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朱 承
习近平总书记曾说:报道写得好不好,与新闻工作者能不能深入实际、深入采访很有关系。调查研究是新闻工作者的基本功,是新闻工作者成才的根本途径;只有坚持调查研究,才能把自己锻炼成思想端正、作风扎实、业务过硬的新闻工作者。
调查研究是党的优良传统,也是新闻工作者必须具备的工作作风。党媒应当如何发扬这一优良传统?浙江日报几代记者跨越40 年报道步鑫生改革精神的实践值得参考——
1983年4月,原浙江日报机动组江坪、周荣新、陈冠柏一行三人前往嘉兴海盐开展了长达半个月深入采访调研,并在同年4月26日,以长篇报告文学《企业家的歌》,在全国率先报道了海盐衬衫总厂厂长步鑫生的改革事迹,迅速引发各级媒体跟进关注。
第二阶段是2019年4月,在《企业家的歌》作者之一、浙江日报原总编辑、资深记者江坪的带领下,老中青三代新闻人再次来到海盐,同走当年的新闻路,并在同年5月7日,发表《一篇报道当年刮起“步鑫生旋风”,36年后三代新闻人再访海盐——企业家的歌,改革激情永流传》。
第三阶段,则是在2023年4月,《企业家的歌》发表40周年之际,浙江日报策划《步鑫生改革精神传承系列报道》,记者前往步鑫生改革起源地嘉兴市海盐县,开展走访调研,全景式多角度了解步鑫生沉浮史,最终以内参、通讯及专访等多种形式开展报道,其中内参获得省主要领导批示,公开报道全网传播量近1000万。
分析这3次调查研究报道,笔者认为浙江日报在传承与创新调查研究传统方面,有以下值得借鉴的做法。
调查研究考验的首先是执行力,记者务必前往一线,深蹲真蹲。三组记者都曾深入改革起源地嘉兴海盐,实地开展了大量走访工作。
第一组记者先后与政府官员、步鑫生同事、厂里的工人等30 多人交谈,在采访样本的选择上,保证支持者、反对者的声音都倾听、记录,并且多次到各个车间观察体验,与步鑫生面对面交流。
第二、三组记者不仅走访了步鑫生生前多位同事、好友、“对头”,还采访了当地政府工作人员、专家学者、企业家等十余人;不仅全面考证了步鑫生改革精神陈列馆里的每一件展品,还查阅了大量当地保管、编撰的历史文献资料,并前往海盐衬衫总厂旧址以及多位当地企业家的工厂,全景式多角度地了解步鑫生成长地的风土民情。
调查研究时不要放过重要细节。
尤其是第二、三组调查时,岁月已远、斯人已逝,经过历史沉淀,一些特别的回忆尤其值得记者捕捉和洞察。
比如第二组调查中,记者在与浙江友邦集成吊顶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时沈祥交流时,发现了他在2015年6 月7 日发的微信朋友圈——“早上起来朋友圈里看到步鑫生老人走了,心情沉闷,记得19 岁那年接受过他的教诲,第一次知道厂歌,第一次知道厂标,第一次知道厂服厂容,第一次知道品牌。”透过这条微信,记者了解到步鑫生的厂庆演讲对于当年的无数青年来说,堪称“一生只见一面,一面影响一生”。
第三组调查时,步鑫生的同事在聊天中回想起自己曾在填表时擅自做主将步鑫生的文凭写成“初中文化”,步鑫生看到后立刻直爽地纠正自己只是“小学文化”,对方告诉他“你虽然只读了小学,但你的文化程度已经相当于初中生了”,步鑫生恍然大悟,此后便乐滋滋地视自己的文化水平达到了初中生水平。
这些细节对于后来者综合认知步鑫生的个性品格、精神风貌,研究其沉浮史和影响力有很大的帮助。
在不同的媒体传播时代,调查研究的思路也有了一定的变迁和创新,但都考验记者的意志力。
比如第一组调研,记者着重在“深”,扎根当地长达半个月,见证了步鑫生治厂的许多个日日夜夜。而第三组调研中,记者结合互联网时代的传播特性,创新了“同心圆式”采访模式“以快制快”——将采访分为多个阶段,第一阶段密集采访多位当年与步鑫生有紧密联系的人物,比对书籍史料,实现“超时空”接近现场,还原历史真相;在此基础上总结提炼,趁热打铁先形成6000余字的内参;之后逐渐扩大采访半径,在内参基础上进一步对步鑫生的精神传承进行针对性采访,形成公开报道。
调查研究不仅要还原事物本来面貌,更应胸怀国之大者、心系民之关切,要善于揭示发展趋势和规律。
三阶段调研,虽然主题、地点大致相同,但所处时代背景却各有特色。如何更好地呼应时代,引领舆论导向?需要记者提前做好功课,把握时代使命,带着问题出发。
第一次调研正值改革开放初期,国家下决心要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各种新旧思潮交织,一切皆在探索期,改革方式方法的对与错尚无定论。如何看待充满争议的步鑫生,他究竟是“资本家”还是一个“活的典型”,党媒的报道无疑具有重大的导向意义和历史责任。
第三次调查已是2023年4月,正值《企业家的歌》发表40周年这一关键节点,面对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外部环境的影响依旧充满不确定性,急需加强舆论引领,为新时代呼唤改革者,为经济企稳回升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
调研过程中,思路和方式上应及时调整和创新,针对重要问题要有刨根究底的执着。
据江坪回忆,当年他们专门确认过一个关键的问题,步鑫生对工人到底有没有感情?几个生活细节让他们感到笃定——
厂里的绿化为什么搞得这么好?步鑫生认为工人一天到晚都盯着缝纫机,眼睛容易疲劳,而多看看绿化能够保护工人的眼睛;厂里为工人提供免费午餐,其他厂是没有的;在厂庆的时候,请退休工人到厂里来过节,送给每一位退休工人一个铜暖壶……步鑫生要求职工做的,自己首先做到,要求职工不做的,自己首先不做。他每天早晨比职工先到工厂,在厂门口迎接上班工人。
而在第三次调研时,步鑫生已成为历史人物。他曾经在风口浪尖弄潮,后又经历过急速没落,“求真务实”“开放创新”“独断专行”……人们对他的种种评价都有据可查。时空阻隔带来的距离感虽然会让历史的细节和真相变得遥远,但也能够让记者更为客观地回顾和反思步鑫生的一生,与40年前相比,这次的调查研究更注重挖掘和揭示步鑫生人生沉浮背后的本质原因。
在采访中,记者聚焦关键问题与不同受访对象反复探讨:步鑫生当初为什么能改革成功?哪几方面因素导致了他后期的失败?
也正是在这样的交流中,记者和受访者都在反复印证和思维碰撞中摒弃了一些刻板印象,获得了更客观、丰富的答案。最终从步鑫生本人、政府与企业家的关系、舆论环境的影响以及后人借鉴等多个角度分别提炼步鑫生改革精神传承的价值和启示。
要在调查研究中拨开云雾见真知,既需记者审慎尽职,更需要记者的勇气和见识。
第一组蹲点调研结束后,大家认为步鑫生是名副其实的改革先行者,最终在《浙江日报》发表了具有“石破天惊”意义的《企业家的歌》,这是省级以上媒体第一篇对步鑫生的大篇幅报道。在信息传播渠道单一的年代,省级党报如此重磅的报道,立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之后的半年内,步鑫生的故事迅速登上许多党报的头版。
第三组调研结束后,记者鉴古知今,客观地梳理总结当前与历史时期存在的共性问题和痛点,分析政府、社会、企业、媒体等多个主体在历史事件中的作用和责任,总结提炼步鑫生改革精神内涵,就如何弘扬步鑫生改革精神,为各级政府和企业提建议、提思路。
随着人工智能在媒体行业的广泛应用,其在信息检索、搜集和梳理上均有着不逊于人类的表现。在调查研究过程中,记者不仅应该学习使用各种互联网新技术来提升调研效率和质量,更应当充分重视人的作用,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
有力量的报道,背后往往是有血有肉的人。这就意味着,在调查研究这一环就要善于体察人物真实情感,以新闻人的热忱和温度让受访者打开心房。
据江坪回忆,有一次和步鑫生交谈到凌晨两点,谈到他怎样千方百计要把厂办好,谈到自己从一个小裁缝当上厂长,边说边流泪……就是在这样一个个共情的时刻,一个立体生动的步鑫生呈现在记者眼前。
而在第三次调研中,步鑫生的挚友林坚强曾回忆起一个故事:步鑫生被免职后,是充满着委屈和怨气离开海盐的。彼时他也一度捉襟见肘,许多民间收藏家的眼睛紧紧地盯住他收藏的那些字画,但他不舍得卖。直到漂泊了26 年后,步鑫生终于决定落叶归根。“他多次和我商量,准备将他的全部改革信物和所有珍贵字画及个人物品,毫无保留地捐献给海盐县人民政府,作为回海盐定居的‘见面礼’。”林坚强回忆,“我知道步鑫生这倔老头的性格,26年,他把一切都看淡了,一切都不计较了。这就是一个改革先锋的胸襟与肚量。”
在调查研究中,往往会获得大量冗余素材,如何抽丝剥茧、去伪存精,需要记者的分析和思辨能力。
比如第一组记者调研时,当地议论很多,许多人说步鑫生很怪、很特别,说他是很凶的“资本家”。在调查中,记者发现步鑫生打破传统的“大锅饭”,确实触动了一部分人的利益,但他自己并没有从中谋取私利,而是无私地带头扑在工作中。他实行联产计酬、狠抓产品质量、改善职工生活,濒临倒闭的工厂改头换面,无论从工人的精气神还是真实数据来看,都有大幅提升。
正是通过对一手数据和资料的分析和思考,让记者深切感到步鑫生是一位勇于改革的先行者,也在之后的报道中,能够坚定地扛起主流媒体的担当。
在第三组记者调研时,对于步鑫生的研究资料和报道更是浩如烟海。记者鉴古知今,提取不同时代下社会面临的共性问题,比如政府与企业的关系、媒体舆论引导的尺度、企业家面临的共性问题等等,从步鑫生这位典型改革者的得失成败中汲取经验和力量,探讨如何让企业家精神从“勇立潮头”到“永立潮头”。
调查研究,不是单凭记者自己观察现象,还要善于借力专业人士的思考。
在第二组和第三组调研中,记者均与多位专家开展了交流,并且通过专业人士的访谈,打开了新的视角。如第二组调查研究中,记者与浙商博物馆馆长杨轶清探讨了经济发展和企业家成长过程中媒体力量的重要性。第三组调查研究中,记者与浙江省政府咨询委员会副主任、浙江大学文科资深教授史晋川探讨当下怎样培育营造适合具有改革精神的企业家的成长环境。并且均形成文字报道,给当下以启示。
有关步鑫生改革精神的调查研究不仅是对记者技能的挑战,更是精神的洗礼,也许在未来,还会有一代代新闻人重新踏上这条路。
无论是当年无惧非议、百折不挠的改革者步鑫生,还是为改革者撑腰的政府干部,以及独具慧眼、勇于引领舆论、深入报道的新闻前辈们,都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他们所面临的挣扎、起伏,也让我们认识到:新闻工作者在调查研究中,既要冷静沉着,也要充分共情,更要开拓创新,不断在新闻工作的传承中凝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