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魁立 黄涛 张勃 王加华 季中扬 黄龙光 萧放
刘魁立
有一位中国社会科学院的多年前的老领导,曾经说过,你别的学问可以不掌握,但是有一个学问是必须认真对待的,这个学问,如果给它起一个名字,就叫“重要性学”。就是你或许并不十分了解你的观察对象,但是你必须知道它重要还是不重要。这个“重要性学”应该是我们分析对象、观察世界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法。节日非常重要,我自己感觉到这是一个集体时间,这个集体时间所囊括的群众或许多,或许少,但都是一个集体。这个集体或许有大有小,但是在一个相对的时间里面,其中的人们的思想和行为是一致的。而我们的节日就是一个非常大的群体的集体活动。如果这样去认识我们的节日,就能够对它的重要性、它所能够承担的功能,有一个比较好的认识。
我觉得对于我们所面对的这个节日,需要有一个整体性的关照。例如二十四节气是一个线性时间的切割,不能认为参加立春的活动就认为理解二十四节气了。节日也应该放在一个整体的系统当中去认识,不然的话就会把节日割裂开来。因为这是我们整个一年周期当中不同时段的集体时间的排列,这和我们的日历是一样的,它是一个时间制度。
除整体性之外,还有一个特别重要的就是它的群体性,这是大家的集体时间。有的时候,我们会忽视这个群体性,把我们自己排除在这个群体之外。比方说年味淡了,不是因为没有了鞭炮,不是因为别的一些原因,比如说现在的家庭规模小了,迁徙也比较多。实际上如果仔细考察一下原因,或许原因就在我们的心里,是每个人心里面的年味和情感淡了。所以要责怪,不必责怪鞭炮,不必责怪其他的,应该责怪我们每个人自己,我们是不是仍然保持着对于年的那种恭敬,对于年的那种钟情?我觉得要这样来考虑节日的群体性,把自己放在这里面。
还有一点是我们过去认识不够的,就是我们把节日看成是欢乐,看成是享乐,看成是物质的一种满足,往往对节日的教化作用关注比较少。这种教化不像在课堂上那样,但其作用是无形的,是隐含在我们整个节日活动中间的。孩子们到过年的时候是不哭不闹的,大人在这个时候也不会厉声厉色地管教孩子们,在这个时候人们会自己约束自己。集体时间有一些规范,而这些规范都是历史上经过长期积累,最后才形成的。这个教化作用特别重要,尤其是我们所说的现代节日,它的教化作用是直接的,是非常明显的。比如说在清明节的时候,要在天安门广场人民英雄纪念碑前举行仪式,这种仪式在某种意义上也是一种教化,而且是一种非常明显的教化。而我们其他的过年、过节,也都有这样的一些内容。比如端午节,我们会受到“忠”“孝”这样一些概念的影响和洗礼。如果能够把这样的集体时间很好地利用起来,就会使我们非常地和谐,非常地守规矩、有道德。传统节日实际上也是道德教化的体现场合。所以在这些地方,今后是不是也应该有所关照?
关于节日的创新性继承和创造性发展,有的时候不一定是非常系统的,非常宏大的,它是一点一滴的。举两个例子,一个例子就是我们所说的“春晚”,对于“春晚”我已经多次表达了我自己的一些异议。大家都知道,过去所有的娱乐场所,包括过去的戏园子、说书馆,到了过年之前都要“封箱”的,所有的剧院里面最大的财富当然是演员,但是真正的物质性的财富就是那一箱子各种各样的行头,而这一套行头在过年之前早早地就要封箱。过年的时候是要求大家回到自己家里去过的。在这里我必须说明,我们过大年有这样的晚会,全民同乐,年的气氛得到充分的展现,像我们同唱一首歌一样,精神振奋,心情愉悦,在同一时间互相祝福,这当然是好事,应该赞成。但同时应该看到过年是家庭团聚,亲人之间互敬互爱,完善道德,筹划未来,鼓励奋进的好契机。应该在有限的时间里给每个家庭留下自己的空白,不要让无形的或有意义或无意义的锁链把大家拘禁在虚拟的空间里,忘掉自我,不顾家庭。在传统新年晚会的设计方面,要考虑的不仅仅是如何挑选节目把晚会办好,更重要的是应该考虑到如何让大家把年过好,考虑到晚会和年的相互关系。我觉得像这样一个发展,在某种意义上或者叫做继承,或者是叫做创新,也应在适当的历史时期有所改进,达到更理想的境界。
再一个例子是三八妇女节,三八妇女节尽管它在某种意义上是洋节,但是已经成为了我们的一个节日。而在我们的这个节日里面,我有这样一个实例。有一位做瓷器的工艺大师叫徐文奎,他把自己的手艺搬到学校里,给孩子们传授技艺,让孩子们自己拉坯、和泥,然后做成自己想做的器具。徐文奎大师把孩子们所做的器具都放在炉子里面,烧好了之后,告诉他们,在三八节这天,请母亲们都到一起来,把你们制作的这个东西献给你们的母亲,咱们共同过节。其中一个孩子到了三八节这一天,拿着他自己做的茶杯,走到妈妈跟前说:“妈妈,我过去不怎么听话,您说的话我老不记着,而且老是发脾气、顽皮。但是我心里是爱您的,我做了一个茶杯,当您辛苦的时候,当您劳累了的时候,请您用这个茶杯泡上一杯茶,好好休息,让您永远想着您的孩子是听话的好孩子,会有出息的。”在场的母亲们听了这个孩子的话,全都激动地流出眼泪。
在某种意义上创新性的继承和创造性的发展,都是一点一滴的,这才构成了节日的多样性。也许我们其他的节日也是这样一点一滴得到发展,而不是在宏大叙事中一下子就把里面的结构变得那么复杂,变得让所有的人都遵循。节日在继承的过程中间,很少一下子就变成一个新的花样。
过去的饭店到了过年的时候是不开张的,可是现在有了新年订餐,是因为条件已经变化了。在一个城市里面,在各个角落里住着自己的亲人们,在这种情况下,这种新年的聚餐,也许成为一个新传统。总而言之,像这样一点一滴的事情,是会在我们节日发展当中逐渐出现的。而这种出现,在某种意义上也是一种创造性的表现,这种创造性最后的结果就呈现为多样性。现在我们常常讨论的过年的模板是多样的,生龙活虎的,是万紫千红的。
召开“节日史研究的理论、方法与实践——2022 年节日文化高端论坛”这样一个研讨会,说明整个节日研究的队伍是相当庞大了。从北京到南京,两个工作室,又加上北京联合大学的一些教授与其他高校和科研院所非常有见地的研究者,这是非常壮大的队伍。正像刚才冯莉所谈到的,年轻学者们在这个地方,不只是崭露头角,而是充分表现出了在这一方面的成就。在研究向度上,如果说过去基本上是注意当下,那么现在把历史的向度又特别的加以关注,同时在一定的意义上又关注到它将来的发展。这样一个广阔的时间向度,给我们提供了非常多的材料和非常重要的思考的方向。
通过这次会议,可以发现,现在我们的视野越来越扩大了,如果说过去偏重于汉族的节日研究,那么现在少数民族的节日体系也逐渐地被大家理出一个头绪来了。另外,论坛里面还有一两篇是涉及海外民族的,我觉得今后在这一方面需要得到一些加强。节日的全人类性以及节日的民族性特点是人类文化多样性发展的基础研究课题,通过深入研究我们会更深刻的挖掘和理解节日的本质特征。此外,在节日研究当中,对于其信仰层面,对于自然崇拜,对于节日当中的神圣事件,对于造神运动等这样一些观念和问题,以及和节日精神层面相关的习俗,也应该得到进一步的深入研究。以上意见未必允当,希望得到各位的批评指正。
黄 涛
了解历史,有利于更好地把握现在,筹划未来。这在节日文化遗产保护领域体现得尤为突出。节日史研究可以使我们确定性地知晓特定传统节日的起源、演变、节俗、文化内涵等,一方面可以在此基础上通过宣传和普及,有效增强全社会对“我们的节日”的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另一方面,了解节日的历史形态,有助于我们制定符合民俗传承规律的节日文化遗产保护政策,处理好创新发展与继承传统的关系。
充分的节日史研究是今天我们对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文化达成文化自觉的必要途径和有效准备。1997年首倡文化自觉新风气的费孝通说:“文化自觉只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的‘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过程,在生活各方面所起的作用,也就是它的意义和所受其他文化的影响及发展的方向……自知之明是为了加强对文化发展的自主能力,取得决定适应新环境时文化选择的自主地位。”①费孝通:《开创学术新风气》,费宗惠、张荣华编:《费孝通论文化自觉》,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9 年,第5—6 页。他所说的文化自觉包含两方面的意思:一是明了自己文化的历史、作用、意义等;二是在对自己文化有科学认识的基础上对文化的转型、发展有自主能力,而不是任其自生自灭。其阐述包含了文化的创新发展与继承历史传统的关系,正如他在另外场合所讲的:“文化也是一样,要是脱离了基础,脱离了历史和传统,也就发展不起来了。因此,历史和传统就是我们文化延续下去的根和种子。”②费孝通:《文化的传统与创造》,《文艺研究》,1999 年第3 期。那么,我们要提升对于传统节日的文化自觉,就要对“我们的节日”有自知之明,明白节日的来历、演变过程、文化内涵和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并对传统节日在现代社会的转型和发展有自主能力。这就需要对节日发展史有比较充分的研究。但到目前为止,学界对传统节日发展史的研究还显薄弱,社会大众对此的了解就更少了。比如关于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这四大节的产生时间,如果在一般社交场合问别人某个大节产生于哪个历史时期,一般都说不上来,即使是具有大学毕业以上文化程度的人群也是如此。同时专门介绍这些节日的书籍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则往往说法不一,分歧很大,其中有些是错误的观点。其实在节日研究领域,关于四大节的形成时期也是在近年才有了比较公认的确定结论,虽然还有一些争议。四大节是如此,其他节日的研究和知识普及就更薄弱了。而这些节日是我们每年都过的,关于它们的基本历史知识应该成为社会大众都很熟悉的一般知识。如果对这些节日的发展史研究做得充分,使其来历、形成时间、演变过程等有了确定的结论,再将这些知识在社会上加以普及,或者是写入中小学教材,这些节日史知识就会为全民所熟知,那么关于传统节日的文化自觉就能达到高一些的层次。
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祖祖辈辈传承下来的生活文化,承载着民族先人代代传递的生存智慧、历史记忆和文明基因。几千年来,这些节日一方面随着社会生活的变迁而不断演变,一方面还保留着一脉相承的传统基质和部分古老习俗。要更好地传承和保护我们的传统节日,就需要了解它们的历史,明白我们今天正在践行的节日习俗的来历和意义,知道它们在历史上有过什么样的形态和演变过程,也便于我们解决现代节日文化遗产保护中出现的问题。
民众在自然自主地传承节日文化的时候是依传统习惯而行的,这种传承方式能够按照民众世代传递的习惯自然地保持节日的传统性,同时也就延续了节日文化的历史文脉。但是由于受到现代社会变迁及行政干预等因素的冲击,有些传统节日在民众生活中的自然传承变得衰弱甚至消亡,这时就需要采取外部干预即保护的措施。2007 年12 月,国务院公布《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修改方案,给在现代社会中呈现衰弱之相的传统节日增加了假期,就是对传统节日加强保护的重要举措。该方案出台前,中国民俗学会分别于2004 年、2006 年承接了中央精神文明办公室、文化部的相关调研课题,先后成立由刘魁立领衔的两个课题组,就传统节日放假问题进行了调研。在课题组的调研工作和研究报告中,四大传统节日历史源流和现代社会传统节日发展史(包括国家传统节日政策演变史)占了很大比重。将传统节日的历史状况与现代状况相比较,课题组认为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在现代社会衰弱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没有假期,因而迫切需要给他们设立假日。鉴于这些节日在历史上的习俗很丰富、节期比较长,建议给他们尽量多的假日。前一个课题的调研报告提出,将原来节假日制度中“五一”黄金周、“十一”黄金周的各3 天假期缩短为各1 天,各调出2 天假期给传统节日,给清明节和中秋节各设立3 天的假期,加上节日前后的周末调休,形成以传统节日为中心的春节黄金周和秋季黄金周;另外端午节放假一天,将春节3 天长假往前移2 天,使民众能在除夕前一天就开始放假以为过年做准备。加上公历1 月1 日新年放假一天,全年节假日总天数为13天。①中国民俗学会提交给中央精神文明办的调研报告为一个主报告和四个分报告,主报告由高丙中执笔,后在其基础上修改为一篇论文公开发表,即高丙中:《民族国家的时间管理——中国节假日制度的问题及其解决之道》,《开放时代》,2005年第1 期,又以《文化自觉与民族国家的时间管理——中国节假日制度的现代问题及其解决之道》为题收入中国民俗学会、北京民俗博物馆编《节日文化论文集》,北京:学苑出版社,2006 年;四个分报告分别为:陈连山:《春节民俗的社会功能、文化意义与当前文化政策》,黄涛:《清明节的源流、内涵及其在现代社会的变迁与功能》,高丙中:《端午节的源流与意义》,萧放:《中秋节的历史流传、变化及当代意义》,发表于《民间文化论坛》2004 年第5 期,除高丙中论文以外的3 篇论文又收入中国民俗学会、北京民俗博物馆编《节日文化论文集》。关于给清明节和中秋节设立3 天假日以及全年假日总天数为13 天,在上述文章中并未做具体天数的表述,是我根据五个报告内容计算出来的。这样既能使民众有较充裕的时间进行丰富的节日习俗活动,较大程度地运用节假日手段复兴传统节日,也不会中断民众一段时期以来形成的一年过三个黄金周的习惯。提出这一建议的主要依据就是清明节、中秋节在历史上有丰富的习俗和较长的节期:在唐宋时期,清明节不仅有郊外祭奠亡灵的活动,还在数日内踏青游春;中秋节不仅有家人团聚活动,还有多样的赏月游艺习俗。有充足的假日,这些历史习俗就可以恢复,节日就有望繁荣起来。不过全年节假日总天数比原来增加了3 天,增加幅度略大。现在看来,这确实是符合民俗传承规律和民众意愿的保护措施,后来公布的方案没有对其完全采纳是个很大遗憾。后一个课题的研究报告稍做变动,也是消减“五一”和“十一”的两个黄金周假期,清明节、端午节各放假1 天,中秋节放假2 天,这几个节日再各自加上周末倒休,分别形成传统节日小长假。②刘魁立:《民族传统节日与国家法定假日》,《河南教育学院学报》,2007 年第2 期。
某个传统节日消亡之后,想在外力干预之下予以重建和恢复,就更需要对其节日史加以充分调研,在重续其历史文脉的基础上进行重建和复兴。浙江省衢州市柯城区九华乡外陈村的“九华立春祭”
就是以这种方式获得成功的典型案例。2011 年,该项目进入第三批国家级非遗代表作名录,2016 年又作为立春节气的代表性传承项目之一进入人类非遗代表作名录。而这样一个受到社会和学界高度肯定的非遗项目其实是在消失多年以后于本世纪初恢复起来的。“九华立春祭”以前本是处于偏僻深山的外陈村的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地方性节日,1966 年该传统中断,作为节日文化空间的“梧桐祖殿”被废弃,庙中神像被焚毁。2001 年,当地热心文化研究的人士汪筱联①汪筱联,1943 年出生于衢州市柯城区城关镇,曾任衢州市建筑器材公司总经理。长期热心于研究当地历史文化与传统习俗,与人合著《峥嵘山志》(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10 年)、《毓秀中华(衢州)》(衢州:衢州日报社,2011 年)、《九华立春祭》(杭州:浙江摄影出版社,2015 年)等。后为国家级非遗项目九华立春祭代表性传承人。参与柯城区政府组织的民俗普查,在外陈村发现了一座被废弃的庙宇,庙门上方“梧桐祖殿”四字被黄泥遮住了,庙内是村办企业木材加工厂和碾米厂,依托此庙进行的立春祭祀仪式也已停止多年。汪筱联做了多方面的调研工作,获得仪式重建的必要史料依据:一是关于立春节日史和句芒神话的文献资料,二是外陈村立春祭的地方性历史资料。后者的获取途径主要依据村民关于神像形态、仪式活动的零散记忆和尚在流传的“梧桐老佛”传说,以及外陈村一些族谱、家谱的相关记载。在当地政府部门和村民的支持下,他将两方面史料相结合,判定该庙供奉神灵是木神、春神句芒,依托该庙举行的仪式为立春祭;并根据这两方面史料挑头组织重塑了句芒神像,重建了立春祭仪式。②余仁洪、汪筱联编著:《九华立春祭》,杭州:浙江摄影出版社,2011 年,第86—87 页。这一文化修复实践是成功的,受到了当地民众和当地政府的认同,也得到来此考察的众多民俗学者的高度评价。其成功原因主要在于两方面:第一,最大程度地搜寻和利用相关节日史知识,包括关于中华民族立春祭节日史的普遍性知识和当地立春祭节日史的地方性知识;第二,当地民众积极参与庙宇修复、仪式重建的过程,并成为仪式恢复后立春祭活动的主导性、自主性的民俗主体。在此基础上当地文化学者和村民所做的文化创新就是有历史文化根基的、符合当地民俗传统的,而不是凭空想象随意设计的,也不是拿外部文化传统来生搬硬套的,从而使这一民俗传统获得成功修复和创新性发展。比如关于梧桐老佛神像的形状,村民只记得原来的老佛身后有一对翅膀,别的就说不清楚了。重雕神像是该项目文化修复的关键环节之一。2004 年,举行了立春祭祀仪式后,村民们依据各种古籍中关于句芒神的相关记载,特别是《山海经·海外东经》中“东方句芒,鸟身人面,乘两龙”和《墨子·明鬼下》中“鸟身,素服三绝,面状正方”的记载,用木头雕刻了一尊高2.5 米的神像:身穿白衣,背后有一对翅膀,长方形脸,右手持圆规,左手握着装有五谷的红布包,驾驭飞龙和云朵。神像外形的重建在符合村民记忆的基础上,慎重参照了历史记载,使之传承了中华民族关于句芒神形象的历史记忆。另一关键内容是立春祭仪式的恢复。汪筱联等综合口头访谈和地方文献考察,整理出了外陈村和衢州市的立春祭祀资料,据此与村民们商议祭祀活动的程序和做法,并且仪式活动是在恢复后多年间根据我国立春习俗记载不断完善的。汪筱联说:“刚开始时没有鞭春牛和接春少年男女的环节,经过十年发展,祭祀活动逐步完善。”③沈月梅等:《九华立春祭:十年祭春传承千年民俗》,柯城新闻网,http://kcnews.zjol.com.cn/kcnews/system/2014/02/10/017666884.shtml,发布日期:2014 年02 月10 日,浏览日期:2023 年1 月25 日。虽然成为非遗项目之后,仪式中加入了上级政府干部及学者参加活动的环节及其他一些官方色彩内容,但立春祭活动从整体上说还是当地民众唱主角的民俗活动。王霄冰认为,恢复后遗产化的立春祭并非“民俗主义”现象:“它所受到的外力干预与影响还是比较有限的。其中最关键的,就是它的传承主体并未发生转移。在整个活动中,外陈村的村民始终担任主角……人们在准备祭品、参加排练和祭祀时都带着虔诚和敬意,包括被化妆好的朗诵诗歌和喧嚷‘春来了’的儿童们,也是一腔真诚、不带丝毫做作的成分。”①王霄冰:《民俗文化的遗产化、本真性和传承主体问题》,《民俗研究》,2012 年第6 期。我多次去外陈村考察过立春祭仪式和其他立春习俗,也认同这样的评价。
节日的历史文献梳理固然有其学术价值和文化史意义,但将节日历史文献梳理与节日文化遗产保护实践相结合、与节日现代传承社区生活相结合,方有更充分的现实意义和无穷尽的发展活力。故节日史研究不应只是对历史文献的梳理和考证,还包括对当代民众关于节日历史记忆的访谈及其节日生活中历史传统因素的考察;不仅包括对中华民族普遍性节日文化的历史考察,也包括对地方性特色节日的历史考察。
张 勃
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的命运问题,是20 世纪以来中国社会面临的基本问题之一。围绕如何看待和对待传统文化,学术界形成了颇不相同的观点。固守传统文化者有之;坚持全盘西化者有之;倡导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者亦有之。20 世纪80 年代以来,不断有学者提出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问题。当前,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已成为国家在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所遵循的重要原则。传统节日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近代以来有过其价值被否定、存在合理性被质疑的历史遭遇,今天,则面临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时代课题。
何谓传统节日的创造性转化?在笔者看来,就是立足中华传统节日本身,根据时代特点和要求,从新的时代条件出发,通过创造性的诠释、整合、改造等活动,使传统节日在传统农业社会生发的内涵或形式发生变化,从而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并获得强大的存续力。所谓传统节日的创新性发展,就是根据时代的新特点、新要求、新条件、新趋势,赋予传统节日以新的时代内涵,发展新的表达形式,形成传统节日的新“过法”,实现其承载的核心理念、传统美德和人文精神的新发展,并使其在活态传承中发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功能与价值,积极服务社会发展,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向往。
无论创造性转化还是创新性发展,本质上都是对传统节日的文化建构和文化建设。相对传统节日的自在变迁而言,创造性转化还是创新性发展有着明确的目的和价值观导向,意味着通过更加自觉的努力,促进一些变迁的发生以贯通古今,以增强传统节日的连续性和满足时代需求(包括国家需求、社会需求、个体需求)的能力。在不同语境中,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以下简称“两创”)具有不同的所指,有时指称促进变迁的手段和方法,有时指称促进变迁的过程,有时又指称变迁的结果。
当下之所以需要对传统节日进行“两创”,有以下三点原因。
(一)传统节日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
无论创造性转化还是创新性发展,都以充分肯定传统节日的价值为前提。没有时代价值的传统文化,是无需在当下进行“两创”的。传统节日具有重要价值在当前已成共识。刘魁立曾做诗意的概括:“节日是生活之树上的鲜艳夺目的花朵,节日是社会群体乃其每一个成员心中永远唱不完的美妙的歌。”而早在2005 年,国家也颁布专门的文件肯定传统节日是维系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的重要精神纽带,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宝贵资源。对传统节日价值的充分肯定,为传统节日“两创”奠定了必要性基础。
(二)传统节日面临的当下挑战
传统节日面临的当下挑战,来源于当下生产力的提高、社会结构的变化、社会流动性的增强、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更加迫切等带来了关系领域、需求领域的深刻变革。目前出现的对于年味淡了、过节没意思的抱怨,正是这一挑战的表现。生发于传统农业社会的传统节日,若想在新时期获得可持续发展,就必须与时代精神、现代价值相对接,就必须回应新时期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人与自我关系的新变化,回应社会需求的新变化。只有通过“两创”,进一步增强文化魅力和满足当代社会需求的能力,获得广大民众的认可和参与,才能实现活态传承,并在活态传承中获得发展。
(三)新的历史时期对于传统节日的功能发挥有更多期待
当前中华民族正处于实现伟大复兴目标的关键历史时期,在这个关键历史时期,格外需要发挥传统节日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多重功能。国家层面也对传统节日发挥作用有更多期待。早在2005 年6 月发布的《关于运用传统节日弘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的意见》中,就特别强调传统节日在弘扬民族文化,推动形成团结互助、融洽相处的人际关系和平等友爱、温馨和谐的社会环境,进一步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认同感,推进祖国统一和民族振兴,不断发展壮大中华文化、维护国家文化利益和文化安全等方面的重要价值。
传统节日的“双创”是新的时代课题,是立足当下面向未来的,而节日史研究主要是要回望的,二者关联似乎不大。但这里要说的恰恰是,节日史研究对于“两创”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节日史研究是节日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节日史研究,旨在通过对历史文献文物的筛选、分析和应用,描述不同历史时期传统节日的结构形态,厘清传统节日起源、传承、演变的历史过程,分析其起源、传承、演变的原因,揭示其传承演变规律,阐释其在历史时期的功能价值,并为当下传统节日的传承发展提供借鉴。这样的节日史研究,对于传统节日的当下“两创”至少具有三方面的意义。
(一)提供资源
我国传统节日是一个包含诸多具体节日在内的体系,每一个具体节日都是由特殊名称、特殊时间、特殊习俗活动、特殊活动空间和特殊文化内涵共同构成的整体。传统节日的“双创”都要落实到一个个具体节日上面,落实到节日的构成要素上面。传统节日的“两创”,不是抛弃传统,不是“无中生有”,而更多是通过对既有构成要素的诠释、整合、改造、丰富等创意性活动加以实现。我国传统节日通常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很多文化元素已经在生活中消失,不过它们仍然存在于人们的记忆、历史文献、民俗文物和考古发现之中,通过节日史研究,这些在生活中消失的节日文化能够被搜集、整理、汇聚起来,构成实实在在的“双创”的资源库。
比如研究春节史,很容易发现一种唐宋时期十分流行如今却已经消失的习俗——饮用屠苏酒。据唐代文献记载,屠苏酒是一种用多种药物制成的酒,用绛囊将大黄、白术等多种药物盛好,于除夕日放到井底浸泡,到大年初一早晨取出,放到酒中煎煮而成,具有“辟疫气,令人不染温病及伤寒”的作用,饮时特别讲究从年幼者饮起。屠苏酒就可以成为我们对春节进行“双创”时利用的宝贵资源。今天,生活在城市里的人们显然已没有水井安放药物,但我们可以倡导生产出今天的屠苏酒,并倡导春节期间饮用,传承其中蕴含的关爱幼年、追求健康的文化内涵,回应当前的亲子关系之变以及人们对于身心健康更为迫切的需求。而对类似传统元素的重新运用,不仅是尊重节日传统的表现,更有助于保持传统节日的文化连续性和人们对传统节日的文化认同。
(二)增强信心
“两创”不仅是我们努力的方向,也是客观存在的现实。当前的节日生活实践,已经出现很多“两创”成功的案例。2022 年10 月4 日,在由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学院民俗学专业主办的京师社会学讲坛民俗学系列讲座活动中,我曾围绕传统节日的两创讲了三个例子,一个是寒食节禁火在唐代向寒食清明节改火习俗的变化,二是20 世纪80 年代以来重阳节由全民节向老年节的转化,三是七夕节进入21 世纪以来由乞巧节向中国爱情节的转化,都是节日史的研究话题。这些案例显示出“两创”能够使一度式微甚至濒于灭亡的节日重新活跃起来,具有化腐朽为神奇、起死回生的巨大力量,大大增强了我们对于“两创”的信心。
(三)提供经验借鉴
节日“两创”的本质是文化建构和建设,是围绕节日文化传承发展进行的创意及推动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实现。节日史研究注重从创意向生活转化之过程的梳理,发现文化建构和建设的背景、脉络与路径,可以为新的节日“双创”提供经验和启示。
比如,通过对七夕节、重阳节等节日“两创”案例的历史研究,可以发现“重新命名”的重要作用。重新命名就是赋予传统节日以新的名称。成功的或有效的重新命名,总是能够突显传统节日的时代精神和现代价值,并通过“循名责实”的逻辑,引导节日活动内容的转化、创新和丰富,增强节日的文化魅力。再如,通过对清明节当代历史变迁的研究可以发现,对网上祭祀等新的祭扫方式的提倡和推动,既延续了中国社会慎终追远的文化传统,又满足了流动性社会中背井离乡者的情感需求,也对生态文明建设进行了一定的回应。这种创新性发展很大程度上归功于科技的赋能。科技赋能正成为当前传统节日“双创”的重要路径。
节日史研究,也表明社会现实对于“两创”有着支持和制约的作用。传统节日“双创”的可能性有多种,比如民国时期重阳节也曾被转化为体育节。事实上,任何一种文化创意能否成功转化为节日生活现实,都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但其中最根本的是要经过广大民众的选择。以回应时代需求、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出发点和归宿,是节日史研究对传统节日当下“两创”的重要启示。
回到“节日史研究的理论、方法与实践——2022 年节日文化高端论坛”的主题,节日史研究,不仅是探索传统节日传承演变规律的必须,而且能为“两创”提供资源、信心和借鉴,对于促进传统节日在当代更好的传承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王加华
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我国形成了一套富有特色的传统节日体系。作为民众年度时间生活中的重要节点,节日在传统民众社会生活中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是民众精神信仰、伦理关系、娱乐休闲、审美情趣与物质消费的集中展现,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因此“传统节日是一宗重大的民族文化遗产”。①正因为此,今天传统节日越来越被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非物质文化遗产”而受到重视:从中央到地方,出台了一系列或直接以传统节日为主题或涉及传统节日的重要文件,强调传统节日的价值与意义;②大量传统节日被列入国家、省、市、县四级非遗保护名录,端午节、二十四节气等更是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在此社会背景下,我们应该如何开展传统节日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呢?对此,诸多政府机构与专家学者等从不同层面做了多样化的讨论与实践,兹不赘述。下面主要从传统节日史研究角度做一浅显论述与分析。
首先,今天是昨天的延续,要更好地理解今天,就必须对昨天有一个清晰的理解与认知。关于传统节日的保护与传承,笔者认为至少有两个维度需要注意。一个是民众的维度。节日之所以能够传承与发展,最重要的原因在于其与民众生活的紧密结合,只有被民众认可并主动“过”的节日,才能顺利、“活态地”传承下去。因此要做好节日的保护与传承,就要做好对当下节日的调查与研究,尤其是对当前民众是如何过节的、民众对于过节的态度与诉求等有一个清晰认识与了解,如此才能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保护与引导措施——这绝不是单纯拍脑瓜就能解决的。另一个是历史的维度,即从某一个传统节日或者整体的节日体系,对其历史发展、性质内涵、传承机制等做深入探讨与分析。传统节日是历史上长期积累发展的结果,因此要更好地理解今天的传统节日,并进而在此基础上对传统节日进行保护与传承,就必须要对其在历史上的各方面状况有一个比较清晰的梳理与认知,这就需要加强文献考证等方面的深入研究。整体来看,虽然节日是当前学术研究的热门话题,不同学科从不同的角度,对中国传统节日的形成与流变、习俗与惯制、文化与内涵、价值与意义、传承与保护等问题,做了比较深入的讨论与分析,但与节日之“史”相关的研究却相对较少。一方面,大量研究仍主要停留于对相关节日习俗的描述与介绍上;另一方面,有关节日史的探讨,虽然已有诸多学者做出了一系列出色的成果,①具体如萧放:《〈荆楚岁时记〉研究——兼论传统中国民众生活中的时间观》(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年)、《岁时——传统中国民众的时间生活》(北京:中华书局,2002 年);刘晓峰:《东亚的时间:岁时节日的比较研究》(北京:中华书局,2007 年)、《时间与东亚古代世界》(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1 年);张勃:《唐代节日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 年)、《明代岁时民俗文献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 年);等等。却仍有许多问题值得进一步深入探讨与分析,比如中国传统节日的整体起源发展与内在体系、每一个重要传统节日的详细起源发展与流变、中国传统节日体系的发展演变规律与内在机制等。以近些年“大火”的二十四节气为例,虽然书店、图书馆的书架上充斥着各种相关“著作”,但基本都是普及性的习俗介绍——当然这些作品亦有其意义所在,而对二十四节气究竟是何时产生的、如何产生的、二十四节气的内在结构与体系特点、二十四节气在中国古代的传承机制与社会认知等,绝大部分论述都是在人云亦云,细致深入的文献考证与研究则很是缺乏。②当然,也有一些出色的研究存在,比如沈志忠:《二十四节气形成年代考》,《东南文化》,2001 年第1 期;刘宗迪:《从节气到节日:从历法史的角度看中国节日系统的形成和发展》,《江西社会科学》,2006 年第2 期;刘晓峰:《二十四节气的生成结构》,《中国农史》,2021 年第2 期;等等。如就古代二十四节气的传承机制来说,实际上有“官方”与“民间”两套叙事传统与实践体系——当然两者并非截然分立。对官方来说,更为强调的是二十四节气“王官之时”与“天人合一,顺应天时”的面向;对广大民众来说,更为强调的是二十四节气的生产指导性与生活化面向。在具体的传承机制上,“民”为主,“官”为辅。③对此,笔者拟有专文《重农理念与二十四节气叙事传统》进行专门探讨与分析。明白了这一点,对于协调处理当下二十四节气保护中“官方”与“民间”的力量关系具有重要的借鉴与认知意义。
其次,传统节日保护与传承的核心与关键,在于对传统节日所蕴含精神文化内涵的保护与传承。对节日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其实对所有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来说亦都如此,大体可从三个层面展开进行。首先是物质层面。每个节日都有其特定的饮食、用具等节日用品,比如端午节的粽子、中秋节的月饼、北方地区冬至节的饺子以及鞭炮、春联、年画等。其次是行为层面。每个传统节日都有相应的代表性习俗活动,如春节的送旧迎新、迎神拜祖、亲友团聚、拜年贺正、扭秧歌、跑旱船、唱大戏,清明节的扫墓祭祖、春游踏青,端午节的吃粽子、龙舟竞渡、避毒驱邪、祭拜屈原,中秋节的吃月饼、祭月拜月与家人团聚等。大量的节日用品,也只有放到特定的节日仪式活动中去,才有其特定的节日意义,不然也就只是不具特定意义的纯粹物品。再次是精神与观念层面,即节日所蕴含的特定精神文化,比如对自然时序、神灵信仰、先贤崇祀、祖先崇拜、亲情伦理、聚合团圆、家庭和睦、社会团结等的追求与尊崇等。正是精神性内涵的存在,使节日具有了“神圣性”特征,成为今天国家与社会建设的重要依托力量。④王加华:《传统节日的节点性与坐标性重建——基于社会时间视角的考察》,《文化遗产》,2016 年第1 期;《作为人群聚合与社会交往方式的节日——兼论节日对当下基层社会治理与建构的价值意义》,《东南学术》,2020 年第2 期。这三个层面,物质与行为是基础,精神与观念是核心:离开了特定的节日用品与仪式活动,精神与观念也就无法依存;若只重视外在的物质与仪式行为,而不注重对精神内涵的强调,节日也就只能徒具形式而不能称之为真正的传统节日。⑤近些年来,节日呈现出一种比较明显的向假日转变的趋势。之所以如此,与不重视节日的“神圣性”内涵有很大关系。因此,对传统节日的保护与传承,要物质、行为与精神三个层面并重、共同展开进行,但其中最核心、最关键的还是精神与观念。因为对某个节日来说,即使相应的物质与行为发生了改变,比如春节饺子变成汤圆,或者祠堂祭祖变为上坟祭祖,并不会使节日的精神内涵发生根本改变。近些年党中央之所以如此重视包括传统节日在内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及其“双创”工作,根本原因即在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具有的丰富精神内涵。“中国传统节日,凝结着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情感,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和思想精华,是维系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的重要精神纽带……大力弘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对于推动形成团结互助、融洽相处的人际关系和平等友爱、温馨和谐的社会环境,对于进一步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认同感、推进祖国统一和民族振兴,对于不断发展壮大中华文化、维护国家文化利益和文化安全,具有重要意义。”①《中宣部 中央文明办 教育部 民政部 文化部关于运用传统节日弘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的意见》,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网站,http://wap.moe.gov.cn/jyb_xxgk/gk_gbgg/moe_0/moe_495/moe_1079/tnull_12331.html,发布日期:2005 年6 月17 日;浏览日期:2022 年12 月25 日。那我们该如何更好地认知与挖崛传统节日所蕴含的精神文化内涵呢?非进行细致的节日史研究不可。只有将节日放到历史的长河中进行深入考察,才能真正理解传统节日所蕴含的优秀价值与精神观念。
再次,通过对节日史的细致梳理与考察我们可以发现,节日绝不只是一种时间制度,也绝不只是在特定时间里举行的特定节日仪式活动,节日实际上是一个无所不包的复合民俗系统与复杂体系。②王加华:《生活化与节点性:作为民俗系统的二十四节气——二十四节气保护与传承的一个视角》,《文化遗产》,2017年第2 期。明白了这一点,对于今天的传统节日保护以及更高层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双创”等具有重要意义。中华传统节日,包含丰富多彩的习俗活动,涉及民众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具体如饮食的、信仰的、娱乐的、经济的等。比如饺子,在山东、河北等北方省份,到村落中做田野调查,可以发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现象,即在很多地方不管过什么节都是吃饺子,饺子由此成为传统节日的一个重要象征与符号。正因为此,山东威海正积极将具有当地特色的鲅鱼饺子申报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再比如江浙等蚕桑产区的小满戏,每年小满时节,在蚕茧丰收之时,人们为表达对蚕神嫘祖的谢意而唱小满戏,这在今天江苏苏州吴江区的盛泽镇仍有演唱与传承。因此,节日不只是一种时间制度,节日还是各式各样、丰富多彩文化传统的承载体,是承载整个文化遗产的重要时空平台,也是体现主体性民众情感与诉求的重要风向标,故而保护与传承传统节日,不只是保护传统节日本身,更是保护作为遗产承载主体的节日,是保护附着于其中的传统文化。因此,节日在我们今天的非遗保护工作中,有其特别重要的地位与作用,理应受到我们的尊重与重视。可喜的是,从2006 年公布的第一批518 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起,今天已有大量传统节日被列入国家等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之中,为更好地保护与传承传统节日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不过,需要注意的一点是,在今后的节日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申报与保护工作中,必须要改变那种相对更重视传统节日本身而忽略附着于其中各类活动的思想与认知。
总之,节日史研究,绝不是只对节日的起源发展、性质内涵等有一个认知与理解那么简单,而是具有更为深层次的意义,对于当下的传统节日保护与传承,以及更高层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双创”均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与意义。
季中扬
讨论节日文化遗产保护与传统节日振兴问题,要搞清楚一些基本问题。
首先,传统节日真的衰落了吗?有人说,现在年味都淡了,好多节日习俗都消失了,传统节日明显衰落了。所谓“衰落”是相对过去而言的。过去究竟怎么样呢?我们了解过去吗?事实上,关于传统节日的文献资料并不多,而且缺少细节,大多数文献只是笼统地说某地有哪些习俗,我们并不清楚特定社区、特定群体究竟是如何过节的。如果仅仅根据文献来看,一百年后的人也许会觉得传统节日文化在我们这个时代是极其繁荣的,因为文献会告诉他们,每年元宵节,南京夫子庙灯会、上海城隍庙会民俗活动丰富多彩,每天都有几十万游客。另一方面,根据文献,我们所能了解的只是古代城镇以及中上层社会的节日情况,并不清楚近代之前广大乡村的农民究竟是如何过节的。事实上,过节是要经济支撑的。在《白毛女》中,杨白劳家过年最大愿望就是吃顿饺子,肯定是没钱放鞭炮的,其他人家也不过是“蒸黄米糕,包饺子,烧香,贴门神”。看过《柳堡的故事》的人都知道,20 世纪50 年代之前的农民基本上都住在低矮的茅草屋中,想象一下那些农民究竟会如何过年,估计未必家家贴得起春联,放得起鞭炮。在我印象中,20 世纪80 年代农村过年,鞭炮是有的,但几乎没人家放烟花,记忆最深刻的就是吃得比平时丰盛些。也就是说,过去节日多么重要、多么热闹,也许是我们建构出来的,只是“传统的发明”而已。
其次,从节日史来看,除了过年之外,其他节日,如清明节、七夕节、中元节、冬至,往往只是阶段性地、在某一地域被重视。明清时期,清明节与中元节似乎比较被看重,而七夕节、冬至就没有唐宋时期那么热闹。就拿中元节来说,不仅中原、江淮地区非常看重,要放焰口、演目连戏,就连东北地区也比较重视这个节日。在萧红的《呼兰河传》中,东北小城民众精神生活中最重要的盛举就是中元节放河灯。而冬至,在清代,除了江南地区,其他地区已经不太重视了。如果说,节日盛衰是正常的历史现象,我们又为什么要为今天某些节日淡出民众日常生活而焦虑、操心呢?我想,也许是“遗产”观念让我们高估了传统节日的重要性。
再次,在当下,诸如春节、清明、中秋这些节日,民众仍然比较重视,只是有些节日习俗淡化、消失了而已。如过年不再祭祖了,也没那么多禁忌了,端午节不再给孩子扎五色索了。这也许是节日文化衰落最突出的表征。其实,民众虽然不再重视某些节日习俗了,却还非常看重过节本身。问题是,在文化生活极其丰富的今天,民众为什么还比较看重这几个传统节日呢?此间透露出怎样的文化信息呢?很显然,在一个急剧转型的社会中,人们仍然重视一些基本的文化理念,如回家过年、清明上坟、中秋团圆等。这些文化理念基本上是以家庭伦理为中心的。这说明当代中国人仍然比较看重“家”。春节、清明、中秋这些传统节日不断地再生产着传统的家庭伦理关系,所以人们就比较重视。
基于以上三点,可以发现,所谓当代社会中传统节日衰落了主要是指某些节日不再被民众重视了,某些节日习俗消失了,而不是民众不在乎过节本身了。民众为什么还重视某些节日,为什么不在乎某些节日、某些习俗,这不能笼统地归因于社会变迁,也不能简单地诉诸于文化自觉来解决。
马林诺夫斯基说:“一切文化要素,若是我们的看法是对的,一定都是在活动着,发生作用,而且是有效的。”①[英]马凌诺斯基:《文化论》,费孝通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 年,第15 页。马林诺斯基有不同译名,译著遵照原作,其他均为前者。我认为,马林诺夫斯基这个理念对于我们理解当代节日变迁问题也是有效的。对于当代民众来说,春节、清明、中秋仍然被重视,因为它们有着切实的社会功能,而端午、七夕、中元节、重阳节、冬至固然也有其社会功能,却并不切近他们的日常生活。纪念屈原、乞巧、普渡亡魂、登高、祭祖很有意义,但这些都远离当下日常,且这些活动往往需要组织,如端午节龙舟竞渡,中元节放河灯、演戏,往往是商家支持、组织的活动。
如果能接受功能论意见,我们就可以进一步具体谈一谈传统节日保护与振兴问题了。首先,究竟要保护什么,振兴什么?很显然,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并不需要保护,因为回家过年、清明上坟、中秋团圆这些节日的基本功能还在,还是有效的。虽然诸多习俗消失了,但这些习俗不必去振兴,事实上也不可能振兴。因为需要这些习俗的社会心理发生了变化,我们不可能重构民众的社会心理。所谓保护与振兴,是从国家视角来看的,被保护的节日应该具有超越个体与家庭的社会功能与价值,如元宵节、端午节、重阳节。这些节日有三个特点,一是历史悠久,具有高度的文化遗产价值;二是与民众当代日常生活关联度较弱,如果没有外力加持,就有濒临消逝的危险;三是这些节日都具有公共性,这一点尤为重要。我认为,当代节日所要保护与振兴的重点就是传统节日的公共性。不管是元宵节看花灯,还是端午节赛龙舟,重阳节登高,都是走出家庭的公共社会活动。在现代社会,城里人越来越“宅”,生活在乡村里的人也出现了“原子化”倾向,现代性强化了社会交往的工具理性,主体性的彰显弱化了人们的公共性诉求。因此,重新发掘传统节日的公共性,对消除个体与社会之间的隔膜具有重要意义。不仅于此,这种公共性可以有效地建构集体认同,增进社会网络稠密性,提升社会资本存量,对于乡村团结与发展也有着重要意义。我曾经调研过皖南绩溪县伏岭村,它破解了我心中的一个疑问。明清以来,山多地少的皖南是如何养活这么多人口的,青壮年外出经商为何没有导致乡村衰败?我发现,恰恰是回家过年等节日制度安排,有效地平衡了城乡关系,破解了乡村发展难题。
其次,如何保护、振兴传统节日的公共性?我认为,首先政府要积极推动,要有项目支持。从历史经验来看,宋代节日文化繁荣就得力于政府推动、支持。据《梦粱录》所言,元宵节期间,政府不仅犒劳演出人员,甚至发钱给街坊买卖之人,还免除三天房租。二是要引导商家积极参与。历史上,元宵节、七夕节的各种活动,都离不开商家赞助。我在福鼎市调研发现,这里近代节日文化极其发达,尤其是城关,大多公共性的节日活动都是商家捐资赞助的。三是要鼓励相应的民间组织。就历史经验来看,大凡具有一定公共性的节日活动,都有一定的组织与制度。比如绩溪县伏岭村的春节,就有三十值年组织与制度维系。各地的端午节赛龙舟,也都有相应的组织。
最后,我想说明的是,从功能论角度来看,传统节日之所以需要保护、振兴,是因为它丧失了功能,那么,推动它实现功能转换,创新节日习俗不就可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吗?比如,把端午节改造成儿童节,把七夕节改造成情人节,把重阳节改造成敬老节,等等。问题是,谁来推动其现代转换呢?政府有力量推动,但未必能深入下去。如果真有现代转换的可能性,估计还得商家与民众一起来做。我觉得“我们的节日”南京工作室的理念就非常好:政府推一把,引导商家、民众自己来过节。
黄龙光
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世代相传的岁时民俗。传统节日既是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也是一种具有时空规定性的集合式文化生活。人们欢庆传统节日,不仅是对生产生活的一种节奏调节,而且是对天地神祖的一种精神寄托。传统节日丰富多元、精彩纷呈的文化叙事,往往涉及信仰、饮食、服饰、文艺、休闲、娱乐以及社交等具体民俗实践,对所有人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和向心力。因此,传统节日一直以来都是学术界重点关注和聚焦研究的重要民俗体裁。
综观目前传统节日的研究成果,总体上表现为:第一,对传统节日价值认知的理论阐释居多,属于从普遍意义上对传统节日价值的一种高扬;第二,对遗产化后传统节日的具体传承和保护的研究不少,这主要基于遗产视角或民俗学的实证方法,有时难免落入管理学研究的“对策—建议”范式窠臼;第三,对传统节日的变迁、利用、发展等相关专题研究。这些研究总体上构成当代传统节日研究的学术资源,也是对传统节日传承、保护和发展实践的智识支撑,是我们持续不断推进传统节日研究的重要基础。
随着20 世纪末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当前城市化的进一步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深入开展,以及乡村振兴国家战略的提出并实施,传统节日面临并经历着一系列现代性变迁。在社会变迁的动态语境下观察传统节日,分析传统节日的当代境遇及助推乡村振兴的实践路径,对传统节日的传承发展以及乡村振兴,具有重要研究意义。
传统节日是民族文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老百姓社会生活的重要构成,每一个个体经其一生,都自然沉浸于传统节日生活流之中。当代社会的现代性变迁,带来传统节日的现代性变迁。保护发展传统节日助推乡村振兴,首先必须全面认识传统节日的当代境遇。
(一)乡村共同体分化
20 世纪70 年代末,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农村开始实行家庭联产承包制,社会生产力得到了极大提升。广大乡村社会生产生活随之发生急速变化,一方面是计划经济时代以集体为单位的生产经营方式一去不复返,家庭和个体逐渐成为生产经营的主要组织者;另一方面随着城市化急速推进,乡村剩余劳动力被城市虹吸效应影响而纷纷进城务工,随着“农民工”离土离乡,剩下的“3861 部队”成为乡村“留守族”。过去建基于传统血缘、地缘和业缘关系纽带的乡村共同体,开始出现组织分解和结构分化,很多乡村出现一定程度的过疏化、空心化和原子化问题,最后导致乡村共同体内部社会关系松散,缺乏凝聚力。一些乡村出现一定程度的凋敝,随着民间文化传承的自组织逐渐解体离散,包括传统节日在内的乡村文化随之出现式微。
(二)传统节日遗产化
21 世纪初开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践,使春节、清明、端午、中秋以及火把节、泼水节等各民族传统节日,入列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而获得保护,在社会生活实践层面进入国家和地方法定假日体系。传统节日的遗产化实践,是一种基于遗产价值认定的文化赋权,一方面扭转了以往人们一贯轻视传统节日的文化价值观,传统节日作为文化遗产及其价值越来越受到社会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理念深入人心;另一方面,传统节日被列入遗产项目后,在申报、保护管理的模式下出现项目化趋势,致使传统节日文化在具体传承、保护实践中出现扁平化倾向,如不加以注意,即造成传统节日与其语境、生活、主体以及文化生态之间产生间距与割裂;同时使认定的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出现等级化、职业化倾向,导致与普通传承人群产生隔阂和矛盾。传统节日的活态性、生活性、民俗性、整体性、主体性及主体间性,是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统节日保护发展必须重视的基本属性特征。
(三)传统节日城市化
城市化是人的城市化和空间的城市化,当代城乡发展中的空间生产,带来传统节日的空间生产。站在资源论角度,有的地方政府以城镇经济社会发展为目的,将主要在乡村传承的一些传统节日,挪移、整合到城市空间进行“文化搭台、经济唱戏”。受政府行政指令和节日组织投入的强大影响,使同一个地方同一个传统节日出现分裂,城市官办和乡村民办一分为二,而且出现前盛后衰的两极化倾向。具体来说,即传统节日随着城市化被挪移进入城市而备受欢迎,通过全民狂欢实现文化消费,从而凸显传统节日的公共性与共享性;而留在乡村的传统节日却备受冷落而日渐式微,久而久之被抽离原生语境和传承主体,由此带来一直热心操办传统节日的民间自组织和文化传承单元逐渐解体,乡村文化传承出现断裂。这不仅是传统节日在乡村和城市之间流动的文化传播问题,而且涉及传统节日主体的文化权益问题。
乡村振兴的灵魂在于乡村文化振兴,乡村振兴的出发点和归宿都是对乡村文化价值的重新发现。传统节日蕴含乡村集体性的地方记忆,对当下松散的乡村共同体具有修复和粘接的重要功能,在社会转型与社会变迁背景下,探讨传统节日助推乡村振兴的实践路径,具有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乡村自组织的建设
国家实行改革开放后,1982 年村民委员会正式载入宪法,并强调按居住地设立的村民委员会是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由此广大乡村形成“乡政”与“村治”结合的治理模式。随着国家权力不断下沉农村社会基层,作为乡村自治和自我发展最合法的自组织,村民委员会及其村民小组疲于应对乡镇等上级部门的行政指令和任务摊派,出现一定程度的行政化倾向,亟需适当为其行政松绑和工作减负,全面激发其真正为乡村振兴自我组织和内生发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从文化操弄的微观实践经验来看,乡村内部更小一级却更加务实的诸如生产互助组织、红白理事会、姊妹会、民间文艺队等,一方面长期习惯于上级部门的行政包揽而渐失自组织权威和能力,一方面受家庭和个体化影响而渐弃自组织意识和动力,亟需重新发现并鼓励地方乡贤能人、文艺传承人发起重建并夯实这些民间自组织,在村党组织统一领导下,村委会协调整合各方力量,通过重建村集体经济,积极传承发展传统节日,凝聚人心,整合社会,实现文化传承和社会善治,助推乡村振兴。
(二)民俗知识生产教育
在当前乡村共同体结构相对松散的情况下,不论是重建民间文艺队等民间自组织,还是推行传统节日的保护传承等民俗实践,光靠乡村自身力量是难以实现的。大多数生于斯长于斯的普通乡民对包括传统节日在内的传统民俗及其价值认知仍然缺乏文化自觉。对于自我的民俗文化,他们更多地采用一种基于心理惯习的自然传承,大多数人对传统节日的历史渊源、结构要素、功能价值与文艺审美等民俗内涵,基本停留在一种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懵懂状态。这不仅与乡民长期以来对传统民俗文化的日用而不知有关,也与民俗学专业学术成果的社会普及不够有关。公共民俗学作为站在民间立场的重要学术力量,可与乡村自组织、地方精英合作,为乡村振兴提供专业化的民俗知识生产,对庞杂零散的乡村民俗文化进行全面书写和系统整理,尤其可对濒临消亡的传统农耕、技艺民俗进行抢救性记录,实现民俗资源全息数字化贮存,可以村史、民俗志等媒介记录历史记忆,有条件也可结合新建村史馆、文化传习馆等场馆空间展陈,通过对乡民的自我民俗再教育实现传统文化认同,从而为乡村振兴提供民俗文化的资源基础与学理支撑。
(三)传统节日在地化实践
传统节日不是脱域化的抽象文化,它总是要在地化实践的。今天传统节日不论如何被城乡各地共享,都离不开具体的原生地,这个原生地往往在广大乡村地区。随着城市化的突飞猛进,不仅乡村的人力资源涌入城市,就连传统节日在内的文化资源也流入城市,城市因资源持续更新配置而不断获得新发展,反观乡村因资源流失枯竭却并未获得相应回流与反哺发展。城市官办传统节日对乡村民办传统节日的冲击,导致乡村原生地传统节日传承陷入某种断裂危机。解决城乡空间传统节日文化资源的统筹协调问题,不仅需要地方政府充分考虑文化权益的城乡共享,也需要民俗学等学术力量介入调停各方主体,并积极协助节日展演等相关公共文化实践。通过策划组织传统节日文化在城乡两个空间的双向流动与互动转化,以主会场、分会场互嵌设置等来有机协调传统节日的原生地与衍生地的空间关系,来实现民俗文化资源在城乡流布的相对均衡与有效共享,带动城乡一体化区域经济社会文化的共同发展,以乡村振兴促进共同富裕。
萧 放
我们这个圆桌会议是讲节日史研究和节日文化遗产保护。节日史和节日文化遗产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也是两个有关联的概念。节日史其实是要研究整体的节日体系或者是单一的节日演变,它关注节日的起源、节日的发展、节日的消亡,以及当代节日的演变趋势等。中国传统节日都有几百年,或者两三千年的历史,有的节日在特定历史阶段是盛大节日,如寒食、社日等,后来蜕变为地方小节;有些今天的重大节日开始并不重要,如端午、中秋等,它随着历史社会的演进,时代的需求,逐渐变成民俗大节;有的开始是地方性节日,后被广泛接纳成为跨越民族的节日,如元宵节。对于传统节日在历史社会的阶段性的演变研究,以及关于节日在当代的境遇及未来可能的研究,我想这是节日史的全过程的研究。
节日文化遗产的研究,可能更多的是关注节日遗产的性质和节日遗产的价值、功能。我们要把节日当成一个文化遗产,看它在当代社会里面的互动、重构、传播与利用,这是我们关于节日文化遗产的理解。但是如何去做节日文化遗产研究,如何做节日史的研究?我想我们应该站在当代去回看历史,站在当代去看待传统遗产如何和当代生活协调。研究节日史与节日文化遗产需要有特定的系统研究方法,这样我们才可能全面真正把握节日史与节日文化遗产。
首先是节日与节日遗产的形态研究。我们要弄清节日遗产是什么,所以这里面就有一个形态研究的问题,形态研究是对节日的结构与要素进行整体综合描述与研究。形态研究是对节日构成的分析研究,它研究节日文化遗产有什么样的要素,要素是怎么构成的。如我曾经论述过的传统节日主要构成要素有三大层面(物质、社会、精神)与五大要素(信仰、人伦、传说、饮食、娱乐),这些分析归纳属于节日遗产的形态研究。
其次,节日与节日遗产属性研究。我们要给节日文化遗产做一个内涵的定位,做内涵的研究,这个研究应该就是属性研究,也就是用文化分析的方法去做研究,它与形态有关,但重点关注的是节日的核心要素,它关系到我们对节日根本性质的理解。比如对春节的理解,它表面上看是场景热闹红火、丰足的物质、人们喜气洋洋,它的根本属性是辞旧迎新、祈福迎祥;端午节形态有佩香囊、吃粽子、划龙舟等,对于端午节是否能说快乐,就关系到我们对端午属性的理解,端午节起源上与夏至节气阴阳属性有关,夏至阴气发生,端午节俗顺应节气转换,扶助阴气,因此端午节物有象征阴阳相包裹的粽子与阴阳争锋的水上竞技活动。节日的根本属性是祈福辟瘟,那时说端午快乐就不合适。但随着社会的变化,节日的演进,端午从恶日禁忌演变为民俗大节,其节日属性发生变化,端午变成了端阳,庆端阳成为民俗生活的主要内涵,因此说端午快乐就理所当然。
其三,节日与节日遗产的历史研究。今天的传统节日是历史社会演进过来的,它在今天的社会仍然有作用,所以我们应该对节日文化遗产做历史的研究,也是过程的研究,这就是跟节日史研究有关的东西。这样的研究当然需要有文献研究和口头访谈的研究来构成。
以上是节日文化遗产研究的主要的三种方法。
在研究的过程当中,我们重点是要研究节日文化遗产在当代的传承,如何保护,怎样传承。我们今天讲传统节日,更多是希望能够理解到传统节日在今天的社会价值,在当代如何将它保护传承下去。刚才季中扬讲到了一个观点,是节日习俗消失的问题,认为未必会影响传承,他是从节日的时代变化角度理解,认为节日习俗变化未必会是节日传统变化,有道理,但我不是很同意这种观点,节日的关键习俗失落了,节日的呈现就失去了依傍,节日的时间意义也就消失了。我们从今天角度去看传统的节日,看节日文化遗产的时候,我们要看到它在今天如何实现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既然是一个活态传承,它就是一个动态性的,就是和时间和空间有密切关系的。那如何在今天社会里为传统节日文化遗产提供一个空间,或者政府、民间如何合作,在活动中创造一个空间,或者利用一个既有的历史观念或活动性的空间,在今天的社会条件之下,在什么样的程序之下,激活这个观念?这个空间是按照什么样的核心要素来运作,按照什么样的程序,什么样的条件去让这个空间能够保证它的完整性,能够保证它实现传统节日的功能的?如黄涛所说在社区中体味节日传统,是节日文化遗产传承保护的重要方式。
传统节日的功能是一个集体性的聚合问题。我们传统节日最大的特点,也是节日遗产的一个相关性的特点,就是节日的群体性的问题,如刘魁立所说节日实现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节日的集体性或者说群体性既是形式,也是目的,节日的情感联系与需求的满足,节日群体中的个人的平等,都具有特别的社会意义,所以有人说,节日造就公民。节日的另一个特点是非常性的问题,节日时间是日常生活时间系列中的突出节点,节日习俗以与日常生活不一样的方式呈现;节日的第三个特点是节日生活的模式性和多样性的问题,节日既有基本结构模式,也有多样性的地方表现,我们需要看到节日生活属性的同一性,也要看到其表现的丰富性。我们在节日文化遗产传承保护中如何去保持它的丰富性与多样性,如何让我们的节日文化遗产具有这种凝聚情感、活跃精神,满足社会个体生活需要的功能实现,是需要我们特别认真思考与行动的。
我们今天看节日遗产,其实不是为了历史,是为了我们的现在,是为了我们的未来,我们未来的节日怎么去建设,我想就应该从我们民众生活的需要出发,从社会共同体传承与创造的需求出发。看到传统节日文化遗产的未来,是要满足我们物质的、社会共同体的、精神慰藉的和情感的表达,这是我们未来节日所需要的,也是我们节日文化遗产当代价值所在。
还有一些非常具体的功能,比如说我们节日里的心理调适,张举文讲到了一个民俗疗愈问题,节日就是一个重要的疗愈时机,无论个体和群体都会在这个节日时空里面得到一个自我的调整、调适。还有是节日对社会秩序的维护问题,所以节日看起来与日常生活不一样,它有非常性的方面,但是它对日常生活有维护作用。我想这些东西就是我们节日文化遗产的价值所在。
我们政府为什么重视从媒体和社会教育各方面来强调节日?就是因为当代需要节日,来维系我们这个社会。当年国家还没有重视节日时,我们认为节日传统这么好,政府为什么不重视呢?后来政府是利用了,利用得非常好。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里面,节日是最成功的。另外,政府目前最强调的是手艺,手艺很多东西也包含在节日这个时空里面。
我最近在看一本书,法国人奥祖夫写的《革命节日》,里面引了一个研究者的文章,叫《我们的孩子》,其中有一句话,他说“当孤独者与同类团聚时,就是节日。”我们今天为什么那么需要节日?因为我们现在社会原子化,很分散,我们现代人其实更需要节日,节日没有过时,需要我们去传承。这是节日文化遗产的一个特定的价值。
刘魁立讲到了年味淡了是民俗情感的问题,其实不管是研究传统节日,还是节日文化遗产,就是为了给我们找回共同的感觉,这就是我们这个研究课题重要所在,也是民俗学者在做节日这个学科研究中可发力的地方。节日作为一门研究学问,如高丙中所说,作为一个综合性新的学问,有很多的研究维度,也有与其他人文社会科学对话的地方。我觉得民俗学者应更多从人的主体意识与情感这个维度去做研究,这是我们学有所长的地方。
黄龙光讲传统节日的在地实践,我觉得这一点提得非常好。现在不管是民族地区,还是其他地方,都会把民俗资源集中在一个空间去展示,我在贵州丹寨也看到这样的情况,当地人会集中在“万达小镇”去做事情。民俗资源流动之后,造成了乡村的冷落,人们把乡村的文化与经济资源吸收到了城市,但是没有反哺,没有反向流动,逆城市化的过程当中文化流动的问题值得重视。他提出了一个解决建议,可以用两个空间的协调,分为主次空间,到底城市是主,还是乡村是主,不管哪个是主还是次,主次的协调有利于解决空间变化带来的资源不均等,避免带来乡村的冷落这个问题,我觉得这个方式是非常好的。我在台湾花莲曾经见到太鲁阁人做祭祀时的两个空间的转化,凌晨四点做的是少数族群原始的仪式,八点之后做的是广场空间的表演,这样的协调是智慧的,也是合适的。如王加华讲到当代官民共同协力是节日遗产得以传承保护的重要方式,我们在节日空间协调中应该有这样的视角与实践行动。
我们是理论研究者,我们今天在这里坐而论道,其实,我们还有实践与行动的责任与使命。刚才黄龙光提出的民俗知识生产和教育的问题,给我们知识分子,给我们研究者,给民俗学习者提了一个要求,就是我们不仅是要做理论研究,要弄清楚传统节日是什么,同时还应该去参与到乡村实践中,我想是他在云南生活的经验,让他有这个想法。我们以前说走向民间,我们应该走在民间,实践民俗学研究者怎么把自己变成行动者,怎么和村民一起来发挥如张勃所说的“双创”精神,更新发展这些民俗传统,让我们的乡村文化传统得到更多人的熟悉与接受,从而形成氛围,成为村民的行动自觉,以此促进乡村振兴,这是需要我们仔细思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