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杰义 邵晓群 郑三川
有效构建区域产业链是推进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的前提。在区域产业链构建的实践中,可以基于产业链延伸以补足“短鏈”,通过产业链整合以接通“断链”,借助产业链重构以强化“低链”升级。数据要素是数字经济时代下产业链治理的核心资产,为提升区域产业链的治理效能,有必要构建出大数据驱动的区域产业链数字化治理平台。依托该平台,基于区域产业链的大数据有效样本,形成对区域产业链治理决策问题的精准画像,可以提出更为科学的区域产业链治理决策方案。
受逆全球化思潮和贸易保护主义的影响,我国产业链的关键环节“卡脖子”问题凸显。推进创新链与产业链的深度融合,增强产业链韧性,各地既应主动参与重构全球产业链,又应持续有效地构建区域产业链。考虑到复杂国际经贸形势对国内产业链的冲击,以及我国产业链的关键环节“断链”“脱钩”风险[1],自2019年以来,上海、浙江、广西、江西和江苏等省市分别出台并实施了产业链“链长制”方案,彰显出各地以产业链治理促进经济转型升级的制度创新。与此同时,数字技术迎来了快速发展期,新基建成为数字中国建设的重要内容,数据要素成为数字经济时代下产业链治理的核心资产。由此,构建大数据驱动的区域产业链数字化治理平台,有助于针对性地完善区域产业链,并提升区域产业链的治理效能。
一、区域产业链治理的现实困境
产业经济及其价值活动必然投射到一定的区域范围内,区域产业链表明了区域产业经济活动的内在技术经济关联。产业链治理是产业链“链主”协调各主体的产业价值创造活动,以实现产业链整体效益最大化的管理行为。[2]与“木桶理论”所揭示的整体生产力大小由最薄弱要素所决定的规律类似,区域产业链中某一环节的薄弱、瓶颈或发展滞缓,则其整体运行效率只能达到与薄弱环节相应的层次。然而,一些地方的产业链治理实践中,仍存在“短链”“断链”“低链”等问题困境,其治理效能亟待进一步提升。
一是表现“短链”形态。一些地方虽然确立和培育本地的支柱产业和主导产业,但由于这些产业之间的分工不完善,这些产业置于开放的大区域系统中来审视未必就真正具有区域特色,表现为产业链的“短链”形态。这种“短链”形态的区域产业链,造成了区域产业资源配置的低效率。如果区域产业链的下游价值流大于上游价值流,就会造成下游产业的需求替代。如果区域产业链的上游流量大于下游流量,就会导致上游产业的资源浪费。二是存在“断链”瓶颈。一些地方产业集聚区缺少了一些必要的产业环节,集聚区内的上下游产业之间距离过大,存在产业链的“断链”瓶颈。由于空缺了一些必要的产业链中间环节,其产业链条供求关系出现断裂,产业之间的经济技术关联不紧密,产业之间的价值传递不畅通,导致区域产业链的运行低效。三是面临“低链”困境。一些地方产业集聚区虽然在生产加工和组装等环节的优势相对明显,但在研究开发和技术工艺等环节的竞争力十分薄弱,呈现出“两头弱、中间强”的态势,大多数企业处于全球产业链的中低端。也有一些地方产业集聚区存在过度集中于某一具体环节的同构竞争问题,甚至引发了产业链“低链”的锁定效应。
二、区域产业链构建的路径选择
理论上,区域产业链的构建旨在以区域市场优势为依托,通过对价值的发现和再创造,充分延伸、整合与提升区域产业链上各主体的价值链,对区域产业价值系统进行持续优化与重构的过程。区域产业链的构建包括产业链的延伸、整合和提升三种方式。在区域产业链构建的实践中,可以基于产业链的延伸以补足“短链”,通过产业链的整合以接通“断链”,借助产业链的重构以加速“低链”升级。
(一)延伸产业链以补足“短链”链条
迂回生产方式的发展是劳动分工最大的特点,产业分工是区域产业链延伸的基本动力。伴随着区域产业分工的深化与精细,产业链从初始生产要素到最终消费之间,产业链的价值分解会产生出越来越多的专业部门和产业链环节,表现为核心产业链、相关产业链或衍生产业链的延伸。区域产业链的延伸致力于打通区域之间的价值壁垒,补足“短链”并完善链条形态。这样既增加了产业分工收益,链上各主体也将获得更多的产业分工收益。
(二)整合产业链以连通“断链”环节
产业融合是不同产业或同一产业内部不同行业之间的边界被打破、彼此交叉渗透,产生新业态的过程,是产业链整合的新动力。区域产业链整合致力于连通“断链”,建立起链上各产业间内在的经济技术联系,使各环节之间相互提供的产品在数量比例上相对均衡,在质量和技术上相对符合关联产业的要求。建议明晰产业链的上一个链环与下一个链环产生的逻辑因果关系,补齐缺少的或存在短板瓶颈的产业链环,理顺和协调各产业价值链之间关系,进而提升区域产业链协同运行效能。
(三)重构产业链以强化“低链”升级
产业重构是在技术、管理、市场、资源、生产方式等经营要素创新驱动下,根据产业发展战略目标选取高价值增值的核心战略环节,运用新的价值联结方式重新编码核心战略环节并组合新的价值链,以获得经营的集约经济效应的过程。破解“低链”困境、提升区域产业链的关键是识别、重组核心环节和剥离辅助价值环节。科学选择产业链的核心环节,既要能带来当前的价值增值,又要能持续带来未来的价值增值,塑造出可持续的区域比较优势。
三、区域产业链数字化治理平台的基本架构
区域生产力发展的内在规律决定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是一个耗散结构系统,开放和关联是该系统的特征和运行规律。区域产业链的构建过程暗含了产业经济学分析先封闭后开放的思想,遵循着先内后外的区域经济运动规律和技术路径。区域产业链的递进式构建过程正是遵循价值的发现和再创造过程,持续地对产业链进行系统而动态的延伸、整合与提升,最终形成更大区域范围内的、动态的、协同发展的产业链群的过程。首先,在确立区域内优势产业链环的基础上,在区际间进行产业链延伸、整合与提升。其次,通过价值联结业务单位,对各区域产业链进行延伸、整合与提升,形成畅通、统一与协调的区域产业链。再次,通过价值再发现,持续地对区域产业链进行动态的再延伸、再整合与再提升,最终形成更大区域范围内的、动态的、协同发展的产业链群。
数据要素是数字经济时代下产业链治理的核心资产。[3]为提升区域产业链的治理效能,针对性构建区域产业链,有必要构建大数据驱动的区域产业链数字化治理平台。该平台是以区域产业链治理的最优决策为目标,以区域产业关联大数据为基础,以数字化治理平台功能优化为手段,以区域治理及其数字治理能力现代化为支撑的新型产业链治理平台。
(一)技术升级是构建区域产业链数字化治理平台的前提
大数据技术是提升区域产业链治理效能的重要技术支撑。面对区域产业链治理新形势,不仅应加快建设高速存储服务器和计算服务器等产业大数据硬件设施,加快建设大数据挖掘、安全管理、建模计算技术和可视化结果应用等产业大数据软件设施,[4]而且应加快打造区域产业链数字化平台的移动终端,适时开发区域产业链数字化平台云平台。以区域产业链数字化治理平台为依托,采集区域宏观经济数据、产业中观数据、企业微观数据、科研机构数据等多源异构数据,形成区域产业链“数据湖”,[5]为区域产业链数字化治理夯实数据基础。
(二)功能优化是建设区域产业链数字化治理平台的核心
大数据建模计算能力是区域产业链数字化平台的核心条件。优化产业平台数据的挖掘整合、比对识别与结果可视化等功能,能解决数据挖掘不充分的问题,提高识别区域产业链的“短链”“断链”“低链”等环节的精准度。优化产业平台数据的因果关联与供需匹配等功能,解决数据运算能力不足的问题,提高产业政策措施的針对性。优化现有产业平台数据的高速实时运算、全过程监测追踪及趋势预警模拟等功能,能动态适应数据不断迭代的趋势,解决数据处理不及时的问题,提高实施区域产业链治理决策的时效性。
(三)治理能力现代化是提升区域产业链数字化治理效能的保障
基于大数据的区域治理及其数字治理体制机制创新,是数字赋能区域产业链治理的必要条件。在强化区域产业链相关数据安全管理和建立数据集成共享机制的基础上,促进地区间、部门间、产业链主体间“数据孤岛”的相互关联,能使区域产业链治理最佳实践与大数据技术优势相得益彰。优化区域产业链数字化治理平台中的风险管理子系统的大数据分析及决策支持功能,能使区域产业链风险预警及管理更加及时精准。提升地方政府相关部门及其管理人员的大数据分析与分析结果解读能力,能提高区域产业链治理精准度及其资源配置效率。
四、数字赋能产业链数字化治理的决策过程
区域产业链数字化治理平台为提升区域产业链治理效能提供了技术支撑,呈现出“数据采集挖掘→数据分析建模→人机协同联动”的决策运行过程。这一决策运行过程通过构建区域产业链治理的大数据有效样本,形成对区域产业链治理决策问题的精准画像,直至提出区域产业链治理决策方案,从而实现数字赋能区域产业链治理的决策效能提升。
(一)数据采集挖掘,构建区域产业链治理大数据有效样本
确立区域内优势产业链环,应以国内外市场为导向,通过战略分析,确立和培育区域支柱产业和主导产业。区域优势产业链环既具有区域性又具有跨区性,其必须在跨区域甚至全球范围内进行选择和确定。然而,这种相对封闭地依据区域特色资源而建立起来的优势产业链环,置于开放的大区域系统中来审视未必就真正具有区域特色,更多地表现为短链甚至是断链的形态。产业发展内在的规模经济要求区域重新审视各自的优势资源和优势产业,动态地调整产业的整体结构和空间布局。
区域产业链大数据挖掘,旨在通过政府内外部和产业链各主体的交互接口获取数据,并对数据进行清洗、转换、加载和存储。数据开放共享与数据主体隐私保护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矛盾,因此,应嵌入数据加密、隐私保护和隐私增强等技术以保证数据安全,为挖掘数据、丰富数据来源提供条件。大数据的关键价值不在于“大而全”,而在于有用和有效,因此,应摒弃“全数据模式”的错误认识,对数据垃圾进行清洗,并利用实时计算方法对数据集进行动态调整。至此,构建出与区域产业链治理目标或决策问题紧密相关的“有效样本”,为区域产业链治理决策提供有力的证据链,使治理决策结果更具客观性。
(二)数据建模计算,形成对区域产业链治理决策问题的精准画像
尽管布局于各区域的产业链在局部区域可能具有相对的完整性,但从区际甚至全球的视野看,可能还仅是一些具有相对短链或断链形态的产业链。随着国内国际竞争日趋激烈,产业分工的进一步深化,布局于各区域的产业链主体应调整自己的组织结构与产业联系,打通区域之间的价值壁垒,把产业链中各主体的价值链包含在更大的价值活动群中。这一过程的目的是以新的方式、由新的参与者创造价值,产业链价值分析的焦点不是企业或产业,而是价值创造系统本身。产业链价值分析的任务是对这些行动者之间的关系和角色的重构,是在系统内的不同主体及其利益相关者共同为顾客创造价值。
在大数据驱动下,应运用多元回归、聚类判别和时间序列等方法,构建多维度和多阶段的产业链测算模型,从而精准识别出区域产业链的“短链”“断链”“低链”等环节。同时,结合神经网络和随机森林等算法,构建多阶段、多层次的“延链”“连链”“强链”等决策模型,并以图表或回归预测曲线等可视化技术将模型计算结果展示给决策者,从而实现对区域产业链治理的精准施策。进一步应用计算机仿真、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等技术,构建区域产业链的潜在风险、升级潜力或治理效果的动态预警模型,以此形成对区域产业链治理决策问题的精准画像,使其治理的决策过程更具前瞻性。
(三)人机协同联动,提出大数据驱动的区域产业链治理决策方案
区域产业链是一个交互依存的价值系统,理顺和协调各产业价值链之间关系,更利于整体产业链的价值实现。当执行某个主体价值链的效益影响到其他主体价值链的效益时,主体间的价值联结点就会变成价值决策点。价值联结点有利于各主体从总体上灵活实施正确的价值定位和战略取向,原本应该最大化效果的个别价值链,为了整体产业价值链的效果最大化而出现取舍效应。这种取舍效应致力于使产业链的价值传递通道更为畅通,产业链整体创造价值远远超过各单独主体所创造价值总和。在开放系统中,各产业链主体基于联结点衔接和区际动态市场博弈,重新进行若干链环的再延伸、再整合与再提升,最终形成更大区域范围内的、动态的、协同发展的产业链群。
在数据采集挖掘和建模计算的基础上,采用产业、专利、人才等图谱分析及其多维建模或时空态势等可视化技术,动态呈现出区域产业链的自动化决策分析结果。在此过程中,通过数据分析师、产业链领域专家与创新决策者之间的有效互动,以及机器智慧、数据分析师与决策者智慧之间的协同联动,将这些自动化决策分析结果与区域产业链治理问题、具体场景相结合,克服“量化一切”的局限性,从而提出更具科学性、针对性和前瞻性的区域产业链治理决策方案。
参考文献:
[1]张晓兰,黄伟熔.我国产业链创新链融合发展的趋势特征、经验借鉴与战略要点[J].经济纵横,2023(1):93-101.
[2]李青,韩永辉,张双钰.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治理的历史经验、现实约束和战略选择[J].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25(2):36-52.
[3]杨楠.产业链自主可控能力的提升机制与路径研究[J].中州学刊,2023(7):44-50.
[4]杨凡,郑文杰,于丁一.产业空间资源存量更新与优化配置的数字赋能——以上海某区产业科技投促管理平台构建为例[J].上海城市管理,2023,32(4):25-33.
[5]蔡珉官,王朋.数据湖技术研究综述[J].计算机应用研究,2023,40(12):1-12.
基金项目: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浙江省第十五次党代会精神研究阐释专项”课题“推进创新链产业链融合的理论机制与行动策略”(19)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李杰义,嘉兴学院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邵晓群,浙江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郑三川,广东外贸外语大学会计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