就是多民族的一国民俗学。同世界上的很多单民族的一国民俗学相比,这是我们的一大特点。⑤钟敬文:《建立中国民俗学派》,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9 年,第29 页。
这是因为中国多民族的民俗文化汇聚于中华文化的整体格局中:“在民俗上,各民族也形成一些大体稳定的共享文化,这就是我们所说的一国民俗学的基本内容。”⑥同上,第28 页。
钟敬文的民俗学研究持有一种多元文化与跨文化的视角,这种学术视野源自中国民族文化与社会结构的实际;与世界其他国家的“单民族一国民俗学”相比,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每个民族都有独特的民俗文化创造,中国多民族的社会结构在整体上构成如今中华民族的民俗文化格局,从而形成了中国民俗学“多民族的一国民俗学”的独特性格。中国“多民族的一国民俗学”理论成为“建立中国民俗学派”的重要理论基石。
民俗学作为一门研究生活文化事象的学问,与许多学科都有着密切的联系。钟敬文认为民俗学研究所涉及的对象是复杂的,它们来自民众生活的方方面面,研究者不能将自己局限于某一种类型的理论研究中,“对于一种文化现象,仅用一种理论去解释是不够的”①钟敬文:《对中国当前民俗学一些问题的意见》,《中国民间文学讲演集》,第127 页。。在学术理论与方法上,他主张“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多学科综合交叉、相互补充。钟敬文在《外国民俗文化研究名著译丛》“总序”中强调:“各国学者强调不同文化及其不同学术之间的相互尊重、相互沟通和相互繁荣,而不存在谁统治谁、谁接轨谁的问题。对于民俗这种民族性极强的文化现象,尤其如此。”“在‘民俗’的对象上,民俗学、人类学、历史学、社会学、语言学和文艺学等,都表现了共同的兴趣,不同学科在各自领域内都取得了成果,有的还取得了理论和方法上的重要突破,带动了整个下层文化研究思潮的发展。”②钟敬文:《外国民俗文化研究名著译丛》“总序”,[俄]弗拉基米尔·雅科夫列维奇·普罗普:《故事形态学》,贾放译,施用勤校,北京:中华书局,2006 年,第6、9 页。钟敬文十分重视民俗学多学科的研究,在学术思想、理论的探索中不断寻求其他学科中有益的方法,适应中国研究的实际情况,以此建立中国民俗学的体系与框架。
从世界范围来看,民俗学最先在欧美国家形成一门学科,因此这些“先行者”的理论与方法在初期深刻地影响着中国民俗学运动,中国的民俗学理论是在外国理论的影响下发展起来的。改革开放后,钟敬文在民俗学已有的学术成果基础上,倾注了大量心血建构中国民俗理论体系和学科体系,提出了构建中国民俗学派的主张,试图将中国民俗学的世界意义和特征体现出来。
新中国成立前,中国民俗学主要是学习借鉴国外的理论进行研究,并没有形成自己独特的理论体系。新中国成立后30 年,中国民俗学由于被认为是资产阶级学科而遭扼杀,没有应有的地位,而此时由于对“人民口头创作”的重视,曾一度造成了用民间文学取代民俗学的错误做法。改革开放拨乱反正,要发展民俗学学科,首先必须厘清民俗学和民间文学的关系,以消除错误认识。1979 年7 月,钟敬文在北京师范大学暑期民间文学讲习班上做了题为《民俗学与民间文学》的讲话,提出了应恢复民俗学应有的学术地位。他在全面阐释民俗学的定义、领域及任务、方法和作用基础上,重点分析了民俗学与民间文学的关系,指出“民间文学作品及民间文学理论,是民俗志和民俗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民俗学可以作为人文科学乃至于某些自然科学(史)的手段——方法学”。由于民俗学有着自己独特的研究领域、任务和研究方法,因此民俗学(包括民俗志)本身是一种相对独立的科学。①《钟敬文民间文学论集》(上),第187—190 页。这一讲话可以看作是钟敬文由重视民间文学向重视民俗学转向的开端。
民俗学作为一门学科,它与其他学科相比其最本质特征有哪些呢?这是确定它作为独立学科的基础。1983 年,钟敬文在为日本后藤兴善等《民俗学入门》所写的“序言”中,明确指出“民俗是人类各集团的共同生活里具有普遍性和重要性的一种社会现象。”“民俗学作为一种科学,它是‘现在的’学问,而不是‘历史的’学问。这两者的不同,正象‘生物学’与‘古生物学’的不同一样。民俗学的记述和研究,是以国家民族社会生活中活生生的现象为对象的。”②钟敬文:《民俗学入门·序》,[日]后藤兴善等:《民俗学入门》,第1、7—8 页。从钟敬文的论述里我们可以看到,他认为,民俗自始至终地存在着,是民众日常生活的主观表现,也是日常生活主体的表现。他把民俗事象作为生活整体的有机组成部分来看待,强调“现在性”和“生活性”特征,对中国民俗学研究由传统转向现实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形成了不同的学术范式。
1986 年,钟敬文在《关于民俗学结构体系的设想》演讲中,提出民俗学的结构体系包括六个方面:即民俗学原理、民俗史、民俗志、民俗学史、民俗学方法论和民俗资料学,分别对这六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并在逻辑层面将这六个方面归纳为三个部分,即理论的民俗学、历史的民俗学、方法及资料的民俗学。③钟敬文:《关于民俗学结构体系的设想》,《中国民间文学演讲集》,第26—40 页。1991 年,在民间文化讲习班上的《民俗文化学发凡》讲话中,他进一步深入阐释了中国民俗文化学结构体系的六个方面,即“一般民俗文化学——指通论性的研究和论述”“特殊民俗文化学——指对民俗文化某一门类的研究和表述,如家族民俗文化学、经济民俗文化学、宗教民俗文化学、艺术民俗文化学,等等”“描述民俗文化学——也可以称为民俗文化志学”“历史民俗文化学——指以古代民俗文化为研究对象的这种学问”“应用民俗文化学——研究当代民俗存废的理论。……是民俗文化学在实践应用中的转化形态……建设应用民俗文化学,在于强调民俗文化学是一门有直接效益的现在学”“民俗文化学方法论”。④钟敬文:《民俗文化学发凡》,《中国民间文学演讲集》,第13—17 页。钟敬文的民俗学结构体系成为他提出“建立中国民俗学派”的坚实的理论基石。
1998 年12 月,钟敬文在《建立中国民俗学学派刍议》的学术报告中提出了“建立中国民俗学派”的设想。1999 年,钟敬文参照学界反馈的意见进行修改的《建立中国民俗学派》一书出版,详细论述了建设中国民俗学派的必要性、可能性、“多民族一国的民俗学”性格,并对学派建设的诸多问题进行了系统论证。他指出:“所谓建立民俗学的中国学派,指的是中国的民俗学研究要从本民族文化的具体情况出发,进行符合民族民俗文化特点的学科理论和方法论的建设。”他认为建立该学派有如下必要性:“学科发展的自然要求”“有利于学科的进一步发展”“避免学术进程中的偏离正轨的倾向”。他提出:要通过民俗学学术研究与学术活动,“清理中国各民族的民俗文化财富”“增强国民的文化史知识和民族意识与感情”,可以“资助国家新文化建设的科学决策”“丰富世界人类文化史与民俗学的宝库”,因此要从理论民俗学、记录民俗学、历史民俗学、立场观点论和方法论、资料学等方面努力实践。他指出“今后亟待进行的几项工作”:重视整体观念和联合活动的工作原则;强化或新建有关的各种机构;有计划地继续收集整理民俗资料与开拓和深入理论研究工作;大力推进各种层次的民俗学教育活动;加强对中国古代民俗学著作的整理及对外国本学科名著的译述与介绍;以及适时地举行各种有关的学术讨论会,利用各种条件展开本学科国际文化交流。①钟敬文:《建立中国民俗学派》,第4—12、59—67 页。钟敬文提出“建立中国民俗学派”的主张顺应了学科发展的必然趋势,解答了新发展阶段下中国民俗学行进方向与方法的抉择问题。“建立中国民俗学派”既是钟敬文作为代表向世界升起的旌旗,又是对国内民俗学建构发出的发展纲领,指引着中国民俗学前进方向。尽管至今看来,这个建设的设想仍带着明显的时代政治的色彩,但它大致廓清了民俗学作为一门系统科学的主要内容,这一富有开拓性的体系构想,至今仍是人们了解和建构中国民俗学派的重要基础。
钟敬文强调,中国民俗学有自己独特的研究视角和研究方法,要认识到“田野作业”的重要性和民俗文化的实用价值,主张要加强中国民俗学学科建设,促进民俗文化研究的深入和教育的发展。
钟敬文在谈到民俗学研究方法时反复强调“田野作业”的重要性。早在1979 年他就指出“这首先使我们想到‘田野作业’的方法,就是实地调查的方法。……为了得到鲜活的、丰富的科学资料,就必须进行实地调查、采集工作。这种工作收获的结果,就是我们科学的建筑基础”②《钟敬文民间文学论集》(上),第183 页。。直到1996 年他仍强调“研究民俗学,就离不开田野作业,田野作业至少在我们搜集资料时是主要方法,它帮助我们取得第一手资料”③钟敬文:《对中国当前民俗学一些问题的意见》,《中国民间文学演讲集》,第135 页。。在他主编的《民俗学概论》中,以专门章节详细介绍了“田野作业方法”。④钟敬文主编:《民俗学概论》,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 年,第483—485 页。这些都说明钟敬文对民俗学“田野作业”的高度重视。
1991 年,钟敬文在《民俗学发凡》的讲话中专门论述了“民俗文化的效用”。他指出,“民俗文化的研究离开现代性,同样也会失去了存在的价值,所以,建设一门民俗文化学,不能不考虑到它的社会效益”。在谈到“其他效用”时他指出:“民俗文化学用于提高国民素质是务虚,用于协助民俗旅游业的发展是务实。”⑤钟敬文:《民俗文化学发凡》,《中国民间文学演讲集》,第22—24 页。1996 年,钟敬文在北京师范大学举办的“中国民间文化高级研讨班”的讲话中反复强调:“民俗学在物质增值方面的作用——例如有助于建立地方民俗景点、举办民俗游艺节目及制作民俗工艺品等。我们也不一般地反对创收,有的地方确实可以开辟民俗景点,或举办民俗节日活动,那当然可以;或将某地特殊工艺品加以研究、改良,作为商品开发也不是坏事。”⑥钟敬文:《对中国当前民俗学一些问题的意见》,《中国民间文学讲演集》,第143 页。钟敬文在这里指出了民俗文化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他不反对民俗文化经济价值的开发,但特别强调其社会效益的重要性。为保证民俗资源开发利用的科学性,强调要加强民俗文化研究,提高对民俗文化的认识,抵制破坏性滥开发现象。这些理论对当今民俗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仍具有指导意义。
20 世纪70 年代末80 年代初,中国处于拨乱反正、百废待兴时期。为了建立中国民俗学会组织和恢复民俗学的学术地位,年近八十的钟敬文北上南下、东奔西走。1979 年,他亲自邀约顾颉刚、容肇祖、杨堃、杨成志、白寿彝、罗致平联名并发表《建立民俗学及有关研究机构的倡议书》,倡议建立中国民俗学学术机构,呼吁全国的学界同仁:“使我国中断了多年的这门学科,能够在新的社会基地上迅速发展滋长,为今后提高民族科学文化的庄严任务,作出一份贡献。”1983 年,中国民俗学会成立,钟敬文当选为理事长,直到1998 年。为了推动和协助各省市这类机构的建立和发展,他奔走于全国各地:参加成立大会,参与学术讨论,进行学术演讲。中国民俗学会的成立,加速了全国各级各地民俗学组织的成立。其中,有中央一级的,有省、自治区、直辖市一级的,有一般市、县级的,还有县属区一级的;高等院校文科院系建立民俗学社、民俗学会的较为普遍。民俗学组织在全国各地普遍开花,使我国新时期民俗学工作的开展有了组织保障。①王文宝:《中国民俗学史》,成都:巴蜀书社,1995 年,第353—357、373 页。
新时期的民俗学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1998 年,中国民俗学被列入国家二级学科目录。全国许多高校都设有民俗学博士学位授予点和硕士学位授予点。全国各地高校纷纷开设民俗学课程,一些地区还成立了民俗学研究所或研究中心等机构。为深入研究有深厚历史渊源的中国民俗文化,1994 年北京师范大学建立中国民间文化研究所,成为中国民俗学建设的重要基地;2000 年北京师范大学民俗典籍文字研究中心被批准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他主编的教材《民俗学概论》是中国现代大学教育史上第一部民俗学理论教科书,1999 年获国家图书奖提名奖。
在中国民俗学建立与发展的过程中,在西方与东方、现代与传统激烈碰撞的改革开放大背景下,钟敬文始终坚守中国立场和本土视野,深入阐发中国民俗文化的意义和价值,并在学科层面加以建构和发展,他的民俗学思想为中国民俗学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钟敬文虽然离开我们已经20 年了,但他的民俗学思想对于当今乃至未来中国民俗学的发展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坚持什么样的立场、以什么样的思想指导为主,是传承发展传统文化的首要问题。用马克思主义思想指导,做中国学问,是钟敬文毕生学术活动最突出的特性,也是他民间文学和民俗学研究的精髓。他说:“在民间文学的整理、研究中,怎样对待马列主义,是这门科学一个带有根本性的问题。这是半点也不能含糊的问题。”②钟敬文: 《把我国民间文艺学提高到新的水平》,《钟敬文民间文学论集》(上),第411 页。“马克思主义是阐释社会、自然和人生的大学问,它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是极其深刻的。我们应该拿它来指导学术的发展,把它当作总体性的指导方法。但对运用马克思主义的人来说,也不能思想僵化,搞教条化。除了马克思主义,在各门具体的学科上,还要使用适合各自研究对象的学科理论和具体方法,并注意发扬本民族优良的国学传统。”①转引自祝晓风:《从最“土”的学问中树立民族文化自信——著名民俗学家钟敬文的学术人生给学界的启示》,《光明日报》2020 年6 月10 日,第13 版。钟敬文把马克思主义有机地运用于中国民俗学研究的具体实践中,辩证地、历史地研究中华民俗文化,这让他在这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我们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要运用其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解决中国的问题,而不是要背诵和重复其具体结论和词句,更不能把马克思主义当成一成不变的教条。”②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 年,第17 页。马克思主义进入中国,成功地走出了一条中国化道路,既在吸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中创新发展,也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添了新的元素,激活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中国民俗学发展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不动摇。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客观科学地对待民俗文化,才能更好地建立中国特色的民俗学理论体系,更好地传承中华文化基因,推动中华优秀民俗文化继往开来、发扬光大。
民俗文化来源于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实践。钟敬文将民俗学定位为理解普通人日常生活文化的当代学(现在学),从分析民众的“生活世界”“日常生活”入手去探讨其流传、发展和特点。关注当下民众的“生活世界”,为民众的“日常生活”服务,这体现了钟敬文“以民众为中心”“以生活为核心”的民俗学理念。“以人民为中心”的民俗学既准确把握住了民俗文化传承发展的本质和规律,又体现了鲜明的价值导向。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维护人民根本利益,增进民生福祉,不断实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③同上,第27 页。中国民俗学发展必须坚持人民性思想价值观,必须把“以人民为中心”作为基本原则,强调开展民俗研究就是要发展为人民的民俗文化,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文化参与感、获得感和认同感。正如有学者指出的:“中国民俗学在未来研究中应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关怀民众、研究民众……关注当代或未来可能遇到的社会问题,积极回应社会转型时期出现的民众生活及文化现象。这也是学界对于中国民俗学的未来期许。”④孙美娟、段丹洁:《发展以人民为中心的民俗学》,《中国社会科学报》2019 年6 月24 日,第1 版。关注人民群众的生产和生活、促进民俗有效的保护和传承,为增进民生福祉服务是中国民俗学发展的根本宗旨。
“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真正动力”,这是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的重要体现,当代中国人民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民俗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民俗来源于民间,人民群众是民俗实践的主体。千百年来,勤劳勇敢的中华各族人民在适应和改造自然与社会环境的历史过程中,共同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从古代文献典籍中所记载的传统的社会礼仪、民风习俗,到现代人生活中的时尚潮流、生活旨趣,民俗不仅是民间社会形态的体现,更是国家民族文明传承的重要组成部分。钟敬文指出:“民俗,即民间风俗,指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①钟敬文:《民俗学概论》,第1 页。民俗学的作用之一是它能够加强和加深广大人民对于唯物历史观及人民创造历史的伟大真理的理解和信心。基于对民众文化的重视,他提出中国传统文化三层体系学说,强调下层生产者(农民、工匠等)文化的基础性作用,以及中层市民文化的桥梁作用,突出了底层民众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性作用,体现了钟敬文的劳动人民创造文化的历史观。近年来,中国学者提出了“实践民俗学”理论,强调通过田野来了解普通人日常生活、特别是日常交流,将老百姓说什么、做什么摆在中心和首位。这与钟敬文的民俗历史观是一致的。未来中国民俗学的发展必须坚守人民立场,尊重人民文化创造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人民群众文化创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让人民成为民俗文化的真正主人。
民俗是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中逐步形成的风尚、礼节、习惯的总和,作为一种文化形态,民俗具有鲜明的“地方性”“民族性”和“时代性”特征。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在五千年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大家庭孕育出极为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中国各民族都有其特有的民族习惯与生活方式,而所有的民族又因为中国几千年的独特习俗,共有一些相近的生活特点,并以此维系着所有民族的关系。基于中国是一个多民族一体的大国,从历史上各民族之间的相互交融和影响的实际情况考虑,钟敬文提出了“多民族的一国民俗学”思想,在《对中国当代民俗学一些问题的意见》中他明确指出:“在许多国家,民俗学是一国民俗学,韩国、日本及北欧国家莫不如此,而中国有五十多个少数民族,他们都有自己的固有文化和特有民俗,所以,中国的民俗学应是多民族的民俗学。中国的民俗学既是一国的民俗学,又是多民族的民俗学,或称之为比较民俗学。”②钟敬文:《对中国当前民俗学一些问题的意见》,《中国民间文学演讲集》,第110 页。在钟敬文看来,这是中国民俗学比日本、韩国等相对单一民族构成的国家的民俗学优异的地方。在中国,各民族的民俗文化不仅各有独特性,呈现出多元性,而且还有共存、共享及相互融通的态势与倾向。中国民俗学研究必须从多民族的复杂性和发展历史的悠久性的基本国情出发,以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宽广胸襟,研究我国各民族珍贵的绚丽多姿的民俗文化,为促进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文化认同、增强民族凝聚力、增强中华文化自信、激励各族人民奋勇前进,提供强大精神力量。另外,还要充分挖掘、弘扬和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具有当代价值、世界意义的思想资源,为全球治理贡献更多中国智慧、提供更多中国方案,与世界各国一道携手推进人类文明发展进步。
我国民俗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植根于深厚博大的中华传统文化沃土,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承载和体现。改革开放后,钟敬文强调研究中国民俗必须尊重中国传统文化特性和各民族文化特色,立足当代民众生活现实,从本土文化现实出发,开展学术研究,构建学科体系。1998 年,他提出建立“中国民俗学派”的设想,指出:“中国的民俗学研究要从本民族文化的具体情况出发,进行符合民族民俗文化特点的学科理论和方法论建设。”钟敬文十分重视中国民俗学学科和学派建设,所提出的立足本土、重视实践的建设理论和方案在当今仍具有重要意义。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在钟敬文民俗学思想的指引下,立足中国本土民俗文化传统,立足深入的田野调查,以跨学科视野构建民俗文化学科,是中国民俗学学科建设和学派形成的必由之路。我们必须坚定文化自信,坚持以我为主,保持中华文化的民族性,使中国精神、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在民俗文化传承中生生不息,使中国特色的民俗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在不断探索中形成。
民俗是人民的生活状貌与生活传统,要理解人民的生活,阐发它生成演化的规律,就必须接近依靠它生活的人民。钟敬文非常注重田野调查,从青年时代就扎实地开展最基础的民歌搜集工作,并把民俗学、人类学的研究方法应用于中国民俗研究。钟敬文大力倡导“田野作业”,强调民俗学是一门探讨人民文化的田野之学,认为要掌握这门学问,学者必须深入民间,扎根民间,亲近百姓,体察民情。近年来,中国民俗学者进一步转向关注“实践”,强调向日常生活实践的转变,实践民俗学理论的提出,是我国民俗学从传统“田野作业”向现代“回归生活实践”转型的重要标志,这推动了中国民俗学的理论更新与范式转型。
改革开放初期,以钟敬文为代表的老一辈民俗学者十分重视民俗的社会效益,高度重视民俗的传承与保护,但对民俗的经济价值认识不够。当今时代,随着文化经济在世界范围内的蓬勃兴起,人们越来越强烈地意识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社会价值与经济价值,“经济的文化化”和“文化的经济化”趋势越来越明显。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努力发掘中国民俗文化的当代价值意义,将民俗文化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有机结合,有效地推动民俗文化与现代生活的深度融合,推动民俗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这将成为中国民俗学研究的重点和发展的方向。如当今中国民俗经济非常活跃,民俗旅游、饮食民俗、民族服饰、民间节庆等等民俗产业的兴起,不仅能够让当地的群众和传承人获得经济收益,提高他们的传承积极性,而且还能促进地方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值得注意的是,在利用民俗文化资源进行经济开发时,必须保护好民俗文化的核心内涵,不能为了经济利益而进行盲目过度开发,要把握好民俗文化的内涵和自身发展规律,在保护的基础上进行合理开发利用。
今天的民俗学承继的是中国百年学术事业,我们要继承和发扬以钟敬文为代表的老一辈民俗学家所开创的中国民俗学传统,扎根于新时代中国民间社会土壤,在未来的民俗研究和学科发展道路上,以不断开拓、勇于创新、大胆超越的精神,努力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民俗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为中国民俗学的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