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州 冯瑶玥 陈 曼 苏 静
20世纪60年代,日本丰田汽车的生产系统(TPS)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终于成型,并以此成功打败了美国福特公司,成为世界瞩目的汽车生产商。1990年,《改变的机器》这一论著成为精益生产正式形成的标志,在随后的大规模生产研究和实践中,被成功运用到诸多企业,并通过精益生产外延和内涵的不断扩展,最终形成了精益思想。就烟草行业来说,21世纪初我国加入WTO,并于2003年签署了《烟草控制框架公约》。一直处于烟草专卖制度保护下的烟草企业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压力。为应对新时代发展要求,中国烟草于2003年开始工商分离改革,工业企业独立承担卷烟生产任务。随后,各工业公司成立原料部门,负责生产所需的烟叶原料管理工作。2003年至2012年,各工业公司进入高速发展阶段,扩规模、圈烟叶成为原料部门的重点发展方向,对于烟叶质量的管控较为粗放。2012年至2017年,受国家局政策调整影响,烟叶采购数量开始逐步收缩,烟叶采购开始从规模型向质量型转变。十九大后,随着高质量发展要求的提出,卷烟工业企业对于烟叶质量的要求也随之提升。如何将精益思想与烟叶原料采购管理相结合,开展好烟叶质量控制、烟叶质量提升等工作,成为了摆在卷烟工业企业烟叶原料部门面前的重大课题。
1.精益思想实现烟叶人才队伍水平提升。精益思想的实现,需要一支高素质的精益人才队伍,反之,打造优秀的人才队伍同样离不开精益思想作为支撑。精益思想一旦真正融入企业文化和发展中,那么培养出对企业忠诚、懂得发现和改进问题、技术技能水平精湛的员工就会成为精益思想持续改善的重点任务,从而确保整个组织从上至下共同重视和推进高质量人才队伍建设。一是精益思想从制定、实施人才培养及使用的措施、制度和规划开始介入,促使企业领导班子以及人力资源部门科学、系统、全面、目的明确地搭建人才发展通道,构建、完善人才培育系统,设置行之有效的激励机制,有针对性的创造专业技术、技能、管理人才队伍成功成才平台,更多倾听来自员工的合理化意见,在“人”上更加有针对性的集聚资源,使每一名员工都有了实现和展示自己价值的机会和平台,精准搭建企业-人才双促进、双融合的发展通道。二是精益思想在深入员工工作、生活、学习的方方面面,无论是在思想意识,还是工作行动力,企业员工都会产生巨大的进步,并自动自觉地将企业竞争、发展同自身的思想、行为密切联系起来,将精益思想又反向贯彻落实在基地建设、原料调拨、复烤监督、仓储管理等各个烟叶原料管理的重点工作方面,持续提升自身专业素质以及综合素质,通过积极思考和大胆尝试,不断改进工作方式、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和创新能力,全力破解卷烟工业企业烟叶原料管理中的各类发展难题,挖掘发展的潜在动力点。
2.精益思想实现烟叶原料管理方式向精细化转变。在工商分离初期,卷烟工业企业经历过一段快速发展的扩张期,品牌规模被视为品牌发展的重要指标。因此,当时烟叶原料部门通过采购规模的急速扩张以及烟叶基地单元数量、规模的扩张,在短期内抢占大量烟叶资源。由于过于强调烟叶数量上的发展,因此卷烟工业企业对于烟叶质量管理的要求不够高。随着烟草行业发展方向向高质量迈进,品牌发展也从单纯的数量扩张型向质量提升型转变。面对发展方向的转型,过去追求规模发展过程中囤积的大量烟叶成为卷烟工业企业发展的桎梏。同时,在基地建设、烟叶采购、复烤加工、仓储管理、人才培育等工作,过去较为粗放型的管理方式也同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存在不匹配现象。因此,引入精益思想将有助于烟叶原料部门不断提高烟叶质量控制水平和质量提升能力,提高采购工作效能,进一步实现烟叶采购工作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促使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主动转型与升级,寻找内部新的发展潜力点和增长点。
3.精益思想实现卷烟工业品牌效应增强。近年来,各卷烟工业企业始终围绕消费者需求,在深化供给侧改革上持续发力,在卷烟产品类型、口味、包装、营销等方面推陈出新,行业卷烟品牌竞争日趋激烈。与此同时,消费者对于卷烟产品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特别是经历三年新冠疫情后,国内消费观更加趋于理性,消费者对于品牌以及产品本身品质的要求不断提升。作为卷烟工业生产的基础,烟叶的好坏与否将对卷烟产品口感、口味产生较大影响。源头上的粗放,将会导致整个生产过程功亏一篑,最终影响品牌形象与影响力。因此,将精益思想融入烟叶原料管理过程,提升品牌生产所需的烟叶质量,直接带来了卷烟产品质量提高,满足了消费者对烟草产品品质的需求,从而在行业内外有效增强了卷烟工业企业良好的品牌效应,塑造了卷烟工业企业的良好形象,提高了企业在市场中的核心竞争力。
1.烟叶工作缺乏系统性的发展方向指引。任何工作都需要有前瞻性,没有中长期目标作为指导,工作的重心就会更多的着眼于当前,而不是支撑未来的发展,烟叶原料管理同样也必须要有前瞻性。烟叶工作前瞻的必要性首先来源于烟叶的特殊性,烟叶在采购后并不立即直接进入生产环节,而是需要像红酒发酵一样,进行醇化。经过至少12个月后,醇化的烟叶才能用于卷烟产品生产。一年到三年的醇化期,市场对于卷烟产品的需求可能会发生巨大的变化,产品配方也将会随着需求发生改变,那么配方所需的烟叶也将发生变化。同时,卷烟工业企业未来发展战略,例如未来产品的价格定位、目标市场定位、产品定位等也将影响烟叶管理方向。因此,在烟叶原料的管理上,一定要根据市场和企业的发展节奏和发展走向,找准烟叶未来的发展方向。就目前而言,烟叶工作必定是向高质量、精细化发展,但哪些是烟叶管理的重点环节,从哪些方面提升烟叶质量,突出烟叶个性化需求,尚未形成一个系统、全面的发展方向指引。
2.烟叶原料管理方式较为粗放。受卷烟工业企业发展历史影响,烟叶原料管理还处于一个较为粗放的状态中,尚存在一些亟需解决的问题,其中一些是长期悬而未决的问题。例如,卷烟工业企业烟叶库存水平与合理库存水平相比仍有较大差距,且受烟叶计划总量控制的影响,部分核心产区烟叶的采购计划也被迫同步减少,但随着品牌结构的不断提升,对核心产区的烟叶使用需求不断增大,导致核心原料库存大幅下降,部分辅助产区烟叶存耗比过高,结构性矛盾逐步凸显,支撑高品牌发展的后劲不足。此外,复烤加工过程管控水平还须要进一步提升。监打人员水平参差不齐、打叶点较分散、复烤加工数据来源单一、疫情反复等不良因素依然存在,而且目前对于加工技术和烟叶可使用性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打叶复烤技术标准仅参照行标,对各类卷烟的烟叶复烤技术标准的细化程度不足,针对品牌需求的个性化和特色化加工工艺的研究比较薄弱,尚未形成匹配品牌发展的复烤加工标准体系。同时,卷烟工业企业烟叶原料部门也存在仓库点分散、自然环境过热过湿、针对不同原料的差异化养护以及研究不足等烟叶原料养护难点。作为烟叶采购职能部门,烟叶评级技能在实际工作中运用广泛,但评级人才培养重视度不够,发展跑道建而未立,培养方式较为单一,烟叶评级人才队伍力量明显不足。
3.考核评价体系不够完善,未能有效发挥其重要作用。考核评价体系的搭建工作是精益思想深度融合企业发展的重要手段,至少具有三方面的重要意义。一是促使企业及时发现工作存中在的问题。二是促使企业针对问题,开展分析,改善工作。三是通过考评的激励作用、促使企业完成目标任务,实现企业高质量发展。但目前某烟叶原料部门的考核还需要进一步完善。主要是存在以下问题:考核纬度较为单一,目前仅对各模块重点工作完成情况进行考核,KPI指标缺乏行业对标,且缺少企业内外部客户以及外部相关单位的评价,考核后缺乏问题分析和改进过程监控,考核结果的奖惩拉差也不够明显。
1.三大发展目标锁定方向,精准定位中谋实发展路径找准突破方法。①“三精一强”。一是精采购。严格按照购进烟叶等级合格率内部控制标准,确保烟叶等级质量符合品牌发展。二是精加工。对烟叶加工工作开展严格的质量跟踪,并通过科技项目的实施,形成满足不同叶片要求的打叶技术,优化高端烟叶供给水平。三是精养护。细化新烟养护标准,加强在库烟叶养护,深化养护科研项目研究和管理创新。四是强安全。通过开展安全检查、安全培训、安全预警提醒机制、安全管理制度建设等手段,充分做好烟叶仓库的安全监督管理工作。②“两个延伸”。坚持以烟叶理化指标优化为抓手,向前延伸至烟田指导和管理,进一步加强原料采购工作,提升采购原料质量水平,并以养用提升为抓手,向后延伸至原料全使用周期的质量跟踪及监测,确保采购、加工、仓储各环节质量可追溯,全面提升原料综合支撑能力。③人才培养“两个计划”。深入推进三条跑道建设,以“两个计划”,全力打造出一支作风硬、本领强、业务精的优秀原料人才队伍。一是积极打造“国手培养计划”。争取在三到五年的时间内,培养出一批烟叶分级国手,随后充分发挥国手的引领带动作用,建立、健全烟叶分级专业技能高端人才队伍。二是积极打造“实用型人才提升计划”。全面提升人才队伍在农业技术、烟叶分级技能方面的实际运用能力。并以技能为主导,深入结合采购工作需求,增强业务人员的实操型烟叶分级技能水平,进一步发挥其对于实际工作的指导作用。
2.六项业务工作精耕细作,精准构建服务于品牌的烟叶工作模式。①将精益思想融入烟叶计划。充分利用行业烟叶计划由稳转增的政策优势,结合卷烟风格需求、发展需求,不断精准制定进口以及国产烟叶计划,从产区布局、调拨数量、调拨结构等方向再优化调整,精准匹配卷烟发展节奏。加强进口烟叶风格特色分析,重点保障云南、四川、贵州、湖南、福建等核心产区原料的有效供给,有计划地做好重点产区的原料支撑以及优化辅助产区的烟叶保障,逐步减少或撤销不适用产区采购计划,积极拓展优质烟叶新产区。②将精益思想融入基地建设。围绕卷烟生产,特别是高端原料需求,以“贵在精”为原则,持续优化云南、湖南、贵州、四川等核心产区烟叶基地数量,在强调采购质量监督管理的同时,要结合烟叶基地单元,探索建立烟叶购销模式协同创新机制,在条件成熟的基地单元逐步推进全收全调、站点直调、高端备货等调拨方式,并结合各产区实际情况,因地施策,制定更加匹配高端卷烟发展需求的新模式。③将精益思想融入采购管理。通过延长驻点时间、优势选取优质调拨站点、合理把控调拨时间节点、优化站点直调模式、加快烟叶调运及入库速度等个性化、精准化的调拨方式,促进烟叶快收、快调、快打,实现调拨质量和效益的最大化。在核心产区、重点烟区持续深耕、突出优势、重点布局,积极拓展烟叶的备选区域,继续细化、精化大田生产情况、收购站点、转运仓库以及工商交接等各环节工作流程,深度介入生产环节,重点关注收购期间不同时间节点质量波动性,关注收购质量风格的差异性。将进一步提升调拨烟叶外观质量、感官品质,提升内在化学成分协调性,形成特色高端原料模块,并将复烤环节的选叶工序前置烟站,对收购与工业分级业务进行重组研究,以此提升精选烟叶选后质量,降低加工选叶的损耗和成本,缩减业务流程。④将精益思想融入复烤加工。全面推进“6个核心,1个创新增长极”的原料加工布局优化,即6个区域加工中心,1个复烤加工联合实验室,形成布局合理、合作稳定、适度集中的复烤加工点,并充分发挥复烤加工实验室的辐射带动作用,开展原料加工特性、配方模块技术、均质化加工、杂物控制、制丝前端工艺等核心技术的研究,并根据加工需求适时推进这些先进技术。不断深化加工过程的精细化管理,逐步推进加工质量现场监控系统建设,持续完善各流程、各细节的管理规定,增强加工数据分析工作水平,形成管控到位、衔接有序的复烤加工质量监控体系,进一步提升高端原料均质化加工水平、定制化加工水平以及加工技术的创新水平。⑤将精益思想融入烟叶养护。以数据分析为支撑,加强片烟醇化进度和片烟使用期匹配性研究,发挥好省外缓慢醇化和省内快速醇化的综合优势,将精准养护切实转变为高端原料再优化的有力推手。构建高端原料自然醇化、空调、气调养护方式相结合的高质量养护模式以及 “双引擎”高效原料集中配送中心模式,将烟叶养护和调运工作深度融合,构建高端、重点牌号原料组织供应新模式。积极推进原料仓储管理信息化的建设,为在库烟叶精细化管理,打造一个精准匹配实际需求的信息化管理应用平台。⑥将精益思想融入人才培育。深入推进三条跑道建设,以“两个计划”,全力打造出一支作风硬、本领强、业务精的优秀原料人才队伍。一是积极打造“国手培养计划”。争取在三到五年的时间内,培养出一批业务精湛的烟叶分级国手,并充分发挥国手的引领带动作用,建立、健全烟叶分级专业技能高级人才队伍。二是积极打造“实用型人才提升计划”。全面提升中心人才队伍在农业技术、烟叶分级技能方面的实际运用能力。并以技能为主导,深入结合采购工作需求,增强业务人员的实操型烟叶分级技能水平,进一步发挥其对于实际工作的指导作用。
3.五个评价纬度持续提升工作效能,精准搭建烟叶质量系统评估机制。①将原料工作整体运行情况作为一个评价维度。开展卷烟工业企业内部客户满意度调查,从业务、管理、人才等角度调查分析各相关部门对于烟叶采购工作整体运行情况的满意程度。②将原料是否充分满足卷烟发展需求作为一个评价维度。开展卷烟工业企业重要客户满意度调查,调查分析烟叶使用者对于采购烟叶等级、部位、化学成分、物理指标,复烤加工后烟叶理化指标,烟叶养护后投入生产时质量水平等内容满意度,促使卷烟企业内部用户找准烟叶采购中存在的问题并持续改进。③对标行业先进单位,将原料各模块的目标实现程度作为一个评价维度。明确各内设机构KPI指标,抓住各模块工作完成情况评价的关键指标1-2项,对标行业先进原料部门工作完成情况,持续提升。④将原料各模块间互评情况作为一个评价维度。烟叶工作按照计划—基地—采购—加工链条,逐级保障原料供给品质,四项上游工作共同保障仓储入库烟叶质量。反之,在仓储环节,精准养护入库烟叶,通过全生命周期管控系统,考核检验上游三项工作质量,并按加工—采购—基地逐级对上一级工作进行考核检验。⑤将专业科研机构以及管理公司的评估情况作为一个评价维度。专业科研机构开展科研项目质量评价,从项目数量、适用性、可推广性、创新性等角度进行考量和改进指导。管理公司着重考察业务流程运行情况,并在评价后对流程优化提出相应意见与建议。
4.一条核心主线贯穿始终,精准建设烟叶全生命周期质量管控体系。始终坚守“坚持建立和完善面向烟叶全生命周期的质量管控体系,持续推进原料工作系统性协调发展”这一主线,以数字化建设为抓手,将原料发展目标、原料保障“十四五”规划发展思路等工作指引等落实在烟叶计划、基地、采购、加工、仓储、人才等各个环节的质量管控和质量跟踪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