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 非
(广东省广州市增城区新塘中学)
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是教育教学永恒的主题。历史教育必须秉持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教育方向。中学生正处于人生的关键阶段,理想信念正处于形成时期。为了擦亮学生的人生底色,树立正确、科学的理想信念,筑牢信仰之基,赓续红色血脉,启智润心,培根铸魂,在中学历史教学中渗透党史教育很有必要。
教学立意决定了一节课的高度、广度和厚度。中国共产党在近百年艰辛的奋斗历史中,积累了大量的党建经验、斗争经验、执政经验、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等,以及经受挫折的教训,是我们宝贵的财富。这些经验是几代中国共产党人的智慧结晶,是我们治党治国的宝贵精神财富。渗透党史学习既是一次把握规律、把握未来的理论学习,也是一次坚定信仰、坚定方向的党性教育。通过学习必将增强学生对党的情感认同、理论认同、政治认同,对继承和发扬光荣革命传统、党的优良作风,对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和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都是十分必要且有益的。我们欣逢盛世,当不负盛世。本单元党领导人民建设取得的成就可以说是翻天覆地,完成了富国大业。历史事实雄辩地告诉我们,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只有中国共产党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新时代的中学生必须学好百年党史,赓续红色血脉,传承优秀传统,擦亮人生底色,筑牢爱党、爱国、为人民服务的理想信念。
本单元时间跨度为1978 年到2018 年,时间跨度大,中国社会翻天覆地。历时40 年,课堂信息量大,课时有限,教学任务重。在一年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一个普遍的难题:老师想把教科书上每一句话都展开,讲清楚,生怕漏掉一个知识点。事无巨细,花费很大精力。每节课时间有限,只有40 分钟,老师们在有限的时间完不成信息量庞大的教学任务,好多老师都觉得课时不够用,都在赶课时,留给学生思考、问题探究、涵养素养的时间就很少了。鉴于此实际情况,采用大概念教学,删繁就简突出重点,就显得非常有必要。2017 年版高中课标前言指出,国家“进一步精选了学科内容,重视以学科大概念为核心,使课程内容结构化,以主题为引领,使课程内容情境化,促进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大概念教学中,我们要抓住历史发展的主线,充分考虑中学生的理解力,对于复杂晦涩、过于细碎及中学生难以接受的概念,我们要淡化处理突出主线。大概念确立后要理清各知识点间的逻辑关系,并赋予一定的价值观。抓大放小,改变“毕其功于一役”的教学思路。学生只有拥有一定量的历史常识,才可能对历史情境有敏感度,否则在情境下运用知识探究问题就成了空中楼阁。
本单元大概念为“改革开放”,可分为改革开放之因(背景),改革开放之策,改革开放之程,改革开放之果(成就)。改革,1978 年邓小平指出要“正确地改革同生产力迅速发展不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1979 年邓小平指出:“所谓开放,是指大量吸收外国资金、技术和先进的管理经验来加速我国的四个现代化建设。”单元课程标准:“认识真理标准问题讨论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历史意义;认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各个领域取得的成就、综合国力及国际影响力的不断提高,认识‘一国两制’对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重大意义;认识邓小平理论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指导意义。”课时标准:通过了解国内、国际形势分析1978 年改革开放的迫切性和可能性;从思想、农村、城市、体制等方面了解中国改革开放的内容和突破;通过家庭调查、小组探究、任务驱动,了解改革开放给我们带来的影响;并史论结合、史料实证“中国改革开放是成功的”这一论断,培养史料实证意识;通过世界大变革与中国改革开放的交织,进一步深入思考,中国该如何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培养世界视野、渗透家国情怀。学生课前家庭调查:向家里的父母和长辈们了解改革开放前后,他们的生活、工作、娱乐等有哪些不同?最大的变化是什么?小组探讨:搜集现实中改革开放的重要成就,史论结合论证“我国改革开放取得了巨大成功”这一观点。
计划经济时代下的农村困境,公社挫伤农民积极性。“男劳力上工带扑克,女劳力上工带纳鞋。头遍哨子不买账,二遍哨子伸头望,三遍哨子慢慢晃”。1953—1978 年,粮食上缴量11.97 亿斤,被供应的粮食量15.68 亿斤。“相抵后,凤阳农民不仅没有为国家贡献一粒粮食,反而吃进了3.71 亿斤。每年到了春荒,凤阳县一些生产队由队长带领,拿着盖上公章的介绍信,打起花鼓,唱着辛酸的歌谣,踏上乞讨的道路”。穷则思变。计划经济时代下的城市困境,企业缺乏自主权。时任福州电线厂厂长杜进兴在《请把管理企业的权利还给我》中说:“改革开放之前,国企婆婆多,管得严。拿一个省级工厂来说,从厂长到车间主任的任命听主管厅的……工人群体由劳工局负责,作为企业的具体负责人厂长,却没有任何权力,企业买套设备,甚至盖间厕所都要上级部门批准”。工人生产积极性低。“1984 年,35 岁的张瑞敏被派到一家濒临倒闭的电器厂当厂长……很多年后,他回忆说“欢迎我的是53 张请调报告,上班8 点钟来,9 点钟就走人,10 点钟时随便在大院扔一个手榴弹也炸不死人……”
计划经济时代下的城市困境,中国经济落后于世界。20 世纪70 年代末,一位日本记者访问重庆炼钢厂,看到两台正在使用的机器。他惊奇地发现这两台机器一台生产于1887 年,一台生产于1905 年。日本人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还以为标签的年代写错了,一打听才知道这两台机器是清末张之洞从英国引入汉阳兵工厂的。一个世纪的差距。1977 年,美国苹果Ⅱ型电脑诞生;1978 年,日本炼钢厂使用电子计算机控制生产;1978 年,英国诞生世界第一个试管婴儿;1979 年,日本科学家发明了人造血;1979 年世界第一台手提微电脑诞生。
改革开放之因。有人说,一条注定充满挑战的路,为什么要走?有人说,一条没有走过的路,为什么敢走?一条没有走过的路,走过去才能成为路;一条充满挑战的路,走下去才有答案。任务一:为何在1978 年提出“改革开放”?1978 百废待兴,中国人民渴望安定团结。迫切性:穷则思变,中国和世界差距巨大。体制束缚:计划经济体制下经济发展出现困境。可能性:国际,国际局势缓和、中美关系改善;新技术发展和世界经济的影响;国内,思想解放、社会基础、群众基础;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拨乱反正;重视教育,恢复高考;美好追求,对国家现代化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追求;信念坚定,党和人民对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和追求;伟人引领,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心系祖国、放眼世界、展望未来。
改革开放之策。任务二:面对困境,中国人如何改革开放?冲破思想束缚的官方会谈:十一届三中全会——伟大的历史转折(1978 年12 月18 日)。本次会议有三大内容:纠正“左”的错误,重新确立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作出把全党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尽管改革在1978 年前已经酝酿成熟,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仍然可以认为是一个转折点,因为它以中央全会的权威形式确定改革方针。”
改革开放之程。勇于冲破思想束缚的民众实践——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突出一个“包”,包产到户。1979 年9 月十一届四中全会,会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一系列促进农业发展措施,但其中明确指出在农业上“不许分田单干”“也不要包产到户”。小岗村,是中国农村改革的发源地。有“中国十大名村、安徽省历史文化名村”等美誉。以前却是一个出了名的穷村。1978 年,十八位农民以“托孤”的方式,冒着极大的风险,立下生死状,在土地承包责任书上按下了红手印,创造了“小岗精神”,拉开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序幕。生产责任制小岗村冒死尝试,皖、川两省顶风而进,1982 年中央一号文件全国推广。撤销人民公社、建立乡政府,在土地公有制基础上把土地长期包给各家各户使用,农业生产分户经营、自负盈亏。
勇于冲破思想束缚的民众实践——1984 年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突出“分”,政企分开,各司其职。1984 年3 月24 日《福建日报》刊登了55 名厂长、经理的呼吁“请给我们‘松绑’”:“我们认为放权不能只限于上层部门之间的权力转移,更重要的是要把权力落实到基层企业。为此,我们怀揣冒昧、大胆地向你们伸手要权,请给我们松绑,给我们必要的权力。”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是增强企业活力,把企业搞活。管理体制上,政企分开、简政放权;所有制上,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生;分配方式上,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企业自主决策,执行,监督,还权利与企业,极大激发了企业生产经营的热情,效率得到极大提升。勇于冲破改革瓶颈的继续实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建立。“20 世纪80、90 年代东欧各国发生政变,党内相当一部分人对改革的正确方向发生怀疑,国内舆论界掀起了一场关于姓“资”还是姓“社”的争论,在这场争论中,市场经济成为一个焦点,有人认为市场经济就是资本主义,“市场化”就是资本主义化”。中国改革的目标是什么?向何处去?国外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压力很大;国内困难重重,思想包袱重,阻力很大。深化改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1992 年初,理论突破、邓小平“南方谈话”;1992 年10 月,中共十四大明确目标: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993 年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确立基本框架;1997 年中共十五大完善理论;21 世纪初基本建成;2019 年十九届四中全会,成为基本经济制度之一;2020 年十九届五中全会,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经营权,人民公社不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所有权、经营权分开、“三权”分置(所有权、经营权、承包权分开);管理体制,政企不分——政企分开;分配制,按劳分配——按劳分配为主体;所有制,单一公有制——公有制为主体;经济体制,计划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现代化模式,封闭式——开放式。
改革开放之果。任务三:如何论证“我国的改革开放取得了巨大成功”这一观点?财富中文网2020 年8 月10 日:“2020 年中国大陆公司实现历史性跨越:中国大陆(含香港)公司数量达到124 家,历史上第一次超过美国(121 家)。加上台湾地区企业,世界500 强133 家上榜中国企业”。
“1978 年至2017 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由3 645 亿元增加到827 122 亿元,其占世界经济的比重从1.8%提高到15%左右,年均增速达7.8%,创造了经济增长的奇迹。2010 年,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出口国,是名副其实的世界工厂。农村贫困人口按照2010 年农民年人均纯收入2 300 元扶贫标准,中国农村贫困人口从1978 年的7.7 亿人减少到2017 年的3 046 万人,实现了迄今为止人类历史上最快速度的大规模减贫”。
“开放是中国的现实主义选择,因为西方社会有很多现代、先进的东西,世界有很大可以延伸。中国社会利益的空间,所以尽管中国与西方的政治体制不同,开放会有意识形态压力和风险,但我们还是义无反顾地将国门越开越大。对外开放不断促进了中国社会增加弹性和韧性,也倒逼了中国直面自己的问题”。
“机遇与展望,改革开放永不停步!全球体系巨变,研究认为世界经济重力点在1820 年之前一直在亚洲,但之后经过一百年转移到欧洲和大西洋,现在世界经济重力点在2010 年左右又重新回摆到亚欧边界,大约2025 年左右回摆到亚洲大陆腹地”。
课后延伸:当今世界百年大变局与中国百年大发展,同步交织激荡,为抓住2025 世界经济重力点摆回亚洲大陆腹地的机遇,中国如何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
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发展,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不可逆转,以综合国力为基础的竞争日趋激烈。继续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是党在新世纪的三大任务。
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历史赋予中国共产党的光荣使命。党领导人民在过去的100 年里写下的光辉篇章,我们坚信也一定能够在新的世纪继续写出更加壮丽的篇章。
本单元以大概念“改革开放”为统领,提纲挈领,删繁就简,突出主旨,重视细节,任务驱动,积极创设教学情境和解决方案,呈现了历史的复杂性,体现出了历史是无数个合力产生一个合力。以唯物史观为指导,突出了历史解释、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和家国情怀的学科核心素养。以百年党史和课程标准为指导,以改革开放之因、改革开放之策、改革开放之程改革开放之果为抓手,层层推进,逻辑严密,层次分明,学生课堂参与度高,问题回答准确率高,课后习题完成好,家国情怀落实到位,有助于党史教育的贯彻,有利于传承红色文化,擦亮学生人生底色,帮助学生树立爱党、爱国、爱人民的人生信仰,教学效果良好。
中学历史教师要引领学生学好党史,以史为镜、以史明志、知史爱党、知史爱国、永葆初心、勇担使命,在新时代新征程中建功立业,为社会主义培育优秀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新时代的中国青年要以百年党史为指导,赓续红色血脉,擦亮人生底色,筑牢信仰之基,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