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 磊
(新泰市人民医院<齐鲁医药学院附属医院>医学影像科 山东 泰安 271200)
肺结核是一种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在全球范围内每年均有数百万人感染结核分枝杆菌,从而导致罹患肺结核病,结核病主要侵犯肺部,但也可能累及其他器官[1]。长期肺结核患者由于免疫功能持续受到抑制,因此,易降低机体对癌细胞的免疫监视和清除能力,从而增加了早期肺癌的发生风险。相关统计学指出,目前早期肺癌合并肺结核的临床患病率逐年上升,所以对早期肺癌合并肺结核患者进行早期有效的鉴别诊断具有重要意义[2]。CT 造影是目前临床上最常用的影像学诊断,由于其可以较为清晰地对肺部病灶情况进行显示,因此准确率较高;而血清肿瘤标志物、痰液肿瘤标志物由于其具有较优异的特异性,近些年来也逐渐在临床上广为应用[3]。基于上述,本研究选取2020 年1 月—2023 年2 月新泰市人民医院收治的肺癌合并肺结核、单纯肺结核患者以及同期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者为对象,探究多层螺旋CT 联合肿瘤标志物在临床上应用价值。
选取2020 年1 月—2023 年2 月新泰市人民医院收治的60 例肺癌合并肺结核患者为合并组,60 例单纯肺结核患者为单纯组,并选择同期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60 名健康体检者为健康组。合并组中男32 例、女28 例,年龄45 ~68 岁,平均(56.34±8.17)岁;单纯组中男33 例、女27 例,年龄45 ~69 岁,平均(56.41±7.22) 岁;健康组男30 名、女30 名,年龄45 ~67 岁,平均(56.31±8.15)岁。三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①肺癌患者经病理穿刺活组织检查确诊;②肺结核患者符合相关诊断标准[4],且痰菌培养试验阳性;③临床资料完整;④预计生存期>6 个月;⑤ Karnofsky 评分>65 岁;⑥患者均自愿参与,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合并其他恶性肿瘤;②肺癌出现远处转移者;③对造影剂过敏者;④合并其他脏器功能不全或严重障碍者。
1.2.1 多层螺旋CT 检查 协助患者取仰卧位,首先从膈肌到肺尖部位采取常规扫描,参数为电压120 kV、电流220 mA、螺距1.25、层厚10 mm,对扫描中存在可疑的部位,可将层厚重新设置为2 mm 后,再次扫描。增强扫描者于桡静脉以3 mL/s 速率匀速注入碘海醇注射液(300 mg/mL,85 mL),参数设置:强化CT 值100 HU、延迟30 s。所有患者均由同一名医师进行操作,并由2 名具有多年工作经验的高资历医师对其影像学特征进行分析,从而得出结论。
1.2.2 血清肿瘤标志物 取患者清晨空腹静脉血,经离心后取上层清液,置于-4℃环境中冷藏保存。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 specific enolase,NSE)。
1.2.3 痰液肿瘤标志物 取患者晨起痰,加入2 倍痰液体积量0.1% DDT 稀释液,经37℃进行10 min 水浴后,震荡均匀并离心取上清液,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多效蛋白(pleiotrophin,PTN)。
1.2.4 联合诊断 方法同上,综合分析检测结果,判断病情并记录。
①影像学特征:统计合并组、单纯组的影像学特征,包括空泡征、卫星灶、毛刺征等并进行比较。②肿瘤标志物水平:统计三组受检者CEA、NSE、PTN 水平并进行比较分析。③ROC 曲线: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多层螺旋CT、CEA、NSE、PTN 单独及联合诊断早期肺癌合并肺结核的临床价值,并计算曲线下面积(AUC)。
采用SPSS 22.0 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频数(n)、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绘制多层螺旋CT、CEA、NSE、PTN 单独及联合诊断早期肺癌合并肺结核的ROC 曲线并分析。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合并组空泡征、毛刺征、空洞征、钙化影、卫星灶、分叶征、胸膜凹陷征发生率均高于单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影像学特征比较[n(%)]
合并组CEA、NSE、PTN 水平均高于单纯组、健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三组CEA、NSE、PTN 水平比较(±s)
注:与单纯组比较,①P <0.05;与健康组比较,②P <0.05。
组别 例数 CEA/(ng·mL-1) NSE/(ng·mL-1) PTN/(nmol·L-1)合并组 6017.53±7.84①② 40.72±18.14①② 35.42±18.39①②单纯组 601.05±0.3210.56±2.763.84±1.16健康组 600.96±0.289.81±2.433.46±1.48
以多层螺旋CT、CEA、NSE、PTN 为检验变量,1= 早期肺癌合并肺结核、0= 肺结核为效应变量绘制ROC 曲线:多层螺旋CT 的AUC:0.850,95%CI:0.776 ~0.924;CEA 的AUC:0.725,95%CI:0.632 ~0.818;NSE 的AUC:0.736,95%CI:0.641 ~0.831;PTN 的AUC:0.778,95%CI:0.693 ~0.863;联合诊断的AUC:0.924,95%CI:0.936 ~0.992,见表3、图1。
图1 多层螺旋CT、CEA、NSE、PTN 单独及联合诊断早期肺癌合并肺结核的ROC 曲线
表3 多层螺旋CT、CEA、NSE、PTN 单独及联合诊断早期肺癌合并肺结核的ROC 曲线
肺结核是造成肺癌的主要原因之一,而目前我国肺结核人数已超130 万人次,如此大的基数也易引起肺癌发病率的提高,据相关文献指出,早期肺癌合并肺结核多发于60 岁以上人群,作为主要造成肺结核患者死亡原因之一的肺癌,极大影响我国居民生命安全[5]。对于此类患者在经过早期诊断并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后,能显著延长其远期生存期,但由于早期肺癌临床症状不典型,并且部分症状与肺结核症状相重合,多数病人往往在中后期方察觉,而此时多已错过最佳治疗窗口期。故如何进行早期诊断,是保证早期肺癌合并肺结核患者生命安全的重要措施[6]。
采用多层螺旋CT 检查能对患者肺部存在的病灶,包括空洞内是否光滑,病灶内是否存在钙化等情况进行较为清晰地观察,从而判断患者是否出现早期肺癌癌变[7]。在本次研究中,比较早期肺癌合并肺结核患者与单纯肺结核患者影像学特征,结果显示,前者空泡症、卫星灶、分叶症等特征性影像发生率显著高于后者,不过本次选取的研究对象中。多层螺旋CT 对早期肺癌合并肺结核患者灵敏度为80.00%,说明其在临床应用中具有相对较高价值。
CEA 是一种酸性糖蛋白,在胚胎发育过程中高表达,而在成人正常组织中表达较低,其升高原因可能是由于肺癌细胞的异常增殖和分化,是临床上较为广泛应用的肿瘤相关抗原[8]。NSE 是一种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参与神经元细胞的代谢活动,在肺癌中,尤其是SCLC,癌细胞的分化程度较低,同时也具有神经内分泌特征,这些癌细胞会释放NSE 进入血液循环,导致血清NSE 浓度升高[9-10]。PTN 是肝素结合生长因子的一类,其具有凋亡作用,在细胞分裂以及新生血管生成中扮演着一定的角色,因此其多参与肿瘤细胞的生长、转移等[11]。结果中指出,单纯组与健康组在这三种生物学指标上无差异,而早期肺癌合并肺结核患者均显著高于单纯组与健康组,这证实,这三种生物学指标主要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存在较为密切关系。
通过ROC 曲线分析多层螺旋CT 以及三种生物学指标单独及联合诊断早期肺癌合并肺结核的临床价值,其结果显示,多层螺旋CT AUC 值为0.850,再次证实,超声在早期肺癌的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而三种生物学指标AUC 均在0.75 左右,诊断价值低于CT。但将四者联合应用后,其AUC 值高达0.924,说明通过联合诊断,由于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对患者进行综合性评估,能进一步降低漏诊、误诊发生率,从而提高临床检出率,有利于对患者进行早期诊断,并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12]。
综上所述,对早期肺癌合并肺结核患者,单独应用多层螺旋CT 诊断期临床价值较高,但通过联合生物学指标检查后能进一步提高临床检出率,以防误诊、漏诊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