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造影与增强CT 及磁共振在小肝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比较

2023-12-21 09:28古敏晓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3年19期
关键词:门静脉预测值磁共振

古敏晓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影像科 广东 广州 510378)

原发性肝癌以肝细胞癌最为常见,且以乙肝病毒和丙肝病毒为最重要致患病因。对于直径小于3 cm(小肝癌)肝细胞癌患者,实施早期诊断后,可有效改善患者预后[1]。甲胎蛋白是原发性肝癌病症早期诊断的关键指标,但在早期诊断过程中有较高假阴性概率。通过超声造影诊断可以明确观测患者肝组织血流状态,提升检查的灵敏度与特异度[2],目前,CT 或磁共振检查也是临床常用的检查手段,为了对比三种检查方式在临床诊断小肝癌的效能,本次研究选取了2020 年1 月—2023 年1 月期间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收治的疑似小肝癌患者159 例为研究对象,均为其实施超声造影、增强CT 以及磁共振诊断,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 年1 月—2023 年1 月期间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收治的疑似小肝癌患者159例,其中男89例,女70 例;年龄45 ~65 岁,均龄(55.78±6.27) 岁,均实施超声造影、增强CT 以及磁共振诊断。纳入标准:①患者均进行超声造影、增强CT 以及磁共振诊断;② 肿瘤直径小于3 cm 者;③临床病理与影像资料完整;④未有多器官功能性障碍者。排除标准:①肝脏部位弥散性结节者;②静脉癌、卫星结节者;③临床资料不完整者。研究对象均已知晓此次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超声造影诊断:采用ALOKA-70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生产厂家: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注册批号:国械注进20153232704),采取V6-2/R40(变频凸阵容积探头),频率为(2 ~7)MHz,可于临床实施组织谐波成像(THI)。采用杭州华工本像医药技术有限公司(注册证号:浙械注准20212060179)超声造影剂。引导患者选取舒适位,先为其实施常规二维超声检测,针对患者肝部病灶大小、质量、数量、所在区域、边界模糊程度、血流状态加以判定,并进行记录;而后采用5 mL 0.9%氯化钠溶液稀释造影剂,将其充分摇匀后,沿患者肘静脉推注2.4 mL 造影剂混悬液,再注射5 mL 0.9%氯化钠溶液冲洗,并做对应观察,储存数字图像。0 ~30 s 动脉期,31 ~120 s 门静脉期,120 s 以上延迟期。

增强CT 诊断:仪器选取飞利浦MX16EVO CT 扫描仪(产品厂家:上海寰熙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注册证号:国食药监械(进)字2008 第3303600 号),电压120 kV,球管电流40 mA,层厚1.5 mm,增量1.3 mm,矩阵512×512,螺距为0.8 mm。造影剂取碘克沙醇100 mL,注射速率为4 ~5 mL/s,依照1.5 mg/kg 进行配比计算。首先为患者实施腹部平扫,而后高压泵注肘静脉对比剂,流速约5 mL/s,为患者进行加强扫描,20 ~25 s 动脉期,60 ~70 s 门静脉期,180s 以上延迟期。

磁共振诊断:采用Agilent 400 MHz 800 MHz 磁共振系统[生产厂家:安捷伦科技(中国)有限公司]。扫描参数:间距0.5 mm,层厚2.5 mm,矩阵384×320。对比剂选取Gd-DTPA(马根维显;磁显葡胺),研究对象均行T1WI 序列、T2快速自旋回波冠状位成像及T2快速自旋回波轴位成像以及弥散加权成像检查。增强扫描动脉期采用团注追踪技术,在对比剂到达胸主动脉下时,为患者实施平扫,70 s 时门静脉期,180 s 时移行期,15 min 时肝胆期。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①小肝癌不同检查方式下影像学特征:记录小肝癌在三种检查方式下表现为“快进快出”“快进慢出”“等-低-低”等特征数例。②小肝癌超声造影、增强CT、增强MRI 检查的诊断效能:以病理诊断为金标准,记录三种检查方式诊断小肝癌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③记录小肝癌不同检查方式下分布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 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数据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频数(n)、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小肝癌不同检查方式下影像学特征

超声造影检查在其病灶动脉期高强化数量上相较于增强CT 诊断和共振检测略高。见表1。

表1 小肝癌不同检测方式下影像学特征[n(%)]

2.2 小肝癌不同检测方式下诊断效能

病理诊断显示159 例疑似小肝癌患者中阳性140 例,阴性19 例;超声造影检查阳性139 例,阴性20 例,灵敏度94.29%,特异度63.16%,准确率90.57%,阳性预测值94.96%,阴性预测值60.00%;增强CT 检查阳性141 例,阴性18 例,灵敏度96.43%,特异度68.42%,准确率93.08%,阳性预测值95.74%,阴性预测值72.22%;磁共振检查阳性140 例,阴性19 例,灵敏度97.14%,特异度78.95%,准确率94.97%,阳性预测值97.14%,阴性预测值78.95%;三种方法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阳性预测值与阴性预测值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表3。

表2 不同诊断方式诊断结果 单位:例

表3 不同检测方式诊断效能比较[%(n/m)]

2.3 小肝癌不同检测方式下分布情况

超声造影与增强CT 诊断的动脉期强化方式分布数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门静脉期、延迟期强化方式分布数目无显著差异(P>0.05);超声造影与磁共振诊断的动脉期、门静脉期、延迟期强化方式分布数目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增强CT 诊断与磁共振诊断中,延迟期强化方式分布数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动脉期、门静脉期强化方式分布数目无显著差异(P>0.05)。详见表4。

3 讨论

原发性肝癌亦被称作肝癌,多数为肝细胞性肝癌,是常见性恶性肿瘤之一。小肝癌也叫作亚临床肝癌或早期肝癌,在临床表现上无显著肝癌症状与病症体征。小肝癌一般指肝细胞癌中单个癌结节最大直径不超过3 c m,或两个癌结节直径之和不超过5 c m的肝癌[3]。

CT 检查操作方便,成本低廉;增强CT 可通过多层扫描明确患者病灶初始数据,立体化显现患者病灶部位结构,为医护人员提供多角度观察;MRI 检查具有一定放射性,可快速获取病灶平面图像,显示病灶情况,避免皮下脂肪层影对影像图质量的影响,为此,在肝癌诊断中的灵敏度较好;超声造影在检测过程中对患者所造成的辐射影响较低,同时检测用时较短、价格较低、具有较高安全性和反复利用性。同时,超声造影还可有效动态显示肝脏病灶动脉期、门静脉期及延迟期的血流灌注[4-5]。

本次研究显示:超声造影检查159 例患者中145 例病灶明确为“快进快出”强化路径。三种方法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阳性预测值与阴性预测值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据相关研究可知:肝部恶性肿瘤患者其肝部供血动脉时常受静脉短路现象而出现富血供病变,通过影像学分析动脉期肿瘤部位有造影剂进入,则会表现为高增强,门静脉期或延迟期会表现为显著消退现象,在表现形式上主体为“快进快出”的强化方式[6-8]。

超声造影与增强CT 诊断的动脉期强化方式分布数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门静脉期、延迟期强化方式分布数目无显著差异(P>0.05);超声造影与磁共振诊断的动脉期、门静脉期、延迟期强化方式分布数目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增强CT 与磁共振诊断中,延迟期强化方式分布数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动脉期、门静脉期强化方式分布数目无显著差异(P>0.05)。由此可知,在单一影像学诊断误诊病灶能够通过其他两项影像学检测得以明确,并且患者在诊断小肝癌期间,超声造影、增强CT、磁共振检查三种方法均可起到互补效果[9-10]。本研究中,超声造影、增强CT、磁共振检查小肝癌延迟期病灶均有高或等增强分布。因此,对于超声造影检查延迟期不出现廓清的高危患者,需引起重视。

综上所述,超声造影、增强CT、磁共振检查对小肝癌患者临床病症诊断有着良好应用效果,三种检出方式在诊断期间可起到互补效果。

猜你喜欢
门静脉预测值磁共振
加拿大农业部下调2021/22年度油菜籽和小麦产量预测值
±800kV直流输电工程合成电场夏季实测值与预测值比对分析
超声及磁共振诊断骶尾部藏毛窦1例
法电再次修订2020年核发电量预测值
磁共振有核辐射吗
3.0T MR NATIVE True-FISP与VIBE序列在肝脏门静脉成像中的对比研究
基于W-Net的肝静脉和肝门静脉全自动分割
磁共振有核辐射吗
肝脏门静脉积气1例
肝癌合并肝动脉-门静脉瘘的DSA 表现及介入方法的探讨