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的华南抗战史研究

2023-12-22 01:05左双文
红广角 2023年5期

【摘 要】改革开放以来,华南抗战史研究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1980—1999年为第一阶段,这个阶段是在“文革”结束、拨乱反正之后,开始比较客观、全面地对待华南抗战历史,这主要体现在一是正确评价抗战时期的中共广东党组织、华南抗日纵队及其主要领导人物,二是客观反映和评价广东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抗战。在史料整理与专题研究上,都取得了一系列开创性的成果。2000—2023年为第二阶段,这个阶段在史料的运用、领域的拓展、分析的深度上,都有进一步的发展,在多个方面取得了更为丰富、扎实的成果。展望未来,华南抗战的研究,在史料上,要进一步收集、编辑各级各类档案史料,更多地运用日、英、法等外文史料;在方法上,要更多地尝试运用新的研究方法;在研究工作上,要在之前较为广泛的资料收集和较多个案研究的基础上,进行更为全面、系统、综合的研究;写出一部有较高水准的华南抗战史。

【关键词】华南抗战;抗战研究;广东战场;华南敌后战场

【中图分类号】K201;D2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6-6644(2023)05-0097-16

华南抗战历史的研究和资料整理起步较早。1945年抗战胜利不久,就有一些资料和著述编印出版。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海峡两岸都以不同形式发表涉及华南抗战的文献或回忆录,但较为零散。这项研究真正受到重视并涌现较多成果是在改革开放以后。20世纪80年代中期纪念抗战胜利40周年前后,华南抗战历史的研究真正起步,取得一些阶段性成果。21世纪以来,研究工作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取得长足的进步。以下分两个阶段对相关研究略作梳理。

一、华南抗战史研究的第一階段:1980—1999年

这个阶段是在“文革”结束、拨乱反正之后,学术界开始比较客观、全面地对待抗战历史。

在广东,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正确评价抗战时期的中共广东党组织、华南抗日纵队及其主要领导人物。“文革”前的反地方主义以及“文革”时的极左批判,使战时的广东党组织、华南抗日游击队的主要领导人基本受到了不公正待遇。“文革”结束后,拨乱反正,落实政策,给战时广东党组织和游击队的主要负责人平反昭雪、恢复名誉、恢复工作,也才能对他们在抗战时期的历史功绩做出正确评价。

第二个方面是客观反映和评价广东国民党正面战场抗战的历史。过去对此极少提及,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之后,才陆续有文章研究广东抗战国民党及国统区方面的情况。这个阶段的抗战史研究主要是由地方党史研究部门牵头,邀请省内主要高校、省社科院、省档案馆、革命历史博物馆、省武装斗争史办公室等单位的相关教学、研究人员参与,较多的是从地方党史与地方史的视角切入。这一时期的征集与研究,对还原中共党组织和游击武装以及它们的主要负责干部在抗战时期的活动与贡献发挥了很好的作用,开启了华南抗战历史研究学术化的新时期。

这时期的研究成果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一)中国共产党华南党组织与华南敌后战场研究

中共领导的华南敌后战场、敌后抗日根据地、抗战文化、重要历史人物是华南抗战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此,学术界进行了基础性的研究,取得了若干有代表性的成果。1983年,中共广东省委党史研究室就民主革命时期广东党史的重大事件、重大问题、重要会议、重要人物列出185个专题,由省市党史研究室、相关高校、省内相关社科研究机构分别承担。抗战时期的课题上,广东省委党史研究室陈遐瓒、黄建新、袁小伦承担了“省港抗战文化”,刘树新承担了“中共南委、粤北省委被破坏的经过”,肇庆市委党史研究室承担了“抗日战争后期广东党组织对李济深的统战工作情况”。1983年12月2日,中共惠阳地委召开东江纵队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省委书记梁灵光,原东纵领导曾生、尹林平等参加会议,接着又在广东各地举行纪念大会。“文革”期间,东纵被某些人污蔑为“土匪”部队,广东党组织被某些人污蔑为“叛徒”“特务党”。这些活动的举行,推翻了不实之词,也为华南抗战历史研究的顺利开展奠定了政治基础。1985年,广东省委党史研究室牵头召开“对抗战前期省委工作评价”专题座谈会,为正确评价这时期广东省委的各项工作扫清了障碍。

1985年,中共广东省委党史研究室、广东省社科院等单位联合主办了“纪念抗战胜利四十周年学术讨论会”,这是广东省第一次召开全省性抗战纪念学术研讨会。会后出版的论文集《广东抗战史研究》主要涉及广东抗日救亡运动、华南抗日纵队、华南敌后战场、粤北会战、华侨和港澳同胞对广东抗战的支援、琼崖抗战等。中共广州市委党史研究室也主办了相同主题的学术讨论会,收录论文主要涉及广州抗日救亡运动、华南敌后战场、广州人民抗日斗争、八路军广州办事处等。这两本论文集,是反映广东、广州抗战较早的成果。1988年,广东省委党史研究室又主办了“纪念东江纵队成立四十五周年学术讨论会”。

1983年11月,《东江纵队史》编写组编写的《东江纵队史稿》出版,并于1985年7月推出正式版《东江纵队史》。1986年9月,琼崖武装斗争史办公室主持编写的《琼崖纵队史》出版,较好地解决了琼崖纵队历史上一些有争议的问题。纵队领导层在发展过程中曾在一些重大问题上出现分歧,使纵队遭受一些损失。经过广泛调研和召开琼纵老同志座谈会,该书将这些问题归结为工作上的认识偏差和失误,而不是两条路线的分歧。1986年12月,由中共深圳市委党史办公室等编写的《东江纵队港九大队六个中队队史》出版。自1990年起,相关机构编写的《珠江纵队史》《韩江纵队史》《南路人民抗日解放军史》《广东人民抗日解放军史》先后出版,华南抗日游击纵队各部分的历史编纂工作都顺利完成。

1993年,中共广东省委党史研究室选编的《广东党史研究文集》出版。其中,第三册聚焦抗日战争时期,以专题论文的形式,从党的组织、主要游击部队、各抗日民主政权、统战工作、文化工作等不同角度阐述该时期广东党史的内容。《抗日战争时期的中共广东省委》《中共南委、粤北省委被破坏的经过》的作者刘树新曾负责南委事件的走访复查工作,是关于此一事件了解最为全面的学者。谢毕真、黄建新等的有关论文对潮梅、东江、北江、中共特别支部等党组织,对东江纵队、珠江纵队、韩江纵队、广东人民抗日解放军以及潮汕、南路等地的武装斗争,对东江、琼崖等地区抗日民主政权的建设都做了专门论述。1994年,由广东省人民武装斗争史编纂委员会组织撰写的《广东人民武装斗争史》第三卷:抗日战争时期出版,从抗日武装的创建和敌后游击战争的开展、抗日根据地和抗日民主政权建设、各主要抗日游击部队的发展壮大等方面,较好地再现了中共领导的广东人民抗日武装成长壮大的史实。1999年,中共广东省委党史研究室著的《中国共产党广东地方史》第一卷出版,对抗战时期中共广东党组织的工作做了较为系统的论述,成为研究这时期中共广东党史的权威性著作。

1984年,陆永棣、刘子健合著的《方方》一书由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对方方在抗战时期的功绩做了客观的评价。从1991年至1995年,《怀念王作尧将军》《曾生回忆录》《怀念林锵云同志》《怀念杨康华》《尹林平》《刘田夫回忆录》相继出版。1998年,中共广东省委党史研究室编辑出版了抗战时期第一任省委书记张文彬的专题资料《怀念张文彬》。陈弘君、官丽珍论述了周恩来在指导华南敌后游击战争、促进统一战线方面的贡献。莫振山从推动建立广州地区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对海外华侨和香港各界的统战工作、支持华南抗日武装斗争、领导香港抗战文化工作、秘密大营救的总指挥等方面论述了廖承志在华南抗战方面的贡献。卢权则考证了叶挺在1938年12月回到广东短暂出任东路总指挥部副指挥职务、在深圳设立指挥部、积极扩充抗日武装、但因为蒋介石极力阻挠而重返新四军的史实。

这期间,若干阐述中共在华南抗战中的地位、作用的论文先后问世。曾生、邬强、黄业回顾了东江纵队创建和发展壮大的过程,张正论述了东江纵队在抗击日伪、国际反法西斯合作方面的历史地位,黄慰慈等对东江解放区路东抗日民主政权及琼崖纵队的建立与历史功绩作了较为深入的探讨。曾庆榴、陈弘君等论述了中共领导下的华南抗日武装建立与发展的历程及其贡献,陈永阶论述了中共琼崖党组织在抗战时期发展壮大的脉络。钟钦正、袁小伦梳理了八路军驻广州办事处的史实,李军晓对八路军驻香港办事处的性质、作用、地位等进行了探讨。曾傅先、罗永平梳理了抗战初期张云逸在华南开展统战工作的情况。黄振位、郑可益论述了华南敌后战场的开辟及其历史地位。

广东青年的抗日救亡组织与救亡运动是新时期学者们关注较早的选题。《学术研究》对此给予了有力支持,连续刊发了如普文论述1937年至1940年初普宁地区青年抗日救亡运动和黄义祥论述广东青年抗日先锋队建立及投身抗日斗争的文章。稍后,陈恩等从更宏观的范围对广东青年抗日先锋队在宣传和动员抗战、组织抗战进步力量方面的作用做了较为系统的梳理。张江明、曾建昭介绍了抗战时期广东青年运动在中共的领导和指导下密切配合武装斗争中发挥的积极作用。黄慰慈、冯鉴川较早关注到华侨参与华南抗战的历史,任贵祥侧重介绍了华侨对中共方面抗日斗争的贡献。钟钦正从组织游击武装袭击敌伪、建立地下交通站、搜集情报筹集经费、对学生工人工作、开展抗日宣传等方面概述了广州人民的抗日斗争,还有学者和机构论述了广州地区青年、劳工、妇女界参加抗日斗争的情况。

(二)华南抗战的国民党方面研究

广东较早重新研究和评价国民党正面战场的学者是沙东迅,他在1985年广东纪念抗战四十周年学术研讨会提交的《试论粤北第一次会戰》一文对广东正面战场相对最好的这次战役加以评述,论及会战前华南正面战场的形势、会战经过并作了较为客观的评价。陈阳、林俊聪则提交了研究1938年6月南澳抗战的论文,卜穗文介绍了惠广战役后段的增城正果之战。第一次全面论述广东正面战场作战的是梁山等著的《抗日战争时期的广东正面战场》一文,作者把广东正面战场的战况分为三个阶段进行了概述,并分析了华南正面战场抗战的局限性。其后张晓辉的论文则从广东正面战场的作战策略与指导思想、战略相持阶段广东正面战场的特点、广东正面战场的地位与作用等方面作了评析。

关于华南国民党抗战人物的研究也开始受到关注,倪俊明主编的《广东近现代人物词典》提供了包括国民党抗日将领在内的许多战时华南地区各方人物的基本情况和线索。沙东迅研究了广东省主席李汉魂的活动及作用。左双文讨论了出任第四战区司令长官后的张发奎在两广抗战中的作用与地位问题。关于民国时期粤港澳经济史,张晓辉考察了日本以各种手段对广东实行经济封锁与广东对敌经济反封锁问题,以及在抗战前期国统区存在的粤港贸易线问题,指出这条以香港为枢纽的南方外贸运输线,对于维持战时国统区的经济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日本在华南的侵略罪行、战争破坏等研究

曾庆榴、官丽珍论述了日本对广东大规模轰炸与袭扰的史实。沙东迅披露了日军占领广州前在粤的种种罪行及日军在华南进行的细菌战、化学战。1995年,海南出版社出版了符和积的《日军侵琼暴行实录》一书。

彭梅娇是较早进行关于日军在华南地区经济掠夺、经济统制、走私活动相关研究的学者,从金融、工业、商业、交通运输等方面揭露了日本对广州的经济侵略。黄菊艳指出战时日本侵略者在广东沦陷区实现殖民统治,通过对这些地区的工业、商业、金融业实施全面的统制和经济掠夺,使这些地区的经济纳入其战争经济体系。作者并对日本侵粤造成的经济损失作了初步梳理。

黄增章等对广州沦陷时期敌伪的主要报纸《广东迅报》《中山日报》《民声日报》《南粤日报》等做了介绍,并订正了某些相关回忆录中记忆失误之处。郑泽隆利用相关档案资料对日伪在粤统治的若干问题加以考察,如日军华南宪兵队在沦陷区的宪警统治和日伪当局在广东占领区的奴化宣教政策及其罪恶活动等,并对汪伪政权在广东的傀儡统治作了概述。

(四)抗战时期的香港、澳门研究

这方面较早的成果是马鼎盛、朱生灿等人关于香港战役、省港大营救及香港、澳门同胞踊跃回国参加抗战及其曲折经过的研究。马鼎盛的文章对日军对香港发起攻击后英军抵抗的经过及香港很快陷落的原因做了较有深度的分析,对驻港英军的抵抗努力给予了一定肯定。黄建新等论述了中共在香港的抗战文化活动,袁小伦则是选取了中共与省港抗战文化这一视角。随着香港、澳门回归的临近,学者们对民国时期港澳未能收回的问题进行探讨。关于国民政府收复香港问题,刘存宽、刘蜀永等学者认为,国民政府未能收回香港的原因在于英国顽固的殖民主义立场和国民政府外交上的软弱。 左双文对抗战胜利前后国民政府中央与广东地方当局在澳门问题上的谋划及未能收回的原因做了分析。抗战初期,大量内地难民来港。张丽认为,难民潮的出现,一方面加重了香港政府和社会各阶层的压力,另一方面也给香港社会注入了活力。1997年,陈弘君等主编了《香港与中国革命》一书,其中关于抗战时期的论文有杨建的《“一二·九”前后香港的抗日救亡运动与中共组织的重建》,罗修湖的《八路军驻香港办事处》《“七七”事变后香港的抗日救亡运动》,官丽珍的《港九大队述略》,梁洪浩的《华商报史略》,以及曾建昭、谭力浠等与前述研究接近的论文。莫世祥、陈红出版了《日落香江——香港对日作战纪实》,这是内地第一部较为系统介绍香港对日作战的著述。左双文对抗战时期中共在澳门的活动及定位做了评析,郭昉凌归纳了澳门在抗战中的特殊地位和作用。

二、华南抗战史研究的第二阶段:2000—2023年

进入21世纪之后,在之前研究与资料整理的基础上,华南抗战史的研究进入了一个比较繁荣的时期,取得了一系列新的进展。

(一)华南抗战历史的综合研究

2004年,左双文出版了《华南抗战史稿》,这是一本相对综合的讨论华南抗战历史的著作。沙东迅的《粤海抗战史谭》是其有关广东抗战史的论文集,主要包括侵华日军在粤罪行、广东军民的抗日斗争、抗战时期的广东国民党当局、国统区及国民党正面战场的作战等。此外,沙东迅以“纪事”的形式,依时间顺序逐条呈现了1937年至1945年间广东抗日战争的方方面面。

2014年,由沙东迅主编的《广东通史》抗战部分出版,对抗战时期的广东历史做了较为全面的研究,包括救亡运动在广东的开展、华南正面战场的抗战、中共党组织与华南敌后战场、日军侵粤与日伪在广东沦陷区的统治、港澳同胞与海外华侨对广东抗战的支援、战时的广东社会等内容。2015年,广州市文广新局主持出版了《广州抗战史》一书。2017年,朱姝璇出版了《华南人民抗日游击队史》。左双文承担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华南抗战历史文献的整理与研究”已在权威及核心期刊发表论文数十篇,还出版了大型史料集《华南抗战时期史料汇编》两辑共120卷。

(二)中国共产党与华南抗战研究

第一,中共华南敌后战场和抗日根据地建设的研究。如果说上一阶段的研究主要是强调了它的存在及其意义,这个阶段学者的研究则开始进一步探讨它为什么得以存在?它以何种方式存在?它为何要选择这样的方式存在?与其他的区域和方式比较,它有些什么新的创造和不同特点?在这方面,李翔、李坤睿等人的研究作出新的开拓。李翔指出,中共华南党组织并不是一开始就决定在东宝惠建立抗日根据地的,桂山、罗浮山、五岭地区都是备选,最终作出的决定是在对敌斗争中不断尝试和争取的结果。在选题与论证上堪与此文媲美的是李坤睿的论文,他将琼崖游击纵队视为中共抗日武装在与上级相对隔绝的环境下自主斗争的一个重要范本,对琼崖特委和琼崖游击队由琼东北的琼文迁至琼西北的美合、再迁回琼文、再迁至琼西北的六芹山三度迁址的内在原因做了深度考析。李翔的另一篇文章沿着“选址”一文的思路,更进一步论述了东江纵队在沿海地区、海上及港九城区坚持和发展壮大的实践,突破了中共军事斗争注重“上山”的传统套路,创造性地印证了毛泽东在抗战开始后提出的“下水”设想。此文还分析了长江局负责人王明及华南党组织在军事斗争布局与统一战线问题上存在的盲点与偏差。抗戰后期,中共中央提出了“发展华南”、建立五岭根据地的战略设想,派出八路军南下支队远道南征,调动华南游击纵队北上配合。黄正林、李翔等对此进行考察,对该计划的战略价值、计划的实施与由于时局突变而做的调整,以及八路军南下与东江纵队北上的利弊得失,做了恰如其分的分析和评述。黄正林指出:1944年4月日军发动“一号作战”后,中共中央确立向南发展的战略,意图是在湘粤边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打通华北、华中和华南的战略通道。但当八路军三五九旅到达湘粤边地区时,日本的投降破坏了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条件。中共中央为增加与国民党谈判的筹码,作出让出广东至河南的决定。中共中央根据国内外形势的变化适时调整战略,在向南发展的条件失去后,立即做出向东北发展的战略决策,并取得成功。

中共华南抗日武装斗争的发展经历了一个从打国民党旗号、重视与国民党的统战合作到独立自主的过程。对此,杨新新、钟健等从不同侧面做了论述。杨新新指出,华南抗战前后,中共广东党组织因未掌握正式军事武装和存在利用国民党恢复与重建组织的需要,内部始终存在“重统战工作,轻武装斗争”倾向,使东江等地敌后抗日游击武装的建立与初期发展充满反复与挫折。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国际国内形势发生变化,国共两党在广东关系破裂。中共广东地方党组织最终放弃了此前统战国民党地方当局的 “幻想”,走上了独立自主开展敌后游击战争之路。钟健认为,全面抗战时期,中共中央对华南的战略定位不在军事层面。在日军侵入广东前,中共广东省委没有发展武装的空间,唯有利用统一战线围绕国民党的军队、自卫团、壮丁队开展工作。在统一战线破裂后,省委才开始独立自主发展武装,把重心转向战区和敌后,东江、琼崖和珠三角抗日游击队开始开展敌后游击战并创建根据地。尹智博、左双文指出,从1940年到1943年,国民党广东当局与中共东江抗日武装接连发生三次大规模武装冲突,其中既有中共中央在方针与决策上的指挥,又有来自国民党中央和日伪势力等影响混杂其中,映射出这一时期广东国共斗争的复杂性。王英俊则是选取了张文彬与广东党组织对余汉谋部统战工作这一角度进行考察。胡航认为,抗战时期的珠江三角洲并不适合开展敌后武装斗争,为了在当地国民党及日伪的压力下生存和发展,中共采用了灵活务实的应对策略,呈现出与华北、华中乃至一江之隔的东江地区不同的斗争形态。

第二,中共华南抗日统一战线的研究。除了独立的领导和开展敌后游击战争,华南还有不少共产党人在统一战线思想指导下参加到国民党军队中,一致抗日。曾庆榴研究了国民党、共产党、第三党的成员在余汉谋部队合作抗日的问题。左双文概述了中共在华南沦陷区的抗日斗争,赵峥以东江华侨回乡服务团为例析论战时中国共产党的侨务工作,游海华对华侨与港澳同胞在东江的抗日活动作了较为细致的研究,强调了这些活动对于中共在该地区的发展具有的重要意义。

第三,中共华南党组织发展与抗战宣传动员研究。抗战初期,广东党组织经历了由城市向农村、由点及线再到面的发展过程,短时间内由 1000 余人发展到 18000 余人。但广东党组织在快速发展中,存在关门主义、拉夫式发展、部分新党员素质不高、干部缺乏、新干部思想动摇等问题。党组织通过举办党员干部训练班和开展巡视等措施加强党的建设,为华南抗日游击战的开展奠定了组织基础。叶文益认为中共在华南抗战中实现了前所未有的广泛而深入的社会政治动员,沈成飞论述了战时中共广东组织的基层统战工作以及对国民党基层保甲制度的利用和渗透。叶文益的《广东革命报刊史》以专章对广东的救亡报刊、国统区进步报刊、抗日根据地报刊、港澳报刊的抗日宣传作了系统论述,袁小伦在之前研究的基础上对中共与省港抗战文化做了更广泛深入的考察。

第四,中共华南抗战人物研究。叶文益经过广泛的调研,出版了迄今为止最具水准的《张文彬传》。刘子健概述了抗战后一阶段广东党和军队的主要负责人尹林平的历史功绩,方向平还原了华南游击战争主要指挥员梁鸿钧在抗战期间的战斗历程。曾庆榴、姚明瑞根据梁广家属捐赠给广东省档案馆的个人檔案编写了《梁广的革命人生》,详细介绍了梁广在抗战时期的活动情况。

(三)华南抗战的国民党方面研究

第一,华南抗战正面战场及国统区的研究。魏宏运对日军发动全面进攻时广东军政当局应对不力的情况及其深刻教训作了论述。邓荣元指出抗战时期的粤北在物质补给、兵员征调、牵制日军等方面意义重大;严兴文从中日两个方面分析第二次粤北会战中国军队获胜的原因,提出日军存在战线较长、装备优势难发挥和补给受限的短板,而国民党具有爱国官兵奋勇抗敌和粤北民众积极配合的优势;廖伟群对潮汕正面战场抗战的阶段划分、潮汕抗战与全国抗战不同的特点、潮汕抗战在策应主要战场、牵制敌人兵力、向南方各省输送战略物资等方面的意义做了有说服力的分析。沙东迅认为战时国民党在广东的活动,既有动员和宣传抗战的一面,又有限共反共的一面。唐富满、欧阳湘研究了战时广东的捐款献机运动。郑泽隆、张维缜分别梳理了抗战时期广东国统区的防谍肃奸工作与战后初期广东的受降接收工作。左双文等对国民党华南正面战场的战略价值与特点、战报的真实性、官兵的伤亡与弹药消耗、军队的装备与后勤保障、士兵体质与征兵弊端、民众对军队的态度等问题做了全面系统的探讨。

关于战时广东当局的军政关系与党务纠纷,出现了一些值得关注的成果。梁馨蕾运用国民党中央党史会所藏特种档案及“中研院”近代史所朱家骅档案等资料,对国民党内各派系及地方军政势力围绕广东党权所展开的争斗进行梳理,尤其对主持中央党务的朱家骅与把持省政的李汉魂之间的斗法着墨较多,为了解国民党执政期间省级政治生态的基本特征提供了范例;刘志鹏则是从李汉魂与战时粤省党务的角度对之作了更为集中的梳理。围绕过去研究较少的战时军方实力人物余汉谋,王英俊努力发掘新史料,对广东战前及战时余汉谋与陈济棠、李汉魂等人的关系做了系列探讨,弥补了这方面研究的不足。

第二,战时国民党在华南的基层社会治理、民众动员研究。沈成飞对抗战时期广东国统区的保甲制度作了系统研究,对保甲制与新县制和与户政等关系以及对战时保甲长群体面临的困境等问题做了探讨,指出在战时国民政府保甲行政的主要目的是将民众充分纳入战争资源网络,但保甲长作为国家权力在最基层的执行者,虽职责繁重但始终未能解决地位和待遇问题,影响了其实际效能的发挥。化贯军认为,干部工作的乏力造成新县制实施的人力资源匮乏,甚至吏治腐败,政风恶劣;李浩系统梳理了国民党广东当局在民众武装的组训与运用方面的情况与得失。夏蓉研究了“广东省新生活运动妇女指导委员会”与广东妇女界抗日救亡工作的关系。

第三,华南国民党抗战人物的研究。左双文对蒋介石与华南抗战的关系进行了研究,指出在两广“六一事变”之后,蒋介石对协调广东军政、指导对日布防投入了一定心力,曾设想以华南为第二大抗日基地,启用了一批曾参与反蒋的粤系将领。但对于日军大举侵粤,蒋介石在判断与指导上存在明显失误,对华南地区的人事安排和调整未能尽如人意。左双文并结合口述史料对余汉谋、李汉魂、薛岳等人的评价问题做了探讨。郑泽隆是研究战时李汉魂具有代表性的学者之一,发表了一系列关于李汉魂研究的论著,既对抗战时期李汉魂军政方面的作为及所发挥的正面作用作了较为全面的评述,也注意到了李汉魂在战时反共较为坚决的一面及在广东省主席任内对粤省军政矛盾激化及企图把持党务方面应负的责任。但限于写作时的客观限制,未能利用中国台湾地区“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朱家骅档案中大量涉及战时粤省党务纠纷的资料。夏蓉对李汉魂夫人吴菊芳战时在广东的活动做了梳理。2006年,倪俊明、蒋志华等编纂出版了《张发奎将军》大型图传。

第四,抗战时期华南国统区的经济、社会、文化研究。张晓辉等进一步拓展了战时国统区及粤港澳地区经济方面的研究,包括南方外贸运输线、国民政府驻港企业、广东省银行农贷业务的开展及其作用、食盐运销、粮食生产等问题。霍新宾研究了抗战时期广东国统区的粮食市场管理问题,指出战前广东已形成较为完善的粮食市场机制,战时采取的管制手段在短时间内颇具成效,但由于背离了市价,导致走私与黑市盛行,政府与粮商在反复博弈中达到一种非理想的动态平衡。粤汉铁路的物资运输和线路护卫情况是研究华南抗战交通首屈一指的问题,田兴荣论述了粤汉铁路在战略物资输送与人员运输方面的重要作用,庞广仪则考察了中日之间围绕粤汉铁路展开的攻防以及国民政府为充分利用粤汉铁路的军运价值所做的努力。袁丁、秦云周梳理了汕头沦陷后广东省银行在沟通潮梅汇路方面所做的努力、对增厚战时国家外汇储备的贡献以及开展与私营侨批业合作经营关系的举措,指出这为充实正面战场的军备物资、赢取日伪发动的华南经济战乃至抗战的最终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柯伟明近年在研究战前及战时广东财政金融史方面颇著成绩,他指出在广东归政中央之后,出任财政厅厅长的宋子良在筹集款项、废除苛捐杂税、整顿税务官吏和机构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但在券币比率、免征洋米税以及营业税课税标准等重要问题上显得有心无力。通过研究1936—1937 年广东币制改革的券币比率之争,他指出券币比率的确定实质上是国家与地方经过反复博弈后达成的利益平衡,表明在中央强化集权、垄断金融的态势下,地方仍有争取利益的空间。他的另一篇论文对1938年广东省发行国防公债及各界积极响应的情况作了探讨。

关于战时广东经济损失及广东国统区工业重建、商业特殊繁荣等问题,一直深耕这一领域的黄菊艳在之前研究的基础上发表了新的系列论著。她指出,1939年7月广东省政府将抗战损失专项调查纳入省政府的施政计划,按国民政府制颁的损失调查办法和表式按期查报,但由于战时战后环境的影响及查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损失统计不够完整准确。她还对日军侵粤造成广州工业化进程的中断与抗战时期广东省营工业的损失与重建问题进行较为深入的探讨。辛秀琴勾勒了战时广东图书馆界的救亡及服务工作。

(四)日本在华南的侵略罪行、战争破坏等的研究

官丽珍梳理了日军侵粤罪行包括空中轰炸、经济掠夺、统制与破坏、文化摧残等,肖自力探讨了日军大轰炸之下广州市民的复杂心态,吴佩军论述了日军御用情报调查机构“南支调查会”的“南方文库”与日本“南进战略”的关系。黄嘉良考察了日伪在沦陷区的粮食统制与应对民众粮食需求之间的冲突与困境,贾铭宇考察了日军“慰安妇”制度在海南实施的情况。张传宇是近年以日文资料为主研究日本在华南各种活动及战后对日处置情况的青年学者,探讨了日本侵粤计划、在粤日本侨民、日本经济团体、经济侵略活动以及日粤间的贸易、战后广州日俘侨遣返等问题。

关于日军在华南地区的经济掠夺、经济统制、走私活动,王键指出,抗战时期台湾是日本对中国东南沿海地区进行经济侵掠的重要基地。日军占据广东、海南后,依靠台湾拓殖株式会社重点掠夺和统制广州、汕头等沿海地区的近代工业和物资,对海南岛物产资源进行 “开发 ”。赖正维分析了日本对华南地区经济掠夺与统制的特点,指出因兵力有限,日本在华南的经济掠夺手段偏灵活多样并注意借重汪伪势力。齐春风指出日本在战时利用香港、澳门、广州湾自由港的地位,策动了大规模的走私活动。曹大臣考察了日军在华南的贩毒活动。值得注意的是,其中好几位都是华南地区之外的学者,反映出关于华南抗战的研究已经受到了外地学者的关注。

官丽珍认为日军在侵粤期间实行殖民主义的奴化教育,破坏广东各地的文化教育设施,野蛮摧残、劫夺历史文化遗产,对广东文化教育事业造成了极其严重的损失;沈成飞对沦陷时期广州保甲制度的推行及其特色进行了分析;李龙以1941年日伪大肆宣扬的东亚新闻记者大会为例讨论了日伪新闻势力的统合与扩张问题。

自2004年起,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组织开展了全国“抗日战争时期中国人口伤亡和财产损失”调研工程。广东地区的调研成果凝结为《广东省抗战时期人口伤亡和财产损失》一书,包括广东省抗战时期人口伤亡和财产损失调研报告、专题、资料、大事记等几个部分。广东各地市的调研成果也陆续完成,并在2010—2011年间由中共党史出版社陆续出版。

(五)抗战时期的香港、澳门及外交问题研究

莫世祥论述了抗战初期中共党组织在香港的恢复与发展;张量根据到澳门实地走访、征集文物史料所获记述了澳门同胞支援祖国抗战的贡献及战时中共在澳门的组织活动;游海华对香港秘密大营救问题做了进一步的考证。陈敦德系统叙述了八路军驻香港办事处的活动及其贡献。程丛杰运用中日英三方档案对日军攻港前香港的防务及中国军队协防香港问题做了新的探讨。房正宏认为香港在抗战时期的地位和作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进口转运战略物资到内地、为内地难民提供救助,以及利用其特殊地位团结国际反法西斯的正义力量。张晓辉论述了广州沦陷后香港在中国外贸方面的地位和作用。

金以林以台北“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档案馆所藏朱家骅档案“香港党务”卷为主体史料,对战时国民党在香港的党务及内部人事纠葛做了较为深入的探讨;王文隆则以国民党中央党史会所藏“特种档案”为主体史料对战时国民党在澳门的情报工作进行了考察。孙扬比较了战时国共两党在香港的组织工作,以及战时中英两国交涉香港问题的过程,认为由于中国军队在一号作战中的失利,收复香港的主动权被英国所掌握。黄珍德探讨了全面抗战前期香港的法币黑市及中英应对的问题。2015年,有两种关于香港对日作战历史的图书出版。

张晓辉认为澳门经济由于抗战的爆发获得了难得机遇,澳门作为香港同内地联系的中枢,其工商各业均获发展,摆脱了自近代以来长期低迷的状态 。娄胜华指出,特殊的政治环境造就了澳门民族主义社团与国内乃至海外华人社团相异的特殊性,只能以救亡赈难的形式出现并活动,而不能有公开直接的抗日名称和行为。郑振伟勾勒了战时澳门教育界所面临的严峻境况。

左双文、陈舒媛指出,日军对华南的威胁实际上威胁到法国在该地区的存在,故在日军南进之前,法军方曾有过与中国联手共同抗击日军的提议,但由于法国要全力应对德意在欧洲的威胁,协议草案的内容又片面于法方有利,中法军事合作谈判陷于停顿。法国虽然同情中国抗战、愿意有所协助,但又极为担心日方的报复,因此对中国假道越南运输物资等问题做出种种限制,并最终完全停止。蔡梓讨论了在借道越南运输等问题上国民政府及第四戰区与法方的博弈。王静、韩永利等探讨了战时日法的南沙群岛之争及英美的反应,陈梁芊对日军全面侵华后法国乘机侵占西沙群岛的动机及影响等问题做了深度分析。

关于华南抗战的图片和画册,近年来陆续有这方面的成果出版。2005年出版的《历史的烙痕——抗战时期广州老照片》收入各类图片440多幅。2005—2006年,广州市档案馆和中共广州市委宣传部分别编撰了《侵华日军在广州暴行录》和《广州抗战史迹图文集》。2015年,中共广东省委党史研究室等编著了大型的《东江纵队图文集》,是迄今为止收入图片资料最全、线索最清晰的关于东江纵队历史的图文资料。广州地区老游击战士联谊会、郭昉凌等编撰了《珠江纵队图志》。马振犊等编著了《日本侵华图志》第11卷:侵占华南地区(1938—1945)。

三、华南抗战研究的评述与展望

从上述介绍可见,华南抗战史研究的两个阶段均有重要的价值,都取得了重要的成果。

1980—1999年第一阶段的研究,以华南地区的学者为主,以中共党组织、中共游击纵队的活动与作用为中心,对各个重要问题、重大事件、主要部队、重要领导人物,撰写或编辑出版了专著专集,取得了一系列标志性的成果,为其后的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批学者的开创之功,值得充分肯定。尤其是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广东省内党史、档案系统的一批学者、工作者与中央档案馆合作,编辑出版了70多卷的《广东革命历史文件汇集》,并包括广西、香港、华南分局的部分内容,成为研究华南抗战相关问题的史料宝库,至今为研究者的案头必备,而且短期内不可能再有类似合作。仅此一点,即可堪称里程碑式的奉献。此外,自20世纪五六十年代起,广东的党史工作者致力于地方党史的记录访谈,留下了大批亲历者的记录稿,抢救发掘了许多当事人记录,这些工作在被访谈的当事人现已无一存世的今天看来,尤其弥足珍贵。

2000—2023年第二阶段的研究,则取得了如下新的进展:

第一,运用的史料更为丰富,来源更为广泛。这一阶段研究较多运用了境内外新开放的原始档案史料、外文史料以及相关报刊史料,史料来源主要包括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中国台湾地区“国史馆”、“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日本亚洲研究中心、美国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院档案馆、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图书馆等。研究论著有着更为坚实的史料基础。

第二,研究领域明显扩大。许多过去未曾研究和涉及的问题进入研究者的视野,以近几年我们指导的博硕士论文为例,与华南抗战有关的题目有近60个,涉及华南抗战时期的方方面面。

第三,研究视野更为开阔,更注意遵守学术规范,对一些问题的讨论更为深入。例如前述李翔、李坤睿、杨新新等人对华南抗日根据地选址问题、中共华南抗日武装斗争从重视与国民党的统战合作到独立自主问题的研究;叶文益、袁小伦等对张文彬、革命报刊及省港抗战文化的研究;沙东迅、郑泽隆对战时广东省政府及李汉魂的研究;张晓辉、柯伟明等关于战时华南地区经济金融问题的研究;黄菊艳、官丽珍等关于日本对华南经济的破坏及战争损失问题的研究;沈成飞对战时保甲制度的研究。

第四,研究队伍不断壮大,参与的学者日益增多。既有像沙东迅、叶文益、张晓辉等年纪较大、资历较深的学者继续耕耘,又有一批中青年的学者脱颖而出,崭露头角,还有大批博士、硕士研究生踊跃参与,热情投入。尤其是出现了在前一阶段很少有的华南地区之外的学者参与研究华南抗战相关问题的情况,使华南抗战的研究呈现出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研究队伍梯队合理、后继有人的繁荣壮大局面。

关于如何进一步推动华南抗战史的研究,笔者认为,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着手:

第一,从选题来看,如前所述,华南抗战研究选题的范围已经得到了较为充分的拓展,涉及了相当多过去未曾触及的题目。现在的问题,其一,要借鉴其他地区区域抗战史研究的成果,进一步拓宽视野,查漏补缺,扬长避短,发掘新的领域,选取新的视角。其二,尤其重要的,是如何在此基础上深度挖掘,把相关选题做得更有水平、更有深度,要在前一阶段较为广泛的资料收集和较多个案研究的基础上,进行全面的、系统的、综合的研究,写出一部对之前的工作总结性的、确实有较高水准的华南抗战史。

第二,在史料的利用上,目前的史料整理工作,虽然有了一些进展,但实际上还远远不够,还有相当多的有关华南抗战的档案沉睡在各地、各级档案馆,已经整理的部分也还需要认真反复的校对,有的复印件較为模糊,有必要再比照原件或扫描件进行校对。有些史料的整理,由于录入整理者的水平参差不齐,还不同程度存在各种漏误,也需要反复校对。我相信,华南抗战研究工作的深入,一个很重要的增长点,就是更深入、更全面、更细致地发掘和整理各地的档案史料及过去还利用不多的一些行业、机关的专刊、专报类史料,寻找的新的研究题目和在史料的利用和解读上超越前人的研究。

此外就是日文、英文、法文等外文史料的利用,过去在这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还只是一个初步的改观,还有很大的拓展空间,需要下大力气去发掘和整理,这必将是下一步提升华南抗战研究水平的一个重要途径。

第三,在研究的方法上,注意新的史学研究方法的尝试和运用。过去的华南抗战研究,基本上是采用传统的史学研究方法,今后有条件的青年学者不妨采用一些新的研究方法,进行史实的重构与重建,使华南抗战的研究能够别开生面,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大胆创新,开创新局面,更上一层楼。

[左双文,历史学博士,华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

(责任编辑:邓凯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