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自华
我藏有记录了我们家在1967 年 12 月 至 1972 年2 月期间日常生活开支明细的账本。账本是 36 开的练习本,半个世纪过去了,发黄的纸页、褪色的墨水印、工整的字迹,还历历在目。
为什么要记账?原是因为那会儿家中贫困,只有“算了用”,实行“计划经济”,才能做到量入为出。当时我在单位担任会计工作,算账是我的本行,家庭记账当仁不让由我接手。
记账以后,发觉确实不一样。第一个月(1968年 1 月)的记录:粮食全月开支 32.04 元,预算是 20 元,超支 12.04 元。超支不是因为商品涨价,那时的物价很稳定,而且是长期稳定,超支是因为购买了 10 千克年糕花费 5.35 元。30 天里,任何一个地方多支出一点,就是一笔极大的数字。
1968 年 1 月 30 日是春节。一个年过得好不好,最明显的标志就是看餐桌。餐桌和菜场是紧紧联系在一起的。虽然春节供应是有计划的,每个家庭根据大小户,都会收到一大把花花绿绿的票证,问题是很多票证都是几选一,家禽中的鸡、鸭、鹅各选一项,谁都希望买鸡;鲜蛋和冰蛋,谁都希望买鲜蛋,这就要早早排队购买。半夜一两点,我们兄妹几人就要去现场,等到清晨四五点钟,哥哥们就出场了,因为那个时候临开秤,现场秩序会大乱。
查账本上的记录,1 月 18 日购买咸肉花费6.20 元,粉丝花费 3.56 元; 1 月 27 日购买鸡蛋花费 0.85 元,猪肉花费 8.35 元,鸭子花费 1.50 元,此外还有卷心菜、酱菜、豆制品等,两次金额共计 29.43 元,近 30 元的春节供应商品可以让一家人开开心心过一个新年了。整个春节每顿不是有肉就是有魚,这对我们来说已是非常奢侈。那时的我们都是长身体的时候,饭量又大,但菜又没有油水。巧媳妇难为无米之炊,现在想来,母亲是多么不容易。
除了餐桌,家里半大的孩子都盼望着一年一次吃零食的机会。母亲陆续购买了 1.25 元的什锦糖、3.06 元的糖果、0.38 元的花生、0.29 元的葡萄,这些也是要计划的。春节要有新气象,总还要有其他支出,12 月 21 日购买雪花膏和塑料台布花费 1.12 元,棉鞋一双花费 5.70 元,鞋子花费 2.95 元,枕头花费 2.73 元,枕头布花费 3.93 元。特别要说明的是,1 月 7日买了 0.14 元的石灰,将家中粉刷一新。看到换新颜的家,顿时觉得亮堂堂的。
让人留恋的春节过去了。留恋春节,其实主要留恋的是餐桌上有鱼有肉、还有零食可以吃的日子。那时候幻想着天天过年该有多好!当然这是不现实的,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翻着日历,计算着下一个春节何时到来。购买春节商品的经费是我们平时攒下来的,用“寅吃卯粮”来形容一点不为过。而春节一过,我们便要面对以后每天的困难,3 月份还勉强能过,到了 4 月份,母亲说要准备“收骨头”了。谁知道这个“收骨头”竟然持续了整整 1 个月,期间竟有 20 天的餐桌上的主打小菜是咸菜,20天中又有 9 天纯粹是咸菜。这20 天的咸菜日子,让我们也一个个变成了“咸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