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佳晖
←爱丁堡大学毕业典礼上身穿基尔特的苏格兰同学
从上学起,校服可能是我们穿得最多的服装了。求学十多年,我见过形形色色的校服,有的是宽松舒适的运动套装,有的是时尚新潮的学院风格。不同的校服蕴含着不同的故事,但让我印象最深的,要数在爱丁堡大学看到的那一幕了。
那时临近毕业季,在英国曼彻斯特留学的我受邀参加朋友的毕业典礼,我穿戴整齐,欣然奔赴苏格兰首府爱丁堡。走进爱丁堡大学礼堂,我频频看到当地男生身着格裙来参加典礼。闲聊时,他们骄傲地告诉我,爱丁堡大学会集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学生,在毕业典礼这样隆重的场合,苏格兰格裙是他们首选的穿搭,他们很乐意向世界展示自己民族的服饰文化。看他们穿着格裙大方自若地走上舞台,我不禁感慨:谁说只有女生可以穿裙子?男生穿裙子也一样好看!
苏格兰男生们穿的格裙有个别样的名字——基尔特。在当地古语中,基尔特指的是包裹身体的衣服。考虑到苏格兰地区气候潮湿,阴雨连绵,当地居民选择将布料浸泡在鹅油中,使其具备防风挡雨的功能,并用皮带将其裹在身上。对比普通长裤,早期的基尔特不仅防风遮雨,易于打理,其独特的及膝设计还便于苏格兰人穿梭于泥水山地之间。后来,人们又对这种服装加以简化改进,去掉了厚重的上半部分,使之最终演变成当今的样式。
早期的基尔特不论是格纹还是配色都较为朴素,常用于表示生辰、婚姻状况和身份。到了17 世纪80年代,基尔特的格纹和颜色逐渐丰富起来,发展出用于区分族群的“氏族格子呢”,用于区分阶级的“军团格子呢”“皇室格子呢”。在我留学英国时,苏格兰同学曾不止一次地说过:“基尔特的历史相当于一部大英帝国史。”
虽然他的说法有些夸张,但基尔特确实有着厚重的历史。初期的苏格兰高地服饰,由粗糙的毛呢披风包裹着半裸的身体,一度被视为“野蛮”的不雅服饰。到了苏格兰与英格兰战争时期,基尔特简化为束腰格子呢,代表了苏格兰反叛军的形象。1707 年苏格兰与英格兰合并,基尔特作为苏格兰的民族服装被保留下来,但好景不长——1745 年苏格兰爆发起义,以失败告终,为了磨灭苏格兰人的民族意识,英国政府下令禁止苏格兰男子穿基尔特。苏格兰人并未屈服,他们与统治者进行了30 余年的反“禁裙令”斗争,最终迫使政府取消禁令,恢复了苏格兰男子的“穿裙自由”。
世事变迁,如今英国王室和上流社会也很推崇苏格兰高地文化,并身体力行地在重大场合穿着基尔特服饰,以示对苏格兰人的尊重。苏格兰格裙不断发展,并被不同的时尚派别学习应用,格子呢丰富的图样搭配使英伦学院风格具备了强烈的视觉印象,使之与百褶裙、刺绣徽章西装、V领针织衫一起成为广受欧美学生追捧的经典单品。我在留学期间时常能在校园见到类似的经典组合。
↓爱丁堡国际艺术节上身着格裙的乐队
以格子著称的基尔特可不只在校园里流行,它已融入当地人的日常穿搭。在参加爱丁堡国际艺术节的一周里,我完全浸润在了各色格裙的海洋中。穿着基尔特沿街表演的风笛艺人,向远道而来的客人展示靓丽的民族风情。一位叫查尔斯的苏格兰老人告诉我,格裙不仅是他们爱穿的民族服装,它和风笛一起,被视为苏格兰民族文化的标志。随着博柏利等品牌对格子印花的使用,苏格兰格裙还成为世界时装设计师重要的灵感源泉,其独特的配色和格纹悄无声息地引领了一次次流行风潮与时尚变革。
也许“苏格兰格裙”之于苏格兰人的意义,就像“汉服”“中山装”之于我们中华儿女一样。越来越多中国留学生选择在海外高校的毕业典礼上,在学位服下内搭华美的传统汉服或旗袍,他们的视频迅速吸引了外国友人的关注与称赞。洋装虽然穿在外,但内心依旧是中国心,我期待着汉服风靡世界的那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