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倪雁强 王 晶
2023 年是中国空间站应用与发展新阶段的开局之年。随着中国航天活动持续高位运行,载人空间站转入常态化运营模式,探月和行星探测工程全面推进,一系列“大动作”也让中国航天开启了高质量、高效率、高效益发展新征程。
今年5 月,天舟六号货运飞船和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相继成功发射并对接“天宫”空间站。6 月初,经历186 天太空征程的神舟十五号“圆梦”乘组平安返航。作为浙江省唯一被允许现场采访的媒体,潮新闻记者辗转海南文昌和甘肃酒泉两大发射场,直击多个中国航天激动人心的重要时刻。本文主要分享地方记者参与航天报道,记录下中国空间站进入应用与发展阶段后的多个“第一次”背后的故事和心得。
点火、升空、消失于天际……在很多人印象中,航天采访最吸引人的莫过于任务当天发射前后短短1分钟左右的震撼瞬间。但为了这样的瞬间,仅仅是拍摄层面的技术准备,我们在半年前的神舟十五发射时就开始了资料的积累。
2022年11月底,因为再次严峻起来的防疫形势,所有的采访计划在临行前一天被迫取消。但在载人办建的记者通信群里,我们有幸在第一时间看到了部队通讯员现场拍摄并即刻回传的通稿原片。当时,报道的主要内容是神舟十五号的发射和神舟十四号载人舱的返回任务。根据中国空间站提供的轨道根数以及东风着陆场的具体位置,“一去一回”两次任务最终都定在夜间。因此,通讯员发回的原片所附带的摄影参数,对影像记者是一项很好的研究材料。通过反复查看通稿图片和央视直播录像,我们研究了在地方媒体权限内的最佳拍摄位置,也总结出了现场拍摄容易产生的技术问题和解决方法。通过那些珍贵的一手资料,我们分析得出,在航天员出征仪式、火箭点火发射、载人舱返航等环节由于夜间光照不足,不少原片产生了主体抖动和曝光不准等问题。特别是夜间发射,火箭尾焰的亮度级别与之前靠在发射塔架的静止状态在曝光需求上有十余级的巨大差别,一旦没有提早做好参数调整,发射瞬间的尾烟产生巨量光热对于影像来说会造成后期都无法弥补的曝光“过量”。
5月10日21时22分,海南文昌,天舟六号货运飞船成功发射,这是中国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首次飞行任务。早前积累的夜间发射拍摄经验得到了应用,我和同事王嘉楠在点火前做好了打“提前量”的准备,在塔架完全打开后,预先调低了光圈、色温和色偏等参数,避免了点火升空时,影像中箭体“过爆”尾焰“过红”等问题。除此以外,针对暗夜环境中相机红外自动对焦功能容易失灵产生主体失焦的情况,我们也提前演练数次,最终采用全手动对焦,长焦摇拍跟焦的方式。当搭载天舟六号货运飞船的长征七号遥七运载火箭消失在暗夜天穹,回看着相机里对焦清晰、曝光准确、摇拍顺滑的影像画面,我们由衷地被大国航天事业的伟大所震撼,激动地写下“一支穿云箭,太空来相见”作为天舟六号发射升空精彩瞬间的新闻标题。
5 月30 日,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的发射日,这是中国空间站进入应用与发展新阶段后的首次载人飞行任务。对于地方媒体的一大报道难度就是名额的限制。在主要保证央媒的报道需求后,发射前一日的航天员见面新闻发布会,前方只有文字记者得到1 张带标的采访证件。面对来之不易的进场机会,我们做了两手准备,即使只有一人进场,也要保证关键节点的图片、视频的拍摄。在航天员见面会现场,文字记者王晶首先拍摄回传了现场环境布置,后方根据图像信息提出构图、曝光等专业拍摄建议,以边拍边传不断修正的方式,顺利完成神舟十六号航天员乘组首次亮相的采访任务。在相机拍照的同时,记者同时用手机记录视频,后方经过简单编辑后,截取航天员的“金句”发布短视频。
在30 日的发射场上,前方记者现场分工明晰,合作完成了出境拍摄后,很快进入到各自位置。考虑到拍摄能力的差异,文字记者主要负责用手机竖屏摇拍点火升空过程,并兼顾一只配备了24-105mm 中长变焦镜头的5D4 相机拍摄定机位的中大景别发射镜头的录制,摄影记者则主要负责新闻图片的拍摄,并兼顾一只配备了400mm 定焦的R6 相机录制点火瞬间的高帧率视频。
发射前的最后关头,当指挥大厅一次次传来任务的倒计时,我们前方记者的内心都捏着一把汗。考虑到随后要在现场做即时发稿,为了保证导出、剪辑和传输的效率,视频文件不能太大,而高帧率的视频因为每秒内的信息量是普通视频的4-5倍,因此要求我尽可能在最后的时间开启录制,精准记录精彩瞬间。由于火箭点火发射会产生巨大冲击力,录制视频的相机脚架要尽可能贴地放置,以增加稳定性。最后1 分钟,我蹲在地面凝神等待。“10、9、8、7……”倒数声响起,心里排练了无数次的操作正式开始,10 到8 秒点开手机录制现场音(佳能高帧视频不能录音),7 到4秒按下视频录制键,最后3秒站起身来,把左眼对准取景器,最后调整好拍摄参数,瞄准发射塔架。
5 月31 日,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返回舱着陆前夕,我和同事王晶驱车自驾前往额济纳东风着陆场附近的戈壁探营,熟悉砂石场地。着陆场位于毗邻巴丹吉林沙漠的戈壁滩上,由于无人区没有通讯信号且沙漠驾驶经验不足,我们误入沙漠区域导致车辆多次抛锚,其后2小时几次自救又再次陷入沙地后,最终决定弃车,夜间徒步返回。当时,我们身处戈壁和沙漠的交界地带,和最近的国道直线距离超过40公里。从当天18时出发,我们背着摄影设备和大量食物和水开始往西徒步,历经7 个多小时,在沙漠和戈壁上步行约30 公里后,手机再次连接上了通讯信号,最终得到了当地浙江老乡的驰援。
一路过来,我们切身感受到了西北荒漠环境昼夜间的巨大温差,也亲身经历了日落后的凶险沙尘暴天气,更为这座沙漠上建起来的东风航天城感到骄傲。尤其是,这趟珍贵的“冒险”经历也为之后的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返回任务的采访累积了最真实的采访经验:在沙尘的环境里,应携带多个不同焦段的相机,以避免现场换镜头风沙落入造成设备损伤;着陆采访往往提早半天时间在戈壁待命,需要穿着保暖且透气的衣物,以适应黑夜的寒冷和日出后强烈的日照;最关键的是,着陆场没有如厕环境,特别是女生需要适度控制当天的饮水和餐食,以保证良好的采访状态。
航天采访对大部分地方媒体记者都是第一次。如何做出地方媒体的差异化,倒逼着我们不得不在内容上做出创新和突破。在文昌和酒泉的采访中,我们提前对接过发射场的诸多部门,专访过神舟十六号飞行任务0号指挥员吴华、浙江籍航天人滕云万里、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着陆场系统副总设计师卞韩城等等,尽可能在大事件里找到关键人员的小故事,在航天城里挖掘央媒不曾留意的“浙江故事”。
在文昌,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与潮新闻客户端联合出品的MV《最爱发射场上那条路》发布后,即被“我们的太空”、央视频、新华社等官媒纷纷转载。在酒泉,我们也积极与后方资深科技线记者曾杨希联动,在载人舱返回前24 小时内,早于央视发起直播,在条件简陋的东风航天城,搭设了临时的“前方直播间”,分享地方媒体记者参与航天报道的独特视角,邀请“央视同款”专家学者一同在线解读接下来的航天任务。任务发布会、航天员见面会、出征仪式、火箭点火升空……每次任务的重大环节中,都有潮新闻记者在现场的身影,我们的报道力求不光有航天的热度,也要有独属于地方媒体本身的角度和温度,其中稿件《潮声 神舟十六号发射成功 怎样的力量托举起中国航天员?》的全网传播量更是超5400万。
现场报道中,我们在遵守相关管理规定的前提下,积极寻求突破,寻求有新意、有意义的独家“爆款”。6月4日清晨,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返回舱打开降落伞如约绽放在东风着陆场戈壁上空,这是中国空间站转入应用与发展阶段后的首次返回任务。结束航天员出舱,进入医疗车休息等常规环节的拍摄后,我们耐心地在戈壁上等了2 个小时,准备拍摄3 名航天员乘机离开的场景。
当时,3名航天员的专属直升机停得间隔很远,我们提前来到负责接送航天员邓清明的直升机边上,和机组人员一起静静等着他乘坐医疗车辆到来。今年年初,记者曾在北京飞控采访过他的女儿邓满琪。受爸爸影响熏陶的小邓如今也从事航天事业,现在是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的工程师,主要负责天地通信。采访时,小邓在回忆父亲多次遗憾成为备份却依然努力训练的点点滴滴时几番落泪。为了此次返回任务,邓满琪也在飞控大厅熬了一整个通宵,在和记者的微信聊天中,她一直说:“好羡慕你能去到东风,我现在最大心愿就是快点见到爸爸。”
站在东风着陆场上的我们,最强烈的想法就是拍张照片第一时间告诉她:“你的英雄父亲平安健康地回来了!”在等待时,直升机机长得知我们这份心意后,特意去驾驶室里找来一支签字笔,很认真地对记者说:“好好等着,早点发回去!”
在直升机旁又过了40分钟后,搭载邓清明的医监医保车缓缓驶来。登机后,邓清明在他的专属座位落座,记者也获得允许上机。“邓老师,邓满琪让我告诉您她很想念您!”当听到陌生人口中传来那个熟悉的名字,航天员邓清明眼中满是惊讶,似乎是在说,你居然认识我女儿啊,而后很快就转为期盼,温柔地说:“我真的很想马上见到她。”直升机不大的空间里,邓清明“唰唰唰”在记者的搜救服上,留下了他重返地球后送出的第一个签名,我们也记录下了这段两代中国航天人的父女真情流露。
长久以来,航天领域的专业报道是地方媒体的盲区。除了现场的随机应变,一个个稿件背后离不开预先的谋划布局,和对发稿流程的具体落实。早在出发前,潮新闻特别报道中心就由主任葛熔金牵头建立专门的沟通群,将编辑、设计等多个相关部门的同事都拉进群,针对任务的各节点,对发稿节奏、稿件形式和分发平台做了仔细谋划和推演,与后方采编、传播团队反复沟通,把发稿细节精细到秒的“沙盘推演”,最终呈现出潮新闻多点开花、亮点纷呈的立体式本轮航天报道。后方团队更是花费数月时间打造了小游戏《载人飞船如何对接空间站?》,用体感互动参与互动分享,以寓教于乐的方式,提前在潮新闻的读者中营造起了“航天热”的氛围感。
从1992 年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正式立项实施,到2022 年圆满完成“三步走”发展战略,历经三十载,中国空间站全面建成。航天报道不再是央媒的专属,越来越多的地方媒体也聚焦热点加入其中。参与其中,对我而言最直接的就是,提升了第一现场发掘新闻价值的能力。特别是在和央媒的同场竞技中,更加需要记者在“规定动作”之中摸索“自选动作”,在挖掘热点、创新表达方式、寻求与本土新闻的关联度等多个维度不断思考和突破。同时,对于媒体来说,每次航天报道,涉及多个部门的资源联动,是完善采编流程的一次试炼,更是在全球关注的中国航天的报道中,提升媒体的内容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的重要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